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小解(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没有私心,对待万物的态度都是一样的。而万物就像古时祭祀供奉的刍狗(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用锦缎装点华丽,祭祀结束也就回复它本来的样子,一束枯草,看上去没有什么用途了。不是天地凉薄,而是那束枯草本就是无用之用。你可以把它扎成华丽的刍狗,也可以弃之于野。百姓也如刍狗,有自己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一日三餐。他们并不需要为政者繁复的政令,严刑峻法去强行干预。

或者说作为管理者,不需要用繁复的政策去管理他的人员,他的制度和章程,要恰到好处的就像没有任何管理,而组织能自发的运转。每一个员工,如果他每天所做的工作正是他想做的,他所从事的和他想要的事业正好一致,那就达到管理的目的了。

这描绘的是一种组织的理想境界。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所以佛家说众生皆苦。

圆融通达的境界,是人和组织终极的精神追求。因为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欲求,所以任何组织、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人有欲望,所以社会才会进步。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是管理者的德行和方法要能像天地日月一样无私。无私为大私,所以天地能长久。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那种圆融通达的境界就像橐龠一样,充而不盈,绵绵不断。无论人的修养,还是组织精进,都应追求这样的最高境界。拥有极高的道德境界,拥有极高的制度效率。老子绝不是主张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精进、学习、奋斗。

岁月不居,愿我们都要长保一颗年轻的心,勃发,向上,进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解读
道德经:“天地不仁”怎么解释?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怎么理解?
天地不仁——《道德经》经典
《道德经》:“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