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字
userphoto

2015.09.26

关注

评【评評】(pínɡ)

  “评”,繁体为“評”。形声字,从言,平声。“言”为语言、文字,“平”为公平、平等、平和、平常、平静。《广雅》:“评,议也。”本义是议论是非,评判高下。“评”为评点、评判、评断、评讲、评论等。“评”从平,意为评人、评事、评物,要以平常人的心态,平心静气地用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评论之词不能主观片面,或褒贬不实,而要公平、公正,言之有理,以理服人,不可因关系亲疏、个人好恶而携私怀忿,诋毁中伤。每个人都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更是举足轻重。作业批语、个别谈话、上课发言、考试分数、学期总结,评价无处不在。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导航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勤于交流、用语谨慎,讲究评价的艺术。另外,“评”本身有评比之意。所谓旁观者清,在比赛中,作为评判者,态度必须中立。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被评之事物,才能做到出语公平,论断准确。

  “评”又可以引申为评语、评论,表示带有结论性质的话,偏重于书面语。文学评论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最早兴起于汉朝。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魏文帝曹丕的《典论》,其后是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钟嵘的《诗品》。六朝以后,名家名作更是层出不穷。文学评论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文体,而“评”也就成为一种文体的名称。如今还有影视评论、文艺评论、新闻评论、时事评论等。

  黄昇《〈诗人玉屑〉序》:“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人生病了,需要医生开方抓药,吃了药才能治好。同样,写文章也需要别人适当而正确的评论,才能发现自己的欠缺,从而有所提高。作家风格、作品特色及其深刻蕴含、独到之处,有时连作者本人都意识不到,而慧眼独具的评论家却能进行挖掘、总结和阐发。如明末清初的金圣叹点评屈原赋、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等,颇多真知灼见,受到时人的普遍认同。

  某些文艺形式、流派的兴起、成型、发展和没落,以及作家自身的成长、成名,无不受到评论的影响,甚至被舆论和媒体所操控,即所谓的“捧红”、“封杀”或“炒作”。尽管作家的成就、作品的高下是客观存在,但对作家、作品的命运而言,有时说“成也评论,败也评论”,并不为过。


评 píng 形声。字从言,从平,平亦声。"平"为"秤"省,义为"称重"。"言"与"平"联合起来表示"报称重量"。本义:粮库官吏对农民缴纳的公粮进行称重和目验后报出重量数字和质量等级(以便文书记录)。引申义:说出判断,发表意见。


差评、中评与好评

唐高宗时期,河西走廊发生战事,部队粮食消耗很快,需要调运粮食补给。朝廷及时下达命令,调运粮食支援前线,主管漕运的官员赶紧起程,率领货船到钱塘调运粮食。

货船粮食装得很多,在匆匆前进的路上,突然遭受暴风袭击,导致货船迅速倾覆,粮食全部倒人水中,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翻船事故恰逢年底,官员需要接受考评,调运粮食的负责人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卢承庆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主管考评选拔官员,年终要对官员进行考评,考评对于官员非常重要,涉及次年的升迁。

调运粮食的官员接受考评,卢承庆直接给负责人评定为:“漕运损失粮食,评为中下级。”调运粮食途中遭遇厄运,得到卢承庆给予的差评,影响到来年的官场生涯,漕运官员竟然沉默不语,似乎与他无关,没有辩解、没有抱怨。

漕运官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卢承庆欣赏他的宽宏气度,不想让考评影响他的前途,立即将评语改为:“翻船并非漕运官员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由于途中偶然遇到狂风暴雨,天灾不是个人力量能够避免的,评为中中级。”

在得到中评后,漕运官员心平气和,既没有高兴的神采,也没有惭愧的言词。无论怎么样评价,漕运官员都坦然面对,没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踏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卢承庆赞赏他的宽阔胸襟立刻把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级。”

卢承庆理解翻船的原因,能够表彰别人的优点,出于怜惜人才的好意,两次更改考评等级。在评定他人的时候,不要受到臆测影响,需要看到事情的真相,给人家中肯的评价。



评价


美容院说我皮肤差,

理发店说我头发干枯,

养生馆说我哪哪都欠佳,

不爱我的人又说我脾气不好。

只有服装店的老板娘对我好,说我穿啥都好看


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也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个妓女唱歌逗乐。阎氏听说后,披散着头发,光着脚,露着胳膊,提着刀,气咻咻地找了过去。客人一看,跑得精光,阮嵩躲到床底下,妓女们夺路逃散。

州长官崔邈听说后,在给阮嵩作政绩考核时写下评语说:“老婆刚强,丈夫柔弱,连老婆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县的百姓呢?老婆这么无礼,丈夫的才能在哪儿呢?评为下。”吏部见了评语,就免了阮嵩的官。



说出你的理由来

约翰·休斯顿是一位以睿智和古怪著称的伟大导演,曾9次被奥斯卡提名,并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奖,他获得的其他奖项更是难以计数。

在家里,约翰教育孩子是严厉和关爱并举。在他的悉心呵护和帮助下,女儿安吉利卡·休斯顿在他执导的影片《现代教父》中,表演出色,一举夺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最令安吉利卡难忘的,是父亲对她严格的教育和要求。安吉利卡在回忆她的成长过程时,这样写道:

每天早上,我和弟弟托尼都要来到他的房间,向他详细报告当天的计划和打算。我和弟弟发现,父亲喜欢成熟点的孩子,而不喜欢充满孩子气的孩子。或许因为他本人智商高,学识渊博的缘故,他对傻里傻气的人、不太聪明的言语,都没有足够的耐心。

有一次,在晚餐桌上,我们的话题渐渐转移到大画家梵高的身上。我有些随意和轻率地说:“我不喜欢梵高。”“你不喜欢梵高?”他马上接话道,“你先说出他6部作品的名字,然后再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当然,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来。父亲勃然大怒,严厉地训斥道:“马上给我离开餐桌,直到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为止。”在我离开餐桌后,父亲又大声地在我身后吼道:“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不能说出你的理由,就不要随便发表你的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故32:宠辱不惊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26)
老祖宗:内心越强大的人,越有这些“迹象”
“宠辱不惊”的典故由来
人生顺逆平常事,面对逆境,你要如何选择呢??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