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舟与中国山水之缘

原标题:日本「画圣」雪舟与中国山水之缘

日本画僧雪舟,活跃于 15 世纪中期至 16 世纪初期,在日本被誉为「画圣」。

日本的教科书中有关于雪舟的记载, 他的代表作之一《秋冬山水图》更是被指定为国宝。其中的《冬》在日本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山水画,经常被印在邮票、挂历、明信片上,并在 1998 年被用作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宣传海报。

1956 年是雪舟逝世 450 周年。在这一年举办的维也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大会上,雪舟与莫扎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共同获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称号。同年雪舟绘画展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样的国际认可进一步让雪舟在日本的「画圣」地位变得不可动摇,而他百年以来之所以备受推崇,其实离不开他与中国的缘。

△雪舟自画像

1467 年,雪舟乘坐遣明船访问中国,在宁波溯运河扬帆北上抵达北京。在北京受礼部所托绘制壁画。 雪舟在中国停留了 3 年之久,他是近代以前唯一一位成功访问中国的画僧。

回国 20 年后,雪舟画了一幅长达 16 米的山水画,名叫《四季山水图》,被指定为国宝。

从雪舟的一生以及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和山水画窥知一二。

△《四季山水图》(局部)· 雪舟绘

在雪舟生活的 15 世纪中期至 16 世纪初期,画家们多以京都为舞台,而雪舟则将主要活动地点放在了远离京都四五百公里的山口县山口市、岛根县益田市以及广岛县三原市等地。

雪舟扎根边陲闻名世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今雪舟也成了当地人的骄做。上述 3 市,再加上曾与雪舟结缘的冈山县总社市、井原市以及山口县防府市,这 6 个城市自 1990 年以来,每两三年都要轮流举办一次「雪舟论坛」。

对于学者们来说,雪舟是研究的对象,然而对于这里的市民们来说,雪舟与他们则多了份亲近。他们亲切地称其为「雪舟桑」,经常开展一些关于雪舟的特色活动。

当地的旅行社以「追寻雪舟在中国的足迹」为主题设计了旅游路线吸引游客。此外还有水墨画比赛,收集国内外佳作,甚至还有以「雪舟」命名的餐饮店和点心等。

△《四季山水图》(山水长卷)局部· 雪舟绘

不单单是雪舟的画,被雪舟本人的魅力所折服而对其产生兴趣的人也不在少数。

其画、其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12 世纪,荣西禅师西渡中国,在天台山、天童山学习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并将其传播到日本。

当时,新兴势力武士门第为了对抗天皇、贵族等旧势力,开始信仰并大力保护这一宗教。其实,保护禅宗除了源于信仰,另一方面也在于对中国大陆信息、新文化的渴求。

为了躲避元朝政府的镇压而东渡日本的南宋僧侣们,也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大力保护。 僧侣们乘坐当时官用贸易商船东渡日本,带去了宋朝的货币、陶瓷、绢丝、书籍、文具、药品,以及绘画等美术用品。

南宋的绘画伴随着僧侣们一同传到日本,受到日本禅宗寺院和保护禅宗寺院的当权者的推崇。

受到 12 世纪以来的这种潮流影响的足利家, 在保护禅宗的同时,开始致力于中国大陆美术艺术品的收集。

牧溪、梁楷、玉涧等南宋禅僧的水墨画、青瓷、花瓶、香炉、烛台等都被视作珍品。这些来自大陆的美术品、工艺品在当时被称作「唐物」。不仅是鉴赏的对象,更是权势的象征。

这些「唐物」中的绘画作品被称作「唐绘」(karae)。到后来, 日本禅僧模仿来自大陆的画风技法所做的画也被称作「唐绘」。出自日本僧人之手的「唐绘」,以中国的事物为主题,其中就有山水这一元素。

从中国传来的包含「山水画」的绘画,不仅对日本画家技法、画风产生影响,同时也促使了新价值观的产生,那就是把画作为「附有价格」的对象。

所以, 当时的禅宗寺院,不仅是供奉信仰的场所,也是汇集中国大陆文化信息的外交部,同时还是收集、绘制水墨画等美术品的画院,更是当时统治者的智囊机关。其中大师云集的当属足利义满建造的相国寺。

雪舟在他二十几岁时进入了这座大寺庙。

进入相国寺的雪舟成了高僧春林周藤的弟子。在那里他开始作画,师从当时被称为第一级画僧,同时也是足利家御用画师的天章周文。

或许初入相国寺的雪舟也曾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禅僧,然而他在相国寺的僧途却止于「知客」,相当于现在的接待人员。可以说雪舟作为禅僧发展得并不顺利,但是他的画工却受到很高的评价。

终于,雪舟在临近 40 岁时,来到了京都以西 500 多公里的现山口县山口市。当时,作为征夷大将军的足利家虽然是日本的最高权利统治者,但是与土地紧密联结的权力者是「守护大名」。

山口作为当时守护大名大内家的领地,繁荣一方,被称为「西京都」,文化得到了大力保护。雪舟在此营建「云谷庵」画室,每日潜心作画。此时他作为画僧进一步名声远播。

雪舟的这些生平记录大多来自他去世后大约 200 年后出版的《本朝画史》中的记载。传记演变为通俗易懂的故事,有时还被改为剧本搬上舞台。

雪舟的很多经历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地方来到京都,置身大组织中,怀才不遇,然后返回地方,在绘画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进而又去了改变其一生的中国。

在沟通交往颇受限制的那个时代,与其他画家、画僧相比,雪舟的这番经历的确与众不同,这也是他在日本备受崇拜的缘由之一。

雪舟是于 1467 年前往中国的。

在足利将军家的控制下,日本与明朝政府进行着朝贡贸易往来。1467 年,3 艘遣明船扬帆起航。1 号船由足利家出资,2 号船由足利家的管领(相当于总监)细川家出资,而出资 3 号船的正是庇护雪舟的大内家。

雪舟乘坐 3 号船,于 1467 年夏抵达宁波。因为 3 号船比正史的船稍早抵达,雪舟的时间比较宽裕,所以他就来到了位于宁波附近的天童山景德寺拜佛参禅,并获得了「四明天童第一座」(四明是宁波市附近的一个地名)的称号。 据说雪舟以这个称号为傲,所以在回国后所画作品的落款中屡次使用。

之后,他们经大运河北上,于 1468 年初夏抵达北京。明宪宗赐宴欢迎。 雪舟在北京受礼部尚书之托,为礼部中堂绘制了祥龙壁画。雪舟还访问了宫廷画院,向李在、长有声等宫廷画家学习了浙派山水技法。

后来,雪舟按原路返回,于 1469 年回到了日本九州,完成了这次前后历时三年的伟大旅行。

归国后的雪舟所作的山水画中,岩石、高山透露出灵动的生机感,从这些技法中可以看出雪舟所受的影响。大概是雪舟的画因其中国之旅而超越了当时日本绘画的所谓规矩,雪舟本人也信心倍增,进而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四季山水图》(山水长卷)局部· 雪舟绘

1486 年,雪舟从中国回国近 20 年后,66 岁的他创作了全长 16 米的《四季山水图》,又名《山水长卷》。

现在收藏在毛利博物馆中的《山水长卷》,在每年红叶争艳的秋季公开展出,向人们传达雪舟与中国的山水之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舟等扬画圣入明
雪舟西行,入宋画门径,被后世日本誉为古今之画圣
日本水墨画流派和风格的形成竟源于南宋山水画的东传
雪舟等杨《秋冬山水图》-日本国宝,秋景冬景对轴高清大图赏析
两宋山水出新风 | 李唐的山水之变
雪舟等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