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人都认识的汉字,竟然这么有内涵!丨文化自信


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是汉字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汉字与其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我们越了解汉字,就越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越懂得汉字之美,就越为它感到骄傲。


汉字是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穿越了五千年时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这种符号,带着历史的印记——陶符甲骨、篆隶楷宋,几千年来,记录了太平盛世,描绘了战火硝烟,承载着中华智慧,傲视着全世界蛮荒至文明的各种文化,彰显着十四亿华夏儿女豪情满怀的文化自信。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义美以感心。汉字音形义全面统一的美,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有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汉字的创造充满了智慧和情趣。


所以,粤政君要给大家上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我们平常使用的汉字,到底有多美,内涵多丰富!


自仓颉造字以来,汉字以其浩瀚广博书写着华夏历史,以其精巧睿智注解着中华文明。


“烟雨、杏花、江南”“枯藤、老树、昏鸦”……


一个个看似固执呆板的方块字,

却成就了中国人文之美。


——《汉字美学》

———————————————

文字 /《汉字美学》(节选)

顾易 张中之 著

 pǐn


品,众庶也。

丨丨

︽说文解字︾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首《七碗茶歌》,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一杯清茶,让人润喉、除烦,越品越有味,进而获得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甚至达到了羽化登仙的美好境界。


在今天略显浮躁的社会,我们尤应学习古人的生活态度。古代的名士最善于品味生活,一张琴、一壶酒、一首诗,便能从闲适中寻得找回生命本真。作书赏画时,泡一壶好茶,闲时慢慢品,品出书画之真意、人生之真谛,亦可谓是人生一大乐事。

品—篆书


品,会意字。


甲骨文的“品”字写作三个“口”,“口”是嘴巴的意思。金文承续了甲骨文字形,篆文则更呈整齐化。《说文·品部》:“品,众庶也。”意谓“品”表示人口众多的样子。段玉裁解释说:“三人为众,故从三口。”古人造字,用一张嘴巴象征一个人,所以,“品”的本义便有众多之义。另外,“品”有品尝、品味之义,在这种运用官能去感受美的方式中,人们渐渐追寻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因此,“品”被赋予更多的美学含义,成为中国古典美学鉴赏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品”字由三个口组成,这说明“品”字的内涵与味觉有关。这种来自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是在生活环境与实际体验中产生的,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食,慢慢地辨别滋味,享受食物。


这说明,人们在“品”食物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原始社会最初填饱肚子的阶段,而进入审美、享受的境界。美食品评师对美食的品鉴,亦有循序渐进的流程,他们往往要先观察食物的“颜值”,闻闻食物的味道,接着动用食具切下食物进行品尝,细嚼慢咽,吃得很少、很慢,通常认真品味一道菜需要花费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品”在审美范畴中的第一层的意思——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

 

品—草书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品”包含审美体验、鉴赏、品评、品第和确立范式四个方面的审美层次要求。


这意味着,“品”字融合了一种审美理想,体现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批评的过程。


与西方美学严谨的理论体系相比,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多以散漫的方式进行评价,而有标准,即“确立范式”这样的一种评价思路极为少见,“品”是一个极具有开放性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我国古代文艺鉴赏的思维特征。


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描写了人们品味乐曲的状态:

与品曲用法相同的,还有品诗、品词、品书、品碑、品心……可见,“品”的美学意义涵盖了诗、词、曲、画、书法、文章等各个文学艺术范畴,“品”的语义特征在行为鉴赏评价艺术类中得到广泛运用。因此,“品”的语义特征主要是评论、衡量、鉴别、玩味等。

 

众口调和,品出境界。“品”字从三“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实数,也是虚数,虚指往往言其多。《易经·乾》:“品物流形”中的“品”即释为“众多”。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品”在审美范畴中的第二层次的意思:审美强调美的大众性,它不是小美,而是一种大美。

 

俗话说:众口难调。什么样的味道能堪称上品、堪称大美?


......


讲到这里,粤政君先卖个关子。

由于篇幅限制,有兴趣了解本期《汉字美学》——解读“品”字的朋友,可以在回台回复【品】,即可获得完整推送。





最后,粤政君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粉丝们领略到中华文化之美、汉字之美。本公众号决定开辟全新栏目#文化自信#,每一期粤政君都将为各位节选由顾易、张中之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字美学》,各位书友记得关注+收藏哦!


下期将为大家解读——“味”。

汉字之美,是中国人的生命底色,让我们一起尽情徜徉在中华文化里吧。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每天要用的汉字,竟有这么多内涵,彻底服了!
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 ? 国学网
浅析古典诗词的意象美和意境美
技术美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恋上宋代美学
美的分析 何新 198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