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致癌因素易被忽视,快告诉你身边的人!

在谈癌色变的当下,致癌物、致癌因素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诸如汽车尾气致癌、烧烤食物致癌、香烟致癌、剩饭剩菜里的黄曲霉毒素致癌等,已是老生常谈,深入人心。然而,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东西,它们有的看着干净或亮丽,但其中潜藏着致癌隐患,故而必须要了解并和其划清界限。接下来,本期特别策划专为大家梳理了一些我们身边容易忽略的致癌因素。

太白、有异味的纸别用

国外研究显示,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其中90%以上与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其余和纤维肉瘤、淋巴瘤等相关。国内一些专家表示,荧光增白剂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到体外;同时会削弱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一旦在人体中积蓄过量,除对肝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外,还会诱发细胞癌变。但也有专家认为,荧光增白剂少量接触,危害可忽略不计。

一提到荧光增白剂,人们往往首先会和纸巾联系在一起。长期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巾是否会造成鼻咽癌或直肠癌?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其实,远离荧光剂纸巾,这些疑虑自然就不存在了。有业内人士给广大消费者支招:一些商家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荧光增白剂,纸巾如果太白或有刺鼻异味,则不要购买和使用,并且建议选择纯木浆生产的纸巾。

2015年9月,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纸张印刷产品质量检验站,针对学生作业本进行抽查。在被监测的115批次学生作业本产品中,99批次产品内芯纸张检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占总体样本的86.1%。

业内人士表示,荧光增白剂本身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大有可迁移性,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危害和污染,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应提倡企业少用或不用荧光增白剂。在选购时,本子的纸张洁白无杂色或微黄均属正常,但过于煞白甚至白中透蓝、透灰的,则不要购买。

塑料餐具是致癌物重灾区

上文已经说过荧光增白剂。曾有抽查发现,一些品牌的奶茶杯、方便面碗等产品的荧光物质含量超标;另外,放置在纸杯、纸碗、纸餐盒内的合格证小标签,也被检出荧光物质含量极高。

除一次性纸质餐具外,目前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习惯用看似干净、轻便、易清洗的仿瓷餐具盛饭菜。其实仿瓷餐具使用的是聚碳酸酯PC材料,其生产原料为双酚基丙烷,如果装凉菜也就罢了,但装热菜或加热时,有害成分会析出到食物当中,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

很多卖豆浆、凉茶、奶茶的饮品店或早点摊都会用彩色塑料吸管。这些五颜六色的吸管很吸引顾客特别是未成年顾客的眼球,但其中潜藏致癌隐患。一些商贩所进的彩色塑料吸管,其生产原料可能用的是工业级聚乙烯或是废塑料等,极易产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质如致癌物萘。

夏日,有车一族常在车辆后备箱存放一箱矿泉水。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塑料瓶装的矿泉水或饮料在无遮挡的地方“洗日光浴”。殊不知,塑料瓶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有毒物质,长期饮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若饮料中同时含有维生素C与苯甲酸,暴晒后还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苯。

假牙也会致癌,是真的吗?

前些日子,作家陈忠实先生因舌癌医治无效逝世的消息引起人们对于舌癌的广泛关注。专家提醒,如果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则要排查舌癌可能。

另外,异物刺激也是造成口腔恶性肿瘤的原因之一,如有毒物质制作的假牙,假牙与口腔接触面粗糙不平。别看这些异物微小,但它们长期与舌部、颊面摩擦,刺激口腔黏膜,就会产生局部慢性溃疡。如果溃疡一个月以上未愈就要注意,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是否发生了恶变。另外,其他如口腔黏膜白斑与红斑也可能转化为癌症。

新衣服用盐水浸洗后再穿

甲醛,人们最早认识它是在装修材料中。殊不知,衣物中也会存有甲醛。甲醛可作为染色助剂,一方面提高面料和成衣的防皱效果,另一方面保持衣服花色的耐久性。

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穿着时,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甚至可能诱发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早在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甲醛确定为致癌物质。

装饰材料中的甲醛很难去除,在房间中缓慢释放,在无形之中对人造成伤害。而值得一提的是,甲醛溶于水,衣服中的甲醛,用清水泡洗就可去除。相关专家建议,新衣服要用食盐水浸泡清洗,高温晾晒后再穿。

还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不允许用于服装的。但因其色泽多样、制造简单、价格低廉而被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违规使用到面料染色上。其危害性比甲醛更严重,可分解芳香胺燃料,没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无法消除,更无法凭感官鉴别,只有通过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含这类有毒染料的服装在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残留物不可避免地会被皮肤吸收。轻者会出现头疼、恶心、疲倦、失眠、呕吐、咳嗽等不良症状;重者则会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癌等恶性疾病,且潜伏期长达20年之久,对人体的危害是持久的。

避免油烟致癌,炒菜方式要改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环境的关切度日益增加,烹调油烟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可造成急慢性肺部损伤,影响人体呼吸功能、免疫功能,损害生殖系统等。特别是烹调油烟与餐饮业厨师和家庭主妇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这在烹调油烟致癌作用机制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层面均获得了充分的证据。

为了避免烹调油烟带来的潜在致癌隐患,首先要改变急火炒菜的烹饪习惯,油温不要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这样不仅能减轻油烟带来的危害,也能使菜品中的维生素得到有效保存。

其次,最好不用反复烹炸的油。有些家庭为了省油,炸鱼、炸肉用过的油反复使用也不弃之,殊不知这里面含有很多致癌物质。反复加热的食油,如多次用来炸食品的食用油,不仅本身含有致癌物质,它所产生的油烟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更大。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厨房的通风换气。在烹饪过程中,要始终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3分钟后再关闭。

手机辐射致癌吗?

关于手机辐射治癌的说法一度在网上流传,有人认为有科学依据,也有人认为这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有研究发现,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手机的环境下,手机辐射能够对潜伏期的EB病毒(该病毒与淋巴瘤、鼻咽癌有关)基因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以及能够诱发NIH3T3细胞发生相应的转化。因为NIH3T3是一种具有比较强烈的接触抑制的永生化细胞,一旦受到致癌物作用后,就会发生一定的转化。由于手机辐射的不断积累,EB病毒能够复制增殖,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在激活素协调的作用下,对这种癌细胞的激活就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手机辐射对NIH3T3细胞的DNA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实验发现,手机辐射和致癌细胞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微妙关系。然而,目前尚不能断然说手机辐射就一定有致癌作用。

编辑整理 || 楚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纸巾越白越好吗?
这110个生活隐患你有遭遇吗?
荧光增白剂会致癌?别闹!荧光增白剂科普知识来了
驳斥荧光剂有害论之什么洗衣液不含荧光剂
【健康】看似卫生却不健康的8大生活习惯,第一个就可能致癌
身边容易被忽视的致癌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