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么多年才发现,童话没有那么甜

 6天前

本文为Lens微信公号“WeLens”(ID:we-lens)授权转载。Lens 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对很多人来说,童年就像是回不去的一场梦,而童话故事常常是那场梦里不可缺席的棉花糖。
 
曾经人人熟知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不知道给多少人编织了美妙的梦境:睡美人等着被王子吻醒,灰姑娘等着午夜的南瓜马车。


这些故事模板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有着广泛的受众,无数少女依旧梦想着穿上公主的裙子,风光地嫁给养尊处优的王子。
 
但被不少人忽略的真相是,美好的童话世界里,也曾有着不少暗黑扭曲,和近乎诡异的恐怖。

在今天的世界,它们可以是大人的现实盔甲,也是激发孩童想象的片刻闲暇。
 
经典童话其实儿童不宜?
 
《格林童话》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销量仅次于《圣经》,其中不少故事如《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流传。
        
       
但是你或许不会相信,这本童话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是给孩子们看的。
 
在1812年到1815年,住在德国卡塞尔小镇的格林兄弟,发行了他们第一版《托儿所和家庭故事》的两卷,现在被普遍译成《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像,左为威廉·格林,右为雅各布·格林
 
当时,他们瞄准了成年人群体,希望成人能在一天的劳作之后,围坐在火炉旁,把读他们的故事当作重要的娱乐活动。
 
但是,由于一开始的销售情况令人失望,于是格林兄弟两人决定,改变故事内容,使之更适合孩子们阅读。
 
所以我们后来读到且耳熟能详的,都是阉割后的版本,但原本的故事情节,往往更加精彩,主角们不乏早孕、暴力、强奸、噬童甚至是丧命等情节。
 
《莴苣姑娘》的故事首先就颇为挑战三观。
 
在后来通俗流传的版本里,高高的城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着一头秀美的长发,但是因为受到巫婆严密的看守,不得外出,但是,不管外界的阻碍有多巨大,她最后还是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迪士尼《长发公主》剧照
 
听上去很美好,但原版的故事其实与之天差地别:

莴苣姑娘被她邪恶的继母囚禁在高塔上,但是她常常将长发放下,私自将王子带到自己的房间,以致有一天在继母给她穿衣服的时候,莴苣姑娘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怀孕,连衣服都穿不上了,于是她的继母便高喊:“你这个坏孩子!你做了什么?”
 
这个童话以这样的内容形态,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最后一版,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版本,情节才变得“纯净”,孩子和大人都喜闻乐见了。
 
另外,除了这个细节上的巨大不同,王子和公主也没有那么顺利地生活在一起。 
       
       
继母在发现了莴苣姑娘的秘密之后,将她流放到了沙漠中,当王子再次爬上城堡时,他的面前是邪恶的继母,继母告知他,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女孩,于是王子绝望中从城堡跳下,被花丛的刺戳瞎了眼睛,成为了一个流浪汉,而后来的莴苣姑娘也已经成了一位未婚先育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辛苦。
 
如果你觉得,莴苣姑娘这样悲惨的情节,已经让你产生了对童话的一丝不适,因为它多少有一些教化的意图,那么睡美人“食人”情节的走向,可能会让你感到更加离奇。
 
在我们的记忆里,王子给了公主一个吻,爱情就此诞生,生命重新复活,这个经典的“睡美人式”桥段,在现代的电视剧里都依然好用。
        
       
但其实在原版里,happily ever after 并不是终点,强奸和吃人的元素,都能清晰在情节中看得见。
 
故事较早的一个版本,是收录于《五日谈》中的《太阳、月亮和塔利娅》,主要受众是王公贵族等成人。
 
故事中睡美人的沉睡不是因为诅咒,而是预言;苏醒不是因为王子的亲吻,而是国王强奸了她。之后她不得已生下了两个孩子,继而招来了国王妻子的仇恨与不满。
 
在后来稍微温和点的版本里,虽然是王子公主幸福地结了婚,公主也生下了两个属于他们的孩子,分别取名晨曦(Aurore)和日光(Jour),但是,王子的母后是个吃人的妖精,一次趁王子外出打仗,便想把公主的两个孩子吃掉。
       
       
由此可见,公主想要顺利安稳地与王子生活在一起,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他们的波折似乎对于孩子们来说过于残酷,所以还是要暂捂住儿童的眼睛,只唱给他们幸福的颂歌。
 
当然,《格林童话》并不是唯一一个会这样改编的童话书,很多其他的童话都出现了类似的状况。
 
在很受欢迎的《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中,小皮诺曹身为木偶,长得比人类孩子们都可爱,和蟋蟀是好朋友,过着有趣的生活,唯独有个人类孩子没有的麻烦,那不能说谎,否则鼻子会变长。
 
但其实,在1883年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原版故事中,当匹诺曹被他的蟋蟀同伴,戏弄他的木头脑袋时,愤怒的皮诺曹马上扔下一把锤子,杀死了自己同伴。如此暴脾气,令人心悸。
        
       

就在去年,好莱坞声势浩大进行了真人版《小美人鱼》选角,不够贴合经典形象的选角,让许多影迷重温了小美人鱼爱丽尔的故事。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版本中,爱丽尔有一头美丽的红发和美妙的歌声,是特莱顿王国最宠爱的小女儿。

在她成年的那一天,她冲出海底,被英俊的王子迷住,为了能有机会与王子相爱,她以放弃歌喉为代价,向海巫婆乌苏拉换取了一双人类的腿,于是巫婆把她的声音放进海贝壳里。
       
       
然而,在安徒生的笔下,巫婆其实是用刀子将爱丽尔的舌头割了下来,割掉了舌头,小美人鱼自然就唱不了歌了。
 
在这个原始的版本里,没有歌声,也没有海贝壳,只有鲜血的交换,和疼痛的义无反顾。
 
而故事的结局,更不是公主和王子突破重重阻碍,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是王子娶了一位人类新娘,自己的同类,而小美人鱼最终化为泡沫,丢了姓名,也失去了王子。
 
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的单恋,哪有什么花好月圆,这样惨烈的结局,或许才是爱要付出的真正代价。
 
如果说主角对爱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消散,那么对于作恶多端的配角来说,更多的是肉体上的惩罚,而且带着血淋淋的细节。
 
在1812年初版的《灰姑娘》的故事中,当王子找上门来时,恶毒的继母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能当上王后,让她们割掉了自己的脚趾和后跟,好穿上那双水晶鞋。
 
当诡计戳穿后,两个姐姐仍然贪得无厌,还想要参加妹妹的婚礼,于是两只鸽子便啄瞎了她们的双眼。
       
     
在《白雪公主》的原版结尾处,邪恶的皇后受邀参加了白雪公主的婚礼,但是她被强迫穿上了一双烙得通红的炙热铁靴跳舞,最终倒地身亡,这样的情节自然也不会出现在电影里面。
 
至于人见人爱的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则更容易引起悲叹。
 
在佩罗尔特写的原版中,他想警醒年轻女性出门要小心谨慎,提防在外碰到的人,避免被性侵。

因此,在故事最后,饿狼扑了上去,把小红帽吃了得干干净净,既没有斗智斗勇的片段,也没有勇敢的猎人从天而降,只能被生吞活剥。
       
       
如今回看,这些充满了性和暴力的原版情节,虽然大概率会在视频网站被下架,但在去掉了糖衣的现实世界里,这些触目惊心或多或少能看到些投射,在某种意义上都有迹可循。

暗黑童话到底怎么来的?
 
为什么这些童话故事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残酷,而天真、美好的故事咀嚼起来反倒是黑暗和恐惧?为什么童话会和暴力纠缠在一起?
       
法国摄影师 Thomas Czarnecki 创作的系列作品《破碎童话》
 
除了早期的童话偏重成人口味之外,其实也有很多社会背景因素。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冯芃芃博士在“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这篇论文中就指出,要理解童话中“正义暴力”的合理性,必须考察《格林童话》诞生的17、18世纪的时代背景和《格林童话》所承载的民族特性、价值观念和文学传统。
 
在文章中,冯芃芃提到,格林兄弟所在的德国一直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德国人自相残杀,长期饱受分裂与战乱的痛苦。
 
当德国成为了统一的民族国家之后,浪漫派文学兴起,一时间文学家们的关注点又转向了民间的平民百姓,民间童话等马上成为文学创作的新材料和源泉。
       
法国摄影师 Thomas Czarnecki 创作的系列作品《破碎童话》
 
因此,童话中存在的暴力正是这一时代背景的体现,撕裂又生猛,鲜血淋漓也没有遮掩。
 
而童话中所展现的各种男女性别间、社会等级间的不平等,以及对立关系其实也清晰可见。
 
哈佛大学研究日耳曼民间故事和童话的教授玛丽亚·塔塔尔就指出,在格林童话里“女性一直因为傲慢、不听话而受到惩罚”,其中不听小矮人劝告,屡次上当遇害的白雪公主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长期以来,矮人这类矮小种族也是被污名化的存在,虽然他们擅长工匠,但一直是被视作社会的最底层,任人嘲笑。
 
在1938年,沃尔特·迪士尼想要将《白雪公主》翻拍成电影时,就遭到了身边所有人。包括他的妻子莉莉安(Lillian)在内的反对。
 
他们认为,成年人绝对忍受不了一部音乐剧里面穿插着大胡子的矮人,但是沃尔特还是决定将这个项目做下去——他借了1.5亿美元拍成了这部电影,最终大获成功。
       
       
这样的阻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当时矮人在社会没有地位,主要是用来给国王和贵族们取乐的工具,没有人把他们当作正常的人类看待。
       
       
因此迪士尼经过长期探讨才决定了小矮人的名字,排除掉不少代表阴郁,神经质,肮脏等的名字,这才让大家在观念上,对边缘化的矮人们,变得更加包容。
       
       
直到现在,矮人们更多地与智慧、锻造、采矿和手工艺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奇幻作品《魔戒》三部曲和《复仇者联盟》系列中,我们至今还能看到这样的元素。


 而女性不听话就会被惩罚的设定,也足以体现当时欧洲男性观念里比较普遍的“高人一等”和压制管教。
 
随着时间流转和社会进步,童话才逐渐去黑暗化,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美女与野兽》里的贝尔热爱读书,《阿拉丁》里的茉莉公主不甘被性别束缚,花木兰也成了聪明女孩的新型代表。
               

至于《冰雪奇缘》的故事就更典型了,对比原版《冰雪皇后》里的冰雪皇后对小男孩凯的控制,改编后的 Elsa 和 Anna 姐妹俩相互扶持的情节,显然有着更多的受众,也唤得起更多的共鸣。
                  
       
这些经典的故事,无数次被改编,并搬上了大银幕,而迪士尼更是把它们拍成了动画甚至是真人电影,创意百出的电影制作人和作家们,也不断地进行着再创作。
 
这种原始却有生命力的传承,让一代代人都不断地着迷,主动地去重新诠释流传已久的故事。
 

还没爱上黑童话?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人们对暗黑童话的兴趣,又卷土重来了。
 
选自《五日谈》的传统意大利民间童话合集《故事的故事》在颁奖季颇受瞩目,其黑暗程度和奇幻色彩让人看得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像《沉睡魔咒》这样带些阴暗色彩的童话,也意外收获了不少粉丝,续集也势头强劲,比起甜品般的传统童话,口味独特,毫不输阵。
        
       
蒂姆·波顿的《僵尸新娘》和有口皆碑的《鬼妈妈》,都是近些年来长盛不衰的暗黑童话佳作。

《鬼妈妈》剧照

其实,曾经有那么一段时光,美好而理想的童话还是被大家高度认可的,女主角历尽艰难被王子拯救,天降奇缘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都是茶余饭后的忘忧草。

 
毕竟很多网民都这样强调:“生活都已经很残酷了,何必要在屏幕上再感受一遍,就看点儿腻味的童话,怎么了呢?
 
但物极必反的规律下,甜美的故事和梦幻的情节,变得更少得到大家的追捧,姑娘们不再很美很受伤,爱情故事也不该只带着玫瑰色的美好滤镜。
 
反而是暗黑童话风的作品,让大家在酣畅淋漓中,更易为之兴奋和浮想联翩。
       
       根据爱伦坡小说改编的《奇特的故事》
 
那些看似邪恶不羁的桥段,不仅是平淡生活的一个出口,也是对“过分美化和粉饰太平”的一种反叛。
 
只有痛痛快快地反套路一把,才能离俗套远一点,离自己想要的独特更近一点。
 
大家当然也爱鲜花和阳光,但是也喜欢了解更多的奇谈怪想,因为这是给自己的想象力多了一些养料。

《僵尸新娘》剧照
 
塔塔尔教授就曾指出,“在1937年版的《白雪公主》里,邪恶的皇后走到地下室里,去制作毒药,把苹果变得剧毒无比,地下室里到处都是乌鸦,骷髅,还有积满灰尘的神秘书籍。”
       
       
这样的情节固然阴毒,但它在某种程度上,给到了平淡生活之外的一个想象余地。
 
如果一味地只给些傻白甜的糖,试图捂住眼睛和耳朵,或许日后会很难再打开那扇代表着创造甚至是真相的天窗,其中也包括涉世未深的孩童。
 
当然,不少父母随即表示了担心:孩子们显然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把这样血腥残忍的故事读给他们,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儿童心理研究者布鲁诺·贝特莱姆这样回答:那些含有野蛮残酷内容的童话故事,有助于孩子渲泄自己的可怕冲动,当他们听到童话中也有这些坏事,会发现自己不是唯一想拥有阴暗想法的人,从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解脱感
 
此外,用童话作家和民俗研究者杰克·西普司引用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话来说:童话以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初涉了虐待儿童、暴力对抗等社会问题,尽管孩子们必须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些问题,但他们可以在童话里,提前进行一场现实社会生存演习
       
       
无须怀疑的是,我们当然无比珍视向往美好的品性,但同时也应当鼓励接触和认识到人性的复杂,给自己多一些的可能性。
 
否则,如果用自己的过往经验,和恐惧式的温柔框束大脑,蒙上一切黑暗面,那仅存的阳光也不会再会带来光明。
 
看清生活不够光鲜的真相,却依然选择热爱,不惧幻想,这恐怕才是暗黑童话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迪斯尼净化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 原著冷酷暴力不适
第561期 《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现实生活具备的往往是反童话实质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
《格林童话》复习资料
【8.21上映】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
格林童话读后感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