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教育:拯救女孩数学成绩差的“灵丹妙药”? | 袁劲松 思维导师


    前两天,一位家长焦虑向我求助,孩子上二年级数学考试才六七十分,为这事家里已经闹得不可开交,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一般是不介入这种具体教学指导的,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教学领域不同,隔行如隔山,让语文老师去指导孩子数学提分,效果一定不如数学老师的辅导更有效。我的专长思维教育,培养孩子智力,虽然智力素质提升有助于学好数学,但毕竟还隔着一个专业学科的鸿沟,教数学最有权威的还是数学老师。


另一方面,当许多家长焦急求助的时候,多半情况属于“积劳成疾”,表面看是成绩差,本质是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思维差,各种毛病都已养成,却指望专家三言两语的指点就能“药到病除”,但问题是专家给的方案再好,家长有那个专业能力去执行,做漫长细致的陪伴矫正吗?如果做不到的话,方案设计得再好,也是无用的。


为什么重症病人要送医院,而不是家属自己拿着药方在家里治疗,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医生要随时观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病人治疗方案,选择吃药、打针,还是开刀、化疗。


同样的道理,家长要么自己变身教育专家自己去“治疗”,要么把孩子送到专业教育机构委托专业老师去“治疗”。除此之外,不存在第三条让“病危”孩子学习成绩变好之路。为什么现在11课外辅导班市场如此火爆,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家长没有能力变身为教育专家,只好投入重金,请专业机构给孩子“治病”。


讲这么多,是帮助家长们认清一个残酷的客观现实,其实所有焦急的求助求教,最后多半是无用,就像网上的一个段子:明明知道了许多大道理,最后却还是会过不好一生。孩子教育这事单纯讲方法最容易、最简单,而落实方法最艰难,最复杂。绝大多数“懒惰”的家长是没有那个耐心和专业度,对孩子的琐碎问题做精雕细琢的。最后的结局多半会变成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不过,这位家长的情况比较特殊,她既是我的相识已久的老友,另外孩子也上过两个月的《10星脑力训练》思维课。所以,我还是耐心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原来孩子到了小学二年级下,许多抽象数学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吃力,一般的米、分米、厘米单位换算都搞不清楚,做题错的一塌糊涂。老师的评价是这孩子的数学思维较差,给出的办法是,如果聪明的孩子回家做两三套卷子就能巩固的知识点,你们家的孩子就得做五六套卷子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作为母亲她回去后就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死盯狠抓”,多做练习,多纠错,深抠细节,虽然成绩提升上去了,但孩子被妈妈的题海战术搞得疲惫不堪。做父亲的看不去,讥讽这种教法都把孩子教傻了。做母亲的一怒之下,撒手不管,让父亲辅导孩子。


结果,父亲的“无为而治”教育模式很受孩子的欢迎,但一个月后数学测试成绩却直线下滑,从原来的八九十分,直降到六七十分。面对分数,父亲也傻眼了,是继续自己的“无为而治”教育模式,观察一下长期效果是否会反转,还是回归到母亲的老路子上,“死盯狠抓”,用题海战术挽回成绩下滑?他也拿不定主意了,毕竟数学是一门讲基础积累,讲理解力的学科,如果二年级知识点全面垮塌,迷迷糊糊,那三年级的课程就别想学好了。父母都明白,如果因为考试屡受挫败,养成了对数学的畏难厌学情绪,那后期的学习状况只会更糟糕,家长辅导会拼的更累。


 10岁小女孩写诗表达讨厌数学的心


听完了朋友的吐槽,我笑道:数学老师说的没错,你做的也没错,错的是你老公。遇到问题,自己没办法,还说别人的办法差,这是典型的“公鸡不下蛋,还批评母鸡下的蛋不够圆”。即使再差的方法也没方法效果强,你老公一不投入时间精力辅导,而没有教学方法,就这么放任自流,由着孩子天性自学自习,学习成绩能变好那才是怪事。你们应当把孩子当笨蛋教,而不是当天才教。


 

她无奈地道:我看了你写的文章,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笨蛋,所以才向你求教,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啊?

 

我不客气地道:好办法我这里有,而且不止一套。问题是执行力你有吗?你能按照我说的办法长期执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动摇吗?

 

她肯定地回答:我信你,你说是什么办法吧,我一定照办!

 

于是,我提了三点要求,说道:

首先,你把题海战术停了。数学老师给的办法没错,但属于治标不治本,提升效率效果太差。现在孩子二年级学得就这么累,那到初二不得给逼疯了。

 

她深表赞同:谁说不是啊,我现在都快愁死,想想后面还有初中、高中,我天天在心里流泪。

 

我继续说道:把时间省出来后,你主抓两点:一是督促孩子用思维导图把各单元的知识点画出来,这个我们的头脑家教以前教孩子画过。你要做的就是,对照思维导图让孩子把知识点背给你听,解说给你听,当孩子能背过,能说清楚,这就证明她真掌握理解了这些知识点,烂熟于胸。二是对照做题卷,让孩子‘说’做题思路,而不是去‘做’题写答案。

 

她好奇地问:这起什么作用?

 

我耐心地解释道:从思维教学的角度讲,你孩子先天逻辑思维基础薄弱,所以体现在具体实用层面,表现为学数学吃力,数学思维能力差。现在孩子刚学完脑力1星、2星的课程,如果说逻辑思维有很大的提升,那是妄想,不过是刚刚入门。但好处是孩子掌握了一些思维方法技巧,也熟悉了基本的思维教学套路。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比较轻松地用思维教育方式,来继续培养孩子的实战力,比如她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给你支的这两招,关键点就在关注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优化,是治本之法。让孩子把数学知识点画出来,是在帮助她梳理数学思维结构,清晰化各数学概念、公式、原理之间的关系脉络。至于背诵和说明是在反复巩固知识点,同时也方便你检查孩子是否真理解明白了。因为,孩子如果没有真正理解的话,是背不过,说不清的。


至于,让她说解题思路,而不是真去刷题做题,目的也是关注思维过程对错,而不是答案对错。题海战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让孩子通过做大量的题,死记硬背住所有的题型,这样就不用动脑子分析思考了。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式,虽然表面看效率高,成果多,但这是典型战术勤奋,战略失败。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意思是追求知识是做加法,追求智慧是做减法,当你能把所拥有的知识都减光时,智慧才能锤炼出来。

 

朋友听得有点懵:袁老师,您还是说的简单点吧,讲的太高太玄我听不懂,你就告诉我该什么,背后大道理就不用讲了。

 

我无奈地道:那你就让孩子少刷题,多讲解题思路。你专注听她的思路流畅性、发散性、跳跃性如何?如果思路表达断断续续,就让她多说几遍,直到滚瓜烂熟。如果思路狭隘局限,就启发她一题多解,多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题思路。如果思路繁琐冗长,枝枝蔓蔓,就帮她简化概括,跳跃式直奔主题。

 

听到这里,朋友兴奋地道:原来孩子以前学的思维流畅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是用在这里的。袁老师,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再多给我支两招吗?

 

我哈哈大笑道:就你的水平,这两招就足够你用一辈子的了,太高级的招式我讲了你也听不懂,用不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你这外行就别太贪心,抢我的饭碗了。

 

她听罢也不好意思笑了。



过渡期迎来“数学综合征”“病因”或在“吃老本”


    三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由于学习内容容量增大、难度提升,一些孩子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在数学方面,有些孩子产生了“数学难”“我害怕学数学”“数学这科不适合我”的情绪。 


    数学老师告诉记者,部分孩子属于暂时性适应不良,在随后的学习中会逐渐好转;而部分孩子的病因则需从一、二年级“吃老本”找起,重新培养倾听、分析、质疑的能力和习惯是关键。 
跨度大让部分孩子进入“低谷期” 


    “孩子一、二年级数学成绩挺好的啊,怎么到了三年级就‘掉队’了呢?”最近,在一个小学家长QQ群里,绘绘妈这样述说她的焦虑。比起成绩,绘绘妈更加担心的是孩子的心理状态:“她现在对数学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想学数学,练习题也是拖拖拉拉放到最后才做。这才三年级就害怕数学了,以后可怎么办?我要不要给她报一个趣味数学班?” 


    群里另有几位家长也表示,孩子到了三年级,数学学习压力有所增加,体现在家长身上就是辅导孩子的难度加大,有时候自以为给孩子讲清楚了,可孩子做题还是不会。 


    对于这种情况,记者请教了山东省特级教师、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小学部主任解育红。她告诉记者,三年级作为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一些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确实存在一个“低谷期”,不少老师也反映三年级数学比较难教。“因为三年级数学容量大、类型全、所有计算类型都包含了,解决问题(应用题)类型也多有涉及,跨度之大让一些孩子学起来感到有些吃力。”她说,在这个过渡期,如果孩子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体验没把握好,找不到“感觉”,就会影响后续学习。 


解决生活问题是最好的“兴趣班” 


    不过,解育红指出,部分孩子属于暂时性适应不良,有些类型会在后面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孩子可以逐渐巩固、适应,所以不必焦虑。比如三年级学习分数,四年级学习小数,到时候会再复习一遍,对于“慢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很多机会补起漏洞。 


    对于家长提出的给孩子报趣味数学班的想法,解育红认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激发孩子数学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 


    解育红举例说,在三年级数学学习中,速度、时间、路程类问题对不少孩子而言是一个难点问题,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比反比的认识,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就可以找一些机会帮孩子认识三者关系,从而解决这类问题。比如从自家走到姥姥家,路程是一定的,如果走快一点,到达的时间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走慢一点,在同样时间里,可以走多远?依此类推,变换已知条件,孩子对三者关系的“感觉”就会建立起来。 


“吃老本”削弱孩子倾听分析能力 


    虽然部分孩子属于暂时性适应不良,但还有一些孩子,其“病因”就要从一、二年级找起了,而这个“病因”叫做“吃老本”。 


    青岛朝城路小学数学教师周好告诉记者,一年级学习内容主要是100以内加减法,二年级学习内容则主要是表(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对于这些内容,不少孩子早在幼儿园或是幼小衔接班就学过,很多计算题目都能应付,就算上课不听讲,作业也会做,考试也能得“优”,于是一些孩子就养成了“吃老本”的习惯。 


    周好说,如果孩子在一、二年级靠记忆、复制来应付,那么到了三年级这个“转折点”就有可能碰壁,因为三年级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举个简单例子,解决两位数乘法,光靠背表内口诀是不够的,孩子要理解算理才行,这就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 


    正是由于部分孩子在一、二年级“吃老本”,没养成良好的倾听、思考习惯,到三年级才会感到后继乏力,甚至产生“害怕数学”的心理。而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级虽然没有“老本”可吃,但是他们养成了认真听讲、会思考、会质疑的好习惯,到三年级反而适应得更好。 


    “养成一个好习惯远比改掉一个坏习惯容易。”周好提醒,三年级的问题不一定是在三年级才出现的,从一、二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就需要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做出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课堂丨语文学习3个“吃老本”阶段,家长要重视,别让孩子的努力浪费了……
理解与耐心助孩子克服三年级现象
二年级,这些数学知识点都是容易丢分的考点,吃透了95分往上走
小学低年级奥数怎么学?陪读妈妈切身经历!
家长们要重视起来,“二升三现象”太可怕
二年级暑假生活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