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与行----成人的相关思考


     孔子文之以圣,千百年来,他的学问是最好的,正因此,他被学术界公认为圣人。论语据说跟他有关联,论语的第一个字,就是学。  学什么,怎么学在孔门体系中不难找到法门。  佛家说白了也只是一个字:觉。学与觉,在成人上应当有相近的意思。                                                 快50的我们,反思50年的经历,可以认为,成人是一个一直在发展的过程,而且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多半是要靠自己的反思。    学,不仅是学知识。更多的如何建立每一个人的主体性。反思可以理解为“觉”,就是“自觉”,就是“开悟”,佛教、道教里讲得很多,其实儒家里讲得“学”是一个“觉”,就是一个自觉。每一次学就是觉。                                

         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观念并不是来自政治权威的认可,而是文化抱负和道德理想所引发的超越感,是脱离政治权势之外而凌驾其上的名副其实的权威。                                                      

   孟子气魄恢宏,他对苏秦、张仪这种风云一时的人物根本不放在眼里。                

           我们却把苏秦、张仪的人生看做开挂的人生。在精神层面,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 最终在整个社会的关怀下,大多数人的人生观成了蝼蚁的人生观。         

            追求经济的富足,实际并没有富足。追求出类拔萃,也没有出类拔萃。  

        儒家一开始的时候,孔子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愿意和鸟兽在一起,虽然我知道人和鸟兽在一起有的时候比跟人在一起愉快多了,但是,我必须成为人中间的一个人。  

     论语的成人,至少包含这样一些问题:人如何和其他动物、其他生命有不同的方向?在不远的未来,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会怎样?人生到底有没有价值?人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是不是人一定要通过学才能成人?  

 《论语》开宗明义便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学”和“习”即联系在一起,而“习”的涵义之一,则是习行,亦即人的践履。从“习行”的角度看,所谓“学而时习之”,也就是在通过“学”而掌握了一定的道理、知识之后,进一步付诸实行,使之在行动中得到确认和深化,由此提升“学”的境界。

     荀子更明确地指出了行的意义:“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此处之“为”“习”“行”主要指人的践履活动,“得”“成”则指广义之知的获得以及人格的提升(化性起伪)。

     儒学所理解的“得”,并不仅仅指对现象的考察,而且包括得道(把握普遍的存在法则),肯定行的意义,同时也就意味着由行而把握道。

    关于这一点,王夫之作了言简意赅的阐述:“行而后知有道。”在此,“行”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其优先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启泰风水老师:《抱朴子》外篇·嘉遁(5)
论语日课445丨诗教,中国人最基本的教育方式
诵读 |《论语》宪问第十四
安德义《论语解读·阳货第十七·9》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没有那么难
大白话版《论语》逐篇讲解之452学诗的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