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戎字
userphoto

2015.05.10

关注

=+十(盾牌的握柄,代盾牌)。

造字本义:戈戟与盾牌,古代士兵的基本装备
 


其字由用于进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构成,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

 戈+十= (róng)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戎,兵也。——《说文

A: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字从戈,从十。“十”是甲骨文数字,相当于阿拉伯数字“7”。“十”也是甲骨文干支字中的天干第一字,相当于隶定字形“甲”。在甲骨文字中,“十”表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戈”与“十”联合起来表示“周期性战争”、“周而复始的例行战事”。本义:(商王室)每年在西部地区发动一次的“减丁战争”。引申义:1.战争。征伐。2.兵器。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3.军人。军旅。4.(西部地区的)敌对民族。敌寇。5.拔除。说明:迄今为止,历史学家明确知道的“减丁战争”是金朝对蒙古大草原的用兵,每年固定时间发动一次,专门杀蒙古男子,妇女儿童则被掳略为家奴。目的是要减少蒙古地区人口,削弱其军事实力,减轻金国的边防压力。但是,经过“戎”字形义的研究,现在可以断定,商朝时候,就有了减丁战争,就是商王室在中原以西的陕甘青地区每年发动一次旨在减少羌人数量的例行征伐。甲骨文记载了许多“伐羌”、“获羌”、“用羌”(即用羌人做牺牲祭祀祖先)的事实。现在可以断定,“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西戎”的本来词义是“对西方周期性用兵”,转义为“用兵的对象”,成为西方少数民族的汉语名称。“戎”字成为“绒”、“羢”二字的组成部分是有其道理的: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即羊绒具有周期性特点:每年生长和脱落一次。这和减丁战争的性质和周期相同。因此,商代的“减丁”战争相当于每年一次的“剪羊毛”)

B:根据金文字形解释:字从戈,从十,“十”金文盾牌的象形文线条画的结果,并非数字之十,戈盾合文及戎字,金文用法本义战争兵器总称,或者借为戎族。



会意字。“戎”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由“”和一个十字符号构成,“戈”本义是古兵器;十字符号是“”字,意为铠甲,用于防御。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提出“戎”下的“十”字是“(guàn)”字的简化写法,模拟的是盾牌。其实,无论是“甲”还是“毌”,都是用于防御的。“戎”字中既有用于进攻的兵器,也有用于防御的兵器,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兵器的总称。金文,“十”字符号中间变为一圆点,更像“盾”形了。图13是小篆的形体,发生了讹变,将“盾牌”形变为小篆“甲”字。隶书、楷书又将“甲”字改为“十”字,延续至今。

区别

《世语新说》中记载了“王戎识李”的故事: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小朋友都去摘,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为何不去摘,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人们尝后,果然如此。

    相似的故事后来再次上演。《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过河阳,暑热口渴。众人见路边有梨树,争先恐后摘梨吃。许衡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为何不食,许衡说:“不是自己的不可以摘取。”那人说:“时局混乱,梨树已经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才华横溢,但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好,《晋书》说王戎“性好兴利,积实聚钱,而又俭啬”;《世语新说》关于“俭啬”的九条记载中,有四条说的是王戎。七岁能“识李”,但考虑的只是自己能否获利,也许从那时起就决定了他未来的性格。而许衡不关注梨甜不甜,只问这梨是不是自己所有,面对诱惑,有自己的原则。后来许衡成为名臣、著名学者。去世后,其品德言行为人们所推崇,被誉为“元朝一人”。



而在“竹林七贤”中,往往最早被大家熟悉的人,可能就是王戎了。因为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做了一件事,直到今天还广为传颂。这件事就是“王戎七岁识李”。当年,仅仅七岁的王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玩,路边有一棵李树,小伙伴们都兴致勃勃地爬到树上,摘李子吃。只有王戎一动不动。别人为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若是李子又香又甜,早就被路人摘完了。现在树上满满都是李子,说明这些李子根本就不好吃。”果然,小伙伴们摘下来李子一尝,又酸又涩,谁都不肯再吃了。
事实上,关于王戎自幼聪慧过人的故事,还不止“七岁识李”。还有一次,六七岁的王戎在宣武场看表演,笼中的猛兽咆哮不止,众人都被吓跑了,只有王戎毫不畏惧,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看到后,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就叫过来问他为什么不怕猛兽。王戎说:“猛兽在笼子中,更不出不来,我为什么要怕呢?”

还有一次,“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去找王戎的父亲王浑。王浑和王戎正在下棋,落子的时候有些犹豫不定,王戎就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举棋不定,心有旁骛。”王戎这一句话,为后世贡献了两个成语,也让阮籍大吃一惊,知道这个孩子非同一般。从此以后,比王戎大二十四岁的阮籍,成了王戎的好朋友。他再去王家,就不再找王浑,而是和王戎聊起来就没完。他还告诉王浑:“濬冲(王戎的字)和你不是一类人,他清虚可赏。跟你说话,不如和濬冲说话。”
成语“卿卿我我”,也出自王戎。王戎的妻子总是用“卿”来称呼王戎。王戎说:“女人家用卿来称呼丈夫,有些不太恭敬,你以后不要再这样称呼我了。”王戎的妻子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所以,“卿卿我我”以后就成了表示夫妻恩爱或者恋人之间关系很甜蜜的成语。从这个成语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来,王戎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

同时,王戎还是晋代非常有名的孝子。他曾经与和峤一起经历了大丧(父亲或者母亲过世)。王戎因为大丧而骨瘦如柴,和峤在大丧期间哀痛哭泣,礼仪周全。晋武帝司马炎就问刘仲雄:“你经常去探望王戎与和峤,听说和峤因为大丧而过度约束自己,正是让人担心啊!”刘仲雄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全,但精神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王戎虽然礼仪方面不如和峤,但悲痛得骨瘦如柴,连走路都要靠拐杖。我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该担心和峤,而应该担心王戎。”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世的时候很有名望,他过世的时候,他的那些旧随从和部属,赠送给王戎一百万钱,让他为父亲安排葬礼,王戎全部推辞不受。从此以后,王戎的名气就更大了。

可是,人性有时候很复杂,也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儿就聪颖过人,长大之后又非常有名望,对父母孝敬,与妻子恩爱的王戎,忽然变得令人费解,不禁吝啬得像“铁公鸡”,还为了活命,做了一件令人惊掉了下巴的事,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不同寻常的味道。
曾经坚持不接受别人给父亲的丧葬之资的王戎,后来究竟有多吝啬?在《世说新语·俭啬》中一共记载了九件事,其中关于王戎的吝啬就占了四件
第一件事是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子结婚的时候,他只送了一件单衣,过了一段时间,又找借口将这件衣服要了回去;第二件事是王戎虽然很富贵,家里的房屋、奴仆、良田,在洛阳城中几乎无人能比。因为家里的账簿、契约太多了,他经常和妻子一起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第三件事是王戎家里有品质非常好的李子,因为怕别人得到这棵李树的种子,王戎再卖李子的时候,先把李核钻破;第四件事是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頠,裴頠借了王戎几万个钱,王戎一看见女儿女婿,就把脸拉下来了。王戎的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了父亲,王戎的脸色才雨过天晴。

不过,这都还不是王戎做的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事。他为了活命,做了一件很“有味儿”的事,才更被人诟病。
太安元年,王戎升为司徒。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齐王司马冏。司马冏就找自己手下的人,一起商量对策,王戎也在其中。王戎说:“王爷你虽然功劳很大,但是现在你赏赐不均衡,早就有人心怀二心了,现在那两位王爷的兵马强壮,不可抵挡,你不如辞官归里,将权力让给他们,可能就没事了。”司马冏手下的另一位官员怒气冲冲地说:“你说这话,一点都不体恤王事,就算王爷赏赐不及时,责任也不在王爷身上,那两位王爷就是乱臣贼子,大家应该齐心协力讨伐他们,你怎么说这样的话?自汉魏以来,你看到过王爷放弃权力回家,能保全自己和妻儿性命的吗?说这话的人,应该立刻杀了!”
司马冏也非常愤怒,立刻就要杀了王戎。王戎怎么样了呢?《资治通鉴》记载了八个字,“戎伪药发堕厕,得免”。

也就是说,王戎为了活命,假装自己药力发作,不受控制,“噗通”一声掉进了厕所中,才躲过一劫。果然“够味儿”啊!
为什么王戎的人生,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东晋人戴逵评价说:“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也就是说,戴逵认为王戎后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明哲保身”。
晋朝,可是说是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司马炎死了之后,将皇位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从此以后,晋朝就没有安生过,“八王之乱”将建立没多久的晋朝,搞的一团乌烟瘴气,有多少名士在无休止的争斗中白白送了性命?王戎是被吓着了,为了自保,才屡屡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样子。
但这种说法,用一个词概括,不过是“苟且偷生”。一代名士王戎,由尽人皆知的神童,到“伪药发堕厕”,也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九:武
戎字有何本义,甲骨文揭开真面目,难怪周朝称西戎为“戎”
如何辨别戌、戍、戊、戎这几个字?
「盾」相关的汉字
猜谜解字说“干”字
汉字探源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