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三)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三)
2007年05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 09:17
第三章:整体力的动态形式演化规律 六面整体螺旋力的训练(又名“螺旋力深探”) 螺旋力训练是内家拳法的核心内容,也是与外家拳 的分界线。外家拳无此训练内容,而内家拳则无不修练 此功,形意、太极、八卦概莫能免。本功法是综合了形意、太极、八卦、意拳、卢氏定理等 各派的练功心法,精心编制而成,首次公开全盘披露。使 全身力量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技击中发挥作用,它是从 古至今武功修练的至上大法!可以说几内家高手,没的一个不曾修练过此功。 螺旋力的修练,各派大同小异,大成拳、形意拳、八卦 掌。卢氏定理、心意拳。太极拳、螺旋拳、心会掌等响当当 的名牌拳种,无不以此贯穿其中。 这就是内家拳门内秘密训练的“不传之秘”!虽然只 有简单的几个功法,但就功法精要而言,已经足够了,各 位千万不可忽视,别因为内容简单而忽视它的价值,真功无价!你必须坚持锻炼,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武功是练出来的,并不是只要懂其道理,功力即可上 身!明白道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练功。一旦制订了切实 可行的练功计划,就要自我严厉约束,认真执行。许多自学者之所以学而不成,主要就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 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单凭一时心血来潮,苦练几 天或遇到一点挫折,就一下子颓缩下来,给自己的能力来 个全盘否定。最终结局当然是半途而废。具备不屈不挠的斗志,这对于一个初学者尤为重要, 它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旦拥有了它,你便会一往无 前地投入紧张的训练当中,而在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又会 反过来锻炼其不屈不挠的斗志,所有这些,不仅造就了你的武功。而且塑造了你的人格,使你具备征服一切的勇 气和坚强的意志力。 当然,最好是找几个志趣相近的朋友,既可以一同学 习,互相督促,互相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你们之间搞一引进模拟实战,来印证训练的效果,并从中找出不足, 作为以后学习的补充部分。另外,还可以大胆地参加比 赛,不要怕失败,重要的是参于和全身心的投入,至于胜 败大可不必在意,关键是在对抗中找出实战的感觉,和提高自己的动手的能力。 当今武术界推出的武功,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然而 真正揭示武学真谛的拳学,却凤毛鳞角。绝大多数武馆 为了顺应初学者的速成心理及盲目崇拜比中华武学差之太远的西洋拳法,而抛弃了传统武学的精华。本教程吸 收了中国传统内家拳法,取其精髓,直接步入正轨,函授 教材简洁明了,照本之学一练即会。下面我们将历代名 家留传下来的,传统武学千古不传之秘告诉大家,以使大家在极短的时间内,真正掌握中华武学的精华,使大家在 武学修练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本教程的安排,皆是我部近三年来教学经验的结晶. 是我部各位老师,在继承传统武学的基础上,精选出来的,其突出特点是简便易学,注重实效。故内容真实不 虚,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完全没有花架子。大家切莫以 为功法简单而等闲视之,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按教材认 真习练,定能验证其宏大的功效,在养身、强身、技击诸方面,产生质的飞跃。另外,需要指出,本功法编排有严密 的练功程序,希望大家严格按照教材要求,一步一个脚 印,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习练,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拔 苗助长,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请大家写信咨询,来信当日必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 电话N554—8623445人我们将会扫平你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本教材不是传授知识给你,而是用这种训练方法将 知识转化成技能定型在你身上,所以,这必须经历一个过 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一节 螺旋力的产生原理 旋转的物体,不论是在地面上转,还是在空间转,它 至少要围绕一个轴来转动,这样才能构成旋转运动,螺旋 力的训练也不例外,它也是遵循这种轴向的旋转运动。腰、髓等大关节沿着某一轴向,才能旋转起来,并带动着 肩J和踝等小关节转动,小关节的转动同时能够积极协 凋大关节,沿轴向拧转,并能增加大关节转动幅度,这些动作构成了肌体的旋转运动,使肌肉收缩产生力量。然 而各关节既旋拧又转动,把肌肉产生的力量变成了弧形 劲力,体内就产生了螺旋劲。

第二节 螺旋力训练要领 螺旋力是在桩的基础上间架的螺旋运动。转动时必 须是桩在转,即保持桩的间架运动,没有桩(散了桩)任何 旋转也是徒劳。必须是保持间架固定于空间,身体则相应做出上下左右、高低反侧的松紧运动,把四肢关节旋转 起来。这种“关节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力时由于打击方位的定向造成的发而不中的矛盾,“关节运动”的旋 转形式四肢运动的轨迹向空间延伸了无数个切、抹、削。剪的劲力,如机械行业的齿轮和电锯都是由于高速旋转 才能切削掉各类金属。螺旋力的基础是浑圆力,是将自 身的功力作用于对手而产生的一个离心力的效果,使对 手力量落空和失去平衡而落败。

第三节 螺旋力的作用 螺旋力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以蓄力状态自转攻 防,可使对手的来力落空而失重,其力如打在飞转的车轮 上;第二种是发力于对手,其力如旋转着钻入岩石的钻头。螺旋力最高级的运用是脱骨训练后的蓄发,其横转 如摇旗撼树,其竖转如车轮削切,这种螺旋力的应用.应 注重两点,一是其运动要领是总重心自转的同时,由脊柱 带动骨架的各关节一齐转动;二是运动轨迹不能仅伸。横转还应练习竖转、斜转、正转、反转等多种形式之转正 面螺旋,不仅是变面和双臂竖转,而应是总重心和脊柱 肩、胯等各关节都要坚转,同时需注意,发力需以脊柱去 削切对手中心,万不可只是用手转其间架,竖转为劈拳。反转为削拳,横转为圈捶,斜转为斩手,简而言之,一切单 操形式都要取消,其发力只是浑圆力和螺旋力的合成。 劈、崩、炮等单操只是无意识的空间形式而矣!

第四节 正面(竖转)螺旋力训练 “正面螺旋力”是躯体的上下起伏带动四肢体认上下 发力的训练功法。它的基本运动形式是以矛盾桩的向 内,向上的撑拧变为大天星桩,再由大天星桩变为虎扑桩的接推,如同摇转井架上的辘轳一样。立体螺旋试力都 是建立在摇旋的平转基础上运动的,而立体螺旋试力则 是在躯干的运动中使双肩双胯变为立转,使身体与上肢 形成上下的反称用力,即躯干下落而手上扬,躯干拨起而手下落,初习可以如此,但熟练后应使双手在一水平面 上,使躯干动转,而双手只是轻微的起落(如图正面立体 螺旋试力23、24、25)正面立体螺旋力的动作形态中我们 可演化出钻拳和劈拳两种单操形式,钻拳与西洋拳击之勾拳相似,相同之处则为均是由下而上的发力动作.但是 钻拳在原传形意拳法中的劲力为截劲,萝斋先生通过波 浪试力的身手反称,加大了其进攻中的防护功能,其钻拳 发力之际有效地提高至头部,这样不但加大了攻击的部位,同时在发力失败的情况下也未失去堵截对方来拳的 意识,钻拳做为堵截对方的一种手段并未从根本上失去 进攻的主动性,因为钻拳是波浪形式的拨起,双臂走的为 弧线,故具备撬起对方重心的功能,假设对方手臂压住我的桩架,我在保证三角支撑不失的条件下,加大小臂的斜 面角度,使对方下压之力沿斜面滑落,而我之拳锋正可兜 击其下额,斜面力的变化是在三角支撑基础加强了小臂 的外旋拧转,这样小臂尺骨的滚动摩擦通过无数个点的接触使其最后落在我的肘弯部分,于是我小臂就因为失 去了压力而变得灵活自然,此时只须变面向上或合身前 撞就会把对方重创。另外,在格斗的形式中钻拳发力亦 可应用于类似于拳击。散打的赛事中,但是钻拳的起动不能脱离桩架的浑圆状态和另一只手的捋挂。控制发力在 向上勾的同时,注意全身的螺旋和小臂的挑拧,钻拳发力 不应只重拳锋,而是以小臂的一侧骨棱作为多个发力部 位向对方腹,下额、面颊的滑动发力,切不可执着一点而应为以线打面如图(26、27钻拳操手) 正面螺旋试力的下按动作可演化为劈拳操手,劈拳之法为从上向下的弧线形劈砸发力,其重。拟会手臂下 落与躯干上拨形成的互争,同时身体发生相应的左右错面,在击打的同时尤须注意弧线的切削功能,无论是接触 头部、胸部、腹部,劲力不可有丝毫的停顿,当从头部劈至腹部之际,也是立圆弧线的最大空间,故仍须恢复至波浪 的起钻落翻的圆运动轨迹,同时劈拳的下发力不应只注 重手掌的接触面,并以整条小臂尺骨为发力部位,劈拳的 左右互换性与其它的操手一样,来源于身体这个平行四边形左右互换,前手劈拳为撕胯调面,后手劈拳为合胯调 面,重点体会接触瞬间身体形成的最强烈的争发状态,劈 拳打的是竖劲。在格斗中,如果对方是直向发力,就可用 竖劲的劈拳来破坏直向发力的运动方向,仅从形式上分析劈拳之发力须作用于直向发力的手臂上,其必会完全 承受我的力而发生形变,而如果处理好实战中的接手问 题直接把劲力传导至对方的躯干,则效果将会使其神 经、内脏均造成十分强烈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擂台赛中尤其是西方的格斗技术已经在追求爆发力的连 惯和技术上的合理配合,而我国武术界却依旧徘徊在一 击必杀、一招制敌的盲从中,芗斋先生提出的“炸力无断 续”,在今天的大成拳界已基本看不到了,尽管有些名手 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交手即把对方放出丈外,但是由于相对的杀伤力小而使对方还可再战,因而某一种技术 不可能是永远占据优势,我们应该脚踏实地的,从渗透性 强的爆发透力加以研究,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因此包 括劈拳在内的格斗技术应该体现出它的连续和渗透性,那种喂招式的击人丈外。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一文不值 的,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图28.29左右劈拳)

第五节 侧面螺旋力训练 侧面螺旋力是躯干的上下起伏中加入了螺旋反转的 功能,在这种动态的运动过程中我们体会躯干360度圆 周运动,双肩双胯双膝双踝均产生旋转,身体的起落又使 这种螺旋的运动产生了弹簧般的上升和压缩,故而侧面 螺旋的试力通过重点摩擦关节的轨迹,使人体的灵活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变,这种改变为以后的步法、身法的训 练带来极为可观的效益(如图侧面螺旋力30*1J2。 33)。 侧面螺旋试力是配合单操手的身体高低正侧的螺旋 发动,实战中的操手动作由于躯干是主动性运动,故它的空间游离范围就是我们整体劲力大小的标志,无论何种 形式的试力实际都是在演变具体打法动作条件下设计的 躯干应该怎样运动,如推拉试力是身体的左右错变带动 手臂争发,蛇缠手试力的身体的平旋环绕带动手臂切线运动,正面螺旋试力是身体的立式旋转带动手臂做上下 的弧线形发力,侧面螺旋试力是身体的螺旋上升趋动手 臂做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切削性发力,这些试力的设计安 排通过相互的组合和连惯性,把三维空间内的运动形式利用整体的原则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无穷无尽的武 术打法均压缩在这几个方向螺旋运动的试力中,故芗斋 先生说“试力为最困难最重要之部分工作”。

第六节 金蛇缠手试力 金蛇缠手试力是重点体认左右横向发力的测功 法,它的含义是手臂所形成的间架在运动中如巨蛇缠身。 在点的接触中形成点与点,点与线的摩擦之际,突发摇旋 运动,所以,摇旋又是此试力的基础,它的运动轨迹是双 臂从匈挫试力开始,待双手向前推出至托婴桩之际,前手 掌沿和腕部向外上方拧转缠绕,又转至掌心朝下,双掌同 时前推再成托婴桩,在前手动作时,后手须相应配合,尤 其身体应后靠,膝顶胯落与手臂互成正反的螺旋运动,从 蛇缠手试力中我们应重点体会身体与小臂螺旋逆行的内 外撑抱拧转和滚珠起棱的锋棱突起的实感,蛇缠手分为 内缠、外缠,这里介绍内缠,内缠之运动轨迹与外缠相反。 外蛇缠手试力的运动可演变出横拳操手和削掌操 手”横拳之法乃形意正形拳法重要技术,其劲力形式为横 拳打竖劲。从蛇缠手试力中我们体会出此试力是一个平 圆的运动轨迹,即发力之际为飞轮的切削状态,横拳的起 动为点型的面打点技术,即发力部位为小臂尺骨的内侧 一面,点与点的接触性打法属于相互受力的对撞式技术, 而螺旋性的发力,手在二力接触后会形成以点为接触的 起点,同时以此起点沿触点做无数个点的滑动性接触,由 此形成了我以无数点抵抗其一点的多点打法,多点接触 的滑劲汇集为一个面对一个点。姚宗勋先生曾有精辟的 论述,“意拳的打法买际就是大球打小球。””所谓的大球即 指控架的高速动转形成一体的运动方式,而小球则指对 方单向发力点的拳头动作。另外,螺旋性的发力可根据 旋转性的发力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横拳之操法是以外 蛇缠手运动形式,故产生离心力,因而“起横不见横”的横 拳发力与对方接触后,一可以把对方发拳的路线旋飘;二 可以把对方的重心旋起;三可以把对方斜向击出。螺旋 性发力是内家拳最完美的技术形式,从站桩入门之始及 试力一直到实际训练,均要求习者刻苦地体认追求。尽 管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前辈能够运用自如,但做为后学 者必须知难而进,通过各种手段求证螺旋力的无形状态 训练上身,这样我们才会有资格和能力去科学地研讨和 分析历代武学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武学瑰宝。削掌技术亦 由蛇缠手试力而得。虽然削掌技术乃是原传八卦掌的重 要技法,但武学一道门派虽异,本质相同,削掌与横拳基一 本原理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削掌击打的部位是小臂尺骨 的外侧,由于部分的不同,根据关节构造的原理,削掌的 发力空间轨迹要大一些,也就是达到站桩的最大空间范 围一发即止,迅速弹回,重心转换,蓄势待发,削掌之动, 小臂尺骨如刀刃,蓄力须藏棱,发动锋棱起,不找某一点 只求一面击,躯干要以脊柱为中轴自转与下肢相反运动, 注意前手击出,后手撕扯,前腕与后肩,后腕与前肩,前腕 与后肘,前腕与后腕,前膝与后胯,后膝与前胯,前膝与后 膝,前腕与后胯,后腕与前胯均须有相应的争力和自然的 弹性功能,争即开,合即蓄,开合工为,单手为开,双手为 合,开力突出锋芒,合力突出含蓄,小臂横向出,躯干轴向 动,以躯干之大螺旋带动手臂之小螺旋突施对手,力虽极 而实为骨棱的螺旋搓动,削掌之劲为旋,撞、切、抹(如图 34、35削学)。 内蛇缠手的运动式可具体分解出圈捶和栽锤。圈锤 技法为芬斋先生吸取了西洋拳击的摆拳技术并通过整体 的原则加以求证修改后列入大成技法中的,圈锤的技术 形式是以内蛇缠手为指导,要求双手“左手不到右边来, 右手不到左边去”以人体中线为界,因为如果双手一但超 越了中线,我们的间架就失去了浑圆状态下的六面支撑。 因此,圈锤击打不允许甩胳膊,更不能甩过中线。由此, 圈锤之技术是内螺旋状态,即躯干主轴带动双臂向内的 合力运动,因为是螺旋运动,可产生向心力圈锤技术虽然 是从外向内的的横向螺旋,基本路线为一弧线,但是不允 许问架拉得过大,因为弧线距离大于直线,作用于对手的 运动时间相对要长,故必须以躯干的主动运转带动手臂 发力,而不是手臂主动运动带动躯干被动运转,圈锤之动 必须注意另一手的争拉防护,并且身体在发力时要有瞬 间的斜面倾压,圈锤的攻击目标主要是头部,由于方向的 定性一般是重击面颊和脖颈,为了突出重击的渗透性,所 以把这种击打加上了小臂的内螺旋滚拧劲力,突出拳锋 骨棱的接触性的捻动摩擦,增大了接触点的压力,因此, 当拳锋击中对手而力尚未完全发挥之际,千万不要使力 继续横向移动,因为这会由于超越中线而形成一次性发 力,又会因为对手的机敏而一闪躲过。正确的方法为当 力在横向移动之际突然改变为螺旋形式的直向发力,即 突然放长浑圆的间架跟踪追击重击对手,这样不但会在 力量上产生巨大的威力而且在格斗中的命中系数也会相 应提高。(如图36圈捶) 栽锤是根据圈锤的技术形式加以补充和具体应用的 技术形式,双方格斗瞬息万变,一但圈锤受到了阻挡而形 成点的接触对抗,这时如果抽回手再战就会贻误战机,所 以根据技击桩的性能和三角斜面的原理把此种状态定为 三角力不失,改变间架的相对位置,使经常保持的肘低手 高的斜面变化为肘高手低,因为三角力不失的状态下,支 撑住对方,如果斜面力通过系列的变化,就会形成再次发 力的动力源。比如当对手支撑住了我的发力进攻,我与 对方手臂产生抵性的接触,只须把肘尖吊起,就使这个二 力相抗的点变化形成一个向斜下方发力的打法动作,当 然栽锤并非仅为国锤而设,在具体到实践中它的应用范 围极广,但其性能一般都是在对抗中由于力量受阻而改 变运动方向的灵活性技术手段。栽锤发力最重视间架形 成的斜面和身体倾压冲撞形成的斜面。故小天星桩就是 保持向下斜面发力的一种检验功法,即操习栽锤来检验 自己的形态和劲力符不符合小天星桩的要求。姚宗勋先 生认为:“意拳之发力就好比身体是锤小臂是钉子,用身 体去砸小臂这颗钉子”。故整体发力的力源来自身体重 心的瞬间转换。头欲撞人,足欲过人,手欲刺人都是形象 比喻(如图37栽捶)。 本章功法的练习,必须是在具备六面整体浑圆力的 基础上才能练习,否则不能掌握正确要领,只会徒劳无 功!且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积重难返,而影响以后训 练的质量。 课程安排:一月:正面浑圆桩(15分钟)后“平面螺旋力”左右各50次(10分钟)。技击桩10分钟后,加“正面 立体螺旋力”左右各50次O0分钟人侧面螺旋力左右各50次(10分钟)。一月后即可掌握,可加入演化的拳法、掌法练习。 二月:加入①模拟格斗:两手喂招(类似拳击的攻防,20分钟);②徒手格斗,毫无规则的应用桩架发拳(10分 钟),完成后再以桩功深入体认。找出自己的缺点,后用站桩原理去指导各项功法。再过一月后,可逐步加入其他功法。 空并旋飘其重心; 本功上身有以下特征:来力不入,去力无阻,周身反弹,犯者立扑!(1)整体劲力强大无比;(2)速度快不露形迹;(3)柔韧使对方失重;(4) 灵敏使对方难加重力:(5)今对手夹力落。(6)所有发力皆由此功上身而更具威力;(7)历代名家拿手绝技大都由本功演化而出! 此乃内家拳之核心所在!任何人按原理操作,均可 获得成功! 第七节 整体螺旋力训练 螺旋力的产生是三角力的突然改变方向,改变方向 是整体连结拉伸状态下的切肖旋转,其具体要求是各关 节的一齐转动,而不是双臂的局部滚动。其练法都是先 从正面桩开始(如第一章第四节之(螺旋力入门训练) 练后再进行侧面桩训练(如(第二章:第一节之(九防式平 面螺旋训练》)。 第一步:脊柱训练:在保持上下拉伸和后绷的状态下 进行360”的自转。因此项训练最容易做成腰膝部的晃 动,所以开始训练必须将下肢定位。当然,也可以以坐式 训练,因为坐式时下肢不能运动,这样就能迫使脊柱正直 的上下一齐转动。熟练后再以站桩姿式训练(见第一章 第四节内容”练时要意想脊柱上绑着一根木棍,运动时 使脊柱和这根木棍一齐转动,因有意念中的木棍绑在脊 柱上,所以能够避免脊柱的弯斜、扭腰,或上下不能齐转 等错误;同时还要意想自己的尾骨处,如一根毛笔的笔 尖,脊柱带着这支笔尖,在尾骨下方画360“的圆,顺、逆 时针的旋转都要训练。 第二步:肩胯训练:此时必须使脊柱和其他关节不动,只练肩胯。此项训练必须使肩肿盂内的防骨头和航 臼内的股骨头带动附着韧带,肌肉真正做到360”的旋 转,经过刻苦训练,就会使肩、胯关节成为躯干这个平行 四边形,四个角上的四只小机轮,然后再以脊柱自转带动 肩胯同时转动(参见《平面螺旋力入门训练》)。 第三步,脊柱和肩胯旋转的训练熟练后,接着可以对 颈部(寰枕关节)进行旋转式训练。经过刻苦训练会大大 提高实作时的反应速度,头部在实作中能自动躲开来拳, 如藏头(随着进攻发力时的躯干斜面撞压(见《中国原传 实战武学函授教程》头部刹那间潜藏于前锋手臂内)和狮 头(间架不动头部左右闪躲来拳)。其训练方法如下,正 面桩或侧面桩均可,间架不动,头向左,向前、向右、向回 原位划一与地面平行的圆(也可向反方向划圆),注意身 正头直,真正想着颈椎与头顶相连接在划圆,意念要真 切,双目始终注视前方。沙图38J9*0.41) 第四步:齐转训练:待周身各部关节,均能自如转动 后,再由小腹中心,以丹田自转带动脊柱,肩胯等关节一 齐转动,熟练后,这个转动的图象,就是一幅完整的天体 运行图。旋转的方向开始为平转,以后可逐渐增加竖转。 反转和斜转的训练,此动作幅度极小,而速度极快,从外 形很难看出在动,所以自此而后的训练动态无法进行图 示,只能靠自己细心揣摩了。 第五步:震颤训练:此项训练是锻炼浑圆螺旋力的关键功法,现已基本失传。练习方法如下:整体九防式站 好,足趾抓地脚跟微起,以不踏实为准,然后以躯干带动 臀部下坐,并自动反弹而起,回于原位,反复进行,这时整 体上下构成了三斜面,即躯干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小腿 与脚面。开始的动作外形较大,速度宜缓,熟练后,应逐 步将外形变小,并渐渐加快其爆发的频率。 第六步:起落训练:在震颤的同时,脊柱和躯干带动 双膝同时拉伸、收缩,从侧面看,躯体的中心是竖圆轨迹。 此步应与第五步同时训练! 第七步:将以上各功法结合起来同时训练,即为浑圆 螺旋力的训练方法,此功法训练包括了整体力和各关节 的齐转,及上下震颤,这就是真正的“大圈不如小圈、小圈 不如不显形之圈”的真谛所在。此项训练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脊柱训练为主,力点在胯;二是微颤时的脚跟微起, 要求不能做成总是提着脚跟,应是起时微抬,落时接触地 面。此功精熟,实作时无论对手来力如何巨猛,只要经此 身手共旋,就会化为乌有,在未发力前,对手即已失去重 心,这种外形未见其动,身手共旋的内部极快之动,就是 实作时的生生不已之动,所有的拳法、器械的发力无不由 此功上身而更具威力!此功法的试验效果极为显著,练 功者以技击桩站立摇旋,无论对手从任何角度施加力量, 都会被摇旋反弹而起(见图42)。因摇旋时脊柱带动肩。 胯、膝、踝一齐旋转,霎那间产生一种不可抗拒之力,挨身 者便会立即倒地或被摔出,此劲一触对方,对方即被冲出 很远或被撞倒,有时对方身体还会不由自主地腾空拔起 而失去重心,在摇旋当中,每个圆上的每个点都应能够发 力,更深入地说,人体每一动都能形成发力,这是拳学的 高级境界,虽然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但这是修炼的 方向,我们应知难而进,只要你明理之后,勤于实践,这一 境界并不遥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二)(三)
卢氏结构功法之精髓
螺旋力秘法
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速成秘法
洪均生太极拳
述真大成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