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者,色难!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皙,名点,是曾参的父亲,2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后来被尊称为曾子。曾子的儿子是曾元。 

   孟子讨论的是曾子如何尽孝,通过父子3代人的尽孝,来分析孝道的2个侧重面。口体之养(养身)与 养志(或养心)的关系。    

         曾点老了,眼睛瞎了,每次吃饭的时候,有酒有肉,吃完饭,曾点就问曾参,还有剩下的吗? 从问有余可以看出,曾点老了眼睛是看不见的,不然,你自己不会看吗? 曾参一定会回答,有的。再一次请示父亲,剩下的送给谁? 这样曾参很开心啊,像我这么大了,眼睛瞎了的老头子,还能行善,这是积德,养心的,是进德修业的表现啊。

   

      可是到了曾元和曾子这里,表述有区别了。曾元事养曾子,每次也是必有酒肉的,对于养口体来说,曾元也是尽孝的,但后面两个环节表现不一样。他将撤的时候不问送给谁,曾子问道还有没有剩余,他就说没了,但是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就把旧东西又摆上去了,让曾子吃剩饭。

孟子认为曾元孝心不够。曾子尽孝是“养志”,曾元尽孝是“养体”。曾元让父亲不挨饿就行了,但是父亲高兴不高兴,不是那么关心。所以孟子在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养志”和“养体”的问题。

      养体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孝敬父母的高一点的标准是养心,养志,是从内心里尊敬父母,不只是让父母有顿饭吃就可以。

   所以孔子说,孝者,色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参养志
孟子日课116丨奉养父母,要“养志”
《孟子》:孝有三境界 你在哪一层
曾子的长子曾元
孝篇第41集.曾参养志
儒家八派分裂刍议(八)儒家学派的自我演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