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


  
    祖国医学《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茂华美的季节,天地之气上下交通,阳光雨露充足,草木开花结实。为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晚睡早起,不要抱怨气候炎热,让神志怡悦不怒,象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怒放,装点出一片秀丽景色一样,要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精神饱满地与外界相适应,这是与夏天阳气旺盛相应,培养长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夏阳旺盛的基本趋势,就会损伤心气,由于阳气未能充分发泄,到了秋天将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就减少了,冬天来临时还可能患重病。

     夏天在方位属于南方,在五行属于火,气候炎热,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使人体消耗较大。汗易外泄,耗气伤津,蛋白质分解增加,易导致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降低,食欲减退。此时五脏属心,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说“应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食补配膳应以甘寒、清凉为宜,适量加入清心火、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之品,并调剂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食欲,及可选用:绿豆、西瓜、乌梅、梨、小米、大枣、香菇、黄瓜、绿豆芽、茄子、丝瓜等。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腻无味、身重嗜睡的“苦夏症”, 可以煮薏米粥、茯苓粥作为点心食用。少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因为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 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鸭肉、蛋黄、牛奶、新鲜鱼以及豆制品,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在做凉拌菜时,一定要注意菜板卫生,做到生熟分开。
    夏季气候闷热,出汗较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咽干舌燥时才喝水,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低、显得耐渴,更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即口不渴时也要适当喝水,当体内发出口渴“信号”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缺水状态了。失水是早衰和夭寿的主要原因,人体在缺水时全身血容量会减少、心脏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损害,此外,体内缺水时,汗液和尿液会相对减少,这样就会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使人体出现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摄取既要适时,又要适量。必须注意的是,不要在剧烈运动结束时就喝冰水,这样对身体不利,也不要喝生水。一般来讲,少量多次喝水比较好,一次大量饮水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严重者会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紊乱,甚至出现水中毒。因此,平时一定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之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汗不多,晚上可以在晚饭后一二小时左右补充水分,不必临睡前补充水分。此外适当做些绿豆汤、木耳汤等当点心吃或者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既补充了水分,又提供了必要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可谓一举多得。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素消耗很大,因此容易感觉疲劳,所以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每次午睡时间以30~50分钟为宜。午睡时间太长反而昏沉不适。
    酷热难耐的夏季,游泳是个不错的建议,不仅能消暑热,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增添生活情趣。但是游泳时需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选择一个水质较好的游泳场所,一般来说,清澈见底或呈浅蓝色的水是比较干净的,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熟悉水域,没有礁石、淤泥、漩涡以及没有水草的地方游泳。最后邀约伙伴一起前往,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身体疲倦、饥饿以及过饱时都不宜游泳,避免进入水中后发生手足抽筋的现象。
    去深山老林里避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定要注意虫、蛇、蚊子等伤人,需要准备些备用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驱风油、季德胜蛇药等。以及一些外科备用药,如碘伏、红药水、云南白药、红花油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二宜二忌四方法,帮助去除身体湿气,健脾胃,身体好
炎热夏季的提醒
炎夏及时给身体补水
夏季养生重养“神”
夏季来临,养生之道面面观
养生与保健的区别是什么_养生与保健的区别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