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K5心得報告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00 F2.2 1/800s WB:auto
K5拍的人像色調很淡雅,但銳切的畫質讓照片質感跳出來顯得很有立體感。

我對PENTAX K5的印象

PENTAX K5大概是我最近三年摸過的第一台PENTAX數位相機吧,這三年偶而會有需要用120拍攝會跟友人借PENTAX 645N或PENTAX67,但數位相機就沒用過,打從PENTAX IST"D後,我對P家的DSLR就一直很倒彈,主要是個人覺得它的操作介面與鏡頭支援與創意上一直沒辦法趕得上Nikon Canon主流的地位,另外在玩樂上它也不及m43或Sony那種親民與家庭走向的路,昨天第一天把借測的K5拿出來,發現即使它介面及機能上絕對是跟不 上專業頂級機如D3 D700 1D 5D2 7D之列,但說它很糟絕對是「誤殺忠良」。


K5 之前我有好一陣子沒有玩PENTAX了,在底片機時由於120是用P645為主,連帶也順便收集了MX、 ME 、ME SUPER、Z-1、Z5P,對平價的俗稱大姑媽的Takumar鏡頭及FA鏡頭都不漠生,這次借測的還有P家三公主31mm、43mm、77mm,都是 我沒用過的高檔鏡頭。首先試拍時對於K5清麗的畫質及三公主明亮而自然的調性感到很驚艷,雖這三支是底片時代就出的老鏡,不過NANO鏡或是新的L鏡的標 準來看一點都不遜色,老鏡大光圈紫邊雖然也有,不過紫得十分自然微弱,它重現階調的平順質感及溫和的發色讓我很欣賞。

以忠實重現發色聞名的PENTAX在2010年底推出了K7的後繼機K5,和Sony他單眼數位相機一樣都有機身內置SR防手震,不 過Pentax 單眼數位相機專業市場佔有率一直拉不起來,比不上Nikon及Canon,甚至也趕不上Sony及後起之秀Panasonic的話題性,只能靠KX或KM 所謂客製作多彩的年輕人取向相機炒作市場話題,許多相機迷對Penntax印像就停留在「鏡頭與Tokina合作,是貼牌鏡頭嗎?」「和韓國三星合作,是 要倒了嗎? 」的種種疑問。

發色有如檢視正片清麗
就以拍攝人像來說,我個人主觀認為K5表現可能要比同一塊CMOS的D7000及A55要對我胃口一些, K5跟D7000用同一塊 SONY 16MP CMOS的K5在高光上的調校似乎真的高過NIKON一籌,整個色調發色的調性完全勝過Nikon,原來這塊cmos不是粉粉的,K5很重視色彩的還原及 質感的重現,與D7000仿彿調成Canon的粉味完全不同, 以人像攝影來說粉嫩的質感與紅潤的膚色是很多人喜愛的重點,但是我比較重視整體發色是不是重現攝影師想要的感覺,也就是是不是還原拍攝現場的色彩,這點 Nikon的平衡度要好一點,但是膚色預設就不像Canon討喜,而D7000及D3100似乎有稍做調整,有大幅向C家看齊的感覺,K5成像質感就是堅 實中性,完全感受不到D7000的粉味,層次的重現讓它放大起來很有質感,味道彷就像從前用P645在燈箱上看正片的FU,無怪很多P家迷對這色彩戀戀不 忘。




Pentax K-5 DA18-55mm/F3;5-5.6 ALII  iso200 F5.6 1/100s WB:auto
雖是便宜的KIT,但對焦距離短,拍攝生活小品也很不錯,發色及味道都很棒,不過畫質就沒法和昂貴的鏡頭相提並論了。


Pentax K-5 DA18-55mm/F3;5-5.6 ALII  iso400 F5.6 1/125s WB:auto
18-55這支KIT鏡還能做些微的MACRO攝影,表現還不錯。


K接環──強大的鏡頭支援性
Pentax 的鏡頭群不可不謂強大,雖然近年來有和Tokina合作生產同焦段鏡頭,但是鍍了PENTAX SMC鍍膜的鏡頭硬是要比Tokina的貴上兩番,表現上SMC鏡頭也要比Tokina要好一點,目前Pentax 王牌鏡頭是「Limited Editon」LE系列及AL鏡片系列,LE鏡頭號稱雖然是AF鏡頭卻有著柔順的手動對焦手感,同時也是以金屬鏡筒打造為光學及操作性設計的優秀鏡頭,最 有名的就是「三公主」31mm LE、43mm LE及77mm LE,其他底片機時代的FA鏡頭也通用,早期FA鏡頭也有類似Nikon Canon所謂大三元的鏡頭及齊備的各級大光圈單焦鏡頭,但FA鏡頭最近幾年來陸續停產或減產,二手市場價炒得很高。

K5鏡頭接環上有電氣接點,如果沒有電氣接點的K接環鏡頭功能會受限制,但基本上M及AV曝光是都可以的。


數位化鏡頭平價化
Pentax DA系列鏡頭是數位化專用鏡,與Nikon DX鏡、Canon EFS鏡頭概念一樣,是設計給APS-C感光元件的鏡頭,等效焦長需X1.5倍,主要是要適應Pentax目前數位相機採用的都還是焦長效應要X1.5倍 的APS-C的CCD/CMOS,它在底片機上使用會有一定的成像圈,WR鏡頭則是有防水防溝功能的鏡頭,順帶一提,手動「大姑媽」Pentax Takumar鏡頭只要是K接環也適用在K5上,P67及P645的鏡頭透過轉接環也可用在K5,順帶一提,手動鏡頭時代的Ricoh、Vivitar也 都是有K接鏡的鏡頭,它們都通用於Pentax,Pentax K接環跟Nikon F接環都是自動對焦及手動對焦都可共用的系統。

高品質FA鏡頭 全片幅也支援

Pentax的FF片幅數位相機從它剛發展數位相機系統在P迷中就一直傳說著,不過Pentax本身並沒有生產CCD/CMOS, 主要仰賴SONY及Samsung供應,雖然Sony也成功研發FF CMOS,但目前還沒有Pentax會推出FF DSLR的消息,如果Pentax 出FF DSLR,那它鏡頭支援其實完全不是問題。



業餘玩家取 向
以一個曾是Pentax用家的我來說,*istD之後的數位機身「鳥」度實在有SHOCK到我,而要說的工作用,它的確是很難及得上 Canon及Nikon系統的完整支援性,(不過Pentax 135系統好像一直沒有心要面向職業攝影師),的確Pentax鏡頭以悠久歷史的品牌來說,它推出機型及鏡頭的話題性是少了些,價格也似乎不是很親民,一 些古典 FA鏡頭也不再主打甚至停產,所以我數位化後一直沒有敗過P家的機子,這些年除了偶而用P645及P67拍120片子外,就再沒玩過P家135相機,根本 沒FOLLOW P家近代發展史,但玩過各大家單眼數位後,又有機會玩到K5,它小巧紮實的手感,及數位成像發色及清麗感,比起來Nikon Canon就仿彿調色盤出了錯,坦白說K5有毒到我,令我認真思考是不是應該敗一台來玩玩,為此雖然到我手上「只有」三公主,但是我還是自掏腰包去買了 DA 18-55mm 3.5-45.6 II這支kit鏡來用,同時也跟友人借了她的K-M來交叉感受一下不同P家機身的感受。

是的,只是玩玩,它可能不會是我工作的主力機,但玩玩可能讓Pentax價值 性更高一點,這意味著K5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就像Z- 1 Z-5P時代,明明就是P家的頂級機了,但有些機能就是卡卡的沒法跟上F4、EOS-1、α9的專業模樣,也許,Pentax 135系列就是要設計成輕薄短小,和它專業的中片幅區隔開,它努力的空間含括:操作介面的整合人性化、資料寫入BUFFER及速度、錄影機能的便捷性及鏡 頭支授廣度及靜音性。

輕脆、靜音快門聲
K5 的快門聲與D7000一樣都算是是靜音派的,同時K5也與D7000相似反光鏡彈起震動也算是小的,快門聲就像是君子觀察美女笑 聲辨認美貌的,如果低沈吵雜像是塑料撞擊,或是趴趴趴無力,就引不起相機迷的興趣,相機迷不是喜歡如D3、1D4暴力過片的power感,就是喜歡輕盈寧 靜的氣質派,K5跟D7000就屬於這派的,但D7000比起K5更輕,K5則多了些硬度。這兩台同一CMOS的兄弟機似乎設計都是朝向輕而功能強大的路 子,不過,K5使用LE鏡的鏡頭對焦聲就遠遜與目前超音波鏡頭主流大相逕庭,就目前借測的三公主及DA15mm F4 及DA 18-55mm來看,即使Pentax對焦速能及能力趕得上目前相機工藝水準,但它的對焦吵雜聲可還停留在前數位時期,ADI就形容拍生態時也有能對焦時 就嚇跑拍的昆蟲青蛙,想減低對焦音嗎?這跟鏡頭設計有關,想叫Pentax 短內將所有鏡頭超音波化靜音化也不切實際也不大可能。


精準的WB
    K5 給我的印象就是WB十分準確,AWB與D7000一樣都可選擇偏黃或是校正回白皙的選項。在昏黃的情況下也能顯得白皙,不再需要頻頻換白平到自定K數或是 自定白平衡。也可定在絲燈下是要保留黃色的色調,傳達環境溫暖、微光的氣氛..........


或 是校正過黃 偏紅的色溫,讓拍攝照片顯得「正常」白皙一點。



K5 外觀及操作

K5外觀的跟其實與Pentax MZ時代底片機頗為類似,找出K7的資料會發現根本長得幾乎一樣,K5機身右側蒙皮十分好按,摩擦係數十分好就手,另外手握突起部深度也很深,所以雖然 K5機身這麼小的機身還是可以有很好的手感,而在手把側邊就是SD卡,目前知道它可以支援SDHC卡,並不能支援SDXC,這個卡槽做得蠻堅實的,不大容 易誤開,希望未來可透過韌體昇級可用SDXC卡,這點是比D7000的雙插卡與支 援SDXC遜了點。至於SD卡上建議想買的攝友要買速度快一點的卡,例如Class 10的,因為K5寫入速度十分龜速,不用快一點的卡會讓你想摔機。




K5的外接線孔介面如同大部分的相機一樣在左側,它宣稱有機身有77處的防塵防低設計,許多處都有防水橡膠防滲水 進去,K5 在機身左側翻開橡皮的接點槽,它十有HDMI孔,還有AV OUT及DC IN電池供應孔,最下方還可在錄影時外接3.5mm的外接麥克風收音。




K5電池採用的是跟K7相 同的D-LI90,具備1860mAh的容量,原廠宣稱充飽電一次可以拍攝980張左右的影像,我拍攝一整天RAW+JPG加錄影大概拍了10GB左右, 相機LCD資訊顯示還有一半電力,K5可說是蠻省電的機種。

K-5的光學觀景窗擁有100%的視野率,0.92 倍的放大倍率,以APS-C的機種它並不算很突出。

K5 機身上方左側的曝光模式團盤是K5曝光模式的中心,除了各種曝光模式外,錄影也在這選擇,K5的自動曝光多了TAV及SV。同時測光也在轉盤下方選擇,這 設有有點像是Canon及Nikon的綜合體。另外,播放及刪除鈕也在機背左側上方。

K5 的機身前方左側鏡頭接環下方可選擇對焦的模式,AF-S就是單次對焦,AF-C就是連續伺服對焦,MF就是手動對焦。在上面有FN鈕,即使在拍JPG時, 按下此按鈕也能馬上拍攝RAW,在Canon 7D上也有相似的設計,對不想總是拍攝RAW或是記憶 卡空間不夠時,精選少數幾CUT臨時拍攝RAW倒也不失是節省空間的折衷案。


我 認為K5機背的設計就不算很突出,不是很方便,K5這塊LCD是3吋92萬點畫素的,它宣稱有多度可視,在LV高角度舉機取景或是低角度取景都還可略為監 控,K5的LCD與目前主流 的業餘向單眼相機都有LCD info顯示,大部分的設計在這兒就可調校不過個人覺得這塊LCD稱不是什麼傑出,目前主流機種大多都這樣。K5曝光主控在機頂左側的轉盤,而操控主要核 心是機背右側的4+1多功能按鈕,這設計跟手感就跟Canon入門機350D 400D差不多,手感也略嫌生硬,機背功能鍵繁複得很,而且像我這樣不熟P家新系統的人就很易誤觸搞不清楚,由於沒拿到說明書對功能鍵不是很了解,但是一 般而言,我最得K5做得最不完善的就是LV跟錄影介面沒有整合好,目前Nikon Canon的LV鈕與錄影功能利換幾乎都是在機背以手就可順利操作,但是K5卻得先在機身左側的功能轉盤選到錄影才能錄影,也許K5設計邏輯不是把 Live View跟錄影當成是主打點吧。

另外,K5在檢視圖像時放大小都在右側機背這兒了。I如果要叫出小細 部設定在下方MENU可提供設定選項,NFO則可叫出資訊布滿整個LCD供 調整。

K5 有一個POP UP的機頂閃燈,不用開啟電源也可手動開啟。



K5的AF


K5與去年發表的K7機身如出一轍,都有鎂合金的機身、防塵防滴、100%的視野率,及新型14MP及16MP的CMOS,K5更將 原先K7的5fps拉到7fps,還有Pentax新的SAFOX IX+11點自動對焦系統,雖然跟51點或39點來比少了很多,其實對一般拍攝用途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很多人好奇K5的AF是不是很強呢?由於手上沒有新 的P家的靜主超音波鏡頭,要客觀的說有點難,但據我用三公主的感受及18-55II的感覺來說,K5對焦速度在實用上跟主流機種如Nikon D7000、D90、D300來比是不會慢的,也不會輸Canon 7D,在暗部的對焦上也很明確,最重要的是合焦的焦點很準焦,所以在使用三公主用大光圈時有利很多,這個AF準焦的改進是很明顯的,當我在做用K-M也同 樣使用三公主時,合焦準確率就沒這樣高,同時在暗部對焦成功率也不如K5,總之,K5對焦有迅速而敏感。

K5對 焦點設有11及5點可以選,雖然好像落後於竸爭對手,不過其實有對到焦比較夠用。



K5的追焦連拍連環圖
以下兩張是K5以AF-C在跑跳行進間拍攝的連拍圖,各位可點小圖看大圖,就我個人觀點是夠用了,不過我沒借到像50-135mm F2.8或80-200mm F2.8這些鏡頭,比較懶得去拍舞台及賽車運動,也許那種比起來比較準,有機會再做比較。





每秒7張高速連拍及慢斃的寫入能力
既然有7fps,叫人不禁想跟Nikon D7000比較它的連拍性能,據本人拿手上的D7000來比較,連拍速度是K5勝囉,不過,連拍的場合多半是拍攝大量運動或是動感時,例如運動賽事及舞台 活動,單單只是比較連拍速度意義不大,還要加上動態對焦及快速REVIEW的機能,從前沒體會過Pentax新的SAFOX IX威力,但是就這幾天連續追焦的感覺來說,並不會太差,不過它沒有Canon跟Nikon新式的3D追焦系統,雖然AF-C表現算是堪用,但感覺就是落 後別人一個世代,另外我覺得目 SD卡相機的通病就是SD卡寫入速度太慢,雖然目前Class10的SDHC卡勉強跟得上Full HD錄影的速度,不過如果像K5、D7000如果拍RAW+JPG可能每張就要超過30MB,連拍到第七、八張就會發生「卡彈」,得等得記憶卡寫入完畢, BUFFER清完一些才能一張一張的再拍,如此根本不能像1D.D3一樣連拍個二十張都不會卡彈,這點對常要拍飛羽生態或是體育攝影的用家實在是一致命 傷,如果再加上開啟鏡頭校正及像差的話會更快卡彈,而如果等待它寫入SD卡完得等待約1分鐘以上,極為不利攝影師檢視來檢討是不是要重拍或是有沒有命中。 目前只能靠減小檔案的方式如用高壓檔或是用M檔或S檔拍來增加連拍張數囉,除非原廠發佛心來著要加大BUFFER空間。

三公主與LE鏡試拍

 Pentax SMC FA 31mm F1.8 Limited、 Pentax SMC FA 43mm F1.9 Limited、 Pentax SMC FA 77mm F1.8 Limited這三支LE(Linited Editon)的鏡頭表現,爾後雖然也出了許多LE鏡頭,但都沒這三支焦段奇怪,這也是最早出現的LE鏡,因此這三支被Pentax迷稱為「三公主」。三 公主鏡讓我最感到驚奇的是柔順的對焦手感,雖然目前使全自動的單眼數位相機很少用到手動對焦了,但是在K5使用錄影功能時還是得開啟手動對焦萊復調及變 換焦點,這時候三公主柔順的阻尼讓我很滿意,就算是使用以往的手動鏡頭也很少有這樣運轉如絲的滑順感,很難想像AF鏡頭能有這樣的手動對焦觸感。 不過,對焦噪音可就不是高檔貨級了,它 可是十年前的暴力對焦的產物,對焦嘎啦嘎拉的馬達聲,如果拍攝生態可能會嚇跑鏡頭前的小蟲或青蛙吧。

這 三支從底片時代就發表的P家神鏡,其餅乾鏡的體積及經典超群的畫質向為P迷所津津樂道,等一下,那到底有多神呢?由於Pentax 相對於Canon、Nikon冷門近來聲勢也不像Sony盛,短短幾天叫我試出這味道其實也蠻難的,做了一下功課,其實Pentax真正餅乾鏡還有 Pentax SMC DA 21mm F3.2 AL Limited、 Pentax SMC DA 40mm F2.8 Limited、 Pentax SMC DA 70mm F2.4 Limited,如果要走速寫路線及減化重量,PENTAX在這兒上做了很多努力。



找了一下身邊底片時代留的舊雜誌,整理一下P家三公主的故事,這三支都是Pentax在1997到2001年設計出產的,配合MZ系 列相機都有黑色及銀色兩個版本,LE鏡頭乍看起來很像Leica M鏡的風格,不僅鏡筒均為金屬製成,是採用精密的鋁製材質組裝,鏡片除了Pentax獨家的SMC超透光鍍膜外,鏡片是採用高檔的非球面鏡低色散鏡頭,有 高畫質,色還原飽和度高及加強對比的特色,另外Linited Editon並不是說限量生產,而只是強調它是高品質,光學素質一流的意思,所以雖然它每支售價都不便宜,但P家迷幾乎都想來個一兩管。

雖然三公主的光圈都大於F2,但體積及重量都很輕盈,當時在攝影市場獨樹一格,其實不僅Pentax有可愛的餅乾鏡,Nikon也有 45mm f2.8P,Cosina製的Voigtlanter弗侖達更是專走復古路線的,先不論畫質,這些鏡頭的話題性就沒像三公主這樣熱了。

不是整數的焦長宣稱是最佳光學的的焦段
為什麼有31mm、43mm、77mm這樣奇怪的焦段呢?Pentax宣稱不一定要取整數做為鏡頭焦距,他們設計技師合考量了體積、 光圈和畫質之間的平衡,而製造了31mm 43mm及77mm宣稱是最佳光學的的焦段,事實上各家所訂的焦長多少跟實際焦長有落差,例如28mm可能是29.5mm,85mm可能只是82mm, 300mm可能只有276mm,Pentax 表示他們只是標示實際焦長而已,所以我們可以把它三公主焦長當成28mm廣角、45mm標準及85mm中望遠來理解。

猴硐拍貓 即使用低階機身拍三公主仍表現亮眼


以下這批在候硐拍的貓照是採用Pentax 之前推出的K-m拍攝的,沒有K5的原因是想用不同相機來看三公主是否真的優秀,還是K5強大的畫質加持,所以刻意用K-m來試拍,K-m是女性友人借出 的,是她的愛機,它只有中央點一點對焦,而且沒有對焦的小紅點,和D7000的39點/11點對焦及K5的11點對焦不同,根本退回底片時代的中央點對焦 拍法,記得我第一台單眼數位相機Canon D60也有三點對焦呀,所以剛開始用K-m時很不習慣,但拍著拍著也就很直覺先框景相好距離,接著對焦鎖焦,再平移構圖,有種重回剛學攝影時單純的FU。
啊~~31LE好像沒貼到,下次再補唄~~

紫邊  opps!三公主仍會有
總的來看,根據我拍攝的猴硐及九份的樣張來看,不論在K5或是K-m拍的,其實三公主多少都有紫邊,特別是在逆光下及散景就十分明顯,就算K5開啟鏡頭校 正仍不能完全消除,尤其以77mm F1.8特別明顯,這算是舊時代非數位鏡頭的原罪吧,大多數的銀鹽時代就設計出產的鏡頭往往都紫邊的特色,但個人對紫邊非不是很在意,我對三公主的解像力 與味道十分讚賞。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4 1/320s
鏡頭把貓的毛色質感很忠實的表現出來,立體感十分優 秀。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2.8 1/2000s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2.5 1/800s
這張奶油式的背景模化效果我很喜歡,同時花貓黑亮及白毛的層次及質感也忠實呈現,整張色調色還原十分優秀,沒有數位相機常出現的粉味。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3.2 1/800s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3.2 1/160s
拉出空間,可以感受到這鏡頭明顯的空氣感,好像回到底片時代的 fu。

Pentax K-m 77mm/1.8 iso400 F2 1/1000s
擁有大光圈,77mm要製造景深 完全不是難事。

Pentax K-m 43mm/1.9 iso200 F2 1/125s

Pentax K-m 43mm/1.9 iso200 F2.8 1/400s

K5搭LE鏡拍風景
接下來就是K5用的LE鏡表現,前幾天去三峽滿月圓拍的,聽說前幾前楓況較好,拍的這天楓葉都枯了XD明年請早。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5.6 1/200s WB:auto MODE:AV +0.3EV
雖然楓 況不佳,77mm奶油的自然虛化背景效果仍然很棒,而還只是開f5.6而已。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3.2 1/100s WB:auto MODE:AV+0.7EV
77mm 自然的色調讓吃慣NIKON CANON重口味的我有轉吃精緻小菜的感覺。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3.2 1/500s WB:auto MODE:AV+0.7EV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5.62 1/80s WB:auto MODE:AV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14 1/2s WB:auto MODE:TV -1.3EV

K5配LE鏡九份遊
最近事情實在有點多,不僅工作上的業務不是很順,煩人的生活瑣事也三不五時要去處理,每天下班都半夜了,坐在電腦桌前開部DVD來看 不到半小時就能在電腦前睡著,積欠的相機測試及稿子也一直拖稿,每天總是感覺睡不夠,只能把握休假的空檔去拍拍。

這是九份的藝品 店,以DA 15mm/4 Limited拍攝,Pentax K5的自動白平衡校準得有點可怕,明明現場有冬日下午斜陽,照理說會偏黃一些,但K5硬是校正回來了,所以如果有偏好拍自然調的,WB建議調到日光或是 5200K才能有現場有點偏黃的溫暖感。


Pentax K-5 DA15mm/F4 iso1600 F4 1/125s WB:AUTO
DA15mm換算成FF約是23mm廣角,貼近黃色獅頭玩具,雖然f4的光圈不像f1.4有戲劇化的虛化背景效果,但貼近主題也有能有相當的淺景深的感覺 突顯主題。這也是在九份的基山街拍的,新型的數位相機的優點就是高ISO的可用性,以往相機雖然也有達1600-3200的感度,但是通常在過 ISO800後且不論粒子與雜訊,通常它的色彩階調與反差都會走調,所以之前高ISO不被藝術攝影及講究質感的攝影題材採用,只有必需勉強在微光環境下拍 攝的或是需要極高快門速度凝結動作的新聞攝影及運動攝影採用,但目前新世代的數位相機如K5高感度其實階調連續性做得很好,雜訊也到能接受的程度,即使用 高ISO也還像往日ISO400自然傳真。

Pentax K-5 FA31mm/F1.8 iso160 F2.2 1/1250s WB:AUTO
燈籠影子映在黑色木板及水泥牆上,很有當地的風土的味道。這張是利用AV光圈先快模式自動曝光的,有做-0.3EV曝光補償,我蠻欣賞Pentax相機的 色還原性的,能把紅燈籠的艷麗的感覺留下來,同時鏡頭傳達了宛如從前用正片拍攝的那種鮮明透澈的感覺,拍慣了Nikon 跟Canon目前對Pentax這種發色很有好感。

Pentax K-5 FA31mm/F1.8 iso160 F3.5 1/1600s WB:AUTO MODE:AV -0.3EV
輕便路商店賣的日本小木屐,雖然三公主都大於F2的光圈,不過最佳光圈也是得個一兩格後畫質才會提昇,所以在兼顧淺景深的bokeh味與畫質,我通常會縮 到F4左右的光圈拍攝。各位可留意小木屐平實傳真的發色。


 Pentax K-5 43mm/F1.9LE  ISO 400F5.6 1/40s wb :auto


Pentax K-5 FA31mm/F1.8 iso160 F3.2 1/500s WB:AUTO MODE:AV -0.3EV
FA 31mm換算成FF的焦長約是46mm等同標準鏡頭,對於拍這種街頭速寫剛好可以發揮肉眼即見即得的抓拍景物,拍攝地是在輕便路,處在陰影面的色溫剛好被 K5忠實的呈現。

Pentax K-5 DA15mm/F4 iso160 F9 1/200s WB:AUTO MODE:AV

Pentax K-5 FA77mm/F1.8 iso160 F2.8 1/2000s WB:AUTO MODE:AV +0.7EV

Pentax K-5 DA15mm/F4 iso160 F5.6 1/500s WB:AUTO MODE:AV

Pentax K-5 DA15mm/F4 iso160 F8 1/60s WB:AUTO MODE:AV

K5與三公主拍人像


這是拿到第一天初拍的,MODEL是很漂亮的小奈。

Pentax K-5 FA77mm/F1.8 iso80 F2.2 1/160s WB:AUTO MODE:AV+1/3ev
這張可以看到77mm雖然味道很棒,膚質也不錯,粉嫩白皙白透紅,稱得上很棒的畫質,拍攝美少女十分適合,但是背景亮光部仍有很明顯的紫邊,髮絲邊邊也 有。

Pentax K-5 FA77mm/F1.8 iso80 F2.2 1/160s WB:AUTO MODE:AV+1/3ev
這張由於明暗比差太多了,有補閃燈補光,白平衡混合光下表現很好,不會像有些相機加進人造光後白平衡會紅紅綠綠的漂移,這支鏡頭大逆下仍沒被背光吃掉,水 準不俗。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2.5 1/160s WB:AUTO MODE:AV+1ev
31mm在APS-C相機換算起來約是46mm等同標準鏡頭的視角,蠻適合拍全身到半身帶景的人像,在拍攝距離約1.5公尺的距離拍攝不論協調背景構圖及 指導模特兒都很容易,我對於31mm1虛化背景的立體感很滿意,雖然沒有全開光圈,仍然有很棒的層次。另外由於背光臉部於陰影處,為了補正色溫我有加離機 閃燈配合無影罩對臉部補光。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2.5 1/160s WB:AUTO MODE:AV+1ev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5 1/100s WB:AUTO MODE:M
這張是逆光下的情況,各位可點小圖看大圖,觀察MODEL臉部高光與陰影過渡的情況,我對於這鏡頭的表現認為是水準之上。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5.6 1/160s WB:AUTO MODE:M
這張試一下壓光,以一支Nikon SB800做離機閃燈在畫面右方打一下,這時就發現K5的閃燈快門同步速度只有1/160s,超過的話無線電波觸發器就觸發不了,定位於高級業餘的K5居 閃燈同步只有1/160實在落後了點,如果要高速閃燈同步至少要有1/250s才夠水準,差了半格速度就差了半級光圈呢


Pentax K-5 FA43mm/F1.9 iso80 F2.5 1/250s WB:AUTO MODE:M
K5測光我覺得不是十分準確,像這個位於陰影平均面的場合,雖然我已多曝1/3曝光,仍嫌曝光不大夠。43mm這焦段在aps數位相機上很尷尬,換算FF 起來是65mm要長不長要廣不廣。個人認為可能是三公主中對我較沒吸引力的鏡頭,事實這些天試用我的確用它的情況不是很多。


Pentax K-5 FA43mm/F1.9 iso80 F2.8 1/160s WB:AUTO MODE:M
43mm感覺比起31mm及77mm來說較冷調,但解像力仍是很棒。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6.3 1/160s WB:AUTO MODE:M
拍攝當時,由於還沒借到DA15mm F4,也沒有DA18-55mm,所以沒有廣角的缺憾的出現了(囧),這是利用夕陽尚主光,在畫面左側補一支燈,燈架都穿幫了(汗),看到黑麵用GF2+ 14mm狂拍真是恨呀XD。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6.3 1/160s WB:AUTO MODE:M
個人還蠻愛這種TONE的,只是快門速度拉不快有點可惜,要背景色彩可以更深一點。1/160s跟/250s還是有微妙的差別呀。


Pentax K-5 FA31mm/F1.8 iso80 F5.6 1/40s WB:AUTO MODE:M


  



有關K5的畫質

以上三公主的鏡頭表現就可窺K5畫質其實是很優的,K5不像K7是採用Samsung的感光元,而與D7000採用相同的Sony CMOS,K5有LMS三檔的畫素大小可供調整,除了JPG也有RAW檔,RAW檔有選擇PME檔或是DNG格式,當然,目前如果沒有特殊必要都是建議大 家拍L檔,至於要不要拍RAW就看記憶卡容量及有沒有必要後製的需求,就以拍攝人像來說,我個人主觀認為K5表現可能要比同一塊CMOS的D7000及 A55要對我胃口一些,K5跟D7000用同一塊SONY 16MP CMOS的K5在高光上的調校似乎真的高過NIKON一籌,整個色調發色的調性完全勝過Nikon,原來這塊cmos不是粉粉的(汗),K5很重視色彩的 還原及質感的重現,與D7000仿彿調成Canon的粉味完全不同, 以人像攝影來說粉嫩的質感與紅潤的膚色是很多人喜愛的重點,但是我比較重視整體發色是不是重現攝影師想要的感覺,也就是是不是還原拍攝現場的色彩,這點 Nikon的平衡度要好一點,但是膚色預設就不像Canon討喜,而D7000及D3100似乎有稍做調整,有大幅向C家看齊的感覺,K5成像質感就是堅 實中性,完全感受不到D7000的粉味,層次的重現讓它放大起來很有質感,味道彷就像從前用P645在燈箱上看正片的FU,無怪很多P家迷對這色彩戀戀不 忘。

K5跟主流相機一樣,可在MENU選擇RAW或JPG或RAW+JPG。上方的數字是可顯示記憶卡使用此設 定能拍的張數預測。
  

K5 的RAW格式有PEF跟DNG兩種格式可選,個人偏好DNG格式。


當 然,在MENU上也可設定它的畫素,有16MP、10MP、6MP、2MP可選 ,如果各位只拍JPG的話建議各位直接選16MP。上 方的數字是可顯示記憶卡使用此設 定能拍的張數預測。

而JPG 畫質也有設定它的壓比,有一到四顆星可選,建議沒事就選四顆星,上方的數字是可顯示記憶卡使用此設 定能拍的張數預測。




K5 外觀的跟其實與Pentax MZ時代底片機頗為類似,找出K7的資料會發現根本長得幾乎一樣,K5機身右側蒙皮十分好按,摩擦係數十分好就手,另外手握突起部深度也很深,所以雖然 K5機身這麼小的機身還是可以有很好的手感,而在手把側邊就是SD卡,目前知道它可以支援SDHC卡,是不是能支援SDXC還不知,不過K5只有單插卡, 這比起D7000的雙插卡來說有點可惜,K5的外接線孔介面如同大部分的相機一樣在左側,它宣稱有機身有77處的防塵防低設計,許多處都有防水橡膠防滲水 進去的部份當然也不能大意囉!特別作了兩段式的卡榫才有辦法開啟,避免誤觸而導致水氣或水霧入侵,當然內部也有防水膠條作保護。K5電池採用的是跟K7相 同的D-LI90,具備1860mAh的容量,原廠宣稱充飽電一次可以拍攝980張左右的影像,我拍攝一整天RAW+JPG加錄影大概拍了10GB左右, 相機LCD資訊顯示還有一半電力,K5可說是蠻省電的機種。

我認為K5機背的設計就不算很突出,不是很方便,K-5的光學觀景窗擁有100%的視野率,0.92倍的放大倍率,以APS-C的機 種它並不算很突出,K5這塊LCD是3吋92萬點畫素的,它宣稱有多度可視,在LV高角度舉機取景或是低角度取景都還可略為監控,K5的LCD與目前主流 的業餘向單眼相機都有LCD info顯示,大部分的設計在這兒就可調校不過個人覺得這塊LCD稱不是什麼傑出,目前主流機種大多都這樣。K5曝光主控在機頂左側的轉盤,而操控主要核 心是機背右側的4+1多功能按鈕,這設計跟手感就跟Canon入門機350D 400D差不多,手感也略嫌生硬,機背功能鍵繁複得很,而且像我這樣不熟P家新系統的人就很易誤觸搞不清楚,由於沒拿到說明書對功能鍵不是很了解,但是一 般而言,我最得K5做得最不完善的就是LV跟錄影介面沒有整合好,目前Nikon Canon的LV鈕與錄影功能利換幾乎都是在機背以手就可順利操作,但是K5卻得先在機身左側的功能轉盤選到錄影才能錄影,也許K5設計邏輯不是把 Live View跟錄影當成是主打點吧,其實K5的Live View速度



K5的高ISO表現及高ISO可用性

K5採用的是和23.7x15.7mm新型的1628萬的有效畫素CMOS,就是跟Nikon D7000相同的CMOS,所以這台兩常被拿來做比較,據資料說K5搭配的是和645D中片幅數位單眼相機同級的PRIME II影像處理引擎,原本的標準值為ISO100~ISO12800,如果在MEU開啟拓展感光度,擴展後則變為ISO80~ISO51200,趕上 Nikon Canon的高感度俱樂部。

K5要在MENU開啟擴展感光度才有辦法到ISO80~51200,否 則只有100-12800


隨著數位相機科技的長足進步,以往被認為是高感度的iso400,早就是常用的感度了,根據我使用的感覺,K5的ISO 3200+NR就可堪用了。目前新款相機的高iso的可用感度已大幅提昇到iso 800~1250,甚至許多廠家都推出iso超過25600的相機,我用過D3 5D2 7D 1D4 D7000,以上機種確實連ISO1600都相當低,甚至ISO3200也算是可用的ISO,就我自己的木眼來看,ISO5000雖然抹得有凶到,在 ISO2000起色雜訊及熱噪點都很明顯,有同好可能覺得很多,但是色彩層次還不錯,而且感覺ISO2000~5000的色彩沒什麼偏色,仍維持一貫的調 性,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立體感及銳利還仍有一定的程度。坦白說,如果用輸出機輸出4X6的照片也不會太差。對於常需要在微光下拍攝的舞台攝影、生態攝影、人 文攝影來說,K5足以堪用,個人很喜K5這樣很有底片FU的色調。 在借測Pentax K5,像K5這樣相對體型迷你的相機,如果配上輕薄的P家餅乾鏡,那就帥呆了,對於喜歡SNAP的人是極大福音。

ISO AUTO設定

與 高ISO可用同時,K5的ISO AUTO也變成可能,K5的ISO AUTO中ISO的上限及下限都可以供使用者選擇,與D7000只能選擇上限不同,但ISO AUTO只能到12800,無法到51200。


另 外在在設定ISO AUTO同時,K5的ISO AUTO也可選擇變化曲線,看你ISO AUTO的擇感光度數值切換的頻率是高還是低。


如 果是在懲光環境下,高感度NR(降噪,減低雜訊)及長時間曝光減低雜訊設定很重要,您可依此去設定,我是懶人,一般我都只設AUTO(汗)




高ISO+ISO AUTO實作


 
下 面圖我使用ISO AUTO,固定用43mm f1.9LE這支鏡頭,用M模式F2.8 /160s 曝光補償-0.7EV拍攝,白平衡自動。長曝降燥及高ISO降噪都調AUTO,這也是一般人可能會常用的設定,我把曝光曲線都設正常,由於ISO AUTO會跳出不大相同的ISO設定,這一批有ISO2000.2500及5000,全都是JPG直出,並不是RAW檔處理。

Pentax K-5 43 mm/1.9LE ISO2000 f2.8 1/60s

Pentax K-5 43 mm/1.9LE ISO2500 f2.8 1/60s

Pentax K-5 43 mm/1.9LE ISO5000 f2.8 1/60s
有興趣的朋友可點小圖去FLICKR看大圖。就我自己的目眼來看,ISO5000雖然抹得有凶到,在ISO2000起色雜訊及熱噪點都很明顯,有同好可能 覺得很多,但是色彩層次還不錯,而且感覺ISO2000~5000的色彩沒什麼偏色,仍維持一貫的調性,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立體感及銳利還仍有一定的程度。 坦白說,如果用輸出機輸出4X6的照片也不會太差。對於常需要在微光下拍攝的舞台攝影、生態攝影、人文攝影來說,K5足以堪用,個人很喜K5這樣很有底片 FU的色調。 在借測Pentax K5,像K5這樣相對體型迷你的相機,如果配上輕薄的P家餅乾鏡,那就帥呆了,對於喜歡SNAP的人是極大福音。

以下是其他的樣本,提供各位參考,一樣可以點小圖去FLICKR看原圖。

Pentax K-5 31 mm/1.7LE ISO3200 f4 1/60s


Pentax K-5 31 mm/1.7LE ISO6400 f2.2 1/30s

Pentax K-5 31 mm/1.7LE ISO3200 f2.2 1/13s

上面分享的是在微光極限光源下的高iso拍攝,如果在光線均勻的情況下,例如拍食記拉高iso,其實畫質就會顯 得平滑柔順多了,不再像暗部黑色噪點那麼粗 糙,如果在一般的餐廰或小吃不妨大膽開高iso 縮光圈,拉高快門速度跟它拼了。在測試時,意外發現K5在對黃光的燈泡光自動白平衡十分準確自然,令我很滿意。


Pentax K-5 18-55mm f3.5-5.6II ISO1250 f8 1/15s wb:auto

Pentax K-5 18-55mm f3.5-5.6II ISO800 f8 1/80s wb:auto

Pentax K-5 31mm/1.7LE ISO800 f8 1/80s wb:auto


K5的操作性

K5 在自動曝光時,在MENU上可設定它的程式取向,有AUTO、NORMAL、運動(速度優先)、長景深、淺景深 、MTF模式可選,MTF意思是會選擇鏡頭最佳表現光圈的意思,一般都是最大光圈縮小兩級至五級光圈之間的光圈值。我個人覺得這功能對老手可能沒啥用,但 是在ISO AUTO或是P模式時就顯得很重要,可以決定曝光光圈快門值的傾向,例如選 MTF模式就是所謂的畫質取向,可表現鏡頭最佳的畫質,如果要拍攝動態的如小朋友賽跑或是拍飛鳥,自然選運動式啦,有時傻瓜一點拍照交給相機決定去 SNAP也止不賴。



K5內建的機身色彩模式與數位濾鏡

K5機身也有像是Nikon及Canon的拍攝調控檔,有鮮明、自然、人像、風景、風雅、溫暖、跳漂白、反轉片還有單色可選,其中再 針對彩色及單色調還可進去細部微調,個人都大多是用標準而已,因為慣用Lightroom的關係,RAW檔都是原味顯示,不過如果需要JPG直出的朋友, 不妨可試用這些調控檔。除此外,K5內建一些數位濾鏡供你套用,有玩具照相機、懷舊、高對比度、色彩擷取、柔和、星光、魚眼…等等,對於應急不想後製做特 效的場合,例如小朋友的生日派對、為女友拍攝寫真,或是拍攝明信片馬上寄出都很適用。

HDR拍攝/重覆曝光/動態範圍

這三種個人覺得蠻像的,根本就是一體兩面的,K5高動態範圍拍攝在此模式之下只要按下快門不放,如同Sony的HDR模式,機身便會 連續釋放三次快門,分別以不同曝光值合成三張影像為一張,輸出成一張明暗細節均清楚的照片,這對於懶人不想後製的人來說是個福音,但HDR要做好的話至少 要有5張,而且細部調整很麻煩,想要靠機身合成來製作HDR那種效果還是不夠的。重覆曝光的功能在數位相機上來說其實功用不大,因為後製上即可完成,K5 最多可設定9張的重曝,比起D7000只有3張要多,也可像D7000一樣有自動曝光增益調整,適合沒空後製或是趕時間的人。不過如果像拍煙火、要做 HDR,或是商業攝影要做針對高光及陰影做補償就用得到。

K5還有另一個動態範圍設定,可分成高亮校正與陰影校正


雖 然高光校正只有一個選項,但是陰影校正就有三級可選。個人覺得這得情情況用,因為高光及陰影校正技術有點像Canon的ALO及Nikon 的D-LIGHTING,會影響曝光及實拍攝結果的階調,如果開錯了有可能讓影像灰澀不鮮明,畫質顯得髒髒的,建議還是拍攝靜物為宜,先拍正常的再開高光 /陰影校正,不過有這種美國時間不如拍RAW回去電腦慢慢修吧。



間隔拍攝

間隔拍攝對一般用家是沒什麼用的,不過對於科學紀錄及喜歡玩特殊效果的專業用家來說就很重要,它可設定拍攝的間隔時間及拍攝張數,之 後把相機固定(一般是架在腳架上),插好電源就可等待「收成」,最常用在Time lapes的縮時拍照及生態攝影及天文攝影,像是拍蝴蝶蛹孵化過程、月亮軌跡圖等都常用,建議最好有充足的電源及穩定的支撐點如三腳架,K5有支援DC IN的外接電源,如果要拍很長時間的攝影,就得靠它了。

錄影期間不能自動對焦請改手動對焦
我用K5的第一天,其實還沒怎麼拍照就開始玩它的Live View及錄影功能,由於事先沒拿到說明書,不大明白怎麼操作,。K5不像兄弟機D7000及A55有錄影全時伺服對焦,就是說,它跟目前所有Canon 相機錄影對焦,及Nikon D90 D5000 D300S D3S一樣,都先對好焦點,再手動對焦拍攝,所以錄影時最好還是調到手動對焦啦,這時三公主及LE鏡的柔順的手動對焦手感就幫了大忙,雖然它們都是AF 鏡,P家鏡頭不像Canon或Nikon新式可全時手動操作的鏡頭,因為如果設計像是能全時手動對焦的鏡頭,就算是錄影使用AF模 式,在錄影中也可以手調焦距調整焦點,如果沒這設計的鏡頭,只能在對好最初參考對焦點後,切換到手動對焦,以便錄影時微調焦距。

影片畫質設定
K5 在MENU上找到影片設定的選項,K5雖然影片的操作性有點半調子,還沒做全套(相信很快在後繼機會改良,君不見Nikon D3100跟D7000就改得很快),不過它影片設定從解析度,畫質、要不要收音都可設定,這充分顯現PENTAXT細膩的一部分,同時也可設定光圈控制 及是不是要開啟機身防手震。


影 片的解析度就是影片的精細度,Full HD 25fps是1920x1080的格式,也就是它每秒鐘可以用1920x1080像素,也就是近200萬畫素的靜態照片以每秒25禎的速度播放,至於HD 則是它每秒鐘可以用1280x720像素,也就是近100萬畫素的靜態照片以每秒30禎或24(25禎)的速度播放,上方的時間就是目前相機所插進的記憶 卡選擇該影片解析度能拍攝的時間長,16GB的SDHC卡只能錄四顆星的Full HD 25fps 僅20分鐘,換算起來每錄一分鐘就要佔800MB的空間,所以說K5的檔案十分肥大,Nikon D7000以16GB SD卡錄製約可錄製80分鐘的Full HD 24fps影片。K5採用的影片格式是AVI格式檔案較肥大,D7000與Canon採用都是AVC-H264 編輯的mov格式,有檔案較小 高傳真的特性,附帶一提的是Nikon是從D3100及D7000才改MOV格式,以往D90 D5000 D300S D3S也是avi格式。

另外,K5單段錄影僅能錄5分多鐘,而D7000可以錄20分鐘左右,Canon的則可錄10分鐘左右,綜合就影片格式及錄影特性來比較,K5並不大適用 於業務級的影片拍攝,也不適合於長時間錄影,雖然它畫質還不賴,但肥大的檔案及過短的單段錄影時限對製片工作來說真是災難,希望Pentax能在錄影檔案 格式減肥上多下工夫,看能改成檔案較小的MOV格式或AVC-HD的M2TS格式。


如果選擇VGA(640x480)錄影,16GB的SDHC卡也只能錄1小時35分左右。


除了影片的解析度,還可以選擇影片的畫質等級,這兒說的指所謂的碼率,也就是影片流量大小,上面說過我們可以理解影片是由一禎禎圖片以每秒25禎或是30 禎的顯示的,那畫質等級就是指每禎圖畫的畫質,可設三顆星到一顆星。三顆星是最好的,一顆星是最差的畫質。

例如Full HD的畫質如果選擇一顆星,則可錄近37分鐘,比三顆星的20分鐘多錄近一倍的時間,當然,它錄得的影片畫質就差了點,相同的在HD及VGA也可調整畫質 等級,畫質愈差錄的時間愈長但畫質也會變差,您可依你的記憶卡容量與需求各別斟酌調整。


錄影手動光圈控制
接下來是影片攝影設定中最重要的光圈控制,K5錄影時打開光圈控制,您才能決定錄影的光圈值,否則開自動就會變成傻瓜模式,無法控制光圈。至於錄影快門速 度在K5上無法做調整,另外一個影響錄影曝光的關鍵是ISO設定,一般情況下錄影ISO會與相機拍照時相同,但K5錄影快門速度都是自動的。但設定ISO AUTO後錄影就會依據您ISO AUTO的範圍隨著明亮去自動增感ISO或減低ISO,您可以設定曝光補償決定曝光的傾向。

再說明一下,K5不像Nikon D7000或D300s、D3s及Canon 系列可以錄影單眼相機可以選擇M P AV TV曝光,K5也不能自由的選擇快門速度,K5錄影就幾乎是傻瓜模式,最多只能決定光圈跟ISO AUTO範圍罷了。



與錄製影片密不可分的就是LiveView(實時預覽)取景的方式,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LV時對焦的方式。

K5 Live View對焦方式有人臉對焦,對比對焦及自選對焦點對焦三種。我一般都會選人臉對焦。

LV取景其他重要選頁就是網格點的形式,這有助於構圖及對水平垂直線。

影片甚至能套用一些數位濾鏡營造不同的fu,還可設定偏色,個人認為正負逆沖(其實翻成Cross Processing 比較好吧)還可設不同的偏色,蠻有趣的。


在錄影時,個人覺得三公主鏡的阻尼十分柔順,哇,好久沒用到這樣手感的鏡頭,不愧是當時強調手動對焦手感的鏡頭,其實目前即使是手動 鏡頭錄影,在轉對焦環時還是多少能感受到對焦的阻力及扭力,如果使用AF鏡頭手動對焦更明顯,而使用三公主鏡在錄影時手動對焦幾乎不會感覺機身被鏡頭對焦 牽拖到的感覺。

接下來分享K5錄的跟D7000同場地錄的PK,我覺得畫質都很棒啦,但WB就有微妙的發色不同,D7000較冷,K5則較暖一點,但是D7000的細緻度的確會比K5好。


接著次分享前幾天用Nikon D7000拍的溪流的影片,地點是台北三峽的滿月圓,全部都是原檔MOV上傳,有1080p,各位有興趣可以用下載軟體把1080p的檔抓回去參考。拍攝 數據方面是用AFS 70-200mm F2.8G拍攝,光圈是使用F4 F5.6 F8都有,曝光採用光圈先決自動曝光,有做-0.7~-1.3EV不等的曝光補償,ISO及快門速度相機會自動調整,WB設自動,拍攝短片的色溫幾乎跟當 時我肉眼看的景緻明暗差不多。



>



以Nikon 跟Canon的習慣來說在LV模式下按下錄鈕或紅鈕就應該可錄影,但K5似乎不是這樣,得像DC一 扭動機頂曝光模式轉盤到錄影,然後再按快門 對焦、錄影,錄影啟動鍵是快門,要結束也是按快門。K5錄影基本上是ISO AUTO,可在MENU中的ISO AUTO圍中設定ISO可用範圍,不過沒法決定快門速度,因為K5錄影不像Nikon 或Canon相機一樣可設M P AV TV的錄影模式,惟一能調整錄影選項是啟動menu中的影片調整光圈,就可以調整錄影用的光圈,很囧吧。

K5在 錄影上明顯是要落後其他家一段,不過仍可外接3.5mm的麥克風,並且機身的SR防手震也可應用在錄影上,除此外,濾鏡的數位 慮鏡及正片負沖也可用在錄影上,可以拍出很有趣味的影片。

K5錄影畫質有到1920x1080,不過很怪的我明明切到NTSC了,但1080P錄影畫質選項只有PAL的25fps,不是 NTSC的30FPS或電影的24FPS,但是720P跟VGA明明就有30FPS呀,只好先用1920x1080 25fps先錄影,反正目剪接軟體都吃,後來一回家上網查資料原來它真的最高只有25fps,不是調到NTSC 或PAL的關係,這真是奧妙的設定呀。

一旦開始錄K5在錄影操作時跟5D2 D300s D3S 1D4 D7000 D3100沒什麼太大不同,但K5 1080P錄影單段最長只能錄5分多鐘,跟Nikon前代機相仿,遠不如Canoon的單段10分鐘及D7000的單段20分鐘,如果有長時間連續錄影需 求的要注意,這也代K5的錄影檔案很肥大,但拍一般的短片是不成問題的。K5錄影格式是AVI檔,應該大部分主流剪接軟體都可直接拉進去剪接,我發現即使 我錄影畫質設最高三顆星,K5錄影的細膩度仍不是很好,比起D7000的21MB/S及NEX5的17MB/s都差一點,更別說是Canon DSLR的30MB/~40MB/s驚人畫質。但錄影畫質的細節不夠不代表不討喜,事實上我發覺K5錄影畫質超平順的,給人很舒服而柔和的感覺,卻不失立 體感,不過K5曝光十分敏感,最好得配合AE LOCK使用。

各位可以開1080P下載後觀看。原檔 是24MB/s的 30FPS M2TS 1080P格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ENTAX K-3 Mark III 评测 | 单反相机新时代的曙光
PENTAX K-1 Mark II实拍
浅说镜头的MTF值及其对市场流行镜头的实际指导意义
摄影圈的“黑话”暗语 小白必学|摄影|黑话
哈苏实验室评测出的世界上最好地19只镜头
世界上19款顶级镜头(看看你有哪只)哈苏实验室评选 老帖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