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肆字
userphoto

2015.09.27

关注

肆【肆】(sì)

“肆”,形声字,从長,聿声。

“長”为长短之长;“聿”为“笔”的古字,即毛笔,是书写的工具。“長”“聿”为“肆”,表示把很多笔摆成长长的一排。“肆”的本义是陈列、摆设。《说文·長部》:“肆,极陈也。”“聿”的甲骨文像手执笔书写的样子,“肆”又表示内容写得很长,或长时间地写下去,无休无止,随心所欲,没有节制。引申到为人做事,“肆”则为恣纵、放肆、肆意妄为、肆无忌惮等。

《诗·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意思是有的人为他铺陈宴席,有的人给他摆设几案。此“肆”表示本义。“肆”又因发音相同,被借为数字“四”的大写。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官书数目一二三四作壹贰叁肆,所以防奸易也。”说一二三四等数字笔划简单,容易篡改,于是在严肃文件上,借用字画复杂的同音字来代替,以防人作奸改易。

“肆”为恣纵、放肆。《玉篇》:“肆,放也,恣也。”《楚辞·天问》:“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这四句是说:桀征伐蒙山,除了得到妹嬉之外,还得到什么呢?妹嬉若不恣纵其欲,汤怎么能诛罚她呢?汤灭夏,将桀和妹嬉放逐南巢而死,是因为桀残忍暴虐、妹嬉淫肆放荡。我们常说的词语“肆无忌惮”、“大肆搜刮”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恣纵无度的人最终归于失败。始皇,建工事无度,役百姓无数,被奴役之人死伤狼籍,最终导致秦朝亡于平民百姓的揭竿而起。由此可见,“肆”实在是必亡之象。

“肆”为店铺、作坊。手工业主的店肆往往是前店后场,前店出售,后场加工生产,生产与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其中的“肆”指作坊;而《汉书·通货志》中的“开市肆以通之”之“肆”则是指把货物陈列出来吸引顾客的地方。从西周直至唐代,手工业者都是在市场上列“肆”而居,可称市肆。城邑市场里的“肆”按所出卖物品的种类可划分为功能各不相同的肆:卖酒的为酒肆,卖鱼的尾鱼肆,卖茶的为茶肆,卖书的为书肆等。

书肆出现得非常早。扬雄《法言·吾子》已有“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的记载。东汉时,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城市里的书肆数量不断增长,典籍文献中有很多生徒到书肆去看书和买书的记载。如大思想家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王充没钱买书,就经常到洛阳街头的书肆中读书,其流传千古的哲学巨著《论衡》,就得益于他早年在书肆中的阅读积累。唐代以后,书肆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很多书肆都融编书、刻书、售书为一体,设备齐全、文化品位高、规模大、竞争力也很强。

唐以后,卖酒、卖茶、卖饭之类的店肆不断突破“市肆”的范围,而至逐渐遍布乡野,这时的“肆”已非严格意义的“肆”了。不过,酒肆、饭肆作为店铺的称呼却沿袭下来。如张华《博物志》云:“刘元石于山中酒肆沽酒。”山中自然没有市肆,故这里的“酒肆”实指的是山中的酒店。肆对于当时国家的繁荣影响甚大。宋朝时,店肆已无处不有,这从一些笔记、话本中可见一斑。《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记录的店肆成百上千,可见当时店肆之盛况。然而店肆在古代却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场所,以至词语中“酒肆”与卖唱之所“勾栏”常常并用。

“肄” 字源于古代祭祀时杀牲的动作,本义是学习和反复练习,所以对学习完的称“肄业” 。商代甲骨文中的 “肄” 和 “肆”是同一字。左旁的“

” , 是豪猪的形象, 右旁是 “又” 字( “又” 是用三个指头代表手的形象),手指间的小点是血水形,整个字表现的是杀牲的情景。周时的金文1-2在手下加一“巾”字,表示杀完牲后在擦手收拾死牲。金文3的手上是一盘形器皿,表示将牲置于盘中,陈列到祭台上,这是 “肄” 的本义。这里的陈列和摆放后来引申为货店、货摊的陈列,如 “酒肆、书肆”等。小篆据此分别写作“

、 

、 

” 。 隶书(汉《曹全碑》 )以横平竖直的笔画取代了古文字,进入今文时代。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为什么我们平常都说你“放肆”,而不说“放叁”或“放伍”?

大河报-趣闻

2022/04/22 18:26

我们平常都会在一个人过分、有失礼法的时候使用到“放肆”一词,有时候也会在长辈教训晚辈,或者是上级对待下级的时候使用。

那么关于这个词的来历又是如何呢?为什么不说“放叁”“放伍”呢?

说到“放肆”一词,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杨贵妃。

我们都知道,唐明皇最宠爱杨贵妃。有一次,他们两个在皇宫里玩掷骰子的游戏,女方先投。结果杨贵妃运气特别好,一下子就掷了一个双叁点!

这让唐明皇特别的不爽,他也不想输,于是投的时候不停的喊:“双肆点!双肆点!”

结果皇帝运气爆棚,掷出了双肆点!

于是龙颜大悦,他觉得肆点就是自己的幸运色,于是拿出红笔,把肆涂成了红色!

由于皇帝是老大,是一国之君,于是民间在玩骰子的时候,就把壹点涂成了红色。

这这样,后来骰子中的一点和四点就成了红色。

由于肆成了唐明皇的专属幸运数,民间玩骰子的时候,为了避讳,不敢压肆点。一旦有一个人把赌注放在了肆点,就会被其他人喷:“你放肆!”

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个妃子跟唐明皇玩的时候,毫无顾忌的把钱压到了肆上面,导致唐明皇不爽。

其他人也说她“放肆”,就是说她不懂规矩,毫无顾忌。

不过“放肆”一词其实最早出自《关尹子·六匕》,关尹子是跟老子同时期的大家。

在他的著作《关尹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鰕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只蜂再小,它也能游观天地。水中的鰕再小,它也能在大海中放肆。”

当然这里的“肆”字就不是指数字了,它必须跟“放”字放一起读,不能分开解释。而“放肆”,其实就是指任意作为,不加拘束。

除此之外,《新唐书·李绛传》中也有记载:“治生於忧危,乱生於放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放纵,任意,不加约束。

当然,如果我们拆开“放肆”一词单独解释,就会发现,“肆”字最早的时候其实是摆设、陈列的意思。

如此一来,“放肆”一词就成了陈列尸体的意思。“放肆”的这个含义在《周礼》中有记载:“王崩,大肆以秬鬯弥。”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天子(国王)驾崩之后,掌管礼仪的官职要先把王的尸体陈列好。其中,“秬鬯弥”指的是,使用一种谷物和美酒清洗身体。

其实在周代还有“肆官”这个官职,职责是祭祀的时候负责陈列物品和贡品。《周礼》中也有规定,被处死刑的人要“肆之三日”。

这里的“肆之三日”指的就是要陈列尸体三天,给予群众最大的震慑力。

随着后来汉字的演化,这个词的含义就固定了,往往对顶撞长辈的晚辈或者冲撞上级的下级使用。而为什么不说“放叁”、“放伍”呢?

因为这两个词是人民理解错误,才臆想出来的。除了第一个杨贵妃的解释尚能对上外,其余的正式解释都对不上,因为这个“肆”本来就不是指数字。

当然,之所以我们现在还用繁体“肆”字,也是因为放肆里面的肆并不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里面的肆。

而数字的“肆”除了写支票或者跟钱有关的时候使用外,其余的时候很少会用“肆”代替“四”。

所以,“放肆”一词根本就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放四”,这是说不通的。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字的搭配是代表特定意思的,改了就真的失去了原来的意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酒文化漫谈
每日一字| 002 书
常人春:老北京年前的市肆
中华酒楼
画中千年的地摊
酒文化中最漂亮的风景——红杏梢头挂酒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