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经历有多少转化为经验?
userphoto

2023.10.21 福建

关注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0+概念

你的经历有多少转化为经验?

关于经验,有一种定义是,通过反思自身经历所获得的认知,并且这些认知经得起考验,可以重复在不同情境中运用。

每个人都有大量经历,但只有少数人获得大量经验

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很多人没有培养事后反思的思维习惯,经历一件事也就纯粹只是经历而已,并没有增加更多价值。

二是,经验要能经得起考验,但很多人不知道怎样从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所获得的体会往往无法运用到其它问题上。

不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每次面临一个问题,都像是在解决一个全新问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

相反,聪明人即便遇到一个表面看起来全新问题,也会善于结合他们过去所获得的经验。

如果你和这些聪明人共事,可能会听到他们说:“这个问题像我以前做的某件事”、“这个问题和某个问题有相似性”、“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什么”

怎样将经历转化为经验?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个主管吃过早饭,有饭粒粘在西服上,但在公司里一整天都没有人提醒他。等到晚上回家,经过家人提醒,他才发现这个问题。

这是一件平常小事,却引起他的反思。他抽象出的核心概念是“反馈”,由此衍生思考出各种议题。

例如,为什么自己需要别人反馈?如果没有家人反馈,单靠自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不会发现问题。

例如,为什么有些人会反馈,有些人不会?家人反馈,同事不反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区别?是自己的主管身份或者行事风格,阻碍同事们反馈吗?

诸如此类,这位主管以反馈概念为核心去系统反思:什么是反馈?为什么要反馈?什么是好反馈,能带来什么价值?是什么因素在阻碍反馈?怎样创造有利反馈的条件?具体反馈流程,又要怎样设计?

这就是总结经验,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具象经历中抽象概念,形成有深度认知,甚至是小小的理论

不过,这只是总结经验的第一步;还要走完第二步,让这些认知经得起考验,才称得上是经验。

为提高认知深度,这位主管继续拓展阅读和观察。例如,他去了解学习领域中的反馈。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做过一个反馈实验。他们把一个班学生分成3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试。

测试后分别给予不同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试但不告知学习结果。

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继续进行8周。

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成绩有明显进步;第一组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个对比实验说明,是否给予反馈、采用什么样反馈方式,对于学习有不同影响。通常来说,有反馈要比无反馈好,及时反馈要比延时反馈好。

诸如此类,这位主管通过直接经历和间接材料,不断深化关于反馈的认知。

他进一步细分出各种反馈概念,包括正反馈、负反馈、反馈效应、反馈分析、自我反馈、绩效反馈、量化反馈、肯定式反馈、360度反馈等。

然后,他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原则和流程,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和伙伴的表现。

做到这一步,才算完成第二步,让认知经得起相当多情境考验,可以举一反三、借鉴迁移,才称得上是经验。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37个概念【经验】。谢谢你的陪伴!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提高自己总结工作的能力?
别找借口找方法(内容)37-4
三个简单的方法,应对复杂的问题,让自己事半功倍
人永永远远的摆在第一位
在经历坎坷中总结经验;
注意提高悟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