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本时间管理养成书,有你不懂的3个人生道理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770/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975

看过很多时间管理的书,也听过相关的课,却依然感觉被时间推着走,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事实上,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自身。

时间是一个不可以改变的量,你有没有好好利用它都一直在流逝。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时间就不需要管理了,很多事情自然就成了。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是《把时间当做朋友》。作者李笑来是一个脱离生活低级趣味的人,10余年一直在把时间当做朋友,包括写书,开公司等。40岁高龄时,李笑来自学编程语言,还做出了一个网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作者对启发心智有一些观点,并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书中的三个要点:关于思维,关于时间,学会倾听、鼓励。

01

关于思维

你的大脑不是你,是属于你的大脑。

大部分人出生都差不多,为什么最后会差别那么大?能否掌控自己的大脑是其中一个原因。

奥地利神经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在二战期间死了。

虽然家人都死了,但是他想明白了一件事:人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被剥夺,而自己选择生活的态度却是自由的

在他的脑中,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复仇,一个是积极向上地生活。他选择了后者,控制了自己的大脑,也主宰了自己的人生。

这说明,生活中每一次做的事情和决定,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

而要改变思维模式,跳出当下的环境,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立春》电影中,讲了一个故事。主角王彩玲天生有一副好嗓音,从小就有一个当歌手的梦想。

工作之后,王彩玲在县城教音乐,但县城里的百姓因为封闭,不会欣赏,她一心想要去北京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

但在求职过程中,她并不顺利。在那些家庭本身就自带很多资源且自身积累深厚的人中,非科班出身的王彩玲并不占优势。 

最终,她离开了北京,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

王彩玲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有理想,即使拥有了梦想的职业,也会被经验和积累优于自己的人碾压。

很多人对当下的情况不满,有强烈欲望跳出相对较差的环境。但是,越是有这样的心态,就越容易迷失方向。

只有把当下做好了,才会慢慢悟出下一步的方向,从而转变思维模式,走上正确的道路。

过去是当下的结果,当下是未来的结果。过去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只有通过慢慢积累,未来才会有自己想要的样子。

02

关于时间

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就是自顾自地流动。

李笑来有一个习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件。他在卫生间放了一个小册子,晚上坐马桶时顺便将当天发生的事写下来。

这个习惯让他受益匪浅,他清楚地知道每年自己都做了什么。当记录时,才发现原来时间一直在陪伴自己。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一直在与时间相处。

不做时间的朋友时,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更不会有感激之心。了解时间,看到它对自己的影响,和它做朋友,就像生活中自己有需要时,帮助自己的人,我们也会不由得想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

只要不经常改方向,最终就会到达终点。

就像从南极走到北极,朝着一个方向走,速度慢点快点没关系,最后终会走到北极。如果一个人经常为了找到“更好的方向”不断转方向,他很可能走不到终点,甚至还可能兜兜转转回到出发原点。

如果开始选择的方向是现实的、切合实际的,那么为了缓解疲劳和倦怠而变换方向着手做,也一定要坚持到底。但是,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很多时候不是多么精确地衡量成功的人,而是一直在坚持的人。

03

学会倾听、鼓励

倾听能力的高低,有时可以决定命运。

人的大脑具有拼接能力,当看到一件事时,就会自然而然对其逻辑进行补充。比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不是说过……”,另一个人还没等前面的人说完,就会说,“我哪说过……”。

由于人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进行了选择性记忆。对不感兴趣的内容自然补充了。补充的内容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但如果不对,就会导致了两个人对不上话的情况。

2001年的9·11事件,很多人仍记忆犹新。大楼被摧毁,美国人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后来民众发现,大楼上飘散着奇怪的余烟。

有的人就猜测,这是否是类似鬼魂的物体。对现象的猜测,进一步加深了民众的恐惧。

这样的猜测也是因为大脑的自动拼接,导致人们产生幻觉,认为眼前是“魔鬼面孔”。猜测的过程,就是看到的现象在脑中整合的过程。

既然大脑会产生错觉,又应该如何提高倾听能力呢?

原则是,不要过早质疑。对方讲话时,尽量减少插话。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回顾,一个是预期

对方讲完话,总结一下对方讲了什么,可以尝试向对方确认。另一个是预期,预判接下来对方会讲什么。倾听过程中,不断回顾和预判会让沟通效率高很多。

鼓励他人,就是在鼓励自己。

大多数人以“你凭什么和我们不一样”为由,产生嫉妒、愤怒等情绪,甚至还会努力找很多论据。有勇气做大事的人是极少数,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鼓励。

鼓励就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事。

李笑来有朋友跟他说想开个小店,为了表示支持,李笑来会直接问,自己可以帮忙做点什么?有人说想学Photoshop,李笑来也会不问缘由地鼓励对方:自己亲自做东西会让自己心情愉快。

多鼓励身边的人,自己也会因为经常说这些话、用这种思维,不知不觉受到鼓励的影响,逐渐变成了不需要别人鼓励的人。这是不是两全其美呢?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原本讲的是通过启发心智来学会对时间进行合理利用,但我却从中学会了3个人生哲理:

①大脑是附属自己的,而不是制约自己的。现状是过去积累的结果,做好当下的事,才能为未来做积累。

②时间像一条小溪,只顾自顾自地流。不要频繁改变方向,坚持本身就是成功的一个因素。

③培养倾听的能力,可以提高沟通效率。鼓励他人,就是在鼓励自己。

当事情非常糟糕时,没必要悲伤,可以选择面对它的态度。

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要手脚慌乱,沉下心来慢慢耕耘。

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向,看看是否现实,再决定要坚持还是转向。

改变自己的心智,才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萱桐,精读读友会会员。这是一个自由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单|你的思维力够强大吗?最强大脑书单来袭!
读完这5本书,我戒掉了手机,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把时间当作朋友》【工具】:读千卷书之第23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和时间做朋友》读后感
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书单征文|为步入职场,我读了这十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