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 种 生活
博主:犁坚  发表时间:2010-08-13 20:31:50
具有享受无穷快乐之天赋的人,他们过着两种生活——私人生活和睿智生活。睿智生活渐渐成为他的真正生活,私人生活仅是达到睿智生活的手段而已。但是一般人所过的生活却是肤浅、空洞而多烦忧的日子。无法再变换成为另一种存在样态。然而心智强大的人士,却偏爱睿智的生活,胜于其它行业。更由于学问和知识的增长,此种睿智的生活,也似一个渐渐成形的艺术品一样,会更臻坚实,生命内在的调和也更趋统一。和这种生活比较起来,那些只图个人安适的人生,就像一幕拙劣的戏剧一样,虽然也有广度,却无深度。只不过是浮生式的可怜虫罢了。人们往往把这种卑贱的存在,当作一种目的,这又是多么令人悲叹啊!不受激情感动的日常生活是冗长乏味的,一旦有了激情,生活中却又充满了苦痛。唯有那些上天赋予过多才智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在执行意志命运之外,还有能力过另一种日子。一种没有痛苦、逸趣陶然的生活。
——叔本华
这里抄录了叔本华的一大段话,因为它太精彩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叔本华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伟大就在于他时刻关注着人生,用他的亘古以来少有的睿智,思考着人生的问题,并成为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集大成者。所以他对人生的哲思,是值得我们细细思量的。
叔本华在上面的这段话中,告诉我们,有些人——那些上天赋予过多才智的人,他们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叫做私人生活,另一种叫做睿智生活。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服不太贴切,大概是翻译的问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种叫物质生活,一种叫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私人生活),是保证我们能够活着的生活,也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本能需求的生活。这种生活对世上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可避免。说得粗俗一点,就是所谓的养家糊口。谁不养家糊口呢?除非出生于豪富之家。或者从儿童时代起,就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足以让他不用为吃穿烦神。但是这样的人,世上能碰上几个呢?而且这种人能够成才的也很少,尽管他们少了为养家糊口而奋斗的时间,然而他们却容易被生活的浮光掠影所吸引,而误入歧途。象叔本华及托尔斯泰这样的人,人类有史以来出现过几个呢?
但是对于平庸的人来说,他们就只能过这种本能的生活,只把本能的追求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一生都只能过这种“肤浅、空洞而多烦忧的日子”。他们也就只能做“浮生式的可怜虫”。
可是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虽然也不可避免地要过物质生活(私人生活),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把这种生活当做是生活本身,相反,他们把它当作是迫不得已的事,他们想过的是另一种生活:精神生活(睿智的生活)。这种人有精神追求,他们之所以要过前一种生活,就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如果上苍剥夺了他们过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生存的目的,其精神痛苦,大概世上没有哪种痛苦可以比拟。而他们只要拥有了他们的睿智生活,那么世上将没有什么人有他们幸福。因为在这种生活里,“没有痛苦,逸趣陶然”。
并且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更由于学问和见识的增长,此中睿智生活也似一个渐渐成形的艺术品一样,更臻坚实,生命内在的调和也更趋统一。”所以一个人要想提升做人的境界,就要设法学会过两种生活,既要过物质生活,同时又要升华物质生活,进入到精神生活中。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转化呢?方法很多,而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要培养一种有价值的嗜好,比如读书,要坚持不懈地读书,并把读书当作跟呼吸一样重要的东西。这样坚持不懈,你就学会了过精神生活,你的人生就会与众不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叔本华告诉我们:摆脱无聊最好的办法
睿智的你
唔哩
理末绎:什么是人生幸福?
閑居,是一種奢侈。
北方初暖《遥不可及的不是诗与远方,是到达远方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