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谎言:大清的灭亡,远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中)
userphoto

2023.08.25 广西

关注

于是北京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逝,两宫太后上台。所有部长都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僧格林沁。他被俘虏并失去了所有头衔。他虽然留住了钦差大臣,但从风光辉煌到不再为朝廷所见,都是因为失去了钦差大臣。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此后不久,他被迫使用幸存的骑兵执行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结果战死。

这一切都被湘军、淮军将领看到了。他们知道,如果失去了军队,他们的命运可能就不如僧格林沁了。毕竟僧格林沁与清朝皇室还是有血缘关系的。

事实上,客观地讲,这次失败不应该归咎于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一路逼迫向北京。如果僧格林沁连试都不试,还不如直接投降。难道他用的全是冷兵器?骑兵,放弃机动优势,去守城?事实上,僧格林沁有责任,这是他唯一的选择。至于胜负,当时双方谁也无法预测。

不过,作为汉族部长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显然比僧格林沁聪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率军发起冲锋,欲攻占太平军固守的武汉,造成3000人损失。曾国藩气得低头跺脚。留在战斗中,用炮火和子弹杀死敌人。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就诞生了。湘军与淮军并没有冲锋,也没有白刃战。他们依靠购买先进武器,利用优势火力杀伤敌人,并尽力保证部队不吃亏,因为这是他们立足朝堂的基础。

就这样,他们与朝廷结成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两者的利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作为清朝皇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被英法联军全歼。汉族的湘军、淮军。但在政治上,清皇室仍然享有道德正统。

他们希望给予这些汉族大臣高官贵族,让这些汉族大臣能够用自己的军队无条件为清皇室服务。对于这些汉族大臣来说,一方面要为清廷尽心尽力,另一方面也不能丢了军队,如果军队损失了,就不再被朝廷重用,所以他们的军队只能有条件地使用。

从此,帝国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众多利益集团争夺的对象。皇室与汉大臣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博弈的关系。

因此,湘军与淮军的非冲锋、非肉搏的火战模式才是本场比赛的平衡点。汉族大臣为清廷竭尽全力,也只能做这么多,不能多也不能少。

1895年之前,清廷面对的对手,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农民起义,还是新疆的分裂势力,在武器方面都与湘军、淮军存在着代沟以及设备和组织能力。因此,拥有先进武器的清朝军队,利用这种奇怪的火力战斗,足以击败对手。因此,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依靠着这种微妙的平衡,帝国在军事上一路所向无敌,国力也逐渐恢复,甚至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打破了这种平衡。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发展。他的军队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一个级别的,没有代沟。

因此,在朝鲜战场上,清军,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淮军,仍然用他火力的老方法来对付日军。日军在装备水平上略低于淮军,但差距也不是太大。平壤城下,日军发现自己正在与清军守军叶志超的部队交战,而且弹药并不如对手。胜利后,他们跳出战壕,发起了肉搏战。

这时,叶志超突然愣住了。对于装备相当的对手来说,火力根本无法阻止他。此时此刻,他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境地。是不是应该和对方展开肉搏战呢?如果展开肉搏战,必然会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如果你打赢了仗,可以帮你收拾干净房子,但如果你死了太多士兵,对李鸿章先生和李先生来说都不是好事。李鸿章和李先生的推荐并非来自清朝皇室。

叶志超是一位久经沙场、从死里爬出来的老兵。所以他绝对不怕死,但是他不能辜负已经升职的李先生。他得为李先生着想。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叶志超决定逃跑。他要保护整个军队。他把所有人都带了回来。

随后的一系列战斗都是平壤战役的翻版。淮军每一位将领都能火力作战,但面对日军的肉搏冲锋时,他们都面临着选择,是否应该全力以赴?你愿意付出大量的伤亡吗?而最终,他们都会做出和叶志超一样的选择。

这让淮军中的德军教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双方互相炮击,互相开火时,淮军将领们都异常勇敢,面对飞来的敌人毫无惧色。炮弹和枪林弹雨。但日军一发起白刃冲锋,淮军将领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立即下令部队撤退,甚至丢下铠甲,只要保留人员完好无损的。淮军受过德国训练,有肉搏战能力,但往往是士兵想打,军官让步。这让德国教官很不解,因为他们不明白,淮军和清廷的关系,两个利益集团对于淮军来说,打仗还可以,但拼命打仗还不够,而且军队太疲惫了。死了就不能做官。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实。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了许多城市,夺取了无数土地,但清军伤亡却很少。你可以看一下所有的历史,除了提到平壤战役,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像样的陆地战役。

随之而来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虽然海军被打败了,但是陆军仍然非常强大。如果大家齐心协力的话,败局是可以挽回的,但是李大师却不想再打了,因为李大师此时已经明白了,这个对手和之前的敌人是不一样的。要想赢得这场战斗,就必须努力工作。你们北洋水师已经付出了代价,剩下的淮军必须保住。必须全部用来对抗日本人。不是李大人和淮军的事。在群体考虑的范围内,因为绝望,他们无法得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甚至会失去一切。僧格林沁是一个前车之鉴。

想要打仗的光绪帝没有可以打仗的士兵,但李公子和能打仗的淮军却不想再打了。他们想要保存实力,这是保证自身安全的关键。

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李大师自然就去找日本人谈判,签订了羞辱国家的《马关条约》,让帝国恢复了利益平衡。

因此,甲午战争撕下了大清帝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暴露了它的弱点。表面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但实际上是由谋求自身利益的集团组成的,所以无论当时的军事装备多么先进,一旦触及它的痛点,就会立即分崩离析。。

事实上,这一点也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是否会出现许多利益集团,像晚清帝国那样,只求一己私利,靠利益制衡和相互转移来控制国家?勉强维持,看似风光旖旎,实则脆弱?

一旦外部威胁打破了这种平衡,它就会像纸大象一样被磨损。

当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我希望历史不要重演,中国能够真正繁荣昌盛,成为世界领袖!

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是武器的落后,而本质上是清廷的不信任和淮军的不义,是国家制度的失败。庚子战争与武器无关,而是清政府的自私、人民的无知、人民的失败。

西征前夕,左宗棠给朝廷写了一封信,他要购买这些东西:

“就简单枪械而言,布罗斯制造的后膛螺旋炮是最好的,七发后膛炮是最好的。过去,西方的老枪已经制作精良,但最近却换成了螺孔,后部圆润,前部锋利。最近又用了后膛进的方法,入口大出口小。比如布国后膛的新造大炮和七发洋枪,做事能力极强,没什么可补充的。”

这份奏折记载在他寄给总理衙门的请款信中。所谓布罗斯,就是普鲁士。后膛螺钉是指枪内有膛线的后膛枪。后膛七发枪是德莱赛针枪的最新改进型。有人说这是毛瑟枪。那时候德国人连自己都还没开始装备呢。

左宗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呢?因为他看到李鸿章买了很多回来。据现任历史学家(德国)乔伟、(中)李西锁、刘晓芹合着的《德国克鲁伯与晚清军事的现代化》记载,李鸿章在1868年购买了德国克.114门鲁普四磅后门钢炮装备部队。

1873年,又购买了一批克虏伯150毫米、120毫米和这种四磅后门钢炮,淮军火炮的现代化完成了,早于大多数欧洲强国。

据书中记载,甲午战争前,清朝共向克虏伯公司采购了各类火炮2000门。事实上,这只是清朝购买的火炮的一小部分。清朝购买火炮的规模非常大,因为除了德国之外,清朝还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和法国哈奇斯公司购买。

恭亲王看了左宗棠的信,着急地挠着头,却又无能为力。朝廷派他去平乱,却没有钱改善他的装备。

于是恭亲王回了一封信给左宗棠,大意是现在朝廷没有那么多钱,如果着急的话,不如先想办法向外国人借点钱呢?到时候朝廷会给你还钱的。

据马寅初先生的书《汇丰银行》介绍,1865年成立的上海汇丰洋行,最喜欢做清朝保证关税,然后借钱给清政府购买军火的生意。

于是左宗棠给红顶商人胡雪岩写了一封信,请他想办法。于是胡雪岩帮左宗棠去汇丰银行借了一大笔钱,并向主管海关的英国赫德做担保,然后又去了德国信义洋行和瑞昌洋行。外企全部分散,生产任务全部排满。他们要先给李鸿章的淮军打钱,一时顾不上左先生的命令,毕竟是别人先给钱的!

所以胡雪岩急得头都冒汗了,左先生说,后膛枪和七发枪缺一不可,而七发枪事关生死,必须买,我应该怎么办?

左宗棠为何如此急于购买七发枪?我得回到几年前。清政府刚刚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却愈演愈烈,甚至杀害了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因此,清政府紧急调集湘军援淮军。据1872年内务部大字印版《剿平捻匪方略》1958年《捻军史料丛刊》和1939年罗尔纲《淮军制》《捻军的运动战》介绍,捻军全是骑兵,来去如风,烧杀抢掠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但他们都不会停留太久,一旦被包围,就分散突破口,然后在更远的地方重新集结。

但湘军、淮军以步兵为主,兵力较少。对付骑兵,只能采用步步大网包围骑兵的战术。但左宗棠的部队主要使用林明顿1853双螺纹步枪。虽然配备了迷你炸弹,但由于射击速度慢,必须保持大队形,不能分散追击敌人,否则会遭到捻军骑兵的反扑。消灭。

反观淮军,装备了德雷后装针枪,射击速度极快,一小群步兵也能面对一大群骑兵,这给左宗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美国W.L.的记录贝尔斯,左、李关系并不好,因为曾国藩·李鸿章曾谎称小胜为大胜,被左宗棠揭穿。

当然,其实大家都撒了谎,白白付出了代价,但发生这种事时,左宗棠还没有带兵,所以他并不理解曾黎的难处。

左宗棠从武汉出发,前往甘山平息叛乱。当他收复新疆时,他给朝廷的奏疏写道:

”传闻盗贼蔓延甚广,骑兵数万,鄂晋官兵未能擒获。二十六日,大臣接营。第六营暂驻。驻扎在汉口镇北桥口,二十八日进驻新营,同时催促刘殿赶紧招兵入伍,与湖北会合,还增加了营数,在原计划6000人的基础上,又招募了6000人,总共12000人,一月份全部限制在湖北,但马匹没办法买、找,官员就代为寻找,只得到了280多匹马,奉命从湖北入秦,首先镇压陕西的叛军,尚未实践,两轮独轮式的建造已还没开始,拟定的土匪、骑兵、战车营都对付不了。若贸然入军,必后悔莫及,臣不敢大意。”

然而,根据英国门尼斯的记录,实际上左宗棠的部队只有8000人,阵亡了4000多人。因为门尼斯在武汉开设了一家兵工厂,帮助左宗棠修理武器,左宗棠对他非常欣赏,于是开出了好价钱,邀请他一起去西部。

但居住在汉口的英国领事告诉梅尼斯:“陕西有二十万多穆斯林叛乱分子,甘肃有一百多万回族叛乱分子。新疆各地都有叛乱分子,没有清军,基本都是骑兵。”你看他只有八千多人,你不觉得他快要死了吗?”于是美尼斯犹豫了一下,没有跟他一起去。

英国领事的判断是有根据的,而且左宗棠自己也知道,根据他镇压龙卷风的经验,如果以部队现在的装备去收复西北,他基本上就必死无疑了。于是他一封封信催促胡雪岩,我要连发炮,我要后装炮,快点。此时,胡雪岩在上海也着急了,因为毛瑟克虏伯的产能有限,订不到就是订不到。

这天,他去美国奇昌外企顺道拜访,提到了这件事。美国人一听,急忙说道:“我们还有七弹斯宾塞步枪!而且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加特林机枪,对付骑兵比野战炮有效多了,我们刚刚打完了内战,这些都是剩余物资,我仓库里正好有,你看看吧,合适的话便宜卖给你。”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将美舰托运至汉口。

于是左宗棠左元帅终于可以出发去完成他的伟大事业了。他以8000人的兵力平定了甘肃、山西150万之乱,并在此过程中将军队扩充到6万,随后进军新疆,收复了西北全境。

虽然在武器上稍占优势,但人数毕竟太少,而且期间清军派来援助的部队一次次兵变叛乱,回族首领付出了很多代价。钱收买了朝堂里的奸臣,一路上捉弄他。这场战斗他打得很辛苦,也很不容易,有机会我们可以聊聊。

不仅收复了西北,而且借助左宗棠强大的军事压力,曾纪泽最终与俄国人签订了《伊犁条约》,这是晚清唯一公平的条约,保留了大片的新疆,因此左宗棠堪称晚清第一战神,当之无愧。

对于清末湘淮军队的先进武器,后来建议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也有详细的记录。据他介绍,当他看到李鸿章的淮军时,发现他们装备的是德制步枪,这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它们是非常先进的毛瑟后装膛步枪。

而另一位俄罗斯旅行家索斯诺夫斯基船长在回忆录中提到,他路过兰州返回俄罗斯时,受到左宗棠的接待,委托他帮助左宗棠从俄罗斯西行。郑大军买了粮食,但必须在新疆交货,而且要价很高,100公斤7.5两白银,是市价的三到五倍。300万公斤粮食被运送到左宗棠在新疆的军队。

声明:内容并无任何违规违法,所有内容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警醒后人,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事正常的商业活动,谨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使命,烦请审核老师准许通过,谢谢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僧格林沁之死为什么是晚清的转折点?总不能靠苏乞儿保卫大清
左宗棠6万人马如何击败对方几十万大军?3大穿越武器就够了!
清朝后期所有对外战争失败的根源是什么?值得深思!
战胜阿古柏,左宗棠靠的是西洋装备?真实原因是这样
曾国藩能灭得了太平天国,为什么搞不定捻军?
李鸿章在灭掉太平天国后 为啥不学习曾国藩裁撤淮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