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南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第1页 :汉字书法与越南

  中越两国,关系就这么紧张了起来。

  相较政治局势而言,两国的文化交流总是脆弱的,但事实上,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又是更为恒定与深远的。

  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不是文化交流;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顺从、勉强接受,也绝非文化交流。交流,须有起始点与机会的均等。

  在这样一个时刻,梳理中越文化交流史,并非刻意强调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与“认为凡是带有中国文化影子的东西都是侵略”一样不足取。

  在这样一个时刻,搜狐文化独家对话中越文化交流史专家、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刘志强,意在厘清越南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消除中越两国对彼此在文化层面的误会,寄望文化艺术——这一本无国界的人类美好所在,不再成为政治矛盾、极端民族主义的牺牲品。

  汉字书法与越南

  越南废除汉字,比中国废除科举还晚

  搜狐文化:汉字,是何时传入越南的?

  刘志强: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可上溯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时,汉字就已经传入越南。

  历史上越南不少皇帝、名儒也都擅长汉字书法。譬如,黎圣宗(1442—1497),是越南后黎朝的第四代国君,也是一位汉字书法家。

  搜狐文化:古代,汉字在越南的传播有何特点?

  刘志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古代中越书法交流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在越南脱离中国独立以前,书法艺术在越南的内涵与在当时中国内陆无异。

  其次,越南在10世纪中叶脱离中国独立后,民族主义开始萌芽发展,但是由于仍然实行科举制度,书法的优劣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人的文化水平,书法好的人在科举中更容易“金榜题名”,所以在古代,越南人练习书法也包含一定的功利主义。

  越南封建王朝不仅是在科举取士时看重书法,在招募士兵时也把书法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

  再次,古代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被本土化的表现是喃字书法的兴起。喃字书法艺术虽受到了汉字书法的巨大影响,但从现在保留下来的喃字碑文、庙宇对联等显示,喃字书法在越南同样曾登大雅之堂。

  搜狐文化:你在文章中写道,“10世纪中叶,越南脱离宋朝独立,但汉字仍然是其官方文字”。

  刘志强:越南在10世纪时脱离宋朝独立,但越南与中国的之间的“朝贡”关系一直延续着,汉字一直是越南的官方文字。

  当时,越南与中国虽然保持着“朝贡”关系,但是在文化上,并没有强迫越南一定要接受汉文化。那时,与中国保持“朝贡”关系的周边国家不少,除韩、日、越三国外,其他的国家都没有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使用。

  不仅如此,越南还仿照中国,以汉字作为载体进行科举取士,直至1918年才下诏废除,比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时间还晚。

  汉字书法艺术之所以得到古代越南各个阶层的接受,是因为汉字书法已经成为了一种为越南人所用、所享的艺术。

  1945年,越南宣布将一种拉丁化“国语字”作为国家的正式文字,汉字在越南才逐渐停止使用。

  搜狐文化: 越南推拉丁化“国语字”是什么背景?

  刘志强: 近代,法国殖民者在越南逐渐推行拉丁化“国语字”,试图割断中越文化的密切关系。1884年后,越南成为了受法国保护的“保护国”,但是顺化朝廷作为法国的“傀儡政权”仍然苟延残喘。科举在中部和北部得以延续。当时越南精通汉字,谙熟汉字书法的知识分子还是不少。由于越南科举考试时必用汉字,而书法的优劣与金榜题名有密切关系,所以, 虽然到了近代,法国最先在越南南方推行法语、拉丁化国语的教育,但是越南中部和北部的传统教育仍然保留着。

  应该说,在得知科举在越南被废除的消息之前,有“考取功名”思想的越南人仍然重视书法的学习。譬如,被称为“越南的孙中山”的潘佩珠,是越南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者,他同样参加过越南的科举考试,汉文功底深厚。1923年,潘佩珠在上海法租界出版其著作《天乎地乎》时,胡适、沈钧儒均为其题序。1925年,潘佩珠还曾为悼念孙中山写了两副汉字对联。

  越南老百姓家最喜欢挂“福”、“寿”二字

  搜狐文化:现在汉字书法在越南的现状如何?

  刘志强: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发展,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方兴未艾。近年来,越南文化部门都会不定期地在首都河内的文庙举办汉字书法展览。越南各地还成立了汉字书法研习中心等机构用以推广汉字书法。很多越南普通老百姓家都喜欢把汉字书法挂在厅堂中作为装饰。每逢春节前夕,很多越南人都会到河内文庙里求字。汉字书法甚至成为了一些年轻人的一种信仰。

  2006年11月,我曾经到河内西湖观光,发现沿着西湖岸边有一条满是书法铺面的街道。在那里,很多年轻人向精通汉字书法的老学者求字。年轻人喜欢求的字包括“成”、“达”、“福”、“禄”、“发”等。我不禁感叹越南人对于汉字文化艺术的深厚认同。

  越南老百姓家中最喜欢悬挂的两个字是“福”和“寿”。其原因除了与中国普通家庭一样希望“多福多寿”以外,在越南,皇帝也喜欢在节日书写此二字。与中国一样,古代时,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皇帝的御赐亲笔作品。

  把汉字书法艺术运用到拉丁文中去的,似乎仅有越南

  搜狐文化:据称,越南喃字,是模仿汉字“六书”而来?

  刘志强:汉字书法艺术在越南的本土化,表现为喃字书法形式和拉丁化文字书法形式。这一“本土化”,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越南民族主义的情感,但更多则是反映出汉字书法的生命力。

  越南模仿汉字“六书”创制出喃字大约在10世纪左右。由于喃字是模仿汉字“六书”创制的,而且假借字很多,其书法艺术形式与汉字并无太大的区别。现存古代喃字书法多以对联的形式保存在各种碑文、寺庙中,而且多是楷书、行书字体。但是,喃字比汉字更难学。1870年,越南就有人上奏朝廷,认为喃字比汉字更难学,建议学习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创造一套越南文字,可惜这一建议没有被越南当时的嗣德皇帝采纳。 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后,即宣布拉丁化文字为越南的官方文字。

  越南的拉丁化文字书法艺术是越南人根据汉字书法的艺术美学,创造的一种新颖的文字书写艺术。这种书法以越南现行官方正式文字———拉丁化字母文字为创作基础,但是有趣的是,这种艺术跟汉字书法一样,都使用中国传统的毛笔、墨汁、宣纸,同时结合汉字书法和拉丁化字母的特点进行创作,而且颇注意线条粗细和用墨浓淡。

  世界上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和民族很多,但能够把汉字书法艺术运用到拉丁化字体书法中去的,似乎仅有越南。

  这种书法艺术看上去虽有汉字书法的影子,但的确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诡异的越南书法,用的是毛笔,写的却是字母!从书法看越文化自缚
翡翠宝石文玩文化知识第73期:汉字的维基百科知识(下)
废除汉字运动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汉字,简体字由此而来
赫殿洪:操心越文拉丁化,杞人忧天
为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汉字有3个大缺陷?引起不少学者反对
越南废除汉字,但书法怎么也废不掉,越南人:书法不能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