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证是否适合艾灸?

寒证用艾灸大家都可以理解,那么热证是否可以用艾灸呢?

首先明白针灸是双向调节的,然后加上辩证论治,寒症热症都可以用艾灸调理。

针灸可以双向调节,这是针灸治疗的特点,“虚者灸之使火气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使热邪随火气发散也。”。

对于阴虚发热的患者,要配合服用养阴之品,再配合温和施灸。如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汤;肺阴虚,服用麦味地黄汤,再配合艾灸。

咳嗽,吐粘痰黄痰,咽喉疼痛,说明肺部有热,可以艾灸大椎穴,肺俞穴,天突穴引出肺热。然后艾灸足三里、涌泉穴导引上焦之热于下焦。

发烧,身体疼痛,流清鼻涕,身体感觉冷,属于风寒感冒,可以艾灸合谷穴。

临床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是由于脾胃功能减弱,脾气不能向上输布津液,导致口干唇干;胃气不降导致心肺气不降,心肺里浊气如痰火不降,引起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咳嗽等。可以艾灸大椎穴,肺俞穴,天突穴引出肺热,艾灸脾俞、中脘、足三里健脾和胃。中药可以选用理中汤与半夏泻心汤加减。

肾气衰弱也会引起上热下寒,中医理论讲肾主纳气,肾气不足,不能潜降上焦虚火于下焦。若下焦有寒,元气参与所有五脏六腑的气化,元气是由元精气化而成,元精化成元气参与气化时,若五脏有寒,元气就不能参与运化,变成虚火于上焦。很多患者,手凉脚凉、口干舌燥,在艾灸神阙、关元、涌泉、大椎穴一段时间后,手凉脚凉消失,口干舌燥也消失。治疗上热下寒,若用艾灸治疗,祛下寒可以艾灸神阙、关元、涌泉;祛上热可以艾灸大椎、天突、肺俞。用中药可以选用潜阳封髓丹加减。

案例分享

上个月我吃了一个月的苹果,每天一个苹果,吃了一个月,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吃了一个苹果,当天晚上拉稀三次,第二天没有一点力气,也不想吃饭,每天喝红糖水、小米粥慢慢恢复。两周后,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有吃点肉食,引起重度咳嗽,影响晚上睡眠。早期吐出很多黄粘痰,咽喉、胸部疼痛。艾灸大椎穴,肺俞穴,天突穴、足三里、涌泉穴两次后,咳嗽明显减轻,尤其咽喉疼痛减轻。又通过服用理中汤和小半夏汤,调理两周痊愈。

坚持读经锻炼,感悟中华文化之美!!!

岐黄治身,道德润心;
身心合一,我命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 两个方法,打通三焦!
搞懂了人体“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上焦火下焦寒按揉什么穴位
夏天肺部长痘,可能“上火下寒”,根在中焦!唯艾灸可一气贯通!
艾灸通三焦,百病不缠身?
艾灸下火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