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字
userphoto

2015.10.09

关注

“人”字是個象形字,它有一個很大的特徵:身子前傾,而不是挺直腰桿堂堂站立。古人行禮拱手作揖,就是前傾著身子,然後雙手抱拳。這種姿態直接讓人感受到一種謙卑。人應當要謙卑,或者就是神對人類的基本諭示。傳說人是神按照自己的樣子所造,所以「人」應當要對造物主、對神謙卑,這說起來也很合理。 


人 “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人”皆像侧面站立的人形,后演化为一撇一捺。本义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高等动物。“人”的一撇一捺像两条腿。人靠双腿挺立于世间,体现了直立行走以及双手从四肢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性。一撇一捺分别代表人的肉体和精神,两者互为依存和支撑。一撇一捺揭示出人类社会的二元性:阴和阳,男和女。一撇一捺寓意着人有两面性。一撇一捺为“人”字,规矩中正,不偏不斜,强调人要堂堂正正,挺直站立;要修身养性,不急躁,不温吞;为人处世,随和通达。


李悝识人“五法”

李悝(公元前44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政治家、魏国丞相。

《史记·魏世家》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为相。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询问他的重臣李悝。李悝列举了五条辨识人才的标准(史称“识人五法”),魏文侯根据李悝所提供的这一标准,最后录用魏成子为相。

李悝辨识人才究竟是哪“五法”?

一曰,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

二曰,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养有为之士,则可重用。

三曰,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四曰,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五曰,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这是李悝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识人五法”,并运用于他的工作中,使他广揽天下人才。司马迁说:“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当时魏国能走上富强之路,成为在战国初期一个称霸一方的强国,连当时的强秦也对其畏惧三分,李悝是作出很大贡献的。

为政之道,贵在用人。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各种利益面前,往往嘴上说的、行动做的与内心想的并不是一回事。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实际上却心怀欺诈;有的人看上去正直,实际上喜欢窥视;有的人表面尽心尽力,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更是会伪装自己。史上的事例,举不胜举。所以,要看准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既要观其表面的言,还要察其实际的行,更要考其日常生活中对具体情况的反应,唯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本是千古一道难题,古人对此早有经验。孔子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白居易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警语;陆游有“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的咏叹。连民间老百姓也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都是说的对一个人的认识,需要时间和众人的评说。不过,识准和用好一个人才也并非那么不易,识和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识是前提,也是用的基础;用是识的归宿,也是衡量识是否准确的有效载体。

李悝的“识人五法”其实也没有多少深奥的地方,就是从平时常见的“居、富、达、窘、贫”几方面中去看一个人的德行。因为平时的这些细微末节,最能反映一个人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一如《吕氏春秋》所写的“八观六验”之说:“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李悝的五条识人标准,虽然是在几千年前提出的,但至今对于我们识人用人依然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人上不傲

王阳明曾言:“为人傲气,人之大敌;千罪百恶,皆从傲来。”

苏东坡虽饱读经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但个性也是出了名的孤傲。

有次,他去野外郊游,漫步在田间小路上。

忽然,迎面走来一个挑着泥担的农妇,挡住各自的去路。

他心里想,自己好歹也是有名气的文学家,怎能给乡野村妇让路。

于是便说:“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人,汝妇当让道于我。”

农妇听了不恼,含笑说:“你既是读书人,那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便让你。”

他轻蔑地笑道:“你尽管说,我最擅长的就是吟诗作对。”

农妇道:“一担重泥挡子路。”

仲尼是孔子,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一听大惊农妇竟有如此高的才学,惊慌半晌也答不上来。

这时,路边劳作的农夫哈哈大笑,他情急之下应对:“两行夫子笑颜回。” 结果又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赶忙脱下鞋袜跳进田里,给农妇让路。

孔子有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一个人要有傲骨,不可有傲心,人生在世,最忌傲世凌人。

得势不傲慢,有功不自大,保持谦和温润,这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能获得持久的尊重,积攒自己的口碑。

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一般。

贾母虽自幼口含金钥而生,地位尊崇,但从不居高临下,无暴戾之气。

反而平易亲和,行事作风秉持公道,会站到别人的立场上说话。

她怜贫惜老,刘姥姥来道谢,称呼贾母一句“老寿星”,贾母亲切地回应她一句“老亲家”,丝毫没有轻视这位乡村老妪,而是充满了温馨和亲切。

她宽待下人,当凤姐要打犯错的小道童,贾母却生怕“唬着他”,再三叮嘱人“别叫人难为了他”。

她重人轻物,比御用还好的料子,随手便送刘亲家两匹做帐子挂,剩的做些夹背心给丫头们穿,免得“白收着霉烂了”。

这些无不体现真正的贵族的教养和厚道。

也难怪她从重孙媳妇做起,到贾家老祖宗,受人拥戴,稳坐贾家当家主母的位置。

一个人的形象是否高贵,不是看他身份有多富贵,而是看身段能放多低。

人最浅薄的行为,是位居人上,便狂妄自大;最难得的修为,是见过辽阔天地,依然体微谅弱。

人活一世,际遇转腾,站在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人家也会有爬上山的时候。

唯有保持低调谦和,时刻看清自己,我们的人生会走得更顺利、更长远。

人下不卑

有人说:“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身处高处,不看轻别人,是涵养;身处低处,不看轻自己,是自信。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曹雪芹的笔下,她虽然是个世俗老妪,但却表现得不卑不亢,让人感觉真实舒服。

为了解决生活拮据,她带着孙儿去荣国府“打秋风”。

第一次去荣国府,受到王熙凤和鸳鸯等人的取乐,她却笑道:“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敢用“咱们”两字,说明了她的内心并没有因出身寒微,而放低了自己的身份。

最终靠着自己的高情商得到了王熙凤银子的馈赠,解决了家里之难。

二进荣国府,她送去一车瓜去感恩,见到了老祖宗贾母,与其唠嗑说话,得体真诚。

她那看似不顾脸面,扮小丑表演趣事,取悦了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但她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反而觉得将欢笑带给众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不仅体现了她不卑不亢的大格局,也让她受到了贾府热情款待,得到了丰厚的馈赠。

面对富有的贾府,她没有嫉妒和抱怨,反而在人之下时将自己当人。

当贾府这个“靠山”倒了,她也没有慌张,而是有情有义救出巧姐儿,最终靠自己不卑不亢的心,把穷日子过得从容安稳。

清代点评家涂瀛曾在《红楼梦论赞》中有这样一句评语:

“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一切揣摩求合,思之至深。是真肝胆,真血气,真性情之人。”

人生起起落落,世事无常,我们无法保证自己能达到多高的顶峰,但我们可以选择身处低谷时的不自弃。

居处低位时,自己不自卑,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有机会让别人帮扶。

如果连你都看轻自己,自暴自弃,别人又怎么会看重你呢。

正如柏杨先生说的:

“八十年走过崎岖路,凝聚为一句叮咛:人,之所以为人,第一是要自己有尊严;第二是要尊重别人的尊严,而且是诚挚地尊重。”

所以,不管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不卑不亢的内心,如此才能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

人前不炫

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问答:“什么叫做高级的修养?”

有个高赞的回复:“如果你有美食吃,请不要在饥饿的人面前吧唧嘴;

如果你有钱,而你知道对方没钱,请不要在人家面前炫富;

如果你瘦了,恰好别人正在为肥胖困扰,请不要对别人品头论足,炫耀自己。”

的确,分享喜悦是正常表现,可一旦有了私心,过了度,便成为了伤人伤己的利器。

就像,在朋友圈大肆炫富、炫人脉的周劼,结果他被全网追击,不仅自己停职调查还牵连全家;

还有,因为妻子在自媒体平台晒出老公月薪82500的收入证明登上热搜,导致这位中金交易员被停职调查,面临失业以及房贷巨压的各种风险,真的是实力坑夫。

菜根谭曾说:“君子之心事,天晴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有些人,但凡有点成就,就迫不及待到处宣扬,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可其实只会显得无知可笑。

一个人越低调,越懂得收敛锋芒保护自己,避免刺伤别人;相反,越高调,越喜欢炫耀作秀,越容易树敌招来祸害。

真正有涵养的人,无论自身有多大的成就,从不会刻意夸炫,只会更加低调处世。

当初,齐国君要封扁鹊为“天下第一神医”。

扁鹊却坚决拒绝,声称自己医术并不是天下第一,他的两个哥哥医术都比他高明。

国君不解,问他:“既然你的哥哥们的医术都在你之上,为何都名不见经传?”

扁鹊答道:“二哥扁雁能够治大病于小恙,即大病刚出现症状时,他就能诊断并及时根治,所以他只在家乡有名气。

而大哥扁鸿能够防病于未然,医术出神入化。他只要看人一眼,就能判断其可能出现什么病,然后在其得病前防范断绝,所以只有熟悉的人知道他的医术高明。

而我扁鹊,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又不能防病于未然,等到我妙手回春时,病人已经病入膏肓了。

所以,这称呼我受之有愧,我那两个没有名气的哥哥才是神医,我只是名满天下的名医而已。

不难发现,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所以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为人谦虚,看似不争先,实则争的是滔滔不绝,呈现的是虚怀若谷、大气从容的处世谋略。

人生有尺,得而不显,富而不炫,才能更专注提升自己,处好人际关系,成就自己。

作家吴军曾说:

“人这一生,要避开三样东西:人前的贵气,人后的戾气,人上的傲气。”

人生在世,离不开为人处事的分寸。

不要看轻他人,赢了身份,失了身段。

不要看轻自己,丢了自尊,失了自信。

不要炫耀自己,赢了面子,失了品德。

余生,愿你不管处于何种境遇,历经多少风雨,都能够不骄、不卑、不炫,习一身教养,活成从容自在的状态。



疫情就是人性的放大镜,也是人性的照妖镜!
不信,来看一下这些现象:
封控了,他骂你限制他的自由。
放开了,他骂你对他不负责任。
封控了,人人盼望复工复课;
放开了,工人来了一半,上课寥寥几人。
自己感染了,希望居家治疗。
邻居感染了,希望赶紧拉走。
全员核酸,紧催慢赶也不去,
取消强制核酸,免费点排起长队。
小区封控,偷偷摸摸也要出去溜达一圈(外面好安全)
全域开放,打死也不出门(外面好危险)

  

  

人与自然

近些年来,自然界出现了很多比较罕见的现象,比如气候变暖、淡水缺乏、生态平衡破坏、动植物灭绝、洪水泛滥、新疾病产生等等。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

我们中国讲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个词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词。

我的解释是:"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大自然与人类要和谐共处,不要成为敌人。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简称"民胞物与","与"是"伙伴"的意思。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含义深远。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带给我们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上述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或弊端之所以产生,根源就在于"征服自然"。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资源都从大自然中获取,因此,我们只有向大自然伸手,才能活下去。

不去征服该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就是:与自然做朋友,天人合一。

一季羡林


莫言让人醍醐灌顶的话

莫言的话一针见血,直面社会,让人醍醐灌顶

他说:"人品越好,朋友越少,人越踏实,混的越差,心越善良,苦难越多,做的越对,活的越累

这个世上从不缺的就是丛林法则,缺的是公正。现实告诉我们,做个好人难,做个老实人更难,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人不是玉


文/潘向黎

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希望改造他人,至少让他人改掉一些缺点——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改不了。因为每个人就是他自己,先天的遗传和禀赋,加上后天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这个人如今的样子,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这不是考试,这次八十分,你努力一下,下次也许就九十分了。

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人不是玉。对于玉,只要剥离外面不美的璞,再去除杂质和瑕疵,就臻于完美。

其实人更像一间房子,里面有四根柱子。每个人都有一根用差一点儿的木头做成的柱子。让人改掉所有缺点,其实就是要去掉那根不好的柱子。但实际上,那也是支撑这间房子的柱子之一,是不可以去掉的。蛮横地逼迫着去掉它,这间房子可能就塌了。

所谓的真爱,无非就是明知道你有这根差柱子,不但一股脑儿地接受、包容,而且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加固这几根柱子——不论是好木头的,还是差木头的,都一视同仁。因为他们希望你这间房子结实,长久地站在这里。


大学的时候搞个迎新晚会,我们班出合唱:《我们都是一家人》。

上台前,师兄鼓励大家说:师弟们,不要紧张,要像师兄一样镇定于是,十几个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舞台。

师兄上台后先报幕:下面我们为大家献上一首大合唱!歌曲的名字是《我们一家都是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人上不傲,人下不卑,人前不炫
国馆丨真正的成熟,是自有分寸
处世做人的模范——《红楼梦》中刘姥姥人物浅析
识人五视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作用
《红楼梦》花为肚肠,雪为肌肤的尤二姐最后自尽身亡,她值得同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