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天都市报整版报道:在他乡长眠81年的黄梅抗战老兵要“回家”了!


3月13日,湖北黄梅籍抗战老兵梅乐三的墓地,在贵州凯里炉山镇大风洞乡被意外发现,志愿者和网友展开了一场为其寻找家人的接力,贵州凯里和湖北黄梅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也行动起来,加入到找寻的行列,最终帮其找到家人。

寻找过程中,志愿者发现,这位老兵和儿子在同一支部队携手抗日,让许多网友深受感动。3月17日,黄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局经过实地走访,确认梅乐三是黄梅蔡山镇黄泥塘村人。梅乐三的孙女梅燕已在昆明安家,过段时间她准备到贵州将爷爷的遗骸接回,安葬在父亲的墓旁。

▲梅迪文生前照片

抗战老兵之墓被意外发现

雷女士来自贵州凯里,也是一名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的志愿者。3月13日,她到凯里大风洞乡母亲的墓地祭拜时,发现边上一个坟墓荒草丛生,似乎多年无人祭扫。清理杂草后,她发现了一块墓碑,碑上刻字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雷女士清洗墓碑后发现,这是抗战老兵梅乐三的坟墓。

碑文显示,梅乐三来自湖北省黄梅县,生前隶属于原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工兵营,职务为上尉军需官,卒于1941年。

因为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抗战老兵,雷女士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8年前她加入了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致力于帮助抗战老兵。雷女士知道,原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于1939年12月在昆仑关战役中惨胜日军,由于损失较大,该部1940年一直在贵阳、安顺地区整训。该部后来于1942年远征缅甸,伤亡惨重。

想到这名抗战老兵在此长眠80多年,却一直无人祭扫,估计是他的家人不知情,雷女士心里很难受,她希望能帮助梅乐三找到家人。于是,雷女士向同一个团队的志愿者胡女士说明了情况,希望得到其帮助。

3月16日上午10时,雷女士和凯里的10多名志愿者携带鲜花、水果、香烛等来到梅乐三的墓前,清理墓地上的杂草,描红墓碑上的刻字,并用当地的最高礼节,为他献上一只刚刚宰杀的鸡。当地退役军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梅乐三的档案

志愿者网友接力帮助寻亲

收到雷女士的求助后,胡女士将梅乐三的情况告诉了老兵回家公益项目的发起人孙春龙,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2008年,孙春龙发起了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并于2011年成立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关怀和帮助抗战老兵。十几年来,他和志愿者们一共找到了11000多名抗战老兵,帮助1000多名抗战老兵找到家人,并对部分老兵进行资助。

接到胡女士的信息后,孙春龙十分重视。对他来说,虽然每年都会接到很多帮助抗战老兵寻找亲人的消息,但这次让他格外关注。在他心目中,第五军是一支令人悲喜交加的军队,昆仑关一战成名,之后远征缅甸,有近半官兵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因为饥饿、疾病而殒命野人山,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孙春龙根据时间判断,梅乐三是在参加昆仑关战役后,随军到贵州休整时,非战斗死亡。

3月14日,孙春龙在抖音等平台上发布了帮梅乐三寻亲的信息,受到大量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提供信息。贵州凯里、湖北黄梅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也非常重视,黄梅的梅氏家族和网友们全部行动起来。一天之内,孙春龙就接到重要线索:黄梅县蔡山镇黄泥村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他有一个爷爷排行老三,当年出去当兵后就没有了消息。当地人分析,梅乐三可能是梅老三,当地口音把“老三”叫作“乐三”。

这是一条重要线索,但是孙春龙仍不敢确定,因为在抗战时,失踪的官兵很多,梅姓在当地又是一个大姓。按照以往的操作流程,志愿者需要给遗骸和亲人做DNA鉴定,来确定他们的血缘关系。

▲志愿者为梅乐三墓碑描红

父子俩在同一支部队抗日

3月16日下午,志愿者“南来的风”给孙春龙传来一份资料,在台湾的黄梅人严圣航先生前往忠烈祠找到了梅乐三的牌位,还查到他的资料。资料显示,梅乐三籍贯为湖北黄梅,1941年去世,殁年36岁,有一儿一女。档案的字迹较为潦草,孙春龙猜测,档案上他儿子的名字应该是“迪文”或“建文”。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有了孩子的姓名,通过户籍就更容易查询。此时,孙春龙的同事在网上查询发现,云南有一位抗战老兵名叫梅迪文,资料显示,梅迪文是在1941年入伍,也是第五军的军需官。孙春龙预感,梅迪文就是梅乐三的儿子。他立即联系云南的志愿者周女士,周女士告诉他,梅迪文几年前已经去世,并告知了梅廸文女儿梅燕的电话。

孙春龙立即拨通了梅燕的电话,他话还没讲完,就听到对方在电话里啜泣。梅燕说,梅乐三正是她的爷爷,她也一直在寻找他。

▲3月16日,志愿者祭拜梅乐三

孙女准备带回爷爷的遗骸

3月16日,57岁的梅燕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是梅乐三的孙女,目前住在昆明,她的父亲梅迪文已于2019年去世,安葬在昆明。

梅燕介绍,爷爷祖籍湖北黄梅蔡山镇,年轻时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并参加抗战。她的父亲18岁时也参了军,和爷爷在同一个部队。在一次战斗中,爷爷和父亲失散。1941年,战斗中受伤的爷爷在随军休整期间因病去世。父亲则随着部队继续在广西等地参加抗战,后来更是远赴缅甸抗日。

梅燕还介绍,爷爷所在的工兵营营长梅作楫,是爷爷的兄弟。抗战爆发时,兄弟俩一起上了战场,一个去了贵州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个去了台湾,客死他乡。他们带出去的梅家子弟,回到家乡的寥寥无几。

梅燕表示,解放前,父亲梅迪文一直呆在国民党军队,直到1950年被解放军收编。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先后在昆明几家工厂工作,直到1983年退休。爷爷去世时父亲并不在身边,父亲虽然知道爷爷安葬在贵州凯里的大风洞地区,但却不知道准确地点。由于种种原因,父亲生前一直没有机会到贵州当地寻找爷爷的墓地。但父亲生前曾多次跟她说起爷爷的事,说自己对不起爷爷,希望她能找到爷爷的墓地,把他遗骸带回来。

“得知爷爷安葬地点的消息,我非常激动,总算了却我和父亲多年的心愿。我打算过段时间前往贵州,将爷爷的遗骸带回,安葬在父亲的旁边。”梅燕说。

3月17日,黄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局已安排工作人员前往蔡山镇黄泥塘村实地调查,走访发现梅乐三确实是当地人,但他很早就离开了家乡,当地已经没有亲人,村里人对梅乐三的情况知之不多。


《楚天都市报》(2022年3月18日 第07版
信息来源:厅办公室、楚天都市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3月13日,贵州凯里的雷女士在给母亲的墓地扫墓时,发现
2022年3月13日,贵州凯里的雷女士在给母亲扫墓时,突然发现不
抗战老兵坟墓杂草丛生,81年无人祭拜,父子二人都是英雄好汉
贵州女子给母亲扫墓,发现不远处的孤坟长满了荒草,或许已经很久没人
2014年,贵州当地志愿者去探望一名老兵,特地带了这张当年很火的
关于黄梅“梅乐三”墓碑出现在贵州的回复来了!持续关注2|黄梅县|贵州|梅乐三|黄百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