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阳艺术论(绘画部分):灰,色彩平衡的基础

灰,色彩平衡的基础

刘阳

电视摄像讲究使用“白平衡”,做为确定光度、色温的标准。

正统学院派绘画追求的是“高级灰”,也就是带调合色彩倾向的灰的层次与基调,与摄影有相同的道理。纵观古今中外传世的大师作品,大都注重“灰”的绘画色彩平衡手段,因为灰色是既能与其它色彩融合,又能产生对比的温和中间颜色。用灰色平衡画面,是促发色彩造型的基础。

许多人的作品之所以产生“火”、“俗”、“闹”“脏”“ 乱”的感觉,关键在于没有理解与掌握灰色在画面中的色彩平衡特性。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都非常重视灰色平衡的运用(中国画的“雅”,西洋画的“调子”),像齐白石、塞尚等人都对灰色有极精深的理解与恰如其分的运用。“灰”色是绘画中文化层面的反射,因为只有在“灰”的光色中,才可能观察表现物体的“固有色”(也就是人眼视觉中的观念形体与颜色),在“灰”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色彩倾向的“调子”或是更极端分离的颜色关系,作品的感觉也就不至于生硬,反而更能衬托其他色彩的网点。

如何在作品中用“灰”,并恰当把握由此引发的色彩倾向?中国画用淡墨的点、线、面去平衡画面,然后再根据所需,用浓墨与色去逐渐强化画面,层层勾勒、积染,这样一则可以凝重厚实,二则可以避免板滞。油画、水粉、水彩画,则可先调出灰色,再根据画面调出“调子”,加入适量倾向色彩,这样可使画面色彩生动,又不发“粉”,颜色还显出高级,不脏、不花、不乱。

一些中国画中莫名其妙的无内涵的空白,与构成上的欠缺,色彩画中的生硬,均是由于缺少“灰”的中间色调的调合。有些人认为中国画中多用淡墨,就是灰了,其实不然,而许多搞西画的人,偏爱在颜色中调入大量白色,并不是调灰,反而会返“粉”至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虚实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9
赵满云——浑然天成 厚实灵动
中国画应保持血统纯正
张宏宾的泼彩艺术
百年名家|中国花鸟画第一人赵少昂作品:美在自然,美在心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