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晓锦源:太阴病复习
userphoto

2022.08.29 山东

关注

 怎样判定太阴病

前已论述,里证亦有阴阳二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是说病在里,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肠之里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临床见此特征者,即可判定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辅助提纲: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其所以不渴者,即因胃中、内脏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一类温中逐寒剂。又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这里提出自利不渴,以示与阳明区别。

这里要注意,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病位同在里的阴阳相对的证。

 太阴病治则

仲景对太阴病的治则论述很简明,即“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宜用温中祛寒的方法,并指出,忌用下法。

这里应特别注意,经方所示,一般邪在表,病情轻而易解,病入里则病情重而病难疗,不论是阳证(阳明病)或阴证(太阴病)都易现危重症(当然也有一般的轻症)。如里阳证阳明病多见:“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212条)、“谵语、有潮热”(215条),为大承气汤方证;又如“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219条),为白虎汤方证,皆是里阳证已波及神志的重证,不及时治疗当危及生命。

里阴证原本正气虚衰,如邪盛入里,正不胜邪,则危在旦夕。试看四逆辈皆在回阳救逆就可明了。如《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这些方证都是人体正气、阳气虚衰而邪气强盛入里,势已危及生命,治疗已不能迟疑,必须大剂回阳救逆方可有一线生机。

当然临床也常见并非危重的太阴病,而呈现慢性的、一般的里虚寒证,如小半夏汤方证、大半夏汤方证、旋覆代赭汤方证、茯苓饮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大建中汤方证、干姜附子汤方证、附子汤方证、四逆汤方证等,这些易于治疗的较轻的太阴病,而从经方的归类分证来看,太阴病多属危重,病之死多在太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亦多现太阴病。

总之,仲景在太阴病所论述的方证多是急救、危重证。

太阴病常见方证:(要点)

一、小半夏汤。

【辨证要点】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

二、大半夏汤

【辨证要点】胃虚之心下痞、呕吐者

三、旋覆代赭汤

【辨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

四、外台茯苓饮

【辨证要点】胸满、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

五、吴茱萸汤方

【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

六、理中汤或丸方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七、大建中汤方(中焦寒重)小建中汤(少腹寒)乌梅赤石脂丸(胸的寒痛)

【辨证要点】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

八、干姜附子汤。(少阴病,烦躁昼甚夜安)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九、附子汤, 胃虚寒饮,骨节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十、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辨证要点】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茱萸汤与理中丸的异同点与主要区别
附子理中汤治腹泻案医案点窍
绍奇谈医(9)
腹满(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 赤丸方,附子粳米汤方)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96、【干姜人参半夏丸】(本方为治胃虚寒饮之妊娠呕吐证的要方)
吴茱萸汤-胡希恕论-编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