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升学习力系列④丨孩子学习没规划,喜欢拖延怎么办?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十点亲子共读栏目。

小十点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提升学习力」系列共读节目。通过帮助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问题,针对性给出提高孩子学习力的方法,让孩子发现自身优势,避开短板,学习更有效率。

希望通过这5期的共读,让孩子和学习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链接,爱上学习。

文 | 贝帅哥 · 主播 | 林静

本文首发小十点

大多数家长面对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总是会想:

为什么这么简单一点作业,你要写两个小时?

明明写完作业就可以玩,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喝水、上厕所、扣橡皮和捡铅笔?

其实写作业磨蹭拖拉,是因为孩子对学习这件事,缺乏自主规划性。

帮孩子练习“判断”时间

孩子学习拖拉没规划,很可能是对时间没有概念。

有一期《超级育儿师》中,小男孩柏辰一点作业能擦擦写写一晚上,妈妈为此没少发火怒骂。

如果悄悄观察柏辰,会发现他常一边写一边玩,完全不在意时间的流逝。

于是育儿师兰海老师想了一个办法,让柏辰对时间进行“感知”:

①对任务进行时间设定

比如拿出一页习题,让孩子自己确定能完成的时间。

柏辰选择的是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

②将任务拆分,分配不同的时长

兰海老师给柏辰准备了四个不同的计时器,其中:

第一个计时器定设置分钟,孩子需要完成第一道题目;

第二个计时器设置第二个五分钟,孩子继续做题;

第三、四个计时器分别设置十分钟(时间段在拉长),而孩子则需要在四个时间段(也就是30分钟)结束后,完成所有题目。

③每个时间段只提醒,不打扰,更不质疑

当第一个五分钟结束时,柏辰完成了第一项任务,育儿师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他。

而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柏辰表现出磨蹭与走神,但老师没有像妈妈之前那样斥责他,而仅仅是提醒他注意时间。

等到闹铃第四次响起(第二十分钟开始),柏辰仿佛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他开始主动寻找草稿纸并认真演算,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

妈妈惊讶地发现,原来磨蹭拖拉的孩子,居然真的在30分钟内做完了一张试卷。

将时间切割成小小的时间段,是为了让孩子感知到时间的长度。

鼓励孩子把关注点放在“规定时间对应规定任务”上,则能让孩子主观掌握不同学习任务所需要支配的时间。

告诉孩子按步骤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如果父母了解过时间管理类的知识,一定对“四象限法则”不陌生。

它的作用是告诉我们通过分清轻重缓急,有选择地按步骤来做事,以保证事情的高效完成。

但如何让孩子理解呢?

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面对老师布置的各类学习任务,他总是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依照“四象限”表格,我和他做了个游戏:

面前有一堆乐高的大颗粒积木,一堆小颗粒积木,还有一些小玻璃弹珠,最后是一大碗水。

咱们要把这些全部放到玩具整理箱里去,怎么放最合适?

孩子最开始一股脑地往箱子里堆,结果很快就装不下了。

于是他开始研究:

先把乐高大颗粒积木有次序地摆在箱子底部,再有层次地叠加上小颗粒积木,接着平整地铺上玻璃弹珠,最后将水倒入。

孩子惊喜地发现:这样有顺序地摆放,整理箱里居然还留有很多余地。

于是我形象地和他解释:

乐高大颗粒=紧急又重要的作业,比如复习明天要听写的生字;

乐高小颗粒=重要但不那么紧急的作业,比如周五要交的看图写话;

玻璃弹珠=紧急但不重要的作业,比如每天的阅读打卡;

一碗水=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作业,比如玩14点纸牌游戏训练计算能力。

四象限法则能让孩子知晓“时间管理”的概念,通过在脑海中形成“紧急-重要”程度的度量感,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安排学习任务的先后顺序。

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如何让孩子愿意坚持做好一件事?

那就是不间断地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比如孩子能够在指定时间段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就值得得到父母的鼓励与表扬。

如果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比之前短,或者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完成了更多、更难的学习任务,那么父母一定要着重表扬孩子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掌握时间分配的果实。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自己能够自觉安排学习时间,那么娱乐玩耍的时间当然也可以由自己来指定。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应“先写完作业再玩耍”的规定,让孩子自己定时间,自己享受时间管理的果实,才会有良性循环的时间安排表。

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

有个妈妈家里有三个孩子,每天她总为督促孩子们完成各种作业而忙得焦头烂额。

令她生气的是自己急得都冒火了,孩子们却优哉悠哉事不关己。

于是从某天放学开始,妈妈只负责“提醒”:

“今天的作业列表已经放在你们桌上,请你们自主完成。”

并且没有像往常那样跟在后面催促。

直到要上床睡觉了,孩子们才发现作业一笔没动!

他们开始焦头烂额地写作业,妈妈却慢悠悠地收拾卧室准备休息了。

第二天,三个孩子均因为作业漏做、书本忘带等原因,被老师点名批评。

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孩子们其实比谁都在意。

他们垂头丧气回到家里,开始主动拿出书本写作业。

更令妈妈惊讶的是,他们在睡前纷纷提醒彼此,一定记得整理书包。

有时候,让孩子自己承担藐视时间的后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来得更直观。

让孩子感知时间流逝,学会判断轻重缓急,品尝到掌控时间的喜悦,并承担拖延磨蹭的后果,孩子才会真正敬畏与尊重时间,从而自主制定属于自己的时间表。

孩子成为时间的小主人,才会在学习与生活的规划上,更有自信。

点个“在看”,催促孩子学习,不如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作者-

贝帅哥,名字帅,实为奔中年少女一枚。央企职场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于育儿领域。本文首发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主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转载]“三招鲜”培养有计划性的孩子
家长吼孩子哭,写作业只能这样难?丨亲子
不催孩子的三种后果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点时间模拟这件事,将来会省力
为什么幼小衔接阶段时间总不够,其实你缺的是的时间管理
让孩子写作业更有效率的十个小贴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