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人们的极致追求

  研习君语 

老手艺 & 潮州金漆木雕

什么是潮州金漆木雕?



潮州金漆木雕过去主要作为建筑物的装饰。

1957年在莫斯科艺术博览会上,一件《蟹篓》斩获了国际大奖,从此,潮州木雕跻身国际级工艺美术品行列,而“龙虾蟹篓”也成为其明星作品。

通雕蟹篓形梁托
广东省博物馆藏

2006年5月20日,潮州木雕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作一:
金漆木雕大神龛

神龛是潮州木雕最考究的品类。
民国 金漆木雕大神龛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座金漆木雕大神龛1935年制作而成,是在一座叫做“贻榖祠”的祠堂内制作的,具体属于哪一家族如今已难以考证。上世纪50年代,由广东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而来。
由于神龛的体量很大,上世纪60年代,出于管理的需要,被拆分成不同的组件,雕刻精美的神龛楣等构件被完整保留下来,而光素无纹的背板、顶板等构件因工艺价值不高而没能保留下来。

神龛楣

2009年,为筹备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潮州木雕艺术展览”,筹展人员专门请潮汕的木雕艺人用传统工艺重新配制了缺失的部件,最后拼合复原成目前的大神龛。
过去潮汕家族供奉祖先用的神龛,多置于宗祠内,大者叫神龛,小的叫椟仔,做工讲究,以显示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我国知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黄苗子说:
潮州木雕一个小木神龛上两扇2、30厘米左右的门,正反面都雕满了人物、花鸟、走兽,这两扇门如果放大,可以媲美19世纪法国大雕刻家罗丹的大作品《地狱门》。
龛门
祭祀祖先时,打开龛门,在神龛前摆放蜡烛、馔盒和供果,焚香烧烛,进行拜祭。不用时则关上龛门,还可做观赏。
以木为纸,化木成金,人物如生,潮剧戏起。
装饰得美轮美奂的祠堂与礼器共同营造出慎终追远、肃穆隆重的氛围以及宗族兴旺发达的景象,拜神与祭祖并置,酬神与娱人共进。


代表作二:
已略黄公祠

在现存的潮州木雕代表作中较完整的建筑有晚清时期的潮州“已略黄公祠”,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千姿百态的金漆木雕。
已略黄公祠前厅抬梁式梁架
 
己略黄公祠虽然规模不大,但它集潮州木雕装饰艺术之大成,充分展现出晚清潮汕民间工艺的极高艺术成就。

也因此被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和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誉为“潮州木雕一绝”
 
昔时,主人在修建房屋时,会邀请两班木雕艺人进行比拼“斗艺”,胜者可独揽房屋木雕工程,这种长期充满着斗技斗艺竞争的环境,也无形中提高了匠人的技艺。


明清两代,潮州木雕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民间艺术的长处,融汇成独特风格。
 
潮州木雕高度重视对空间的利用,以细致繁复的透雕通雕著称,空间构图与雕镂层次讲究“匀匀、杂杂、通通”
 
雕刻技法分类,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锯通雕(单层)五种,通雕最为卓越,在木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雕刻的主题也非常丰富,包括戏曲、故事、龙、凤等瑞兽,以及各种赋予美好意愿的题材,这正是潮州木雕所追求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

清 方形宣炉罩
炉罩分别雕刻有“文王访贤”、“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梅”、“福寿如意”。
清 通雕梅花螃蟹纹梁托
螃蟹一螯持笔,一螯持瓜蒂,暗寓“必登甲第”之意,表达了科举时代人们对功名的追求。
清 木雕鱼龙纹雀替
鱼龙的形象多为龙首鱼身,作翻卷腾跃之状,象征着由鱼向龙的转化,暗喻时来运转,腾达高升。
由于潮汕是沿海城市,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多数是靠捕鱼为生,虾蟹篓则代表渔民喜穫丰收,如今已成为潮汕木雕的代表作品。

潮州木雕跟国内其他几大木雕的区别就是通雕,像虾蟹篓之类的最多达到七层,而且每一层雕刻的内容都不会互相遮蔽,各个角度都能看到。
把枯燥当乐趣,以重复当生活,心无旁骛的借木穿梭于时空之间。一刀一刻,皆匠心。
图像巡回,乾坤戏场,玲珑瑰丽,栩栩如生,潮州木雕,用刻刀讲述故事、用匠心雕刻时光。

清 木雕人物、群狮、金漆画人物图菱形馔盒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山水人物长方形馔盒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菱形馔盒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圆雕狮子形梁托
广东省博物馆藏
 
潮州人对极致的追求,在一笔一刀的雕琢里,是执着的匠人心,在一物一画的精致里,是延续的民族魂。

木雕制作流程


从宋代开始,潮州木雕就选择了樟树,因为木质柔软而富有韧性,不仅容易雕刻,还有驱虫防腐的特性。

 
选好木料后,需要先放在通风的库房里两年多的时间,让木料干燥,这样制作出来的木雕才不会变形、干裂。木料的含水量在10%左右,才能达到雕刻的要求:
 
1. 画稿


画稿被木雕艺人视为一种必经的过程和必具的功夫。

2. 打上手

在作品的完成之前,一块木料需要经过重重关卡,30天打上手,60天打下手,7天打磨上漆,一件木雕作品才能呈现于世。

打上手是对一块平整木料的第一次动刀,作为奠基之笔,这一步尤为重要。


事实上每一次打上手都不是按图索骥,而是一次全新的创作,纸上的花鸟只是平面的,没有弧度和深浅,而木雕要创造立体感,在一个立体的坐标中,鸟的姿态、花瓣和叶子如何安排,这些都依靠匠人的把控。
 

3. 打下手


打下手需要心细如丝、面面俱到。叶子的纹路、花瓣的花蕊等,都需要一刀一刀细细雕刻,容不得半点马虎。
 
4. 精磨


七分雕,三分磨。这是木雕匠人一直遵循的法则,重复打磨一个星期,木雕的光泽才逐渐显现,这需要匠人有足够的耐心。

5.上漆


漆上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保存年限。


大漆和桐油调配成油漆,高温下搅拌十几个小时。


纱布过滤,去除杂质。


加入颜色,搅拌均匀。


刷上油漆,不漏掉每一个细节,再重复多遍,直至厚薄均匀。


6. 贴金箔

油漆晾至合适的干湿度,贴上金箔。


通过与油漆的黏合,金箔与木雕纹理融为一体。再用软毛刷反复摩挲,除去多余颗粒,打磨光亮。
 

木雕雕刻的是向往与寄托,金漆漆色代表的是辉煌与光荣。在木雕在制作完成后进行贴金,潮州木雕因此也被成为“金漆木雕”


潮汕木雕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中晚期达到鼎盛阶段。到了19世纪中叶,海外潮汕人返乡建设,整个潮汕都变成了“木雕的祭坛”,繁荣一时。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将木雕上的金箔刮下来,将木雕论秤变卖,潮州木雕遭到严重毁坏。
同时伴随着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潮州木雕已失去了原先的依存条件,加之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神龛、神亭等物品淡出日常生活,以致于潮州木雕的用武之地日渐减少。
 
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艺精细,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目前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人愈来愈少
从毫不起眼的木料变成了最后的木雕,古老的传统技艺如今还在现代人手中留存展现,然而面对现代技术的冲击,和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这些技艺还能坚持多久呢?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 / 广东省博物馆 &潮州木雕博物馆

-  END  -


 让最好的家具传承有序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咨询 | 合作 | 转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宝藏:潮州金漆木雕
博物馆文物介绍——广东博物馆金漆木雕大神龛
雕绘乾坤 潮州木雕展赏析
周末深阅读 | 潮州木雕神龛的艺术特色和题材内容考察(下)
潮州府楼猴 大老爷袍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了!
在国博赏潮州木雕,为您推荐十件看点展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