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安放你 ,我的自恋?
自恋的需求不是一个贬义词。

一个人足够的喜爱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愿意将自己表达给全世界,将大大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是健康的自恋。

但出了问题的自恋表达,会给个人和群体带来怎样的烦恼和震荡呢?

浙江卫视新推出的综艺节目《各位游客请注意》第1季第2期,对此问题,便有很生动的呈现。

明星张雨绮带领自己的十人旅游团到达墨西哥城,一开始在美食街,还是欢声笑语,一片和谐,但是,当这个团队进入一家艺术博物馆后,大部分游客潜伏的自恋问题,便被激活了。

到底谁更优秀,谁更有才华,谁更好的表演了自己?

嫉妒和敌意让团队破坏性的情绪暗流汹涌,接近崩溃的边缘。


矛盾的起因,源于游客付濠铭到了博物馆之后,异常激动,滔滔不绝地向大伙介绍和讲解馆内所陈列的艺术作品。

小铭是哈佛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很专业、很系统地解说这些作品,对他来说并非难事,甚至是他的专长。

但从心理需求的视角来看,他真正渴望的,是想通过令他满血复活的专长,让团队的所有人看到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甚至崇拜自己。
 
这是每个人内心中都具有的自恋需求。

就像专门研究自恋人格的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所提出的那样:我们人类个体的成长与内在和谐(自体的凝聚力和连贯性),持续一生都渴望来自外界他人的支持和肯定(自体客体的回应)。

小铭在采访中说:当他在疯狂地倾诉时,“森森(贾森,另一个团队成员)看着我,她在点头,这就是我的一切。”

我想,小铭在早年的成长过程中,极有可能,并没有获得过父母或主要抚养人,持续的、正向的、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以至于他对于他人的呼应和连接(自体寻找自体客体的支持),太过于强烈。

他说:“哪怕九天里有这么一个人想听我说这些东西,那我就活出自己了。”(让自体丰富和鲜活)

 
他无意识间,将这个团队当成了他一直渴望的父母影像(理想化的自体客体),能抱持和肯定他的自恋需求,但问题恰恰在于,他的过度表达,大部分成员无法理解他背后的需求和动机,反而被他刺激和激活了他们本身所隐含的自恋受损的问题。

比如王超仁,看他给大家拍摄的团体照,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摄影师。
他去过40多个国家,每趟旅行的第2天,就会安排去博物馆,但他在采访中说,他一点都不enjoy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并感觉非常非常不满。

“每个人都在说,这个我看不懂啊。。。这个是我的领域,我可以来讲一讲。。。你看不懂,你就当成会去学习这个东西。你看得懂,你就去享受咯。这又不是一次比赛。你争什么争,你和谁争?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

这些外部的声音,我想也代表了他不想接受的内在未被觉察到的声音。一方面是“听不懂”,象征了无知、弱小、无力的,这是自恋受损的感觉里,最会引发一个人羞耻感的心理内容,是令人非常不适,极难承受的。

另外,对于“看得懂”的那些成员,他希望人家是独自去享受,而不是像付濠铭那样,炫技太多、表达过多。

我想,小铭的表达“看得懂”,之所以让王超仁感到很不舒服,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将自己心中“很想争”的愿望,投射给了付濠铭,他否认了自己的很想出口成章的表达,否认了自己一争高低的求胜之心。


如果我们在自恋的问题上,存在发展性创伤的话,别人更被关注到的、更成为团体中心的自我表达,就会被我们体验为,对我们个人价值感存在的攻击,甚至会刺激到我们一直压抑的、否认的、掩盖的,未曾修复和疗愈的弱小自我的心理部分。

当然,自恋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或损伤,并非彻底是坏事,就像这个团队的大部分年轻人,自我感觉“不足够好”,一直在推动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或进入一个能时刻唤醒自体感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领域。

比如从事艺术创作的郭进夫(否否),但张雨绮评价他说:“否否从来不考虑对手的戏,抢戏太多,永远在自己的戏里面。”单从这个评价来看,否否身上很具有自恋人格的特质。

或者说,不够健康的自恋问题,在否否身上最为集中和突出,也阻碍了他在团队中发挥他想具有的功能和个人魅力。
 

首先,有自恋障碍的人,会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否否在采访中说:“我想通过我,带动团员和张雨绮的互动……我很焦虑,我担心我状态不好的话,大家冷场了怎么办?”

他把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缺了他,团队就会运作不良。但真实状况是,每个人都有彼此互动和交往的能力,和张雨绮之间的关系也是顺利的。

也就是说,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比如明星张雨绮)所理解,并与之交往。他自认为的特殊性,使他肩负起搭建其他人和张雨绮沟通桥梁的重任。这也是自恋人格的特质之一。

当有自恋障碍的人,认为自己的光芒被别人夺去时,会对那个更受关注的他人,生起很强烈的妒忌和敌意情绪。

否否和王超仁两个人,在房间内吐槽付濠铭,我想那个时刻,他们都被炙热的妒忌之火所折磨。

否否是从事艺术行业的,艺术博物馆原本应是他如鱼得水的地方,“本来是我的主场,我终归是有内容可说的。但我一句话也说不上。他(小铭)一直都在讲,搞得我一句话都不想讲。”

本来他只要表达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就可以,但也许是小铭的讲解更体系、更连贯、或者情绪更饱满,让否否感受到了技不如人的受挫感。
 

他向王超仁特别的指出,小铭对巴洛克的讲解是错误的。贬低那个令自己自恋受损的他人,是有自恋障碍的人发出的复仇之箭。

我们不知道,否否在早年的成长中经历了什么,但当下可以看到的是,他在面对一个群体,或者说在群体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时,是非常辛苦的。

他对自己最核心的体验,也许就是他在采访中所说的:“我觉得自己像个小丑。

小丑是弱小的、无足轻重的、容易被忽略的。他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在活跃的、取悦他人的、引起别人关注的状态,才能稍微远离一下“小丑”的自我感知。

张雨绮说,她很心疼否否,他太用力,又太好,努力让大家记住他、喜欢他,但每个人都忽略他。这就是自恋方面受损比较严重的人,非常痛苦的点。

他们会因此而步入一个非良性的循环,强力地想引起关注,但太自我中心的表现,又让群体排斥他们。被忽略的痛苦,让他们更用力地去抓取关注。

由此而疲劳不堪,但最核心的自我体验,却始终处在虚弱和匮乏的状态。

相比之下,钟楚曦所带领的团队,整体上,成员们在自恋方面的功能,会更均衡和成熟一些,所以彼此之间更能看到对方、互相支持,又能顺畅的表达自己、展现自我。

个体的自恋需求被团体所接纳和肯定,又反过来滋养了个体的自尊。整个团队更处于稳定和良性的循环之中。


我一边在欣赏这个团队的和谐之时,也不禁一边在想,假如,否否或小铭,或王超仁,单独地进入这个团队,他们身上比较强烈的自恋需求的表达,是否能被这个更具包容性和稳定的团队所看到和赞赏,从而给他们注入具有疗愈性的生命体验?

但好在,他们都还年轻,旅程刚刚开始,诚如小铭所说:“我需要反思自己。”而自我反思和自我觉察,正是突破心理困境的重要起点,也是获得疗愈和成长的真正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可怕的痛苦 —— 不存在感
自体心理学之体验
科胡特理论的精髓及自体心理学的发展
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恋人格的动力学分析
一篇文章,说完《自体心理学》|心理成长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