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分为内伤和外感两种,咳嗽与身体哪些脏器有关?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



「 本期专家 」


01


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咳嗽


咳嗽定义:咳嗽病名首见于《内经》。咳嗽是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咳嗽释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病因病机 :《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肺与皮毛相表里,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的关系,病及于肺,皆能致咳。

咳嗽分类


咳嗽分类:《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理过程。

(一)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弱,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1、四时六气有别

由于四时主气不同,因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临床表现风寒、风热、燥热等不同证候,其中尤以风寒咳嗽为多。

2、风为六淫之长

风为六淫之长,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长,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相合为病。

(二)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于肺。

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


生活中哪些习惯会诱发咳嗽或加重咳嗽



(1)嗜好烟酒→熏灼肺胃;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痰热;
(2)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咳嗽
(3)情志过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犯于肺→咳嗽

生活中如何区分咳嗽的种类?


1.病证鉴别
①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临床表证的诊断主要以恶寒发热咳嗽同时并见,苔薄白,脉浮为主。
②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咳嗽,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

2.咳嗽特点的鉴别     
 (1)时间、节律:
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外感咳嗽;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咳减——痰湿、痰热咳嗽;
午后、黄昏加重,或夜间咳嗽——肺燥阴虚
 (2)加重与缓解因素: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
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     
    


 (3)性质、声音:
咳声洪亮有力——实证;
咳而声低气怯——虚证;
咳声嘶哑——燥咳;
咳声重浊痰多——风寒、痰湿咳嗽;
咳声粗浊或嗄哑——风热、痰热咳嗽;
咳声短促——肺燥阴虚;     


3.辨痰量色味
量:痰少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常属湿痰、痰热、虚寒。
色:痰白清稀为寒痰,痰黄而稠为热痰,痰粘难咯为燥痰,痰滑易咯为湿痰,痰血鲜红为咯血,脓痰腥臭为肺痈,清涎量多为脾胃虚寒,时吐粘涎为脾胃湿热,小儿流延,涎啧颐下为滞颐,为胃热虫积.
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属痰湿,味咸属肾虚。

02


预防咳嗽

预防调护



一、预防感冒。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间足三里艾熏。
二、慢性久咳肺气虚弱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三、外感咳嗽,如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
四、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尤其应当注意起居饮食的调护,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嗜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尤当戒除。
五、缓解期应坚持 “缓则治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食疗方子

食疗:百合杏仁粥

材料:百合、杏仁

(百合杏仁粥)


03




外感咳嗽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咳嗽与身体哪些脏器有关


(1)病位在肺——外感、内伤咳嗽,均累及肺脏受病,致肺失宣降而咳嗽。    
《京岳全书·咳嗽》:“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肺主气,司呼吸,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宜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寒热,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咳。     
故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祛邪外达表的一种反应。
(2)“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咳嗽的病变脏腑不限于肺,他脏有病及肺亦可导致咳嗽:肝火犯肺,或脾失健运,痰湿蕴肺,皆可致咳嗽。但其他脏腑所致咳嗽皆须通过肺脏,肺为咳嗽的主脏。

(3)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与转化:     
外感咳嗽——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易反复感邪→咳嗽频作→肺气易伤→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肺脏患病,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引发或加重→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的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
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苔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主方:三拗汤和止嗽散加减。两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但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麻黄宣发肺气,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顺应了肺的生理功能,回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平喘之功,属中药配伍相使为用。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
方义分析:
三拗汤中麻、杏、甘草重在宣肺散寒。
止嗽散中荆芥疏风解表,桔梗、白前升降肺气;紫菀、百部润肺止咳;桔梗、陈皮、甘草宣肺化痰利咽。两方合用,尤适于风寒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之咳嗽。
 


2、风热犯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
兼症: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
苔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证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4)主方:桑菊饮加减。本方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咳嗽痰粘,咽干,微有身热者。
方义分析: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而清风热。
杏仁、桔梗、芦根、甘草——宣肺止咳,清热生津。
针对风热咳嗽,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轻重,避免滥用苦寒,以免冰伏邪气,损伤阳气,故治疗外感风热,宜辛扬宣散,清轻宣达,体现“治上焦如羽”的配方法度。
 


3、风燥伤肺证
(1)症状: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兼症: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苔脉: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2)证机概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3)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方药:桑杏汤加减 。本方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方义分析:
桑叶、豆鼓——疏风解表。杏仁、浙贝母——化痰止咳。南沙参、梨皮——生津润燥。山栀——清热。 




04


治疗外感咳嗽

三拗汤


材料:麻黄、杏仁、甘草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发汗散寒。


代茶饮


材料:杏仁10克、生姜6克、甘草5克,紫苑10克。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驱寒发汗。

☞食疗方子

食疗:葱豉汤

材料:生姜、大枣、甘草、豆豉、葱白。

(葱豉汤)


05


内伤咳嗽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
兼症: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苔脉: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2)证机概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3)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4)主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方义分析:
法夏、茯苓——燥湿化痰,茯苓可以健脾,利水渗湿,杜绝痰的生成。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半夏与陈皮因陈久者良,被称为“二陈”,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
(5)加减:
寒痰较重,痰粘白如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细辛、白芥子温肺化痰。
久病脾虚,神疲,加党参、白术、炙甘草。
 


2、痰热郁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
兼症: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苔脉: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2)证机概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3)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4)主方:清金化痰汤。本方功在清热化痰,用于咳嗽气急、胸满、痰稠色黄者。
方义分析:
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贝母、瓜蒌、桔梗——清热化痰止咳。
茯苓、橘红、甘草——健脾理气化痰。麦冬配知母——清肺养阴。
(5) 加减:
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子、苡仁等清热化痰;
痰中带血加白茅根,仙鹤草各15克。
 


3、肝火犯肺证
(1)症状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
兼症: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苔脉: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2)证机概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3)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
(4)主方: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方义分析:
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芩——清肺热;
桔梗、青皮、陈皮——化痰顺气;
青黛、海蛤壳——化痰热;
(5)加减:
肺气郁滞,胸闷气逆,加瓜蒌、桔梗、枳壳利气降逆;
胸痛配郁金、旋复花、丝瓜络理气和络;
 


4.肺阴亏耗证
(1)症状: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
兼症: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
苔胎: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3)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4)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本方有甘寒养阴、润燥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方义分析:
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滋养肺阴,扁豆、甘草—甘缓和中;贝母、甜杏仁—润肺化痰;桑叶—清肺泻热。
(5)加减:
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
阴虚潮热,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鳖甲、胡黄连以清虚热;
阴虚盗汗,加乌梅、瘪桃干、浮小麦收敛止涩;


06


治疗内伤咳嗽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材料: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祛痰止咳。


代茶饮


材料:桔红1片,绿茶4~5克。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祛痰止咳。


☞食疗方子

食疗:百合猪肺汤

材料:百合、猪肺、天丁刺、七厘刺(刺蒺藜)。

(百合猪肺汤)


07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主要特征为,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本病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及气温多变季节发作为主,小儿多见。
中医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中医的“喘证”;狭义的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也即中医的“哮证”。


哮喘病因


由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停聚于病人的肺经,痰湿或痰热伏于病人肺内,而成为哮喘的宿根。这是病人易感受外邪,诱发哮喘的内在原因。
痰也是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病之所以反复发作,多因有伏痰而遇诱因所触发。

痰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因睥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成痰;
二因肾阳虚衰,水气不化,上泛为痰;
三因肺气不足,肃降失职,也可以生痰。
有些病人自幼即发哮喘,这种哮喘与病儿的内伏痰饮(宿根)关系密切,临床上称之为“天哮”。
 
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
哮喘的辨证论治
分两大类:发作期和缓解期。
发作期:寒哮、热哮、寒包热哮、痰哮、虚哮
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

(1)寒哮
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
病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2)热哮
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痰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舌苔黄腻
病机: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




08


治疗哮喘

小青龙汤


材料: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用法:代茶饮用。

治疗: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食疗方子

食疗:川贝杏仁炖鸽子

材料:川贝、杏仁、白果、罗汉果、鸽子。

(川贝杏仁炖鸽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咳嗽食疗调理:对应6种不同咳嗽类型
中医说咳嗽
小儿咳嗽不要急,中医外感、内伤辩证治疗
武维屏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凡是咳痰喘,都可做艾灸!背上有一特效穴,咳喘一灸就灵(附食疗)
徐荣谦:脾失健运,易感外邪咳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