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量个不思量底



曹洞的祖师药山惟俨禅师,一日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

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

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师曰:“非思量。”

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参禅极致立场的根基,特别是日本的曹洞宗如此。思量,是有心;不思量,是无心。从偏于一方来说,有心即是病,无心也成病。现在不涉于有心的思量,也不沉于无心的不思量,以超脱散乱与昏沉的当体,名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换一句话来,即“非思量”是坐禅的当体,即离造作的种种意念,又非无心不思的冥顽状态,是思量而不‘思量,不思量而思量。

所以这非思量的“非”,不是否定之意,是指坐禅时灵明寂照的正念,就是非思量的意义。非思量便是解脱。以此为坐禅的正念、正思维,便是脱体现成地离迷悟、超凡圣,念念悉正,心心皆不染污的心行。所以日本曹洞宗绍瑾莹山禅师在《坐禅用心记》中说:于此思量个不思量底,如何思量?谓非思量,此乃坐禅要法也。直须破断烦恼,亲证菩提。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在《坐禅仪》中更说:“若得此意,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当知正法自现象前,昏散先扑落。

在这里发生了坐禅与开悟有如何关系的问题。曹洞宗认为:正传之坐禅,不可求悟于坐禅之外。故坐禅的真境界,是在于不思量的正念。若正念相续,虽行住坐卧,动止威仪,亦不暂离,即可说是大悟的人。

日本道元禅师说:“非可测知,以坐禅是悟门之事。悟者,只管打坐。”故此宗坐禅的正传,不是待悟的坐禅,坐禅的当体,就是坐佛、作佛。

素材来源 |禅宗证悟理法辑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脉源流】曹洞宗六世 大阳警玄禅师
东皋禅师是日本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
唐朝佛门宗师金刚法体被牙医偷运日本藏匿至今已百年
无心恰恰用心,用心恰恰无心
书|东渡日本的高泉禅师书法《禅寺》欣赏
尼众修行的一道亮丽风景图【83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