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阳受损,有四个常见因素,用一味振奋脾阳!化解胃寒、胃冷、胃胀头号周刊
脾阳受损,有四个常见因素,用一味振奋脾阳!化解胃寒、胃冷、胃胀#头号周刊#

接下来的分享,就来谈谈脾胃里阳气的事儿。

我们的脾胃,其主要职责就在于负责受纳水谷,运化水谷精微以及生化气血。可以说,我们生命的延续,就需要靠脾胃对营养、气血的生成和输布。而维系脾胃这一功能运转的关键所在,就是脾胃的阳气。在传统医学中,也将其称之为中阳、脾阳等。

要如何理解脾阳受损?
我将其归纳了四种情况:

第一种:脾阳虚弱
这类患者,由于脾阳不足,不能温煦四肢。所以就极容易出现四肢不温、发凉,浑身怕冷,倦怠乏力,面色不好等。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胃脘虽然不疼,但经常发胀,食欲不振。就算进食不多,也会发胀。大便不成形,溏软。此外,舌质还比较淡胖,舌苔薄白。身体可能会有浮肿。这就是脾胃阳气不足,受纳失常,运化不及,水湿不化的表现。

第二种:寒饮停胃
寒饮停胃要如何理解?
就是说,由于脾胃阳气较少,寒气较重,导致水湿停聚成饮,从而聚于胃中。那么此时就会感受到胃部胀满疼痛,甚至在走路的时候,都可能听见胃里面的振水声,有时候还会吐清水,舌苔白滑。整个人显得食欲不振,胃胀难受等。
  
第三种:中寒水泻
中寒水泻,多数是急性发作的。一般情况下,主要在不慎贪凉之后,出现了腹中疼痛,肠鸣,大便稀薄,更有甚者会如同清水一般。由于身体被寒邪所侵,因此全身会怕冷恶寒。总感觉身体比较疼痛,但是不发热,也不口渴。舌淡苔白,小便清长,脉象多为迟缓。

第四种:脾虚泄泻
脾虚泻泄,其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但是和上面比起来,程度要轻得多。来势要缓和一些,这是由于长期脾胃虚寒而导致的。其主要表现就是腹部隐痛,忍不住地想要上厕所,大便清冷,其中可能有不消化的食物,而且舌淡苔白,平时还容易怕冷、体寒等。

而上述的四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脾胃阳气受损的表现。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相对常见的。其成因,除了先天体质等因素外,那就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差,肆意贪凉,要么就是外感寒邪,令寒邪直中脾胃,要么就是饮食不规律,或是过嗜冷食冷饮,久而久之就导致脾胃之阳受损。
  
要如何应对?
在日常,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干姜将其研磨成细粉,每次煮粥时,加上一到两小勺的干姜粉末即可,这有助于改善我们脾阳受损的情况。

因为干姜,性味辛热,入脾经、胃经和肺经,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温中逐寒。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干姜,不是普通炒菜用的生姜。而且它对阴虚有热的人不是很友好。若是阴虚有热,就千万不要用干姜。而且干姜熬粥不能长期用,中病即止。否则,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大便干燥、口干口渴等不良反应。
因此,若要摒弃这一弊端,我们也可以用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记录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艾绒、桂圆肉、花椒等捣烂,睡觉时,将其敷在肚脐上。用以应对脾胃虚寒、冷痛、喜温喜按、进食后腹泻等。

脐贴外用,这种方法不会直接经过脾胃,又因肚脐的皮肤比较薄,就有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间接传输到脾胃,这也就证明了肚脐的吸收药效之强。不会有后顾之忧!人到中年,脾胃不好,湿气重,睡眠质量差都推荐试一试,养生之道,贵在坚持!
 
而脐贴,本是出自南怀瑾老先生的《万病方》。将其加味后,可准备艾绒、桂圆、花椒、枸杞、酸枣仁,加入蜂蜜后揉成药丸,放置于脐部;通过肚脐,让身体吸收。
 
当然,若是嫌自配麻烦或是无法掌控用量,或是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已有的成品——北京同仁堂肚脐贴!大品牌老字号,值得信赖,现在还有活动,买2送1 买3送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脾阳虚 脾阳虚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冬天吃得多,做好这点5点避免发胖!
想瘦身成功必先清理的第一种毒
一味振奋脾阳的猛药!化解胃寒、胃冷,胃胀,值得回味
中医:反复上火,身体却怕冷?一剂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下,可治上热下寒
夏至重养脾阳!经常腹胀、腹痛、腹泻的人,可以了解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