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职业兴起背后,我顿悟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情绪买单
userphoto

2022.10.07 福建

关注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990/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81天

网络上有句话: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

为何会如此呢?

这是社会发展的代价,农村留不住中、青年,午后的大树下已经没有了接头交耳的交谈声,只有野草和爬虫。

城市里建起了高楼大厦,却门户紧闭,现代性高科技赋予我们便利和享受,交谈和客套话都不用说。

过去,我们生活在族群中,身边有很多亲人、朋友、邻居、同学等等,很热闹,交流和感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如今,年轻人、中年人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拼,清晨没有温粥,深夜没有热饭,一切都需要靠自己,还要兼顾出人头地的压力,孤独感难免要来造访。

我们从大单位家族生活走向了以婚姻为链接的小单位生活,然后又因为各家各户发展不一,分别错落在不同的地区,导致新一辈表哥堂姐都认不全,亲人也变得疏远,没有家族凝聚力。

于是,细腻的情感需求被砍断,成为稀缺。

而越稀缺就越撩人,所以我们便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不断追求情感价值。

从而也导致捏脸师、陪诊师,解压师等等,这样一些情绪价值很高的行业在不断兴起和快速发展。

不知不觉中,我们更加在意情绪,愿意为其买单,这可能连你自己都不曾发现。01什么是捏脸师

捏脸师,即虚拟头像创作者,也被称为“捏头师”。

前段时间,一则捏脸师月收入可达4.5万元的新闻冲上热搜,让我诧异不已,因为自己连这个行业都没听过。

当时还有些伤感,调侃到时代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否把我给遗忘了。

在虚拟界,这些捏脸师被称为“元宇宙的第一批打工人”。

大家还记得2021年蹿红的“元宇宙”概念吗?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推出了自己的小说《雪崩》。

在书中,尼尔·斯蒂芬森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并将其命名为“元界”。

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这个“元界”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虚拟的世界,也就是说其实元宇宙就是欲望宇宙,你可以拥有你想的任何身份。

这确实神秘又迷人,我都有点代入《头号玩家》的紧迫感了。

而在“元宇宙”中虚拟身份被认为是最基础的特点,那么一个代表自己个性的展示头像就变得很有必要了,毕竟谁都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其实捏脸师的个性头像创作,在很大的程度是满足了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因为我们需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性。

而且对于95、00后的小年轻来讲,他们对于元宇宙的概念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基本与互联网伴生成长,消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时尚也是新奇的,他们乐于付费且愿意接受。02什么是陪诊师

陪诊师们就是,在患者就医全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里提供服务,比如帮患者挂号、取号、取报告、帮忙开药、跑腿,也可以陪着患者候诊、问诊和做检查。

淘宝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过“陪诊”这个关键词。

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过一个孤独等级表,一共有12级。

其中第十一级是:骨灰级孤独一个人看病。

第十二级是:崩溃级孤独一个人做手术。

可见人生病时,在生理情绪上其实很脆弱的,那么陪诊师就会变的很有需要。

根据以往报道显示,需要陪诊师最多的客户是空巢老人、独居青年、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一些异地就诊的患者。

同时相关数据报道: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达1.18亿,残疾人数量超过8000万。

此外,独自在外地城市打拼的中青年,带娃就医分身乏术的宝妈,异地就医的急重症患者等,至少3亿人需要陪诊。

高级经济师邓之东说:“职业陪诊师的出现,其背后是老龄化、低生育等社会问题开始凸显,折射出'孤独就诊’的普遍性现象。”

可见孤独感这种情绪已经开始外溢了,那就说明我们将会越来越需要情绪价值。

一位叫“紫色风情”的网友分享了自己享受陪诊师服务的过程。

他因为眼睛长麦粒肿去了医院,当时有陪诊师。

陪诊师提前帮忙网上挂号,到医院只花了40 多分钟就看完了病。

而且当医生面诊推荐有两种治疗方案,陪诊师还能给出合理化建议。

“紫色风情”表示,整个就诊过程有人陪伴,病痛、焦虑、担心少很多。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陪诊师的出现,是情绪需求关系的新发现,也是新旧职业之间的一种过渡和转换。03什么是解压师

解压师,顾名思义,为了缓解压力、疏通心理而存在。

但是今天要说的解压师并非像心理咨询师一类,而是制作解压视频的解压师。

比如非常整齐的切肥皂、刮肥皂,胶带粘球,史莱姆,挤黑豆等等。

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原来这样也可以解压。

看来人类的不正经的需求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

不久前,一位叫做“金花鼠”作者采访过B站上的3个线上解压师,看下他们怎么说。

史莱姆解压师:@月神胤柔。

史莱姆是一种用硼砂和胶水等化学材料制作的泥状黏性玩具。

捏史莱姆的时候会产生悦耳的气泡爆破声,伴随着愉悦的视觉体验打中观众爽点。

B站UP主@月神胤柔这样介绍自己。

她在2018年入坑“泥圈”,从去年2月开始在B站更新视频,现在有30多万粉丝。

她估算了一下,自己每天大概有六七个小时是解压博主——两三个小时制作史莱姆,三四个小时剪视频。

做解压博主的一年多时间,月神的收入逐渐变得可观,刚开始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创作激励,随着粉丝增多,现在每月能挣到六七千到一万三四千左右。

真的是被惊呆了有没有?“玩泥巴”都能挣钱了。

其实细思下来,你会发现,类似这种无聊的视频确实是有看点的。

就以我自己为例子,我很喜欢在抖音看别人洗地毯,就是把一张脏的无法形容的地毯洗到像新买的。

在视频的播放进程中,刚开始我会期待这块黑不拉几的地毯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花纹。

然后随着清理过程不断进行,地毯一次比一次干净,我会觉得心理很舒适,就好像内心的一些东西也被洗干净了。

说句我自己都不愿意相信的话,这确实很解压。

数据显示,一条由账号“大奎讲电影”发布的洗地毯视频获赞186.5万,是其“极度舒适洗地毯”系列点赞量最高的视频;目前该系列已经更新了21集,累计播放量达达到2.6亿,抖音平台#洗地毯相关视频播放量更是达到3.7亿。

数字经济和大数据正在将一些隐性需求逐渐曝光并发展为一种新型职业。

情绪需求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型特点!04新职业的背后反应出什么问题

不管是捏脸师,陪诊师还是解压师,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提供了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

简单来说,情绪价值就是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越能给其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情绪价值就越高。

捏脸师抓住了网络需求需要展现个性的情绪需求;

陪诊师针对的是时代发展独孤感需求群体的情绪痛点;

解压师则是切入了特定人群放松心情的情绪爽点。

而现在的人更愿意取悦自己,所以他们愿意为情绪买单。

比如2021年鸿星尔克向河南捐款5000万元物资以援助抗灾事件,就引发情绪的“野性消费”。

比如手机,以前用苹果,大家觉得高端,有面子,这是一种情绪价值,后来用华为,是爱国,支持国产,这也是一种情绪价值。

再比如,单单是把一位眼盲乞讨者的标语从“我失明了,请帮助我。”改成“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却看不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

这些突变的背后,都是情绪价值的彰显。

商业观察家蔡钰说:“今天我们来评估一个产品的价值,可以用这么一个公式来拆解: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而如今的市场的产品已经强大到可以对功能、对品质不再敏感,那追求的重心就会滑向一个产品的情绪价值。”

大家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归合理期待,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
你购物车里的食品,一半是情绪在“消费”
从“卖蚊子”到“多巴胺穿搭”,这届年轻人为“情绪”买单
四种价值吸引
用一个实战案例,告诉你跟传统生意不一样的赚钱方式
义乌之狼:我的赚钱笔记小道道(连载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