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墨烯开重量级会议 产业全景图 受益股
  方大炭素:石墨资源稀缺带动龙头领涨,看好公司高端石墨突破
  方大炭素 600516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 分析师:范海波,吴漪 撰写日期:2014-06-18
  事件:2014年6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石墨资源或成下个稀土20年内将耗尽”,受此影响,相关石墨烯概念股纷纷拉升,其中方大炭素早盘封涨停。
  点评:
  中国以全球42%的石墨储量供应全球68%的产量。据USGS数据,2013年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为1.3亿吨,储量前三位的国家为巴西、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2%.2013年全球天然石墨产量为119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在全球石墨供应格局中,墨西哥和越南主要供应微晶石墨(由土状石墨矿石经加工而得的产品),中国、加拿大、马达加斯加主要供应鳞片石墨(由晶质石墨矿石经加工而得的产品)。以USGS数据估算,中国石墨储量还能开采67年。
  粗放经营、低出高进、深加工薄弱。据wind数据,截止2014年4月中国有127家石墨和滑石开采企业,919家石墨和炭素制品企业。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近千家石墨企业中,石墨资源滥采乱掘、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我国石墨初级产品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4000元人民币之间,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的深加工产品价格暴涨。例如,我国核电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几乎全部来自日本的东洋碳素,每吨价格约45万元,而成本不过5万元。由于先进石墨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导致我国石墨资源“低出高进”状态长期存在。
  石墨或成下一个稀土?经济周刊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应该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我们认为,由于中国在全球石墨资源格局中并不像稀土那样占据绝对地位,并且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经在WTO败诉,管控模式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作用有限。然而中国的石墨产业确实需要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以实现从粗放向精细经营的转变,我们看好行业龙头在其中的作用。
  方大炭素是石墨和碳纤维行业龙头。方大集团拥有良好的并购整合经验,其从收购抚顺炭素起步,连续收购成都蓉光炭素、合肥炭素,并于2006年成功拍得以炭素为主业濒临退市的*ST海龙51.62%股份,其后更名方大炭素。经过多年的发展,方大炭素将方大集团旗下三家炭素企业整合进上市公司,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大炭素企业。2013年方大炭素开始在碳纤维行业布局。2013年初方大炭素收购了方大集团持有的抚顺方泰精密碳材料有限公司99.17%股权,后者承担年产3100吨碳纤维项目建设。2013年9月方大炭素作为70%股权唯一受让方收购中钢江城碳纤维公司后,已成为石墨和碳纤维行业的龙头,形成了规模优势,有利于在行业低迷时期进行产业整合和布局。
  公司在高端石墨方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公司发展战略为继续做优做强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炉炭块,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炭素新产品的开发,在核石墨、纳米炭材料、特种石墨、碳纤维、石墨导热片等领域取得突破。近年来公司取得的技术突破有:成功攻克了高温气冷炭堆内构件项目技术难题,取得了国家《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低温辐射电热膜、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炭素新材料已陆续投放市场;在炭素制品领域获得多项专利。
  盈利预测及评:我们预计方大炭素14-16年摊薄EPS为0.18元、0.26元、0.34元。按14-6-16收盘价7.19元计算,对应的14年PE为39X.考虑到公司在石墨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在高端石墨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高端石墨项目进展低于预期。(信达证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墨烯已经成为主流板块!行情远远超过稀土和软件!
下一个热点已经诞生
用数据分析,找行业龙头股的几种方式
石墨烯
石墨稀深度分析报告——引领新材料科技革命
世界首台石墨烯车身汽车亮相,石墨烯王者归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