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皇帝到底难不难?帮乾隆批完这些奏折就知道了!
很久很久以前,皇帝是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工作,锦衣玉食的生活,如花似玉的美女,想想都激动。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地位越高的人,承担的压力往往越大,守成更比创业难呀。全国各地的公文从四面八方送来,需要皇帝拍板定论;各种国家典礼需要天子到场,发表重要讲话。不小心说错一句话,都会被老百姓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吐槽一阵子。

我们常常说统治者日理万机,宵衣旰食。皇帝究竟处理了哪些政务呢?让我们来瞧瞧!就以乾隆为例子吧,假如你穿越到乾隆三年,农历三月份,正常上班时间。这时,太监端来了一堆奏折,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开第一本,准备批阅。


(1)广东提督张天骏莅事以来,惟事姑息,以致汛防懈弛,弁丁无所忌惮。上年十月内,有奸匪董老大等,窥伺博罗县出产锡矿易于偷取。贿买把总林士英、典史姜明德、纵容盗挖,又有奸匪黄肇等入山争占,互相格斗,致伤多命。此处离提督衙门不过百里。而张天骏、平时漫无觉察,及至事发难掩,又欲曲为遮盖,草率完结,似此怠玩养奸。

看着看着,你明白了,原来是个告状的折子。告谁呢?广东提督张天骏。广东提督,官名,全称为"提督广东省军务总兵官",负责管理广东全省军政,相当于军区司令员,是个权力很高的封疆大吏。你安插在广东的亲信密探上奏说,张天骏做事不负责任,辖区内的巡逻、防务都懈怠了。有个叫董老大的人,知道博罗县有锡矿,就收买当地军官纵容他盗挖,给国家带来了损失。另外有个叫黄肇的人,也想分一杯羹,就组织黑社会与董老大斗殴,以致多人受伤。案发地点离广东提督衙门不到百里,可张天骏就是不管,不知是同流合污了还是不愿意得罪人,事情败露后,他又想法设法准备掩盖罪行。问皇帝怎么处理。

民间黑恶势力相互火并,侵夺国家资源,不惜大打出手;军官收受贿赂、姑息养奸,毫不作为,只想赚黑心钱。当时广东有多乱,从奏折就可以推知一二。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在奏折上如何批示?乾隆还是很仁慈的,他要求张天骏认真悔改,如果没有成效,再从重处罚。


(2)广东巡抚王謩疏称:嘉应州由程乡县改设之后,人文日盛,已照州学出贡。廪增名数,应各加十名,以符州学三十名之例。

咋一看,云里雾里,都不知道广东巡抚王謩在讲些什么。这时,应该把军机大臣、三朝元老张廷玉叫过来,咨询咨询。张中堂肯定会详细介绍嘉应州、廪生的具体含义。雍正末年,福建西部因为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相当困难,于是大规模迁居广东,以致粤东地区人口暴涨,盗匪横行,管理压力巨大,时任广东巡抚鄂弥达建议雍正皇帝新设一州,方便控制,雍正同意了,命名为嘉应州,并以程乡为治所,因为程乡以前做过治所,地理位置又居中,比较合适。等到乾隆三年,随着嘉应州人口增多,这里读书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重,官府规定,部分州学的学生可以获得政府补贴的粮食,之前嘉应州的补贴名额是二十人,现在广东巡抚请求增加到三十人,一来与该州的文化氛围相对应,鼓励更多老百姓读书成才,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二来与现有制度相承接,按照规定,州学的确有三十个廪生名额,嘉应州先前没给到位。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件符合朝廷规定、有益地方发展的好事情,乾隆当然不会反对,立即准奏。


(3)副都统永兴奏折:请将在京文官四品以下,武官三品以下,借给两个月俸米。兵丁借给一个月甲米一条。户部议驳。御史朱凤英奏:请于正阳门外东西,复设两厂平粜。查平粜十厂,六居城内,四居城外。前因乡民拥挤,奏请将城内六厂移于城外。但城内居民赴城外买米,仍不免拥挤之虞。请于城内再设厂座,则城外各厂得以专济乡民。查宣武崇文门外,原有米厂应复行设立。至永定、德胜二门适中地方,亦复开设一厂。令顺天府府尹委员经管。并令都察院每厂派御史一员监粜。  

副都统永兴上奏折,请求朝廷借给京城四品以下文官、三品以下武官两个月俸米,户部讨论下来,打算驳回他的建议,问皇帝该如何定夺。假如你是乾隆,手握朱批,是同意呢还是反对呢?从当时的背景看,官员、兵丁借米,并非无缘无故,因为当时京城粮食短缺,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御史朱凤英上奏,请求朝廷调整米厂的布局与数量。米厂是做什么用的?是为了平粜,就是说遇上了荒年,官府把粮仓里的粮食拿出来,平价卖给老百姓,防止社会动乱,谷贵伤民;等到年成好了,又把多余的粮食购入粮仓,防止谷贱伤农;乾隆初年,中国人口大约一亿五千万人,北京作为天子脚下,人口自然不在少数,朱凤英看到米厂过少,老百姓买米速度太慢,请旨增开米厂,提高效率。不要等米买回家了,人已经饿死了。
乾隆的批复是:"将来天降甘霖,米价平减,即照部议,不必借给;至四月初间,倘米价仍前昂贵,即照永兴所奏,大学士等请旨遵行。"皇帝的旨意是看情况,如果四月份老天爷还不下雨,米价仍然昂贵,官府就借,否则就不借。开仓过后,乾隆原以为米价会下跌,形势会好转,谁能想到米价依然坚挺,老百姓仍然食不果腹。乾隆是痛心疾首,这还得了,激发民变怎么办?于是下旨痛斥奸商囤积粮食、钱币,导致物价飞涨,怨声载道。"奈何将官家惠养贫民之物,转为一己图利之资,而坐视多人之谋食艰难。""乃朕施一利民之政,而伊等即多一营私之谋,何人心之不古,难以化诲遂至此极耶。"你们这些混蛋真是顽固不化,不知悔改!
(4)奉恩辅国公永璥:辅国公品级弘晋之聘妻赵佳氏未婚守志,请予旌表。  
弘晋是废太子胤礽的儿子,生于康熙三十五年,死于康熙五十六年,只活了二十二岁。永璥是他的儿子,为一个姓赵佳的女人申请恩典,理由是未婚守志。什么叫未婚守志?智囊们会告诉你,这是朝廷旌表贞洁的一类对象,比如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约好了结婚,结果婚礼还没举办,男方就过世了,女方为了守节,决定终身不嫁,死也要做未婚夫的鬼。
赵佳氏与弘晋原本要结婚,弘晋死了,赵佳氏心如古井,不再嫁人,符合未婚守志的要求。此外,朝廷还表彰另外两类节妇,一类是守节合制,丈夫死了,妻子不再改嫁,守一辈子寡;还有一类是殉节,丈夫死了,妻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追随亡夫去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守贞的行为都是被官方高度认可的,男人可以朝三暮四,纳许多小妾;女人必须死心塌地,只为一个男人;做得好的还有贞节牌坊,像安徽黄山就有很多。对赵佳氏的表现,乾隆十分赞赏,不仅发奖状以资鼓励,还赏赐了许多银缎子。
(5)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疏称:豫省黄河南岸,郑州汛十七堡堤工。入秋以后,汛水叠涨,全黄奔注,塌去老崖,直逼堤根,危险异常。督率道厅等抢护下埽,共计工一百五十丈,动支银七千九百九十六两有奇。又疏称:豫省黄河北岸,封邱县汛十三堡,向无埽工,颇为险要。另行接筑月堤,以资捍御,六月伏汛内,水势已至新堤,复于迎溜顶冲之处,建筑挑水埽坝。挑溜开行,保护一带工程,共动支银一万九千六百五十六两有奇。
当年康熙皇帝亲政时,曾在柱子上写下最为紧要的三件大事:三藩、河工、漕运。泛滥的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为两岸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的奏折说,去年秋天以来,因为下雨,黄河水暴涨,已经直逼堤坝,为了保护百姓财产安全,官府筑造堤坝,费用就产生了,南岸花费七千七百多两,北岸花费一万九千多两。人命关天,乾隆肯定会准奏。但当时的技术水平十分有限,真有大洪水来了,的确挡不住,身为皇帝也没有太多办法。
(6)大学士管川陕总督查郎阿奏:驻劄西宁、总理青海夷番事务、副都统巴宁阿,咨请应需养廉。
查郎阿上奏乾隆皇帝,请求给副都统巴宁阿养廉银。养廉银是雍正皇帝创设的一项制度,给官员发福利、提高收入,这样他们就没有理由贪污了。清代养廉银一般是基本收入的10倍甚至更高,但是它并不能根除腐败,只能降低一些清廉官员的腐败意愿。真正想贪污的,不会因为多了点合法收入就停止了,人的欲望是无穷大的;加上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为贪污腐败提供了可行性。乾隆最后同意给巴宁阿养廉银6000两,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贪腐、饥荒、洪水、社会风气……皇帝处理的政务其实还有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人心叵测,各地的情况又千差万别,想要当好这个最高统治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密:侵吞公款贪污案
甘肃米案,大清灭亡的开始:当“潜规则”亮明时,说明问题很大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雍正?光这几点就把乾隆、雍正比下去了
和珅被嘉庆赐死的时候,连忙掏出乾隆给的“保命符”,打开后看到3字痛哭
乾隆对叔叔说:你以后见朕不用跪拜!叔叔死前后悔:我不该当真
【西山十戾· 狼】一、五年从侍卫升到了九门提督,和珅到底靠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