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锡“东陡门桥”溯源

“陡门”是无锡西北距城20里的一个古村,今属惠山区洛社镇,已经有74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有一座古石桥,明嘉靖二十六年重建,也有473年了。人们习惯称“陡门桥”,全称应为“东陡门桥”。

今谈“东陡门桥溯源”,关键为一个“东”字。因为“陡门”两字的来源我们已经明确了,据无锡县志记载“斗门因闸而得名”。古时候无锡的西北(即今天玉祁前洲为中心)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大湖泊,名曰“芙蓉湖”。面积约15300顷。宋代因水利而建闸,古代闸的别名又称“斗门”,所以斗门的名字因闸而得。历代的水利治理和围湖造田直到明代基本完成,渐渐地湖泊变为了陆地,芙蓉湖从此消失!

闸废后则成了桥,便有了“陡门桥”,因为斗与陡古代是通用字,这都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为什么前面要加个“东”字?除非西边先有了“陡门桥”。要说有也的确有,在东陡门桥西一公里,现存一座普通的平板石桥,无桥栏无石砎,不见经传。但确有“西陡门桥”字样。

问题是这两座桥谁先有呢?俗称“哥东弟西”,也可以说东是一,弟是二。假如先有了西陡门桥,其东再建一座桥称东陡门桥似乎是合理的。那么,西陡门桥在前,这个西字怎么来的?没有哥哪来的弟?

那么反过来说,东在前西在后,我看也说不通!试想,南京长江大桥有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为何最早的长江大桥不叫长江一桥?道理很简单,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时候,是不知道后面会有几座桥的!所以因为有了西陡门桥而称东陡门桥这实在是反过来说,反过去都说不通的!

我的观点是:先有西斗门闸,后有东斗门闸。西斗门闸没有变成地名,东斗门闸却变成了地名。再后来西斗门闸可能成了“欧渎”或“什么”,东斗门闸则成了今天“东陡门桥”!

那么,我的依据是什么呢?光绪无锡斗门小志开头就提到了“斗门见于【邑志】曰斗门闸,咸佑中置(1275);以杀芙蓉湖水。【咸淳志】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地,今距县二十里。闸以防水,其为地逼于湖无疑,里社不必拘也。”

我的“光绪无锡斗门小志译并注”文章中已经提到了这一点。我认为斗门小志的作者把这样前后矛盾的记载放在斗门小志的最前面,是有其目的的,由于它只是书稿,作者还没有来得及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它提醒了我们!

第一,无锡县志上记载“斗门在西北40里与西北20里”,并不是文字上的错误,这里的斗门只代表“闸”字。指“闸”原在西北40里,即今玉祁与前洲交界地。后迁到了西北20里,今天石塘湾的陡门。

第二,无锡西北40里历史上有没有那座闸?这才是关键,历史上芙蓉湖在造田和水利的过程中闸有很多,小志中说到都是用图纸和数字表示的,如:“万安乡九一,九四图。有八闸,三十坝,龙潭二处。”也可以说都没有名字。惟独历史上有记载的就是陡门西北还有一座闸是有名字的,它就是兴道乡(今前洲)欧渎減水坝。

第三,据无锡县志记载:无锡县志(元)佚名纂修"欧渎,去州西北四十里兴道乡有减水石(石达),斗门闸宋元佑间置。盖以芙蓉湖为田。遇涝则开闸泄水,从闸口出由江阴界以入江。"

"(明.弘治)重修无锡县志":第412页"莲蓉闸在县西北二百五十步,斗门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宋元佑七年置(1092)。以杀芙蓉湖水,今废"。

第四, 为什么说減水坝即闸呢?如著名的河北省涿州市,《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减水坝指在河道一侧建造的溢流设施。当洪水上涨时,用减水坝以分洪使江河之水溢流他处,保护下游堤防,防止或减轻险情。

第五,前几年,我曾经多次到过前洲与玉祁的交界处寻访欧渎减水坝的位置。最有可能的地理位置是前洲西塘向西的欧宕桥。我也寻访过当地老者,其中前洲西塘卫生院张耀兴告诉我,他曾经听一个不认识的80多岁的老人,讲到过欧渎里,但后来没能找到此人。

所以,我在无锡斗门小志第四版注解中特地加上了我的观点,因为有兴道乡欧渎减水坝,所以40/20里一说是有根有据的。既然欧渎在先(欧渎1092年),为区别闸的位置,后来的称东(陡门1275年)就有了依据。既然斗门闸是芙蓉湖最东面的闸,自然是东斗门(闸),当东斗门(闸)变成了桥,自然就成了东斗(陡)门桥!

本来斗门小志的研究我认为结束了,这四,五年中我不再研究。近日,村里要我给暑假小朋友讲讲陡门桥的故事,我再次来到了陡门桥去年由无锡市文物保护部门立的碑前,并重新检查了我的关于桥的文章。我对石碑上两座桥简单地说成“村东村西”的观点表示异议,特再此论述我的观点,供关心和研究陡门桥的人们提供一点启发!

作者:万国雄

网名:一叟194637

2020年7月2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陡门桥
六朝古都金陵地—明斗门桥(陡门桥)
无锡羊腰湾兴隆桥
古运河上的一颗灿烂明珠——无锡黄埠墩
【槿轩课堂】重建清江浦北门桥碑记 ||荀德麟
人文名邦延千年 明珠璀璨寓北阜(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