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玉杖首《行炁铭》:揭秘数千年修行密码!

行气铭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家养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

1975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在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经把它作为重要的陪葬品。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发现的有关练气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说法一:

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有练气学者认为此铭文主要阐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时的注意事项。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文物。

罗振玉先生把它收在《三代古金文存》第20卷49页。玉器本无名称,当代气功界人士把它称做“行气玉佩铭”,又称玉铭和行气铭。但天津博物馆不同意此名称,因为它不是佩在腰间的玉器,而是手杖把头上的装饰,因而他们将其定名为“行气铭玉杖饰。”

第一节为十句,即吸气与呼气的吐纳过程。“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指的是人体在吸气过程中,清气从上而入一直运行到下腹;“定则固”,为吸气与呼气的中转;“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说的是人体在呼气的过程中,浊气自下腹逐渐升至头顶。后四句说的是呼吸过程中的要点,指的是气必须要到达指定部位,如“吸气必须至下腹,呼气必须至头顶”。

第二节为四句,后两句“顺则生,逆则死”,说的是行气必须要依次而行,不可相互颠倒,否则必然有性命之忧。

故此,专家们确定,该段文字的内容正是锻炼气功的秘密口诀。

说法二: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饰物,其铭文也不是记述气功修炼的内容。

这枚战国青玉杖首是一枚用于祭祀的祭器。

《说文》:以玉事神。《墨子.尚同》:其事鬼神也,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周礼》规定以玉器礼天地和四方。

从铭文上看,描述的是“風”。 《说文》:“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

杖首铭文:“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首先,关于铭文的解释。第一句“行气”应该解释为山川之气的流动,《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说文》:气,云气也。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風,其色黑。

《说文》云:”風动虫生“,我认为,铭文是以“虫“的潜藏和生发来寓意万物生机与天地之气的关系。故接下来,从“深则蓄”到“长则退”八句,指从产卵藏于地下到破蛹蜕变的八个过程,也就是《说文》中的“虫八日而化”。第九句 “退则天”是指成虫振翅飞走,退,指蜕,破蛹。“天几舂在上”指温暖时则破蛹成虫飞去,“地几舂在下”指寒冬时幼虫蛰伏,如果不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则不能成活——“顺则生,逆则死”。铭文寓意万物生机从冬季到春季潜藏到萌动的过程,这合于《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顺应自然之意。

其次,关于风或者风神的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风俗通义.祀典》称风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用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

再次,此杖首以青玉制成,青主东方,东方生风。《周礼》:“以青圭礼东方…东方谓之青”, “正日景以求地中…日东则景夕.多风“。《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东方生风,风生木”。

最后,从外形上看,杖首棱柱体的外形,并不适宜握持,而且也不见握持的痕迹,因此并不是短的“手杖“,而是一支较长的”仪杖“。

因此,这枚杖首,是“公器“,而不是”私器“,铭文描述的是”外在“的天地山川之气,而不是”内在“的人身体内之气。开头的“行气“二字,更像是一些祷词中的”敕令“。

这枚杖首所构成的仪杖,大概是当时春天祭祀的祭器,其用途应该是祈求农业生产得到自然神灵的庇佑,祈求风调、雨顺。对身体以及自然之气略有一点亲身体会,有感而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王堆出土一件神器,铭文至今争论不息!
(4)话说《行气玉铭》
天津博物馆行气玉佩铭上的“气功秘籍”
解读行气玉佩铭 领悟修行妙旨
《行气玉珮铭》与真气运行法——20年来寻道感悟系列之二 - 真气运行法 - 气功人论坛 :...
天津博物馆有个“行气铭”,据说读懂上面的神秘文字,那就了不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