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段内容

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回望历史,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己经衰亡。今天居住在两河流域、尼罗河和印度河的人群,并不是古文明时期那些先民的后裔。只有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写着三千多年前的方块字,唱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弦歌不断,生生不息。

为何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是重要原因。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南面是瘴气笼罩的热带丛林,西边是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北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疆域东端甚至到了今天和中国接壤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但是高耸的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拦住了他们的脚步。华夏民族占据了东亚核心区,四周是天然的地理屏障,别人进不来,我们也出不去。炎黄子孙可以按照自己的一套文明逻辑自我生长,认为中华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建立起“中央之国”。

人类学研究发现:自从农业出现以来,欧洲族群有40%的基因成分来自新月沃地,以及欧亚草原等外来群体,而中国的主体人群则只是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内部基因交流。这也从生物学的角度印证了华夏文明的独立性。

然而“地理环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疑问。比如:4200 年前的冰期导致了很多古文明的衰落,华夏文明为何能熬过极端的气候变化?又比如: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侵袭中原地区,为何没能导致中华文明的彻底终结?

第一,辽阔的黄土地和抗旱的小米,支撑着华夏祖先熬过最初的艰难岁月。

在飞机上俯瞰壮美的黄土高原,这是一片充满着肌肉感的土地。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脉,南抵秦岭,北到长城,横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七省区,黄土地面积达到60万平方千米,分布着农田、森林、草原、沙漠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华夏文明能够熬过4200年前的冰期,开阔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带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先民们可以通过变更生活方式来维持文明的延续,比如由农耕转为放牧,或者跟随气候带迁徙来熬过冰期。其他文明由于地域狭小,缺少缓冲带,一旦遭遇气候变化或者异族入侵时,很快就走向衰亡。

灌溉技术在中国始于春秋战国,比其他古文明要晚一些。黄河流域自古雨量就偏少,华夏先民能够在缺少灌溉的条件下繁衍生息,说明这里的农业比其他文明更为“耐旱”。远古时期,黄土高坡上就顽强生长着抗旱、早熟、耐贫瘠的小米,也称“谷子”。它是早期华夏先民的主粮,被誉为“百谷之长”。黄色的土地,黄色的河,黄色的小米养活了黄皮肤的中国人。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这里,一句“小米加步枪”让金黄滚圆的延安小米享誉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米也孕育了新中国。

在谷物家族中,小米是水分利用率最高的一种,甚至能够在年降水量300毫米的地方顽强生长。时至今日,在北方干旱贫瘠的农田里,当小麦和玉米都难以正常生长时,农民还可以种植适应性强的小米,不过亩产只有小麦的一半。小麦的需水量是小米的2.5倍,一旦遭遇冰河期,以小麦为主粮的部落或者饿死,或者远走他乡,文明就此中断。超级耐旱的小米则有能力继续养育华夏先民。另外,小麦还需要灌溉以补充水分,然而长期灌溉还会引起土壤盐碱化,两河文明就因此而消亡。所以说,以耐旱的小米为主食应该是中华文明能够熬过小冰期的又一个原因。

因为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小米在民间颇具声望,一直都是孕妇的重要食物。古时候小米亦称粟米,因为米粒直径小,就有了“沧海一粟”的说法。2002年,考古专家在青海喇家遗址中出土了一碗老面条,距今约4000多年,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条”。需要说明的是,这碗面条的原料并不是小麦,而是小米。小米大约4000年前也传入欧洲,在中世纪也曾是穷人的食物,但今天已很少有人种植。

除了小米,华夏先民还种植着另一种抗旱谷物——糜子,也称黍米或黄米,也曾是北方人的重要粮食,还经常出现于古诗中,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糜子米粒略大于小米,今天在田野里已经很少见。在古代人的生活中,祭祀和典礼繁多,黍米酒的消费量很大。元朝以后,高酒精度的高粱酒开始取代黍米酒,高粱也顺势抢占黍米在田野中的份额。北方人用黍米做腊八粥,蒙古族喜欢用黍米做炒米。过年前,很多人家还会用黍米磨面蒸馍,里面包上豆沙馅,俗称“黄米团”,口感糯软,蘸上白糖特别好吃。在贫穷的日子里,它是我少年记忆中的高档食物。很多农家还用糜子秸秆做成扫地用的笤帚,父母们经常用它来教训闯祸的孩子。

第二,长江流域的水稻,养育了战乱中的南渡民众,支撑起北方的繁荣。

松散的黄土虽然易于耕作,却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特别是在东亚季风气候下,雨季集中在夏季,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冲刷流失。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曾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2000多年前,大量的森林草原地带已经被开垦成农田。到了秦汉时期,随着人口增加,农业开发程度不断提高,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隋唐时期,关中平原上的灌溉农田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大半,粮食产量无力支撑长安城里越来越多的人口,需要大量从南方江淮地区调粮。黄河是主要的运输通道,然而从洛阳到长安的水路必须穿过三门峡天险。船夫们要站在依山开凿的黄河栈道上,牵挽粮船逆流而上,非常艰险。据说当时在这处天险每过三条船,就会沉一条。形势所迫,隋炀帝和武则天成为“逐粮天子”,为了给长安城减少些粮食压力,经常带着数万臣民跑到洛阳“避暑”,于是就有了“西都长安〞 和“东都洛阳”。特别是唐朝中后期,生态环境恶化叠加天下刀兵,帝国一直笼罩在缺粮的阴影中。

经济学中有一个风险控制原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如果中国只有黄河这“一个篮子”,一旦面临气候变化或异族入侵,华夏文明很可能会像其他文明那样最终消亡。所幸中国还有第二个“篮子”,黄河向南500千米,就是绵延5700千米的长江。

唐宋时期,北方战乱频发,大量北方难民涌入长江流域。大面积的沼泽湿地被开拓成水稻田,养育了落难苍生。水稻的单产要高于小麦,南方稻作后来还发展出一年两熟。正因为有了长江流域的水稻作承接,才缓解了黄河流域小米和小麦的负担。从黄河到长江,这种深层次的地理布局构成了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缺少的战略纵深。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地缘压力下,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形成了紧密的地缘互助。当黄河流域成为对抗北方入侵者的前线时,长江流域成为提供后勤保障的战略大后方。

要把长江流域的粮食运到黄河流域,还需要开凿一条黄金水道。隋炀帝开始修建从洛阳到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贯穿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成为沟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东南富庶的身子,伸着1500千米的细长脖子,供养着西北长安这颗头颅。运河水滋养着两岸农田,承载着商贾船舶。从此,北方大漠孤烟的豪爽与南方小桥流水的柔和相互交融,带火了沿岸的商贸经济,绵延千年。

元朝建立以后,定都北京,开启了京杭大运河的时代。运粮的船只不再取道河南,而是从河北、山东直入安徽和江苏等地,长安、洛阳和汴京等城市就此失去往日的光辉。近代中国开启铁路修建,大运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精耕细作、勤俭节约的农耕文化,让有限的耕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旱,种地不多些心思,就打不出很多粮食。过去2000年,古代先民摸索出一套精细复杂的栽培技术,不断激发谷物的产量潜能。早在汉朝时期,铁犁牛耕就得到广泛应用,垄作、间作和轮作等耕作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大规模的灌溉工程拓展了耕地面积,人畜粪便已经被用作肥料,帮助谷物提高产量。

铁犁入土,穿沟成垄,广阔的原野上出现了一条条垄地。看上去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发明,却能显著地提高粮食产量。打垄通常是南北走向,这样阳光可以照射到作物根部,增强光合作用。沿着垄地条播种植,让谷物有了合适的行距和株距,通风顺畅,有序生长。农人走在垄间,耕作便捷,不会踩到谷物。另外,垄地表面呈锯齿状,表面积增加了25%,会接受到更多的阳光,昼夜温度增加2—3℃,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垄地起伏还能降低风速,减少水土流失。还有,地势高的地方将谷物种在垄沟里,可以抗旱保墒。地势低的地方可以将谷物种在垄台上,可以排水防涝。隔年开沟时,让垄台和垄沟互换,耕地得以倒班。

领先世界的耕作技术使得古代中国的粮食单产比西欧要高出几倍,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宋朝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亿,为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人口基础。尽管在元朝和清朝,北方的草原民族也曾依靠武力入主中原,然而征服者的人口还不到汉民族的1%,文化势能也处于劣势,最终被以柔克刚的农耕文明所同化。深重的苦难磨砺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也造就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秦朝时期,西安还地处中国疆域的西北。看看今天的地图,西安已经位于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种地要有细致的规划,综合考虑节气、土壤和人力。早在战国时期,华夏农民就懂得种“谷必杂五谷,以备灾害”。一旦遭遇灾害,单一作物容易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千百年来,各家各户的田地里种植着五花八门的农作物,谷物、蔬菜、果树和棉麻等应有尽有,院子里还有水井、磨盘和织布机。即使在外部商品交易中断的情况下,小农经济依旧可以自给自足。

谷贱伤农是悬在农民头上的千年之剑,旱涝、病害、蝗虫和老鼠也会带来损失。春夏之交,青黄不接,农民更要勒紧腰带过日子。古人在《勉谕儿辈》中写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人多地少塑造了中国人勤俭节约的性格特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存钱意识,不喜欢做“月光族”,必须存有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走上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之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自给自足,与世无争。遇到灾难和战乱,人们就躲在各自的村子里,老老实实做庄稼人。小农经济和勤俭持家让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生存韧性。当然,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最稳定的臣民,难以形成挑战皇权的力量,帝王也乐见天下一盘散沙。华夏文明一脚踏上了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之路,未能像欧洲那样发展出主要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古代皇帝经常把“江山社稷”挂在嘴边,“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春节俗称“过年”,《说文解字》中,“年”的释义就是“谷熟也”。丰收以后,人们用新谷做成美食,聚在一起酬谢神明,祈求风调雨顾的好年成。公元104年,汉武帝推行《太初历》,以一月为岁首,正月初一成为新年的第一天,年也就此有了固定的时间,世代相传。除夕之夜,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吃年夜饭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习俗。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99%的时间处于农耕社会。认识五谷、认识耕种,可谓认识东方文化的一种方式。面对同样一块空地,游牧基因的西方人会做成绿草坪,而农耕基因的中国人则会种上农作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已经嵌入民族的基因。闲适澹泊的田园生活吸引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文人,他们辞去官职,回到原始质朴的乡村。

谷物在中国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汉字中有133个字以米为偏旁。“精”字的本意就是指精选后的米,而后被升华为一种精神文化,有了以下词汇:精彩、精英、精神、精髓。词典里更有很多描写谷物的成语:五谷丰登、救命稻草、脱颖而出……时至今日,很多人仍把工作和谋生称作“饭碗”和“糊口”,程序员的绰号是“码农”,创业之初叫“种子期”,秀恩爱说成“撒狗粮”,升职要感谢领导“栽培”,企业家倡导“行业深耕”,公益活动被誉为“播撒爱的种子”,股市里“满仓”意味着大家有信心,套牢赔钱会“关灯吃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围绕着一圈谷穗。谷穗能够跻身国徽元素,也有着一段故事。1942年冬天,宋庆龄在重庆寓所宴请周恩来等人。炉火摇曳,映照着壁炉架上垂下的两株刚刚采收的稻穗。这时有客人赞叹稻穗“像金子铸成的一样”,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80%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1949年后,这一想法成为了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河流域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有多长
黄河流域为何不会是夏朝夏文化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明能屹立不倒?答案:民以食为天
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我们祖先也是 | 赵志军 一席第564位讲者
白玮|小麦:开启华夏面食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