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我、孩子,三代教育的反思

       文/

   我和我的同伴创业了,我们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太多的帮助,相反,父母的那一代是集体赤贫,物质上相当匮乏,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这种贫穷的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亲身经历了父母的苦难,目睹了他们在苦难中的坚持,我们那一代的许多人都怀有对父母一代的愧疚感。因为在那种现在看起来几乎无法生存的条件下,父母们居然能把几个孩子抚养大,他们经历的困难和遭遇的不幸可想而知。 这样的韧性,也让我们从中感悟到,我们在生活中一样会无所不能。 这就让我们在初尝富裕生活或者经济略微宽裕的时候总是想到童年的艰难,也就自然想到父母一生的艰辛。在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改善了父母的生活,这种改善使我们内心觉得自己有不少的成就感,并部分补偿我们对父母的愧疚感。

      我们的独立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人为的干涉。因为普遍贫穷,物质上也没法干涉。父母的当时的希望是孩子能平安长大,能娶妻生子,能人口繁衍就算是成功的人生。若学习成绩好,能及早脱离家庭,走向社会,更是很有脸面的事情。 

       而我们的下一代,若套用我们的经验,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那一代“欠”父母更多,他们不少是独生子女,在城市或者条件好一些的农村,一些父母在孩子身上所投的精力和财富是天量的,至今许多父母还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额外的家庭投入,让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有个好的出路。他们倾其所有给予孩子。他们把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以至于有的父母花费了毕生的积蓄。而当女儿在国外留学,毕业后留在西方并嫁给西方人时,孤苦一生,这时才感叹“人财两空”。

    我们那个时候,国家还不富裕,还没有国家养老的概念,尽管40年的改革,让每个人的财富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我们依然觉得,养老是儿女的责任,我们自己的养老指望不上国家,但下一代的青少年,却客观的认为,他们不应该为自己的父母养老,他们对父母的愧疚感大部分是不正常的,因为作为孩子他们觉得自己不能承担生活的苦难,他们的把学业当成是完成父母的任务,而不是自己的未来。他们觉得他们才是受害者。我上小学的儿子曾经在冲动下对我说,“你活该,谁让你生了我,你生了我,就应当养我。”他并不会想,因为自己而增加了父母的生活负担。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内在自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成长,他们还是孩子。但这种认识是不是正确或者对今后的生活能起多少有益的指导,都是狭隘的也无知的。

       我们那个时候的父母普遍识字不多,对孩子的未来也缺少规划,对城市的生活知之甚少,对孩子的干涉几乎很少,除了活着,他们没有能力为未成年的子女构建安全屏障,也没有为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的想法。他们对困难的屈服,让他们更懂的谦卑。

   如今的我们,尤其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做母亲的女人,他们非常坚韧和自信,为了孩子那种所向无敌的精神和毅力,近乎狂妄。不仅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孩子的反抗都觉得是奇耻大辱。每天都在灌输我这是为了你好,并且有时会声泪俱下的让孩子确信,只有父母才能真心对你的,才有资格为你当人生的灯塔。孩子的叛逆与懦弱是不是跟这种做法有内在的关联,我目前还不能确定,但父母的这种做法,这种以牺牲自我的精神,真能让下一代成为最幸运的?我同样不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只有一件事》 第7章《家庭的修炼》-5
这些家庭20年后会越来越没落,怪不着别人,父母影响孩子没出息
我们这一代人,不敢老去——写给60、70后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我国第一批“丁克族”已退休,没有儿孙的生活,他们过得幸福吗?
父母这样做,孩子越来越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