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卦变结构来源

 树有根,水有源,万事万物皆有其所本。《易经》六十四卦作为万事万物的表象,当然也应该有其本源。一个卦的本源是什么卦,也就是说它从什么卦变化而来,这叫做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或简称“卦变结构”。

一.十二消息卦

    首先看看十二消息卦的卦变结构来源。很明显地,复卦由坤卦阳息而来,这就是复卦的卦变结构来源。同理,临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是由复卦阳息而来,泰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是由临卦阳息而来,如此类推。在这个十二消息卦的循环系统中,每个卦的卦变结构来源,都是由前一个卦演变而来。

    但是乾卦和坤卦例外。初看之下,乾卦似乎由夬卦阳息而来,坤卦似乎由剥卦阴息而来。然而细想一下,乾坤乃天地之本、六十四卦之源,其所自出岂能是夬、剥等小卦。所以《易经》以乾为坤之本,坤为乾之本。乾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是由坤卦阳息,经历复、临、泰、大壮、夬卦而来。坤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是由乾卦阴息,经历姤、遯、否、观、剥卦而来。

二.十四母卦

    《易经》六十四卦除去其中的十二消息卦,还有五十二卦,这些卦的卦变结构来源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因为十二消息卦代表了阴阳的生息消亡,是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卦,所以其它卦可以被视为由其演变而来。

    如何“演变”呢?世间万变,本质上都是阴阳之变而已。观天地日月之变,察四时寒暑之易,古人认为它们皆可抽象为阴阳之升降。所以,《易经》以阴阳爻的升降互换来作为卦变的方式。在第一章的卦例中,蒙卦就是由临卦经过初九阳爻与上六阴爻的升降互换而来。

其它所有卦都可以由十二消息卦,经阴阳爻升降互换而来吗?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试一试。结果很有趣,五十二个非消息卦中,有五十个卦可以由消息卦经阴阳爻互换而来。只有小过和中孚这两个卦例外。

观察这两个卦发现,其正看和反看的卦象不变,具有古人崇尚的对称性。小过卦以阴包围阳,中孚卦以阳包围阴,代表了阴阳互动的一种形式,具有深刻的阴阳辩证思维。所以《易经》把它们纳入和消息卦同等重要的类别,作为一种本源之卦。

十二消息卦加上小过、中孚两卦,共十四个卦,称为“十四母卦”。它们构成了《易经》阴阳变易的本质起源,是其它卦赖以生成的母卦。其它卦的卦变结构来源,都是由“十四母卦”经阴阳爻互换而生成。

“十四”这个数字很有寓意。八卦和六爻是组成《易经》的基石,卦有八,爻有六,合而为“十四”也!

至于小过和中孚两卦,它们的卦变结构来源又是怎么定义的呢?小过卦是由观卦两阴爻过越两阳爻而来。阴为小,阴爻的过越体现了“小过”的卦义。与之对应地,中孚卦由大壮卦两阳爻过越两阴爻而来。理解它们的卦变结构来源,对于解读这两个卦的卦、爻辞至关重要。

其它五十个卦都可以由“十四母卦”卦变而来。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细节需要确定。例如,蒙卦由临卦经初九与上六互换而来,而不是由观卦经九五与六二互换而来。这些细节比较繁琐,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明易》第二章附录详细分析了每个卦的卦变结构来源,我们强烈推荐读者阅读。当然,能够掌握并记牢最好,不过就算不明白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在这里解读每个卦,都会先提示它的卦变结构来源。

三.《彖》对于卦变的描写

    卦变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又逻辑的体系。它是卦生成的源头,也是卦辞和爻辞的关键。所以孔子在某些卦的《彖》辞中,清晰地描写了它们的卦变结构来源。

    例1:恒卦由 泰卦初九刚爻升四,六四柔爻下初而来。故《彖》曰“刚上而柔下”。

    例2:无妄卦由 遯卦上阳旋转下初而来,故《彖》曰“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刚爻

        从外卦来,故“刚自外来”。内卦为震,初爻为其主爻,故“为主于内”。

例3:益卦由 否卦上阳旋转下初而来,故《彖》曰“自上下下”。刚自上爻来,故

    “自上”。下初,初居卦之下,故“下下”。

例4:贲卦由 泰卦上六柔爻下二,九二刚爻升上而生成。故《彖》曰“柔来而文刚”、

    “分刚上而文柔”。

例5:睽卦由 中孚卦六四柔爻上行进五而来,故《彖》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

     乎刚”。

例6:鼎卦由 遯卦六二柔爻上行进五而来,故《彖》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

     乎刚”。

四.卦变的历史错位

    卦变是《易经》的精髓之一,在孔子的彖辞中也多有说明。但自汉代以后,随着“易理”的失传和“象”学的枯萎,卦变居然被百般误解,以至于被排斥在主流易学文化之外。后人误以为卦变是由西汉的京房所发明的一种研易之术。事实上,京房的卦变系统与《易经》内在的卦变系统完全不一样,用途也截然不同。后世之人试图通过京房的卦变系统来解读《易经》,当然是徒劳无功。或有大学者如朱熹、朱震等,试图改良京房的卦变系统,以便尽量与卦、爻辞相容。但可惜这些卦变系统没有从十二消息卦出发,更加没有使用“十四母卦”,所以与《易经》的卦变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假货”毫无功效,不能有效地帮助《易经》的解读。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卦变视为偏门的学问。

所幸今天《明易》已经重塑卦变结构来源,使《易经》内在的卦变系统得以复原,并发挥出强大的威力。读者在稍后的章节很快就能体会到卦变的重要性。下一节将解读兑卦,大家可以借助这个卦例,了解卦变结构是如何融合到卦、爻辞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易经
错综复杂——周易卦序的排布规律
《易经》泰卦|
易经杂说
起卦法与装卦
梅花易数——怎么认识梅花易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