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一万个小时,我都在做这件事



我觉得我就是被创造出来就是来教书的。所以我很擅长。这种擅长,就好比是王菲唱歌那种擅长;那就是体内的一股洪荒之力,圆润通透、无比自然。


有这个想法是我大二那一年来新东方的时候。同批进新东方的老师们因为暑假开班前仍达不到校长的要求,要么就没有课上、要么就零星几节课;而我,和一些外地新东方调来的校长、主管、名师们同台竞争。为何教学是一种竞争?因为新东方的传统就是学生打分制;老师拿多少分,全由学生说了算。所以结课后,每个老师都会惴惴不安地去看打分表。排在最顶端的人意味着能拿到最多的钱,以及下次见到同一个班的老师贱贱地问他:“诶?咱们最近搭的那个班你打分怎么样啊?”的机会。


“诶?咱们最近搭的那个班你打分怎么样啊?”第一个班后,我就在教师休息室里贱贱地问了从外地调来支援我们的“名师”。


“不知道也,还没人告诉我啊。”他不自然地说。然后我们继续心怀鬼胎地各自看着课本。


这种“贱贱的”气质都是被学生惯出来的。


暑假有一节课,300人的教室挤进了320个人。有一个学生中暑晕倒了,家长来接他去医院的时候他虚弱地说:“我不去,我好了,我要听思思的课。”


另一次,一个女生下课的时候害羞且兴奋地来找我,说:“我每次来那个的时候都会痛的死去活来,而刚才上你的课的时候一直开心地笑,下课才发现来了。”我装作不害羞地努嘴笑了一下,还是禁不住瞥了一眼她的下盘,只恨眼神不能拐弯,看不到后面发生的情形。


更不记得有多少次,很多同学跟我说着同样的话:“我上中学时从来不听课,但是上你的课从来不走神。”


。。。。。。


面对自己这样的“神力”,我甚是得意。这种得意并非骄傲与忘形。我当时的校长经常警醒我说:“年少太成功,不好。我原来在上海新东方,有些和你一样大学没毕业就来新东方当老师,然后一下赚了很多钱,就开始喝酒、乱追女生、甚至吸毒,后来就废了、甚至不见了。”


校长的担心自然是多余了。到现在的人生,我也没有抽过一口烟;而喝酒,也是很偶尔去酒吧时喝一两杯掺了五分之四饮料的红酒,然后就装作醉了不再喝。


我得意的,是我可以用这种力量去帮助更多“中学从来不听课”的人,而这些人,也很幸运能碰到我,让他们发现上课”原来还可以不走神“吧。


于是我就这样得意地、满足地在讲台上教书教了三年。每一个寒暑假、五一十一、周六周日、甚至平常晚上,我都在不停地教书。


三年之后,我有了之前没有想到过的机会——上了全国最知名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而且后来连续上了五次。在节目上,我也充分展现地是我的教学才华。认识我的人呈爆炸式地增长,而且很多人在路上跟我打招呼,都能说出我在节目上说的教学段子。


虽然名气大了,但是对我的教学——我最得意的事情并没有太大帮助。我的班上本来就大多报满,在之后也只能如此。当然,在10年后,新东方大班逐渐变小,而我班上却仍然人头攒动。


只要是寒暑假的课堂上,总有很多同学下课跟我说是从天南地北赶过来的。有人是几十小时的站票、有人是没找到住的地方就直接来了。甚至有个寒假,一个南京的妈妈带着她初一的女儿一起从南京来上课,吓得我有些稍微重口味的段子都没太好意思放肆地说出来。


但是我仍然很忧愁:我的能量能影响到的人已经到了尽头。每年能开多少班、接触多少学生是注定的、有上限的;而我的体力和热情不可能永远不消减。难道,就这样了么。


当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把眼前的事儿做好就是最大的办法。恩。于是我又闷着头教了三年书。


”老师,你讲的那些东西怎么不写成书啊?这样我们不管在哪儿都可以看了!”


彼时,已经是社交工具风生水起的时代。看到很多上课的学生经常在我的微博底下赞不绝口的时候,其它一些地方的孩子不免提议到。


对呀!写成书,又经济、面又广,不就可以让那些因为空间和经济不能负担的孩子也能被我得意地教着了嘛!我立刻卷起袖子、没日没夜地写了起来。


十五个小时,是我经常做一件事的基本标杆。


我大一的时候,经常背单词一背就是十五小时。

来新东方之前,我把讲课的东西写成逐字稿,一写就是十五小时。

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早上七点多出门,晚上十点回家,一工作就是十五小时。

写书,十五小时真的是基本款。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备寒假班的课已经备了十五小时。


恩,哪有什么浑然天成的洪荒之力。那些毫不费力,不过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所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内力吧。


老天会不吝奖赏每个单纯努力的孩子。《一笑而过》上市三年,销量过百万。再也没有什么时空的限制,来阻隔我和无数在和我一样的年纪同样困惑、受伤的人去说话、呐喊了。


恩。三个三年,一眨眼就快十年了。


“一个人想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需要连续做一件事十年,或者大略来说,一万个小时。”


我课已经教到极致了。节目也上了最顶级的了。书也十分畅销了。那到十年,会发生什么呢?我就像偷吃了蟠桃的孙悟空一样,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既期待又怕被伤害。


“老师,那么多新东方老师都出去开学校了,你影响力这么大,为什么不去啊?”这个问题我被问过不下一百遍。


呵。自己开公司,天天应对装修、招聘、税务、物业都会疯掉,哪有心思好好教书啊。我要的得意不是那样,虽然很多出去的同僚们对于终于可以有一天为自己打工而“得意”,但是很明显,每个人“得意”的定义不一样。


“老师,你也开个微信课吧!我看你许多同事也开了,和新东方不冲突!还可以帮助更多学生!”这样的留言、私信也不少。


听上去非常棒的点子。我立马研究了一下,随即发现:这种方式是不错,但是太过于碎片、而且文字没有语言、图像那么生动;关键是大部分对学习累觉不爱的人,一个人对着手机,难免不过一会儿就刷微博、朋友圈了。这种方式,只能对少数极其自觉的人;而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从来不听课”的人,需要和我一起愉快地玩耍啊。


再等等。


事实证明,十年、一万小时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时点或者开关,并不会那一秒之后,思维重启、世界大不同。只是现在,我已经知道那是什么了:网课。


网课,既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距离,又能够有声有形;学习成本低廉、还不怕错过。新东方的酷学网的一个负责人专门从北京飞过来和我勾划,说如何第一年做到收入六百万。我吓了一跳:以前一个学校的部门,多方配合才能达到的数值,我们区区三个人就能做到?


结果不到一年我们就做到了。去年暑假,我在酷学网上开的考研课人数破千、词汇课接近半万;我甚至开了分享减肥、护肤心得的课,人数直逼一晚;而一堂口语课,也可以招到六千人。对,仅仅一堂课,就可以覆盖到我以前一个整个暑假、从早到晚上课十五个小时、连续五十天覆盖的人数。


十年,一万个小时的疯狂变化,就那么到来了。


这个寒假,我依然在酷学网上和我的两位搭档继续着考研的课程,并且今后,四六级、和考研的课程都会一直放在酷学上,让要考试的学生仍感觉他们在新东方的课堂上,重复着一日又一日的教育传奇。


此外,我也非常惶恐地尝试着在别的平台开设了两门网课:美剧口语和经济学人。这惶恐,并非我在别的平台——因为我选择的是一个非培训机构、非教育互联网、非新东方对手的地方;而是,这样两门似乎跟考试挨不到边的课,又是在寒假中,会有人感兴趣么?在天天看剧、学英语只是为了考试的主流风气中,不应该还是开一些更加应试的内容比较稳妥么?


而结果是,这两个班的报名人数已经逼近三千人。


很多小伙伴用奖学金、打工的钱报了名。

还有很多没有接触过网课的亲无比信任地把报名费转了过来。

有很多大王以前的学生,又重来寻找当时的感觉。

还有国外的时差党,熬到天明也要听课。

。。。。。。


原来,用心地做一件事必有回响。

原来,学生并没有那么的功利。

原来,时代的力量如此强大。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此简单。


生活纵有时而的不顺,但坚强的心态和坚持的信念终会像清晨的阳光一般撕裂所有的黑暗。


而且,和别的光线一起,拼接处这个世界的温暖。

谢谢自己的坚持。谢谢每一个遇见的你。


我会坚定地往前走,也祝福每一个单纯的你。


(文未校对,有错请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哪有那么难》学习笔记
再见,新东方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老师,先是模仿,而后反思
如何为自己和孩子选英语辅导班
回忆新东方:一起吃苦的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