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量价之间的误区,你知道多少?

传统的股市量价理论认为,趋势需要成交量来确认,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上升或下跌成正比关系,例如成交量增加股价才能水涨船高,天量之后有天价,缩量跌不深,地量见地价等。这些观点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也存在陷阱。投资者根据这些经验来进行买卖,有时会发生被套或者过早出局的尴尬。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成交量技术一知半解,甚至走进了量价背离的误区。

 

1、缩量止跌误区


股市中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即当股价在下跌趋势中运行时,一旦成交量出现萎缩,就认为做空动能衰竭,股价即将止跌。以此作为抄底或抢反弹的依据,买进之后会发现,随着成交量的减少,股价并没有停止下跌。抄底者没有抄到底部反而被套,抢反弹者抢到的却是“烫手的山芋”。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明白成交量缩减背后的因素: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当股价从高位下跌后,由于市场预期向坏,大部分人对后期走势看淡,一些获利的投资者纷纷出逃,而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市场承接乏力,成交量就会萎缩。在没有人愿意买进的时候,想卖出的人找不到接手盘,股价就会出现缩量阴跌的走势,这并不是做空动能衰竭导致的成交量萎缩。这种量缩价跌现象,预示着股价仍将继续下跌。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以后不再做“空头回补”的动作,股价还将维持下跌趋势,此时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如果价跌量减出现在跌势初期,后市仍将会继续下跌一段距离,直到有新的资金愿意介入时为止。如果价跌量减出现在跌势已经持续一段时日之后,则表明市场上的买气依然不足,虽然市场已有惜售心理存在,但行情在短期内仍不容乐观,此为无量阴跌,底部仍无法确认。市场中有“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的说法,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斩仓认赔,并爆出一波大的成交量,跌势才有可能停止。

 

买盘不足是股市最大的利空。只要出现价跌量减走势,均线就不会轻易走平上拐。大家在操盘时,对于“缩量止跌”这种说法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即使做反弹,买入动作也只能在交易系统发出进场信号之后进行。

 

2、价升量增误区


不少证券投资书籍把“价升量增”作为买人信号,理由是成交量持续增加,买的人多了,股价也必然会上升。有人认为这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否则就是无量上涨或缩量上行。无量上涨或缩量上行属于量价背离,因此认为上涨行情一定走不远。

 

仅从一般的量价关系来看,股价上涨理论上成交量应该是放大的。但在股价的实际运行中,不少投资者往往忽略了成交量放大背后的因素,即成交量放大的主要原因是多空双方出现了明显分歧,一方面很多人看好后市而买入,另一方面不少人看淡而做空。也就是说,当市场分歧缩小,即市场多空意愿趋于一致时,成交量是无法有效放大的。比如,当投资者普遍看好后市时,会出现筹码惜售现象,看多者虽然想买进,但因供给不足无法成交,也就谈不上成交量有效放大了。

 

缩量上涨或无量创新高,这是典型的量价背离走势。出现这种情况,不排除主力高度控盘的可能性。主力在拉升股价的过程中,不需要放大量就能轻而易举拉高股价,说明此时主力已经完全掌握了股价运行的控制权,盘中的浮动筹码也不多。另外,由于股价涨势流畅,散户也会惜售,所以场内抛压不大,主力也不需要用太多的资金去接盘,因此成交量也就无法有效放大。

 

3、成交量陷阱


实战操作中,主力机构不但经常操纵股价来骗人,如假突破真派发、拉高出货等,同时也常常利用成交量设置陷阱来骗人,使许多对成交量技术似懂非懂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1)对倒式放量拉升——千方百计只为出。

 

脉冲式甚至连续出现大买单吞吃大卖单,是盘口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有时候是主力利用股民“量增价升”的惯性思维来诱骗散户接盘。主力在拉升股价时采取不断大手笔对敲的手法,持续放大成交量,制造买盘实力强劲的假象,以吸引场外跟风盘进入,达到趁机出货的目的。对于这种情况,没有经验的交易者可能识别不了其中的陷阱,甚至根据“有大资金持续流人”的提示不断加仓。对于这种骗局,只有凭经验关注后市是否出现放量滞涨、高位横盘现象来分析,一旦确认是拉高出货行情,应尽早出局。

 

(2)借利好放量大涨——醉翁之意不在酒。

 

个股公布中报、年报优异业绩时,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题材出现之前,主力机构大多都能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因而提前推升股价。一旦利好兑现,股价往往顺势放量上涨,此时主力就会利用人们纷纷看好买进的时机趁机减仓或出货,诱骗散户上当,这就是股市所谓的“见光死”现象。对于这一点的逆向思维是:当股价上涨时,不知道股价上涨的原因,此时持股是比较安全的。一旦利好暴光,反而增大了持股的风险。

 

(3)借利空大幅杀跌——万般打压只为进。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大盘和个股已经持续下跌一段时期之后。一旦出现利空消息,主力经常采取放大利空效应的手法,利用大手笔对敲来打压股价,刻意制造恐慌性放量破位下行或巨量大幅杀跌走势,诱骗持股心态不稳的散户抛售股票,以达到主力借机快速收集筹码的目的,尤其是主力完成建仓后震仓洗盘时经常采取这种手法。此时主力杀跌的力度稍稍大一点,就会使交易系统出现卖出信号,从而诱发恐慌性抛盘。

 

(4)万绿丛中一点红——逆市上扬吸引眼球。

 

有些个股本身随大盘同步下跌,或逆市抗跌构筑整理平台,某一天大盘放量下跌,个股纷纷翻绿之时,该股却逆势飘红,放量上攻,甚至使交易系统发出买人信号。“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种走势很是吸引众人的眼球,这个时候许多投资者会认为该股敢于逆势上扬,且交易系统已经发出买进信号,一定是有潜在的利好,或者有大量新资金人驻其中,于是大胆跟进。不料该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短暂行情,交易系统的卖出信号随后出现,后市加速下跌,致使许多在放量上攻当日跟进的人套牢。因此对于在大盘下跌期间逆势飘红的个股,一定要慎之又慎。

 

(5)除权后填权陷阱——熊市不会掉馅饼。

 

在个股大比例送红股、用公积金转送股消息公布之前,主力通常都会事先将股价推高。此时散户一般都有恐高症,不会在高价位追高买进,主力再进一步拉抬也无法吸引跟风盘,只好等待送红股或公积金转送的机会出货。一旦股票大幅除权,绝对价位马上会“便宜”很多,此时主力再利用散户喜欢低价追涨的心理,炒作所谓的填权行情,在除权后大幅拉抬股价,诱使散户追买,主力则趁机大肆出货。对于除权的个股,投资者一定要慎重,以避免掉入主力设置的陷阱。记住,在熊市中,填权行情并不多见,那个貌似填权行情的走势,看起来像馅饼,其实很可能是陷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战法 | 上升趋势的脉冲式放量,其实都是陷阱!
【授之以渔】慧眼识陷阱,出现这种成交量要注意!
成交量的三种陷阱,不要再被主力被迷惑了!成交量是主力喜欢设置陷阱
为什么你赚不了钱,因为你不懂成交量的陷阱!
拉升和出货时的成交量形态
如何根据量价关系,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