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刚需还是伪刚需?你的弹性远超你想象
userphoto

2023.07.09 福建

关注
图源Veer

自己想到或者听到别人说“刚需”,都要打个问号。

原因在于,这个需求可能是“伪刚需”,还有较大弹性。

刚需全称“刚性需求”,是经济学概念,用“需求价格弹性”(记为R)来定义,公式是: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

例如,如果价格变化10%,需求量因此变化20%,需求价格弹性是:R=20%/10%=2。

R>1商品,称为“高弹性商品”。例如,高档商品需求没那么强,价格涨一些,需求量跌得多。

R<1商品,称为“低弹性商品”。例如,生活必需品需求很强,即便价格上涨,消费量也不会怎么跌。

在低弹性商品中,如果R特别小,小到无论价格多高,需求量都不变,就称为“刚需商品”。

虽然如是定义,但“刚需商品”并不存在。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没有主观能动性,不会去找任何替代方案,但这是不可能的。

例如,生病用药看似很刚性,但对于无力支付昂贵医药费用家庭而言,可能就会放弃昂贵治疗方案,选择便宜保守或者替代疗法。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刚需是一种幻觉。从来就没有刚需,需求价格弹性总是存在,无非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经济学中“需求第二定律”指出,随着时间推移,需求价格弹性会增加。也就是说,刚需会越来越不刚,越来越有弹性

我们先来考察动物世界案例。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一个有趣细节,科学家们出于安全考虑,培育出来放到园中的恐龙都是雌性,以阻断恐龙自我繁殖之路。

但当恐龙要造反时,其中一只恐龙在变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雌性变成雄性,继续繁衍。

这是电影中想象,但不纯粹是幻想,也有科学成分。在自然界中,不少生物都有变性功能。例如乌贼、束带蛇、蝙蝠虫、小丑鱼等。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在一个种群中,当性别比例出现较大落差,例如性别多数派已经超过70%,这时性别多数派中就会有一些个体变性,来平衡雌雄比例。

也就是说,为了能够繁衍,连维持性别这种刚需都可以打破,寻求变性这种弹性应变方案。

动物如此,人类更如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作为“万物之灵”,希望能找到更多替代品,也有能力让选项变得更多,让自己更有弹性。

需求刚性程度,不仅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也会随空间发生变化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格尔说,人对于那种小麻烦、困难常常会抱怨,但如果是一场灾难降临时候,人反而没什么话说。

例如,一个人抱怨空调不制冷、房子不隔音,但如果有一天经历地震,对于制冷、隔音问题,就不会太在意,也过得下去。

我们心理弹性潜力,远远比想象中要强;有些人甚至像海星,经历打击,反而越挫越勇、越挫越强、越挫越能灵活应变。

更有趣的是,同种需求刚性程度因人而异

例如,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以更好应对不确定性,但只有少数人将高质量输入变成刚需,更多人则像奶头乐理论中说的那样,沉溺于低质量、娱乐性输入。

其实一开始,两种人都是一样的,低质量、娱乐性输入是刚需,因为对认知资源消耗少,还能刺激产生多巴胺,让人收获愉悦感。

类似的,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好奇是刚需,非常乐于探索新事物,每当知道一个新知识,都如获至宝。

但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好奇需求刚性程度就开始下降,甚至纯粹只为考试而学习,但仍有少数人,一直到老,好奇都是刚需。

这些需求案例启发我们,需求刚性程度可以调控,既可以更刚一些,也可以更弹一些,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看。

例如,看似某种商品不可或缺,一定要买,静下心来会发现,其实可有可无,不买也不会怎么样。

正面价值较大刚需,可能很脆弱,一不小心就不刚;负面影响较大刚需,也没有那么难对付,有条件减少刚性。

当自己想到或者听到别人说“刚需”或者类似说法,例如“不可或缺”、“理当需要”、“值得拥有”等,都要心生警惕。否则,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伪刚需所绑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需求曲线 百科
需求价格弹性
搭建让体面生活够得着的“阶梯”
梁小民:经济学家能为出租车调价做点什么
什么是“需求曲线”?
图解微观经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