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晓锦源: 读书心法,不佩服古人没道理

     我也教过书,当了很多年老师,后来发觉学问不够,就进一步脱产深造研究生、读博士。现在在一家公司打工。对于读书心法,我结合自己的实际,与我以前教书的观察,搜集整理了几点古人的经验,供教职工教学和家长教育参考(重点在文学)。

        现在的教育是灌输式教育, 学生的文学功底,普遍不深。这个问题跟数学、物理、化学所占时间过多有关,语文的教学不足,方法不对也是一大问题。

    在读书学习的方法上。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对学习方法缺乏详细的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往往因为对学校教学要求的不了解和自身教育经验的缺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系统性的指导。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大家,他的读书法是根据自己读书求学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经过1千年来,一拨拨学子的反复实践不断检验,证明效果良好。

      古人的文章不仅耐读,而且遣词达意都是入木三分。 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不敢说能提升多少文学素养,只要有所借鉴,或少走弯路也是有益的。

    《朱子读书法》摘录如下:

    端礼窃闻之朱子曰。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 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萃朱子平日之训. 而节序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如左。 

           弘谋按朱子自定读书之法。一曰循序渐进。一曰熟读精思。二者固尽其要。而此六条者. 则后人集其说而推明之者也。考庆源辅氏. 先以居敬持志。次及循序渐进。而江东书院讲义. 则先之循序渐进。而以居敬持志终焉。夫居敬持志. 固循序致精之本。但在初学. 似难遽责之使然。莫若先引以朱子之所自定。然后进之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而终之以居敬持志。则由是以渐进于大学。于为学之序似较顺。故是编采程氏所辑。而辅氏之说。则俟善学者参观而自喻之。 

  苏东坡的读书心法也差不多,泛载如下:

      苏东坡的文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他能达到这个层次,方法是指定有的。 他被贬黄州时既无公务,又不敢多作诗文(乌台诗案有阴影),于是潜心研究学问,苦读经书。他曾摸索总结出一套独到的学习方法:“凡有志于研究学问的人,好比种田,不能面面俱到,寸寸而取,否则会造成地力枯竭。要善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源发。现在有的青年,都求教于治学方法。治学首先要注意读书方法,读一本书,要读数次,甚至数十次,每次要有重点,分别抓住一个方而,读透弄懂。走马观花可不行啊!我读《汉书》,能过目不忘,但总要读它好几遍才算读尽。每读一遍,只专心探求一个方面,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如此数遍,则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物等知识和学问,就能切实地弄明白,得到确实的收获。这种专题研究学问和读书的方法,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宋朝的《陈晋之读书法》里说

     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 陈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 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 这就是说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

         现在谁不读书, 每天将要背诵几千字, 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呢? 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 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 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原文是这样的: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郑耕老读书法:

      郑耕老,字谷叔,莆田人。南宋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明州教授。以荐召见,孝宗擢国子监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

        郑耕老《劝学》中曰:“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一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字,且以中才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减中才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苟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着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后生勉之。”此段文字以《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为例,劝勉后生:读书全在日积月累,倘能坚持每日熟读、温习,必成大器。虽言读书,其道理放之为人、做事亦准矣!

     我统计了中国主要经典的字数,其实也没多少字。精读其中一部分完全可行。

1、《诗经》39234字;    2、《楚辞》约34000字;   3、《论语》11750字;   

4、《孟子》34685字;      5、《道德经》5056字;    6、《庄子》约80400字

7、《左传》196845字;    8、《国语》约92500字;   9、《战国策》约120000字

10、《世说新语》约79000字;11、《文心雕龙》约48000字

12、《书经》25700字;13、《礼记》99010字;14、《大学》1753字;

15、《中庸》3568字;16、《荀子》约90800字;17、《韩非子》106131字

18、《淮南子》130840字;19、《列子》30724字

     以上都是经典,选取其中的几篇精读,读好了,对写作是很有帮助的。背诵经典,终身受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古人读经教学方法辑录
古代典籍到底各有多少字
(4)朱熹读书六法:看古人如何读书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是甚么
18-文说-元-陈绎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