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运与空城随想
文/闫旭东

           
      1月24日,春运已进入节前客流高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各地运力供给较为充足,运输保障总体有力,客运量稳步增长。1月24日、25日,春运将迎来节前客流最高峰,预计日发送旅客将突破8300万人次。当日北京西站预计发送旅客24.5万人次,加开临时旅客列车29列。据介绍,西站目前每天到达列车已达181列,其中普速列车85列占47%,高铁列车96列占53%。建站21年来,该站累计运输旅客达13.2亿余人次,全国人均乘车1次。图为北京西站,旅客正在检票。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春运,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目前已经成了“世界最大的人类迁徙”潮,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见资料)。不知是值得欣喜还是值得欣慰!二十年(九十年代)笔者曾经亲经过当时的春运,绿皮火车上填满了拥挤的人群,打工的人群挤满了包括厕所行李架等火车的每一个空隙,人们只能带着尿不湿和瓶子在火车上解决问题,更别说在火车上挪动身体放松放松,上火车也不仅仅是从车门,爬车窗或扛着人通过车窗把人塞进车厢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几十年过去了,随着高铁的建设和私家车的普及,春运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出行的人们也切身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让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只有海南、广州、深圳、浙江、江苏等地才是打工者的天堂,随着交通的发展,经济结构也在悄悄的发生的变化,象安徽等内陆省份的经济在不断的腾飞,这不仅仅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交通的便利也让内陆的经济发展插上了强劲的翅膀。
     但是春运这样一个如此大的人类迁徙潮其直接结果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年关的“空城现象”(见资料),许多城市年关撂棍子打不到几个人,一改平时交通拥挤,万人空巷的城市病。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及信息社会过度,农村人口的比重逐步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在逐步的升高,许多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如此持续不断的发展最终将会出现以下的结果:古老的乡村将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逐步的消失,逐步被小城镇和大城市所取代,并将逐步的撕裂传统的乡村结构——家族的聚居。从当前的许多新闻可以看出目前乡村凋零的情况,许多地方乡村几乎空无一人。
    古老的乡村是家族和相同种族人的聚居场所,它代表了农业文明。家族聚居有利于把家族的优良文化传承下去,如以曲阜地区为代表的孔氏族家族,现在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朱子家训同样是一个家族传承优良的文化的典范。远古氏族的聚居,到同姓氏的聚居,再到不断迁徙形成的杂居,这将是人类文明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特征。
    在城市杂居文明的兴起,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带来许多发展中的冲突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这就是形成了春运大迁徙和大城市的空城现象。
    农耕社会的乡土情结,落叶归根的传统文化,重大节日的团聚习俗,在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深入了民心。但随着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兴起,乡土情结将会逐步的在第一代城市移民死去去后逐步的淡化,新一代城市移民将会逐步淡化和磨平对于先辈乡土的记忆。但是为了让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城市移民断裂乡土的记忆,就必须解决一个当下必须解决的难题,住房问题。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有在城市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只有在城市中住了下来,才算是从心理上融入了这个城市,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人。【这样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暂时不评)。
     高房价让候鸟似的城市打工者望而却步,比如北京有关资料说房价超过八万一平米,这个数字让许多外来人只能看房兴叹!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0.5万人中,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9%。而具有关预测(见资料)2016年北京流动人口约976.2万左右。从预测的数据看,北京流动人口的数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是一个不低的数值,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不能光靠流动人口去虚无的支持,必须靠常住人口进行支持,相许多地方出现招工难、招工慌,这足以说明了常驻人口的合理比例,将是一个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口的巨大流动不仅仅带来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同时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同样的问题。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在一排排现代新农村的小洋房里,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人影,平时却成了一排排华丽的空房。许多地方存在严重的土地抛荒现象及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现象。农村人脱离了农村走向了城市成为了潮流,同时也是对二元(长期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不同)社会结构的反抗,现在虽然许多地方取消了农业户口。但是城乡事实存在的经济和社会的差距,逐步让落后的地方越来越落后,发达的地方越来越发达,甚至极端到许多农村几乎没有年轻的女孩愿意留在他们出生的地方,留在那里的男人,没有老婆可娶。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几乎成了当下或将来许多地方的重要问题。
     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治理的后遗症在当下不断的被放大,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几十年刚性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都是我们目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迅速的扩张的同时农村的发展也必须同样纳入的国家的发展规划行列,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社会的均衡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布局才是一个健康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期待着“春运”和“空城”这两个在当下社会所产生的新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的消失,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得更加的理性和均衡。
                              
                                   写于2017年2月1日
     
     

    
      




         背景资料引用如下:
 

      鸡年春节将至,北京部分景点及街道已出现人车稀少的景象, 平日拥堵、喧闹的京城变得“静悄悄”。1月26日,平日拥堵、喧闹的京城变得“静悄悄”,京城在春节来临之际再度上演“空城计”。图为北京三里屯SOHO。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部
                          -----------见新闻 
 
 
           2014年1月30日 农历大年三十,北京,大量外来人口返乡过年,北京部分街道成为空城。图为中关村南大街。杜佳/摄
                                           --------见见资料
 
     
 
                                          ----------见资料
                                                                        

北京
景点及街道已出现人车稀少的景象, 平日拥堵、喧闹的京城变得“静悄悄”。1月26日,平日拥堵、喧闹的京城变得“静悄悄”,京城在春节来临之际再度上演“空城计”。图为北京三里屯SOHO。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来源媒体: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逻辑: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渐进放宽人口流动控制
当前城镇化中为何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我看户口全面放开
上海将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区分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关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麻辣财经:“反向春运”,到底是旅游还是团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