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临死前,给儿子留下一首诗,首尾两句相同,却被后世奉为经典

宋代词坛曾经涌现出无数名人名家,其中,苏轼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他依然能够“圈粉无数”。这主要是因为苏轼生性乐观豁达,一言一行总是能够出人意料。

最难得的是,苏轼总是能够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灵活的切换自己的身份,并且乐在其中。

作为宋代文坛最负盛名的大文豪,苏轼不仅在作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还精通儒、释、道,创作了很多带有深刻哲理的禅意诗。

苏轼临死前,曾经就给儿子留下了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它就是《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临终前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分,此时的他身老体衰,万事消磨,对人生自然有了一番不同于年轻时的感悟。于是他提笔为儿子留下了这么一首诗,希望儿子能够借此机会感悟人生,以后少一些挫折和坎坷。

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首尾两句完全相同,虽然看上去不伦不类,但其中却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大多数人看到首尾两句相同,所以只去解读前三句,但殊不知,最后一句才是全诗的精髓。

虽然第1句和第4句一字不差,两者寓意却是背道而驰,相去甚远。首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只是单纯的把美景罗列出来,而末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则已经属于禅意的范畴。

苏轼也曾经追求过功名利禄,但是在几十年间的官场沉浮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只是过往云烟。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他使用“庐山烟雨”作比喻,告诫儿子不要一味执着于官场的功名利禄,这是一个临终前的老父亲,对儿子最深切的教诲,读完让人感动不已。

纵观苏轼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却一直能够保持着豁达的态度,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豁达。

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

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最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

古人云: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剑有杀气 词有柔情”。

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这套书中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诗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临死前顿悟,留给儿子一首诗,首尾两句相同,却成了千古名作
苏轼临终前留给儿子一首诗,首尾两句完全相同,却成了千古名作
苏轼临终写给儿子的一首诗,首尾相同,却成了千古名作
苏轼写给儿子一篇首尾相同的诗,短短四句话道尽人生真理,值得深读
苏轼的两首哲理诗,一首写儿子,一首被后人当做警示名言!
苏轼临死前给儿子留了一首诗,短短四句话,成了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