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诩为什么能替主公张绣当家做主

官渡之战前,袁绍派出使者前来拉拢张绣,张绣准备答应,却不想被贾诩赶了回去。贾诩仅仅是一个谋士,他为什么又能够替张绣做主直接拒绝袁绍呢?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当时袁绍强曹操弱,袁绍又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张绣想答应袁绍的使者,也是在情理之中。贾诩却对袁绍的使者说:“回去后替我家主公谢谢袁本初,他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纳天下国士吗?”不用说是张绣,就是袁绍的使者当时恐怕也要惊掉了下巴。兄弟不相容这件事是说袁绍和袁术是自家兄弟,但袁术和刘表交战,袁绍却和刘表结交;袁绍和公孙瓒交战,袁术却和公孙瓒联盟,这就叫“兄弟携贰”。贾诩把这件事捅出来,可不是“外交辞令”,这完全是绝交的措辞啊!所以张绣就急了,说:“何必要弄到如此地步!”然后又无可奈何地说:“已经这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贾诩就给他分析了各种利害,于是张绣就投降曹操。曹操那个高兴劲儿就不用说了,又是单独接见又是一顿猛夸,还让贾诩超过本集团所有谋士,成为第一个封侯的文官。

题目上的问题先暂且一放,先说说谋士和主公的关系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谋士们胸藏妙计纵横卑阖,好像天下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即便是他的那个主公也如同孩童一般,总是低眉顺眼听他们的教导。其实事实正好相反,在封建社会,主公不提出一个题目,谋士们是不能够说话的,否则,轻则会被主公疏远,重则会被主公治罪。这么说是不是谋士们就没与什么作用了呢?却也不是,而是说,当主公提出来一项动议,优秀谋士能把事物的利弊说透,以便能让主公做一个选择。

先说说几件有名的事情吧。比较有名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肯定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了,他为什么要等到刘备三顾茅庐才说出来?就是这件事不能由他先说,而是必须刘备先问他后说,尽管这时候他还不是刘备的部下。其他的如“榻上对”、周瑜的“抗曹论”等都是如此。假如你揣着自己的这个“伟大方略”,屁颠儿的去告诉刘备,我会让你“成就霸业”,那不是被人当成疯子,就是自己前去送脑袋。最著名的就是汉献帝东归这件事,天下士子谁会不关心此事?但只有袁绍、曹操集团的谋士们的意见被完整的记录下来,为什么?就是这两个集团的领袖公开提出来讨论,谋士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讨论这个问题,说多说少都是主公允许的。有人说不对,诸葛亮对刘备说过:“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这就是诸葛亮先说的。其实这件事有个前因后果,前因是鲁肃已经见过刘备,说过孙权有意结纳,后果是诸葛亮让刘备赶紧下命令。当然事有例外,那就是劝人称王称帝和战争进行当中。战场上事情瞬息之间就会有变化,把新情况新建议向主公提出,是谋士们的职责之一,并不存在僭越问题。

三国鼎立之前有两个谋士,田丰和韩嵩,两个人的被关押,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袁绍打算进攻许都,和曹操摆开来争个输赢,沮授和田丰都表示反对,不过,沮授跟着出征还率领着部队而田丰却被关押了起来。为什么?就是当这个事情决定了之后,沮授不再多说而田丰却还在不断地谏阻。当然,这件事情不存在袁绍对不对的问题,只是说田丰开始没有被关而后期被关的程序问题。还有就是韩嵩,他是拒绝出使曹操的,刘表一定要他去,他就和刘表讲了个条件,那就是明确出使目的。回来后,刘表要杀他,在夫人的劝说下把韩嵩关了起来。这个时候两个人就各说各话了,韩嵩说不是我辜负你而是你辜负了我;刘表则认为我只是让你去“观察”一下许都的情况,而你却大讲曹操的好话扰乱我荆州人心。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诸葛亮的事情,什么诸葛亮不支援关羽、是他主导杀了刘封,这只能是阴谋论者的自说自话,摆不到历史的台面上。其实这事情拿到现在也差不多,如果你只是一个董事长秘书,董事长正在吃饭喝酒或者是打高尔夫球,你说我通知开董事会,研究新产品开发和海外并购行吗?即便这两件事可能对公司未来真有好处,你想想这个公司还会有他的位置吗?

现在要说的是,贾诩为什么就行呢?简单说就一点吧,两人不是君臣关系。先说张绣。张绣只有军队没有地盘,所以他只有依附他人,在投靠曹操前正在依附刘表。也就是说,贾诩和他并不构成君臣关系。这和韩嵩不一样,韩嵩和刘表构成君臣关系。如他在出使前要求刘表必须明确一个目的,假如不定下一个名分,如果天子任命我一个官职,那我就是天子的臣子,就只能是您的一个“故吏”了。更何况,贾诩不但不是一个张绣的一个属吏,而且是他的一个师父师爷。当年,董卓被杀,掌权的王允要通缉董卓部将,李傕、张济等人准备解散队伍潜逃回乡。贾诩说,你们这样回去,只要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起来。不如带着这个队伍进攻长安,打着为董公报仇的旗号,侥幸取胜,就掌握国家政权发号施令,失败了,再逃走也不迟。李傕等人听了他的话,竟然进攻长安获得了成功。简单说吧,李傕等人给贾诩很高的官职,贾诩都推辞了,所以李傕、张济等对贾诩是既敬重又害怕,都把他当做老师来对待。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死后他接管了这支队伍,后来又请来了贾诩到这儿,对贾诩“执子孙礼”。

也就是说,贾诩能替张绣做主,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和其他谋士与主公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就张绣来说,他和袁绍、曹操这些军阀是不一样的,张绣就是一个单纯的军阀。还是这个贾诩,到了曹操那儿,就又回到了一个谋士该有的姿态,那就是凡事等问了再说。比较典型的就是曹操选太子一事,很多人都在选边站队,而贾诩就是不表态。不但如此,曹操问了他也不开口,等到曹操逼急了,他也不说自己支持曹丕,而是说自己正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情,因为这两个人舍弃了大儿子立了小儿子,所以最终把老本全丢了。贾诩这个人在现代人心中名声可能并不是太好,但他在摆放自己位置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最笨谋士PK最聪明谋士,他们的失败与成功,都因为一件事
三国旷世奇才想投靠刘备,刘备不识货拒绝,战败后跪求都不管用!
三国时期十大谋士
三国九大谋士
这个鬼才不死,诸葛亮便不敢出山?
他是三国最顶尖谋士,曹操为没得到他而遗恨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