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忽视的唐朝覆灭肇始者:庞勋义军和同昌公主驸马韦保衡
2021-11-02 11:43:00

被忽视的唐朝覆灭肇始者:庞勋义军和同昌公主驸马韦保衡

    文 和运超

     关于唐懿宗时浙东的民情动荡,王式来到地方了解以后,意识到是地方官员在各种掠地、加派下危害百姓,这才造成裘甫起事。于是,将霸占鱼盐之利的余姚劣绅徐泽和县令陈瑊等多人处以极刑。另外还处理一批为害州县的土豪恶霸,相对缓解了民间矛盾。


  有关唐懿宗的传记

       王式在平定浙东一事中立下大功,他与高骈的情况有些近似,也出身太原王氏这一北朝以来的望族。据说王式是宰相王起之子(也有说是从子侄儿,王起为王播之弟,得宪宗名相李吉甫举荐为掌书记,兄弟俩都当过宰相),以门荫出仕,起初与郑注交好,跟着攀上大宦官王守澄的关系,结果郑注、王守澄先后失势,王式被外放多年,在唐宣宗登位以后起用晋州刺史,救灾有功,受到称赞。大中十二年(858)任安南都护兼经略使,在南诏袭扰期间,王式稳定安南局势也非常卖力。

      王式因平浙东的功绩升武宁军节度使,于咸通三年又充当救火队长赶赴北面的徐州解决银刀兵事件。

银刀兵是当地一个兵种,本来各地节度使都有牙兵充当心腹,然后根据装备有各种称谓,银刀兵为王智兴所组建。王智兴是原徐州守将李洧衙兵(李洧是节度使李正己的从兄,高句丽人),李正己之子李纳参与四镇,李洧派王智兴向朝廷求救,李洧、王智兴都忠心唐室,得到器重,王智兴守滕、丰、沛、狄等四州二十年,文宗年间讨平沧州李同捷,加封雁门郡王。因此,银刀兵是王智兴在徐州创立的一支精锐护卫兵,另有雕旗、门枪、挟马等军号,分别为护旗兵、长枪兵和骑兵。

      唐懿宗继位后,由于西部地方吐蕃、南诏频繁出事,就打算调派徐州的银刀兵去蜀地驻扎防范,银刀兵不愿离开徐州,就生事驱赶徐泗节度使温璋(是诗人温庭筠的远亲兄弟)。温璋与温庭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温璋为人严酷,恪守法纪,希望重振唐室威望。由于御下非常严苛,当然容易引起反抗,所以在徐州被素来骄横的银刀兵驱赶。

      王式受命率领忠义、义成二军赴徐州,银刀兵听到新任武宁军节度使前来整顿徐州,也有数百兵马准备出城迎接。王式已经定下策略,迎接的数百人被质问悖慢之罪,基本被处置,入城以后尽杀不听调遣的部将邵泽等多达数千人,相当于银刀兵七八成都被消灭,然后将其他徐州旧部兵马都遣散,徐州地区赖以凭借的兵马全被王式替换。

    王式当时算是把徐州兵马的危机解除,可并没有当真完全平息隐患,被解散的徐州兵马汇总一起,尚有数千人被远调岭南地方,本来为了加强防范南诏对交趾岭南的骚扰。这一批兵员中,有近千人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驻守,到咸通九年(868)已经有六年多,地方还没有安排轮换归乡的意思。将士自然十分怨愤,牙官许佶、赵可立、王幼诚、刘景、傅寂、张实、王弘立、孟敬文、姚周等九人私下合计,杀都头王仲甫,立庞勋为都将,大家抢了城中兵器,一共八百多人开始浩浩荡荡回乡之旅。

     庞勋,原本并不是这一支队伍中的将帅首领,他只是这一批徐州兵的下级粮料判官,按说毫不起眼,推测他为人可能略知文书,平时在军中的人缘比较好,因此被推举为头领。他们一路从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回到徐州附近。这时王式已经被调走,新任徐州观察使崔彦曾正是这场风波的幕后角色。

崔彦曾是岭南节度使崔能之子,淮南节度使崔从的侄子,堂堂清河崔氏后裔。之前听从部将尹戡与徐行俭建议,以没钱派兵替换为理由,要求桂州的几百徐州兵再继续留守一年。消息还没到桂州,士兵们在徐州的家属先书信告诉了他们观察使意图哄骗,这就激起了徐州兵的愤慨,所以惹出祸事。

      庞勋此人的确有头脑,史书称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虑其邀击,就是设下套路,让人入城组团演出一段木偶戏,把当地人们都吸引过来,根据人数多少,实行包围,然后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一路滚雪球扩大实力。据说到浙江时已有五千多条船了,虽然不无夸张,但如前所述,浙江一带裘甫起事才没多久,民心还不大稳,庞勋在这里迅速壮大也有一定依据。

      庞勋等人回到徐州附近,本来想知会崔彦曾投降,但崔彦曾痛斥庞勋等人甘心做贼,还一怒之下杀了徐州兵的家眷,这一番看似正气凛然的举动,实则反而激化矛盾,让庞勋等人反抗的决心也加强了。

庞勋等本来只在徐州附近游荡,最终开始攻打,很快攻入城中,收尹戡、徐行俭及判官焦璐、李棁、崔蕴、温廷皓、韦廷义,连同崔彦曾一起被杀。庞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这时候手下已经数万,史书称单徐州一带兵马归附就多达万余人。

      而唐懿宗这时正忙着给自己宠爱的女儿同昌公主准备婚礼,没有心思顾及徐州的问题。当时徐泗是连带军事辖区,一般称徐泗节度使或观察使。庞勋占据徐州,跟着让李园进发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还有刘行及攻濠州(今安徽凤阳一带)。李园攻泗州受挫,庞勋先后让许佶率精兵数千助战,刘行及也从濠州遣王弘立引兵会战泗州(许佶、王弘立都是与庞勋在桂州驻守时的旧部同僚)。

      镇海军节度使杜审权(镇海军辖区位于苏南、浙东一带)派四千人救援,途中被消灭。淮南都押牙将李湘率军数千,与郭厚本、淮南都将袁公弁合兵屯驻都梁城(江苏盱眙以北),与泗州隔淮河相望。庞勋乘胜乘夜潜师渡淮,包围都梁城。十二月初五,李湘等出战败绩,庞勋的义军攻占都梁城,活捉李湘、郭厚本等人,义军进占淮口,控制江淮运输线。

     唐军这才感到惊惶,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联络沙陀部朱邪赤心和吐谷浑、达旦、契苾部落联合出兵围攻庞勋义军。

这次调动兵力看似非常浩大,可实际先随康承训赶到的只有可怜巴巴的万余人,义军连破江淮,已经号称多达二十万众,就算是浮夸,减去半数在十万左右,其声势也远过官军,所以康承训只留守在宋州,避其锋芒。让南面戴可师的三万兵马先交手。庞勋再次显露出色的头脑,让出都梁城,官军得到一座空城就麻痹大意,第二天起大雾,王弘立引军回击,官军仓惶败退,在淮河边的死伤达两万人。

     由于接连大胜,义军这时也露出骄傲轻敌的老毛病。康承训虽然接连失败,并没有真正收兵退走,还在慢慢收聚力量。进入咸通十年(869)以后,渐渐有了七万兵马,尤其朱邪赤心的数千骑兵直逼徐州。王弘立赶回阻击,被沙陀骑兵冲散溃败。

咸通十年(869)三月,康承训进发柳子镇(位于今安徽宿县以北),与徐州兵旧将姚周(也是桂州同僚)连战数次,姚周败退宿州。此后康承训每每以朱邪赤心沙陀部冲锋在前,一路紧逼,庞勋也试图进犯亳州、宋州引康承训追赶,但最终还是不敌,部将逐渐被瓦解。庞勋最终还是被沙陀部击破,整个起事维持了一年多时间。史书基本公认,虽然最终动摇唐朝社稷的是僖宗时期的王仙芝和黄巢,但真正掀起后来滔天波澜的却是这一次庞勋的举兵。


         唐代银刀兵掀起庞勋的举事

      之前提到,庞勋和小伙伴们浩浩荡荡赶回徐州闯出一片天地时,唐懿宗正在为爱女同昌公主办婚事。由于这位荒唐的皇帝父亲过于宠爱宝贝女儿,这个公主当然是真正的金枝玉叶,生活豪奢无比,以至于同昌公主跟着背负了不少祸及唐朝走下坡路的骂名。

     唐朝的公主不少都受父母宠爱,只不过前期一些公主或者涉及朝廷事务或者人际交往比较泛滥,其实也受到不少批评。以史书所记来看,事实上同昌公主也颇有才艺,比如女红刺绣据说满厉害,鸳鸯绣的非常好。

唐懿宗为什么会特别宠爱同昌公主,当然绝不仅仅是因为爱女的手巧,显然和李漼具体的人生经历有关。同昌公主的母亲郭淑妃在李漼为皇子时就非常体贴照顾。都知道,之前唐宣宗在世时并不太钟意这个长子,最终都并没有打算把皇位传给他。李漼当初过得并不开心,甚至非常忧惧自己会不会因此神秘的夭亡,这种故事在漫长的李唐时期实在不算少。

郭淑妃为了确保李漼过得平安健康,经常代他先品尝食物,所以李漼和郭淑妃的感情非常深。李漼当了皇帝,本来很想册立郭淑妃为皇后。一来,从唐代宗开始,已经没有女子生前封后的案例了。二来,这位郭淑妃并不像宪宗的郭氏那样出身名门淑女,据说家境比较普通,所以只是当了妃子。

当然,据说郭淑妃也是绝色佳人,一度号称长安第一美人(古代宫闱中的女人也就身边侍从见面多一些,就算时不时宫廷会举行一些节庆礼仪活动,唐代风气相对开放一些,一般外臣能同后妃打交道的机会毕竟不太多),然后才是生下的同昌公主可爱有才,所以李漼才对她倍加疼爱。

经过好几年精心挑选,唐懿宗才选中韦保衡为驸马,结果惹出一番祸事。韦保衡出身京师韦氏大族,咸通五年(864)的进士,其父韦悫、其祖韦贞都是进士,于咸通十年正月与公主完婚。为了宝贝女儿,唐懿宗几乎耗了大半国库。《太平广记》后来记录唐懿宗为爱女选的陪嫁之物列了一长串清单,当然,结婚后居住的公主府邸也是新建的(史书记为广化里,位于长安的外城。但广化里在一般长安城坊图却找不见,因为这是后期改名的地方,之前叫安兴坊,位于东北角,大明宫以南不远,也和皇子皇孙所居十六王宅不远。这里设有官办歌舞乐院,一度成为王公子弟流连的声色场所,与皇城正南方不远的太平里齐名。),府中连扫把、簸箕等用具全都是金质的,至少含有金丝编织物,婚后生活费一次就给了五百万贯,简直亮瞎眼。

     在奢华的生活里,驸马韦保衡自然感到非常有压力。以史书所记,同昌公主对驸马,以及驸马家人,甚至朋友都不错,经常请他们来府里飨宴,把玩一些珍奇宝物,欣赏一些游戏和曲艺等等,传说正是同昌公主府上流行后来的纸牌游戏。

出于这种喜欢聚众娱乐的个性,至少看上去同昌公主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赏赐更是从不吝啬。很可惜,也许公主从小过于养尊处优,婚后仅一年就得了莫名其妙的怪病。

史书以非常传奇的手法,写公主夜里常做怪梦,有神人托言说南齐潘妃要取走她的九鸾钗。这支九鸾钗是公主每天佩戴的头饰,钗上有九只鸾凤,每只都姿态不同,堪称手工艺精品。同昌公主为此久病不愈,唐懿宗和郭淑妃当然既惶恐紧张又焦急不安,接连派人去公主府看视,最多时一共有二三十个医生或巫医聚在一起商讨办法,可居然根本搞不清公主到底得了什么病。一连拖几个月,貌似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最荒唐的是把一些珍珠宝物碾碎作为药引,灌进公主嘴里,结果把可怜的同昌公主给折腾死了,咸通十一年(870)中秋时节,公主仅仅十八岁就夭折了。

      原本花枝招展、惊艳长安的同昌公主嫁给驸马才一年多就患怪病死了,韦家的人感觉天塌地陷一般,丝毫顾不上哀悼可怜的公主,为摆脱责任,驸马韦保衡到宫中向皇帝禀报公主患病到病故的过程,愤懑激动地痛斥御医们诊断不当,误投药石。唐懿宗闻讯是一万分地悲痛,十万分地震怒,下旨将翰林医官二十几人全部斩首,医生们的亲族三百多人全部牵连获罪,统统收入京兆府大牢。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瞻(唐懿宗时期难得的贤臣,提拔为宰相说明皇帝还是能够识人,只不过重用的时间不算长,就因为同昌公主一事被贬。同时有郑畋,也因为刘瞻的举荐得到认可,到唐僖宗时也升为宰相)认为此举会引起举国上下不满,据理力争劝谏。韦保衡又在这时趁机鼓动皇帝,编排三十多个与自己素来不和的大小官员,声称他们妒嫉同昌公主与韦家的受宠,私底下收买御医用药害死公主,掀起一股滔天风波,使这些大小官员或贬谪或处死,其中包括同昌公主的姑父于琮(祖上也是北周太师于谨后人,户部侍郎于敖之子),也是一位驸马,妻子是唐宣宗之女广德公主。

于琮在咸通八年(867)曾做过宰相,由于韦保衡婚后仗着公主受宠,十分蛮横,双方结怨。唐懿宗根本顾不上分辨,将于琮贬为韶州刺史(今广东韶关一带),广德公主害怕丈夫途中被害,一路相随陪伴,这才保住于琮性命。唐僖宗继位以后,于琮很快恢复地位,还发挥过作用。



      不久,唐懿宗为爱女同昌公主举行盛大的安葬仪式。陵墓十分豪奢壮观,陪葬的服饰器皿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填满了墓坑,送葬场面之大,绝非历代公主可比,据史书来看是一个空前纪录。

由于韦保衡借公主之死搬弄是非,唐懿宗身边的正直大臣几乎一扫而空。实际唐朝的外部局势是因庞勋起事开始爆发危机,而内部局势则因为驸马韦保衡得势也在起到相应的恶化。虽然距离唐懿宗死还有两年,但大厦将倾的裂痕已经非常明显。

     两年后的夏天,唐懿宗李漼也走到人生终点,临终前发下遗旨,让驸马韦保衡辅佐十二岁的儿子李俨,相当于把一切大事先交给他来代为处理。韦保衡根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当初是完全靠侥幸娶了同昌公主才一步登天爬上高位。

韦保衡实际与公主一起生活仅仅一年,要说他就因此受到唐懿宗多么喜爱和信任,恐怕也有一些言过其实。韦保衡之所以还能在宫中、朝堂这般得势,实际他还巧妙逢迎同昌公主的母亲郭淑妃,还笼络郭淑妃弟弟内作坊使郭敬述,所以他的地位居然在唐懿宗后期非常牢固。要知道唐懿宗本就是一个没有多少心思认真处理政务的皇帝,不是游猎欢宴,就是崇信佛事,尤其失去爱女以后,更加没有心情管事,更加求神拜佛。

     之前的唐宣宗已经恢复佛门地位,对民间起了不大好的作用。唐懿宗比他的父皇还要痴迷,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这个痴迷者唐懿宗最狂热的崇佛举动,就是继唐宪宗之后又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不出意外,正是他的宝贝驸马韦保衡怂恿唐懿宗为保佑江山社稷,祈求皇帝龙体平安。光是皇帝私人意愿还不够,他还加重筹码,说可以为天下臣民求福报。当然都知道是胡扯,很多大臣都觉得荒唐,纷纷进言劝谏,表示迎佛骨花费奢靡,劳民伤财。唐懿宗走火入魔,哪里肯听,因为这个活动在唐代后期数次举行,他抬出历代祖宗来为自己壮胆,貌似颇有皇家传统。

      但是,佛门根本不可能保佑唐朝继续维系繁荣,更保佑不了皇帝,就在迎佛骨举行期间,李漼就突然患病,佛骨才迎入长安宫中不久,他就不行了,死时年仅四十岁。

      唐懿宗选择的继承人是第五子李俨,当时仅十二岁,继位前改名李儇,就是接下来的唐僖宗。以史书记载看,李儇从小对父皇唐懿宗的言行举止耳濡目染,他也一样贪图玩乐,喜欢斗鸡、赌鹅、打马球,也从没把心思用在正经事上。而且他身边跟着一个重要的大宦官田令孜,立刻升为枢密使,另外神策军的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掌握宫廷内外,还一起被晋封为国公。

      小皇帝刚刚继位,当时田令孜要与掌握外朝的韦保衡进行一番对抗,显然,毫无本事,也不得人心的韦保衡没有多少根基,自然一败涂地。

田令孜有神策军两中尉为羽翼,韦保衡是负责办事的宰相。但新君僖宗和韦保衡之间没多少亲密的渊源铺垫,加上处于外朝,很快就被疏远。三个月后,就以各种罪名被贬为崖州澄迈县令,当然最要命的一条是传出和郭淑妃有染。韦保衡在流放的路上,一道旨令追来,将他杀死在半道上。

      据说之前同昌公主患病期间,唐懿宗在宫中心神恍惚,让公主的母亲郭淑妃经常出入宅邸探望,很多流言蜚语已经指向韦保衡与郭淑妃的关系不正常。咸通十三年(872),国子司业韦殷裕就曾向皇帝报告韦保衡、张敬顺等人在公主府与郭淑妃行为不端,实在有损名声。唐懿宗为此大怒,将韦殷裕杖杀,籍没全家。岳父崔元应,崔元应的兄弟崔沆,叔父殷君卿全受牵连贬谪岭南。

    对于宫闱男女关系一事即便属实,但每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中,也不会仅仅单纯是什么风化问题。比如韦保衡对韦殷裕的状书会这样严厉反弹,本身就很不正常。

事实上这件事背后反映,与韦殷裕紧密关联的就是之前提过另一位朝廷驸马于琮,同时韦保衡到处牵扯官员,都紧紧围绕这一事件。韦保衡并非单纯是要力争辩解清白,更大的动机是确保自己和郭淑妃等人地位,以便将来通过受皇帝宠爱的郭淑妃顺利扶立继承人。

    当时对韦殷裕反扑所严厉指控的是他们大批大臣私下意图扶立某位皇子。因为唐懿宗当时还没有确立太子,这一点,很可能才是引发唐懿宗震怒会支持韦保衡大手大脚打击群臣的根本原因。当然这一点,自然也会是后来韦保衡在新君僖宗继位后失去外朝几乎全部人脉,被一致视为公敌的根本理由。

假如唐懿宗还活着时,韦保衡和郭淑妃会继续受宠,当然不便追究。唐僖宗继位对韦保衡处置时,就新旧账一起算,同样接机捞了一把朝臣拥护的红利。由于皇帝还要树立孝道形象,郭淑妃就继续留在宫里。但据说黄巢攻入长安后,就此失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纪六十八(一)--公主墓前聚冤魂
从唐入宋之殇32:唐朝公主做了一个怪梦后离奇死去
获利最多的驸马,得到无数嫁妆,婚后不到一年就当上宰相
第九十回 斩庞勋始清叛孽 葬同昌备极奢华
独木不支的唐懿宗,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大门,却为后人留下无数珍宝
唐懿宗落难时,郭淑妃与之相依为命,但他死时都不知道红杏已出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