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具名词「束腰」和「托腮」小释


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默研勤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匆匆向前的我们,总有几许时常遗忘角落,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习以为常的,却是隽永的经典。
「学海遗珍」为大家揭开历史的灰尘,这些文字或是一个领域的开山之作、或是历史的先声与转折,它们或许带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今天看来,它们身上的气质,依然熠熠生辉。

今天「学海遗珍」专栏刊载的是明式家具研究大家王世襄先生的一篇小文《家具名词「束腰」和「托腮」小释》,原文载《文物》1982年第1期,收录于王世襄先生的著作《锦灰堆》中。

王先生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用家具和建筑联系对比的方法为我们解释了「束腰」和「托腮」这两个常用名词的来龙去脉,在名词流变中我们或可体会中国家具与建筑的渊源。
家具名词「束腰」和「托腮」小释
文 / 王世襄

在我国古代,日用家具和建筑的关系极为密切。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房屋室内空间的加大以及起居习俗的变化,人们改变了席地起居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出现了高形坐具,唐代更出现了高形的桌、椅和屏风等新型家具。
这些家具经五代到宋逐渐定型化,丰富多彩的明式家具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新型家具的制造,往往借鉴于当时已广泛流行的建筑木作技术。
西安唐代天宝十五年高元珪墓壁画中所绘的大型椅子,椅背结构正是借用了木作斗拱的做法,在左右两侧立柱头上置栌斗,上托搭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
迟至北宋,由巨鹿宋城遗址获得的木制桌、椅那种早期的梁柱式框架结构,仍可清楚地看出其所受建筑木作技术的影响。

高元珪墓壁画中所绘的大型椅子



北宋木椅 河北巨鹿出土
宽50厘米,深54.6厘米,通高115.8厘米
北宋木桌 河北巨鹿出土
长88厘米,宽66.5厘米,高85厘米

因此一些建筑木作中的名词,也就自然地被移用于家具上,并且沿袭使用下来。到明清时期,有些名词仍旧广泛使用,但其渊源关系却早已被世人所遗忘了。
但是如果我们沿家具发展变化的轨迹追溯上去,从文物制度的角度去探究其渊源,则不但能弄清原来的含义,还能获得不少古代家具与古代建筑关系的值得注意的线索,有助于中国古代家具史的研究。


“束腰”和“托腮”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这两个名词直到今天北京家具匠师仍广泛使用,更常见于清代匠作则例之中,但其确切含义已经长期得不到解释。
“束腰”指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形象明显,其义易解。
“托腮”指束腰和牙条之间的台层。它所承托的明明是“腰”而不是“腮”,故“托腮’”之名,其义费解。

话还需从束腰谈起。
大体说来,传统家具可以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两大体系。凡有束腰的家具,一般足下端都有增大或兜转部分,名日“马蹄”。
束腰与马蹄二者密切相联,可以视为传统家具的一种造型规律。

明 黄花梨束腰罗锅枨马蹄腿半桌
南京正大2018春 LOT009
德人艾克(G.Ecke)在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提出有马蹄的桌几渊源于唐宋流行的壶门台座。由于壶门的简化,牙脚的敛缩,蜕存在足端的遗迹便是马蹄。
此说已为多数论者所接受。惟束腰和马蹄密切相联,艾克对束腰的渊源未作进一步的探索。
我们如果从家具与建筑木作的关系的角度着眼,就可以找到它的渊源。家具的束腰渊源于须弥座,而须弥座实际上就是大型的壸门台座。
早期的须弥座如云冈石窟的北魏浮雕塔基(图1)、敦煌唐代洞窟中的龛座、五代王建墓的棺床(图2)等,它们中间都有一个收缩部分,由此向外宽出的各层,线脚也比较简单。

图1 云冈石窟北魏浮雕塔
图2 五代王建墓棺床

至宋代常把须弥座用作建筑的台基。据《营造法式》,其形制有简有繁。
简者如《石作制度》中的“殿阶基”,繁者如《砖作制度》中的“须弥座”,高十三砖,分九层,各层名称不同,线脚及雕饰亦异。
不过二者在中间收缩部分立柱分格,格中平列壶门,做法则是一致的。
《营造法式》卷三“殿阶基”条原文是:

造殿阶基之制:长随间广,其广随间深,阶头随柱心外阶之广。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四周并迭涩。坐(座)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迭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

见《营造法式》卷三,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影印本

南京明故宫午门遗址须弥座
它开列部位名称及尺寸不够详尽,故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图注》称“《法式》卷三‘殿阶基’条制不详”,亦未为制图。
但此条已足够使我们知道其形制和早期须弥座相差不大(图3)。宋代实例也有与此相似的,如正定开元寺大殿的须弥座(图4)。

图3 《营造法式》殿阶基示意图
图4  正定开元寺大殿须弥座
《法式》“殿阶基”中有“束腰”、“迭涩”两个名词。束腰即须弥座中间收缩、有立柱分格、平列壶门的部分。
而“迭涩”就是位在束腰之下或束腰之上,依次向外宽出的各层。“迭涩”在《法式》中有时写作“挞涩”,见卷十六《石作功限》中的“殿阶基”、“坛”等条。

正定隆兴寺大殿须弥座

现在还广泛使用的家具名词“束腰”和宋代须弥座上的名称完全相同,而且形态也相似,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二者间有联系。
高形桌几在唐宋之际是一种新兴家具。任何时期的家具和建筑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北魏以后不断发展,至宋而日趋繁复的须弥座自然会对当时的家具产生影响。
当然,家具上的束腰都比较窄,和须弥座上的束腰相去悬殊。这是由于功能不同,不可能把须弥座的束腰照样搬到家具上来。
高形的桌几,牙条之下一定要有相当高的空间才便于使用。所以桌几上部可留作束腰的部位有限,它只能具体而微地做成较窄的一条。
明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霸王枨半桌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尽管一般家具上的束腰比较窄,明清的桌几都有一种“高束腰”形式。它的做法是四足上截露明,高出束腰之上,很像须弥座上的角柱。

高束腰家具结构


桌几的四面,在边框和托腮之间安短柱,短柱两侧和边框底面、托腮上面都打槽,嵌装绦环板,板上开透孔,它们相当于须弥座的立柱分格,格中平列壸门。
只是由于绦环板的高度有限,只宜锼挖“笔管式”或“海棠式”等比较矮扁的透孔而不宜做成壸门的式样。

明 黄花梨三弯腿如意卷叶足长方供桌

这也和装饰图案的流行时代有关,壸门自北宋以后已少使用,因而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清家具上,很难会有壸门出现。
在明式家具中还有在高束腰的部位安装抽屉的方桌。由于抽屉要求有一定高度,抽屉两旁又有立柱,其造型也就更加接近立柱分格的须弥座。
把北魏至宋的几种须弥座和两种高束腰家具排列在一起,就更容易看出有束腰家具和须弥座之间的关系(图5、6)。
图5 明式黄花梨高束腰条桌局部线图
图6 明式黄花梨高束腰抽屉方桌局部线图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高束腰家具上的“托腮”。
它所处的位置,正和须弥座束腰之下的迭涩相同。“托腮”与“迭涩”字音相近,我们有理由相信家具名词“托腮”就是须弥座名词“迭涩” ,只是音读之转,  以致写法不同。
《法式》一书既然能把“迭涩”又写成“挞涩”,那么数百年间匠师口传笔记,将“迭涩”写成“托腮”,自然毫不足奇。

清乾隆 紫檀如意纹条桌
南京正大2018秋 LOT 1034

不过假如我们没有理会到它们之间有联系,而一味从“腮”字求其义,便不免费解了。
家具名词“束腰”、“托腮”我们都能从宋代的须弥座上找到来历。这样,不仅名词得到了解释,家具上的束腰的渊源得到了说明,而且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研究古代家具和建筑关系的有用的线索。
-  END  -


 让最好的家具传承有序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咨询 | 合作 | 转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谈明式家具的造型规律
杨燕:古建筑须弥座与家具“束腰”
【凳】方腿 束腰 马蹄
家具与建筑的渊源
古代家具中的束腰
【编号230073 】 明 铁力木 高束腰五足香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