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婿字
userphoto

2022.02.03

关注

形声。字从女,从胥,胥亦声。"胥"本义为"市场管理员",即整日在人群里绕来绕去忙碌着的人,这种人一会儿出现于人群中,一会儿又隐没不见了。引申为"在外忙碌,无暇顾家的人"。"女"指老婆。"女"和"胥"联合起来表示"有老婆而不顾家的人"。本义:有老婆而不懂得顾家的人。


古代男女结婚后,男方常因服徭役、从军出征而告别新婚妻子,一去就是几年,回到家里时,孩子都不认得父亲了。也有些男子,结婚之后常去街头茶馆酒楼消磨时间,或去朋友家里打牌下棋,不知道回家帮助妻子做些家务。这些社会现实就是"婿"字造字的参考背景。


宋朝“榜下捉婿”怪圈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当时评价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是看其有几人登科或几个女子嫁给士子。这样,金榜题名的士人就成了豪富之家择婿的首选。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期望在书中找到“颜如五”、“黄金屋”,这便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这也影响了大宋的女士们,“女怕嫁错即”,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出现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怪圈。

“榜下捉婿”,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抢,坊间便称其“捉婿”,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一些富人为攀新科进士为婿,每每不惜重金,堪称人文史上奇观。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强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満望跨入上层社会,指望金榜题名封官晋爵,还能当富绅的乘龙快婿,何乐而不为乎!

“捉婿”者中还不乏当朝高官。宋真宗时河北人范令孙登甲科,宰相王旦就把他招为女婿。有位新科进士叫高清,品学平平,宰相寇准却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寇女死后,另一位辛相李沅又将女儿为他续弦,时人称这些人“天子门生宰相婿”。及第士人中也有不媚权势者,宋高宗时奸相蔡京就在“榜下捉婿”时遭挫:他欲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河南人傅察,傅婉拒,令蔡大不快。

在年复一年的官场博弈中,多少读书人熬掉了青春熬白了头!有位叫韩南的书生,多年苦读终于考中进士,便有人来“捉婿”,他并不回绝,却写了首诗奉上:“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该士子已高龄73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榜下捉婿
【转】《清平乐》里的学霸都是榜下择婿的偏爱
宋代婚配奇观:“榜下捉婿”
宋朝的“剩男剩女”
一男中第万女争 宋朝剩男剩女咋这么多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