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闭朋友圈两年半后的变化”上热搜:戒不掉的朋友圈,正在淹没你
userphoto

2023.09.14 福建

关注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622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47个词条,欢迎查询使用

1

前几天,一则“朋友圈关闭2年半心得”的帖子冲上了热搜,看完直戳人心。

题主一开始关闭朋友圈是因为工作太忙。每次打开微信他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开朋友圈,随之便是大量时间的消耗,有时1个小时,有时2个小时,有时甚至更多。

如今朋友圈已关闭了2年半的时间,题主回头看,却发现有许多意外收获。

首先,题主的世界变得安静了,不再看到朋友圈里那些被精修却虚假的图片,也就不再攀比,安静也随之带来焦虑的减少。

其次,生活的真实感增强了。从前题主都是通过朋友圈了解身边朋友的境况,如今更多的是私聊,是私下见面。

因为私下互动的都是真正熟络的朋友,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减少了许多无效社交。

除此以外,题主还发现关闭朋友后,并不影响他知道天下事。以前都是从朋友圈知道身边人身边事,如今他看朋友圈,任何重要的事一样也没落下,自己还因此节省了许多时间。

经过关圈两年半的体验,题主慢慢习惯了关闭朋友圈的日子,甚至还享受其中。

或许许多人以为,追求社交,追求合群才是快乐的源泉,但其实远离人群的生活,也有别样的快乐。

现代社会心理学通过对人际交往的跟踪研究发现:

人即便在完全独处的状态下,也能感到满足。相反,只有当我们社会接触的数量或亲密程度的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时,我们才会产生孤独感。

关闭朋友圈带给你的体验,或许超乎你的想象。

2

网友@岭溪大队长 曾是一个热衷于发布朋友圈的年轻人。

无论生活中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搞笑的,他都会忍不住拍照上传。

不仅如此,发布之后,他更是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

每过三五分钟,他都会重新打开微信,刷新朋友圈,以免错过任何一个红色数字的提示。

那种打开盲盒的快乐,是他日常最期待的活动。

每天早上叫醒他的是朋友圈里的消息,每天晚上睡前不忘的依旧还是朋友圈。

网友坦言: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打开朋友圈页面,一遍遍刷起来。

网友的这种经历,不知戳中了多少人?

蔡康永曾说过:

我们常听人劝别人:你要把心打开,却从来没听过有人劝别人:你要把心关上。

别忘了有时要选择把内心的门关上,这是一种能力,说穿了,就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

当你一天又一天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越来越陌生的朋友圈时,你也会渐渐发现,你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更失去了独处的能力。

3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有一句话: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2条建议,助你戒掉朋友圈。

强化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就是个人不以交际为目的的内部信息处理的活动。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交流。

例如日记、vlog,都是自我传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例如《胡适日记》中,胡适就曾批评自己浪费时间,三天两头打牌。

《蒋介石日记》中,蒋介石更是批评自己脾气暴躁、“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等。

他们在日记中反省自己,这种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是自我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没有社交的日子,不是虚无,不是空洞,它给了我们更有利的条件进行自我传播,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加速我们的成长。

增加自身趣味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华人在美国奋斗了很多年,经过艰苦的打拼,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幢豪宅,可他没有时间打理,就雇了一名佣人,而他仍旧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工作赚钱。

佣人住在他的豪宅里,每天享受着美食,在花园里散步,在他的健身房里锻炼,在他的游泳池里游泳,他在拼命赚钱,佣人替他享受劳动成果。

如果没有生活情趣,难以发现生活的美,无论你在哪里生活,你有多富有,你都会觉得生活无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厉害的人,都戒掉了朋友圈!
如何拓展自己的交友圈
朋友圈经经营大法:解锁隐形社交技巧
简单4招快速提高说话能力
党员干部要净化“三圈”
至众人,我为什么要远离朋友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