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粹德国
userphoto

2023.09.29 河北

关注

今天唠一个大话题——纳粹德国,不过我不打算搞一期纳粹简史,只是想讨论一下那些我们看似很熟悉、实际上并不熟悉的历史问题,大概就分成三大方面:纳粹的崛起、纳粹的掌权和战时纳粹。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起个什么题目好,那就简单粗暴,就叫它“纳粹德国”。首先要讨论一桩历史公案,我们都知道,纳粹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什么是第三帝国?我在网上查到一个很取巧的答案,说因为之前德国就有两个帝国,一个是公元962年成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另一个是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所以轮到纳粹了,它就叫第三帝国。你看这个回答就等于啥也没说,它只解答了为什么是“第三”,却没有解答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它为什么是“帝国”。

所谓的帝国,当然要有皇帝,如果以此为标准,前面两个帝国都是合格的,可在纳粹德国谁是皇帝?没有皇帝,何谈帝国?一种解释是,“第三帝国”的名号,其实是保皇党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虽然魏玛共和国推翻了德国的君主制,但是魏玛政府实在是一团糟,充斥着各种腐败、堕落和混乱,要想结束这种局面,就必须发动一场“保守革命”,把德国给改回去,也就是恢复君主制,有了皇帝,德国就会回到过去那种严肃、安定且有秩序的状态。所以在这些保守派眼中,希特勒的上台、纳粹的执政,还有纳粹德国废除了魏玛共和国的议会民主制,这些都是保守革命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是希特勒和纳粹恢复了旧帝国,那妥了你也不要谦虚,咱就叫你第三帝国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希特勒的权力确实很大,甚至可以说,过去那些真正的德国皇帝,权力也没有希特勒大,在某种程度上,纳粹德国确实很像我们印象中的君主制国家。但问题是不论是总理,还是“摄政总理”,抑或是后来成为元首,希特勒终究不是皇帝。哪怕他废除了民主制,德国名义上也没有搞君主制,或是把威廉二世请回来搞君主立宪制。没有皇帝,哪来的帝国?保守派给你起名叫“帝国”了,你就好意思接受了?

纳粹德国

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换个思路,事实上在德国,帝国这个词的前提并非君主制。比如说神圣罗马帝国,讲马克思的时候咱们讲过,说马克思出生在特里尔,特里尔是选帝侯侯府的所在地。什么是选帝侯?就是有资格选举皇帝的人。所以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不是世袭的,它是选举出来的,人称“选举制君主国”。另一方面,这些皇帝虽然理论上是终身制,可是如果人们对他不满意,还是可以把他赶下台的。而从16世纪开始,每个皇帝在当选之前还搞一个就职宣誓,表示自己尊重德意志的特殊性、帝国诸侯的合法权利以及帝国议会的决议,如果日后违背这些誓言,那哥们我就主动下台。你看这个皇帝当得多窝囊,当得有点过于要脸了。我们再看第二帝国,这就更有意思了。实际上,第二帝国的宪法里,根本就没有皇帝这个职位,宪法讲得很明白,说咱们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既然是联邦,那就需要一个人代表整个德国,于是联邦主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被授予“皇帝尊号”,说白了就是个名誉头衔,根本不是真正的皇帝,说到底,就是对外关系中的一个象征,而且自始至终,联邦宪法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威廉一世

妥了结论就来了,事实上,在德国文化里,帝国这个词并不指向一个强大的、君主统治的绝对国家,那么对于德国来讲,“帝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高中历史课已经给出答案了,我们知道,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德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邦国林立、四分五裂,各种王国、公国、侯国、伯国、主教领地,还有自由市,不胜枚举。而与这种状态相对的,如果德意志可以成为一个整体,那就叫它“德意志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当然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不过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义上从962年一直维持到了1806年,但实际上到了后来,它就涣散了,重新回到了一盘散沙的状态,所以18世纪伏尔泰才说: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结束这种状态的当然就是俾斯麦,那自然而然地,他就沿用了帝国的名号,也就是第二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俾斯麦

当然严格地讲,第二帝国也不太合格。当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说神圣罗马帝国不行了,德国重新回到分裂的状态,于是很多德国人就站出来了,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属于德意志的民族国家。统一当然是好的,但是这些民族主义者同时也主张推翻君主制,废除贵族特权,也就是说一旦搞成了,德意志各邦的贵族们那就毁了。怎么办?普鲁士贵族决定先下手为强,以此来避免进一步的革命。事实证明,俾斯麦的解决方案是相当有效的,虽然德国还是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但毕竟统一了,统一之后,德国的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都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的革命者也就接受了既定事实,哪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对第二帝国持一种相对肯定的态度。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满意,这就是奥地利人。因为第二帝国虽然把大部分德意志人都囊括在内,但却唯独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奥地利人那是相当上火,你们凭什么不带我玩,凭什么我就享受不了统一的好处。所以第二帝国根本就不合格,有朝一日,哥们我得搞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大帝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奥地利的民族主义者,要比德国的更极端、更激进,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最后是一个奥地利人,建立起了第三帝国。所以事实就是,不论是第二帝国还是第三帝国,本质上,它们都是因为解决了德国的分散状态,自认为完成了德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所以才有底气号称帝国,而不是因为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因为德意志的文化里,根本就没有很浓厚的君主色彩。

德意志帝国

总而言之,纳粹的第三帝国认为自己符合德国的历史进程,当然只有历史进程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考虑到历史进程,还要靠自我奋斗,所以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是靠什么取得了德国人的支持并登上了历史舞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很多熟悉的解释,首先就是《凡尔赛和约》。话说德国和协约国在西线干了四年,整体上看,德国没有吃亏。刚开始,德军那是攻势生猛,把法国和比利时的大片领土变成了焦土,而且还在占领区大肆屠杀平民,强迫占领区的工厂和矿山为德国工作,甚至把老百姓绑到德国充当不要钱的劳动力。后来德军有些疲软了,渐渐地从攻势转为守势,一步步开始后退,于是他们干脆炸毁了那些厂矿,甚至把道路也给炸了。

反正就是说,虽然打得很惨烈,但是德国本土基本上没有遭殃。那你想想,协约国肯定是恨得牙痒痒,按照正常的走势,下一步,就轮到协约国打到德国本土,然后把德国也给它往死里祸祸。但是事与愿违,正当协约国集结起足够的兵力,准备去德国本土大干一场的时候,德国人突然表示:哥们我不打了,我们革命了,发动战争的那个政府,哥们我已经推翻了,现在我们建立了共和国。出于道义,我们愿意出一些钱,帮你们进行战后重建,但我们毕竟too young,所以你们也别要太多。那可想而知,协约国的心里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个时候的他们根本不希望德国革命,更不希望德国投降,只想继续打下去,但是你也没有办法,人家投降了,肯定是不能打了。无奈之下,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做了一个决定,说你们德国的停战代表团,必须给我来战场上参观一下,他的目的就是告诉德国人,我不管你革不革命,反正这些罪恶都是德国人干的,该赔多少钱,一分也不能少。

费迪南·福煦

德国代表团参观完之后,也确实大受震撼,当时他们就估计,赔款肯定不能少了,他们的心理价位是500亿金马克。其实这笔钱,魏玛政府是赔得起的,也不会对德国后续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客观地讲,只看战场上那些破坏,500亿金马克也确实够了,但你不要忘了,黄博士把我揍了,他不能只赔一个医药费,是不是还要赔误工费,是不是还有精神损失费?对于协约国来讲也是如此,为了打仗,协约国老百姓多年以来那是遭老罪了,轻则忍饥挨饿,重则家破人亡,所以等到德国投降,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非要扒了德国的皮不可。这样一来,英法等国的政客就相当难办了,一方面,他们很清楚德国的赔偿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他还不能跟老百姓讲,说咱们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500亿就不少了。谁要是敢这么讲,那不用等明天,当天晚上就得下台。

有道是难办那就不办了,所以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根本就没有拿出来一个具体的赔款数字,就是含糊地说了一句,说我们在伦敦搞一个赔款委员会,具体的数额,等我们仔细研究后再做决定。妥了接下来,各国就开始了战后重建,不过重建相当艰难,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是一个揭不开锅的状态。于是渐渐地,老百姓就忍受不了了,战争都结束了,咱的日子咋还是这么苦呢?那肯定是政治家的水平不行,你看我不给你选下去。眼看自己的政治生命不保,协约国的政治家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为了安抚国内民众,他们只能说大家不要着急,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别忘了,德国人还欠咱钱呢,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掏空德国人的钱包。就这样在1921年,赔款委员会给出了最终的数字——2690亿金马克。

巴黎和会

当然协约国很清楚,德国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所以没过多久,赔款委员会就把赔款调整为1320亿金马克。但是不管多少,德国都不可能赔得起,可是不赔这么多,老百姓又不同意,于是协约国方面就玩儿了一个暗度陈仓,他们把赔款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520亿金马克,必须尽快支付,而且在付清之前还要支付利息。另一部分就是800亿,说是留待将来支付。不管怎么样吧,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协约国老百姓算是基本满意了。但是在另一边,德国人可就彻底爆炸了。德国人表示,发动战争的是第二帝国政府,我们也是受害者啊,战争期间,我们也是忍饥挨饿,在前线流血牺牲,最后忍无可忍,我们发动了革命,出于道义,我们赔你500亿那就很够意思了,你们不能把人往死里逼啊。

其实怎么讲呢?1320亿并不算多,德国政府方面,自己就能拿出来500亿,剩下的800亿完全可以搜刮民脂民膏。现成的例子那就有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是4.5亿两白银,也就是每个中国人掏一两,可见八国联军早就想到了,指望清政府拿钱那是没戏,最后的赔款,都是清政府从老百姓身上搜刮的。但是这一次面对德国,协约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一方面搞了一个德国政府拿不出来的天文数字,可在另一方面,却夺走了德国政府搜刮德国人的能力,根据《凡尔赛和约》,魏玛共和国只能保留十万人的防卫军,而且还不能装备重武器。你看这就显得很没有政治智慧,讲马克思的时候,咱们讲过一个故事,说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也向法国要了一笔高额赔款,那俾斯麦是怎么做的?这个老狐狸可没有削弱法国政府,反倒是帮助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以此来保障法国有能力支付赔款。当然协约国这么做,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十分忌惮德国的战争能力,几十年来真是被德国人给打怕了。

但是你可能会这样讲,德国政府的军事能力确实被削弱了,可不管怎么讲,它还有十万名拿着枪的防卫军,对付手无寸铁老百姓还有难度么?还真有难度。因为在战争期间,德国把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度地转向了军火生产,管你是什么企业什么工厂,全都给我生产武器弹药。虽然战争在1918年11月份就终止了,但是这些军工厂的生产并没有马上停止,不仅如此,随着革命带来的混乱,生产出来的武器,反倒是大量地流向了民间。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军工厂的产量,战时的德国政府对待工人那是老好了,所以在此期间,德国的工会力量那是空前壮大。你看这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力量孱弱,而在民间,工人有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同时还拥有大量的武器,你想从我这里拿钱,想屁吃么?

那你说为了赔款,魏玛政府还能怎么办?聪明的你肯定已经想到了——印钱。我疯狂地印钱,就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掠夺整个社会,还可以压缩工人的福利。比如说我上一天班,按理说,我这一天应该赚10亿马克,但是货币贬值实在是太疯狂了,早晨一份报纸还卖1亿马克,到了下午,可能就卖5亿马克了,所以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给我多少钱是合理的,给一点就行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德国,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有小孩用钱糊风筝,或者是用一捆一捆的马克当积木,更有很多人柴火我也不买了,直接烧钱。既然钱没有用了,于是很多企业,干脆就用面包来支付工资,也就是说只要给口饭吃,我就愿意干活,我生产出来的财富就这样被掠夺走了。当时德国通货膨胀之严重,已经到了魔幻的地步,有个笑话就讲,说去咖啡馆喝咖啡,必须一口闷,因为你点餐的时候,一杯咖啡是5000万马克,喝完了结账的时候,那就是8000万了。

魏玛共和国的恶性通胀

正是在此期间,纳粹第一次走进了德国人的视野,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了啤酒馆政变,但此时的他毕竟too young,所谓的政变,不过是一场闹剧,不过是一群醉汉耍了一场流氓。虽然失败了,但魏玛政府也意识到,疯狂印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德国人至少还有面包吃,如果经济彻底崩溃,面包都没有了,那魏玛政府就把自己给玩死了。所以从1924年开始,魏玛政府停止了疯狂印钱。可是不印钱还能怎么搞钱呢?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借钱,跟谁借钱?当然是跟英法美借。

1920年代的希特勒

这个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样的,欠钱的都是大爷,眼看德国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英法十分担心德国的赔款到不了账了,所以无奈之下,英法只好同意借钱给德国。可是英法政府也没有钱,所以就要说服银行借钱给德国,而为了说服银行,协约国在1924年搞了一个“道威斯计划”,这个计划简单说就是,协约国给德国设置了一个每一年的支付限额,限额是第一年10亿金马克,此后每年增加5个亿。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银行的利益,咱们约定,在这个限额之内,德国会首先偿还贷款,然后再支付战争赔款,所以你们银行不要担心,我不和你们抢,赶紧借钱给它吧。比如说第一年德国赚了10个亿,假如还贷款是10个亿,那我就把限额用完了,赔款不用付了,如果还贷款是8个亿,那你今年还我2亿战争赔款就行了。

可以发现,协约国的本意,是想让德国喘口气,你抓紧时间发展经济吧,发展好了赶紧赔我钱,地主家里真是没有余粮了。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道威斯计划有个巨大的漏洞可以钻。德国人那是相当聪明的,当时他们一看到道威斯计划,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你给我搞的这个东西啊excited!哪里excited?其实并不是借钱本身,刚才讲了,德国人要先还贷款,然后再支付战争赔款,还贷款不成问题,毕竟贷款帮助我搞经济建设了,真正的压力其实是战争赔款,那我疯狂借钱,当借的钱需要偿还100年的时候,实际上就等同于战争赔款不用付了,毕竟100年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于是从1924年开始,全德国上上下下,不管是政府还是银行还是企业,那是疯狂地从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借钱。靠着这些贷款,德国算是上天了,那是发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英法那边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可是德国这边,竟然更新了铁路的设备和机车,甚至还给德国人提供了领先全世界的公租房。魏玛共和国由此迎来了黄金时代,你说上哪说理去。

1928年的柏林

当然英法也不是搞慈善的冤大头,这个道威斯计划,其实有效期只有五年。而到1929年的时候,英法就着急了,因为我们都清楚,这一年,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于欧洲各国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熬到1930年,协约国可就不管那一套了,直接废除了道威斯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杨格计划”,什么优先偿还贷款、什么每一年的对外支付限额,全都给我滚蛋。不仅如此,协约国还给德国规定了一笔“绝对年金”,意思就是说,我不管你德国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每年都得支付一定的战争赔款,第一年7个亿,第二年17亿,以后逐年递增,到1966年达到最高的24亿,此后再逐年递减。

这下就妥了,魏玛政府根本就没有钱,现在贷款这条路走不通了,也不敢疯狂印钱了,那么为了赔钱,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搜刮德国老百姓。简单说就是两方面,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削减福利,也就是开源和节流。不过可以想见,这种得罪选民的行为,任何政党都是不想干的,所以不管是增税还是削减福利,在德国议会都很难得到半数投票。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魏玛宪法》给德国政府留了一个后门,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拥有“紧急措置”的权力。正常的议会民主制的套路是,我议会先投票,或是超过半数或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然后再把决议交给总统签字。但是第四十八条给反着来,总统可以先签署法案,然后再交给议会表决,表决的时候,表示反对的只要不超过半数,那法令就可以执行了。这样一来,德国的各个政党就有了操作空间,一方面,他们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地向民众表示,我们绝不可能让这种邪恶的法案付诸实施,可另一方面,到了议会里,他们是心照不宣、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十分默契地保证法案不会被推翻。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次德国不是恶性通胀,而是陷入到恶性通缩,因为老百姓真是没有钱了。1923年,人们是有工作,但不知道自己到底挣多少钱,1931年的德国,工厂企业还哪有钱开工资,所以德国人是根本找不到工作,当然也完全挣不到钱。很多人就靠微薄的救济金活着,可是德国政府还是在不断削减。1923年,德国人至少还有面包,但是在1931年,他们开始普遍挨饿了。德国人民那是水深火热,魏玛政府却不愿意、当然它也实在没有能力去解决危机,于是德国人意识到,所谓的议会民主制,在德国根本是玩不转的,德国要想发展,还是要靠俾斯麦那样的政治强人,就在这一背景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

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

现在每当人们谈起纳粹早期的统治,大部分人都会讲,说纳粹重振了德国经济,是纳粹恢复了就业,让德国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仿佛希特勒就是经济天才,他要是能活到70年代,瑞典中央银行高低得颁他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其实希特勒并没有什么高级手段,他发展经济的办法,说到底还是印钱。不过这一次,情况大不相同了。因为魏玛政府搞得一团糟,德国的金融是彻底崩溃了,你不要忘了,德国可是欠了欧美银行一屁股债,于是乎德国金融的崩溃,马上就在英美等国引起了连锁反应,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英法美也是意识到,德国这一下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就这样在1932年,协约国方面表示,你TM还是好好活着吧,赔款的事情暂时放一放。所以事实上,赔款这个最大的负担,早在纳粹上台之前,德国就摆脱了。过去疯狂印钱,是为了搜刮老百姓,现在再印钱,纳粹政府就可以进行国家投资了。

投资什么东西好呢?纳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高速公路。短短几年时间,德国就修建了3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其实对比当时德国的汽车保有量,这些高速公路根本毫无用处,完全就是个摆设,顶多就是一项充满科幻色彩面子工程。但是谁也没想到,纳粹还有后手。1936年,希特勒向德国人许诺,说我们将生产一款售价只有990马克的小型经济型汽车,到时候,咱们德国人就是人手一辆车,然后你就上高速飙车吧。很快,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保时捷博士便创立了大众汽车,而四通八达纵横全国的高速公路,正是大众汽车最好的广告,所有人都铆足劲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拥有一辆大众汽车。

1930年代德国的高速公路
费迪南德·保驰捷

大众甲壳虫

而在另一方面,修建这些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政府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普通人的收入有了显著增加,有了钱之后,德国人就开始消费了,这个套路你应该不会陌生,这些通过大型工程花出去的钱,马上又以消费的形式变成了更多人的收入,收入增加继续消费,由此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政府投资拉动消费。我们必须承认,纳粹为德国经济的复苏,确实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今天回看历史,纳粹的手段其实也不新鲜,事实上在魏玛政府末期,德国就已经开始这样搞了,当时执政的巴本内阁,就修建了德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只不过魏玛政府那是积重难返,任何猛药都不管用了。

当然除了吸引眼球的高速公路和大众汽车之外,纳粹也搞了其他的一些创新,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整军备。刚才讲到,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的防卫军,而且不能制造飞机坦克这些重型武器,但是随着经济的崩溃扩散到整个欧洲,协约国的实力也是大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那个精力去监督和约束德国了,于是纳粹就开始暗中搞事情了。比如说当时德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就大规模地生产一种客机,然后卖给航空公司,这个东西说是客机,其实稍加改装,马上就能变成轰炸机。还比如说德国的一些军工厂开始大量生产拖拉机,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种地,但实际上,这些拖拉机就是坦克,反正都是两条履带,套个壳子装上炮筒,马上就能上战场。依靠着重整军备,德国又创造了一大堆就业岗位,进一步拉动了德国国内市场的消费。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德国,工人的工资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你不要忘了,此时的德国还是处于通货膨胀的状态,工人的工资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那自然的,德国人就会要求涨工资,但是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事实上,德国工人的工资被压得非常低,以此来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另一方面,工人的福利也被削减了,比如说纳粹也为工人提供住房,但不论是住房和数量还是质量,和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魏玛政府拿工人没办法,纳粹怎么就敢压工资、减福利呢?原因正在于经过了1931年的金融崩溃,以及恶性通缩所造成的严重失业,德国工会的话语权是彻底不行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和政府叫板了,再加上纳粹大力加强了对工会的管制,不老实那就弄你,那咱们还是老实待着吧。所以总而言之,纳粹在经济上确实有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被明显地夸大以至于神话了,它搞的还是传统手段,只是运气很好,碰上了一系列历史的机缘。

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还有一点也被当代人神话了,这就是纳粹大幅提高了就业率,最基本的一点,纳粹搞的那些国家建设——修路建桥,生产飞机坦克,这都不是女性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顶多就是在工地里,雇两个老娘们炒菜做饭。有道是女人能顶半边天,女性的工作问题解决不了,失业率怎么能低呢?还有造汽车造飞机,这个东西也需要工人有一定的知识水平,那我文化水平低还没有技能,这不就找不到工作了么?当然如果我们看统计数字,当时纳粹德国的失业率确实不高,这并不是数据造假,而是纳粹德国推行了两项政策。首先就是鼓励妇女回归家庭,别叫你媳妇儿可哪乱跑了,赶紧搁家生孩子吧。

当然鼓励人家多生孩子,不能只是口头鼓励,也不能是单纯地发文件号召,关键是你要给钱。于是纳粹就搞了一个“婚姻贷款”,如果你们两口子都是纯种雅利安人,那就可以申请一笔1000马克的无息贷款。贷款结婚生孩子要是放到今天,差不多能被喷死,但是100年前不是今天,贷款这件事要看大环境的,客观地讲,因为经济发展比较快,德国人很大程度上还是充满希望的,对贷款是持一种开放态度的,而且刚才也讲了,女人不好找工作,德国工人福利还不高,那有着1000马克的贷款,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当时德国的平均工资,一年也就300马克。不过这个贷款有两个附加规定,一是在贷款全部还清之前,妻子是不能出去工作的,那我今年贷1000马克,明年家里男人挣钱了就给还上行不行呢?这也不行,第二个规定是,每个家庭每个月还的钱是有上限的,如果你每个月都按照这个上限顶格去还,也要8年才能还完。那就妥了,随着婚姻贷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德国女人回归到了家庭,而这部分人是不在就业统计范围之内的。

解决完了女人的问题,纳粹又开始解决男人的问题,这就是征兵。生产出来一大堆武器弹药飞机坦克,当然不能摆着,于是德国军队对士兵的需求直线上升。原本在《凡尔赛和约》里,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是被废除了,但是刚才讲了,因为协约国自己一地鸡毛,他们也没有精力管德国了,于是德国就悄悄恢复了义务兵役制,就这样,几十万上百万的德国年轻人,去到了军队服役,纳粹德国就这样,进一步减少了失业人口。男人女人双管齐下,到上世纪30年代下半期,德国的失业现象算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那你看现在的局面就是,一方面国家大力投资搞建设,该工作的都去工作了,虽然工资被压低了,福利被削减了,但是和过去相比,那也是天上人间了,甚至还能开上汽车。至于没有工作的,或是当兵或是在家相夫教子,国家也给你解决问题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德国经济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呢?并不是,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德国经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还是通货膨胀。

1935年的德国军队

因为不论是重整军备,还是扩大军队的规模,都会导致政府支出不断上涨。当然你会讲,说生产出来的武器可以卖了赚钱,问题就是它不能卖,毕竟《凡尔赛和约》还没有成为废纸,你在家自己生产也就算了,再拿出去卖,你让英法的老脸往哪放?不仅如此,疯狂发展的军工产业,还大量消耗了德国的优质钢材,而这些钢材在过去可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说白了,这个时候的德国根本赚不到外国的钱,扩充军备的庞大开支,归根结底还是印出来的。另一方面,飞机坦克生产出来之后,它们可不是进行光合作用,那一个个都是油老虎,可是德国本身生产不了多少石油,所以政府还要维持巨大的支出去买石油。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国政府的支出很快就失去了控制。那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和魏玛政府相比,纳粹的财政赤字和滥发纸币,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后者为什么就没有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呢?

为什么没有出现恶性通胀?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纳粹是一方面超发货币,另一方面是管控这些货币的流通。比如说推出了一种叫“梅福券”的债券,也就是发行国债,当时梅福券的年利率是4%,这要高过银行存款,也高过市场上大部分的其他债券,再加上德国经济整体表现比较好,于是德国人就比较愿意购买梅福券,而且购买之后的持有意愿也比较强。据统计到1938年,德国老百姓和德国企业持有的梅福券,已经达到了120亿马克,而同时期,德国工业企业的总收入也不到300亿。再就是管制消费,像是大众汽车,希特勒话讲得倒是漂亮,说德国人人手一辆大众汽车,可实际上,买一辆大众车可不容易,你必须参加大众设立的所谓的“专项储蓄计划”,按期把钱存到一个账户里,存到足够的期数之后,大众就给发个合同,再存到一定的期数,大众就给你发一个发动机号,表示你的车已经开始生产了。等到全存完了,你就能收到你的车了。有点像那个什么账户哈?

梅福券

其实不止是汽车,当时很多商品,都不是你花钱能买到的,甚至连一些食品,那都是凭票供应。也就是说,虽然纳粹超发了很多货币,老百姓家里都存老鼻子钱了,但实际上,这些货币的购买力十分有限,在市场上流通不起来,你都流通不了,何来通胀以至于恶性通胀?可以说靠着这些措施,纳粹有效地延缓了恶性通胀的爆发。但是很显然,这么干也不是长久之计,比如说管控消费,终究是限制了市场活力,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至于梅福券,那是越发越多、越发越滥,欠债总是要还钱的,所以纳粹的财政赤字是逐年升高。暂时的赤字还是能顶得住的,但万一某一天有个风吹草动,德国人对梅福券没有信心了,那后果就是疯狂的挤兑,纳粹上哪还钱,不还是得印钱么?这个时候再疯狂印钱,就有可能导致两个结局,如果继续管制消费,钱就不好用,你纳粹不是拿废纸糊弄我么?那就革命。如果不管制消费了,这么多钱流向市场,纳粹死死按住的恶性通胀必将爆发,下一步的就是德国经济的彻底崩溃,然后纳粹就会走上魏玛政府的老路,被赶下台。

就在这一背景下,希特勒心生一计——也许我可以出去抢,而且通过几年来的扩充军备和扩大军队规模,哥们我现在是有这个底气的。不过除了经济问题之外,纳粹发动战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其自身的脆弱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再回到纳粹上台之前。1932年是魏玛政府最为艰难的一年,当时整个德国,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都没有工作,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孩子,都指望着救济金活着,可是救济金又发不出来,可以说全德国都处于饥饿和瘫痪的状态。也是在这一年,德国连续搞了三次大选,一次是总统大选,两次是议会大选,我们先看总统大选。根据《魏玛宪法》,只要希特勒在第一轮投票里超过半数,或是在第二轮投票里得票数第一,他就可以当选德国总统,结果是没当成。

参加选举的希特勒

当然希特勒个人虽然是输了,可是纳粹党还是有机会的,再看议会选举。如果在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得到超过半数的席位,或者是和其他党派联合起来超过半数,希特勒都是有希望当上德国总理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纳粹的得票率是37%,没搞成。而到了第二次选举,德国人其实已经不耐烦了,干脆我就不去投票了,所以这一次,投票率下跌了3.5%。按道理讲,不管多少人不去投票,具体到各个政党的得票率,应该是不变的,但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在第二次议会选举中,只有纳粹一个政党的得票率下跌了4.3%,人家其他政党的得票率反倒是升高了。具体的数学题咱就不做了,结论很是显而易见,有3.5%的德国选民不去投票了,而他们正是纳粹的选民,换言之,纳粹的这群选民根本就是一种三心二意、无所谓的态度,可能就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完全把选举看作是一场闹剧,反正谁干都一样,那个留着小胡子的奥利地美术生倒是挺有意思,那就他吧。

希特勒画作

纳粹选民这种不坚定的态度,在1933年的最后一次议会选举中也能看出来。当时纳粹已经上台执政了,纳粹的冲锋队也是粉墨登场,公然破坏其他政党的选举活动,还有很多反对党的领袖,或是被捕、或是流亡、或是被通缉,再加上之前的国会纵火案,可以说彼时的德国,纳粹党是一家独大,其他政党根本没有抗衡的实力,像样的选举活动都组织不起来。可是选举结果怎么样呢?纳粹只得到了43.9%的选票,它最大的两个反对党,一个是社会民主党,另一个是德共,得票率分别是18.3%和12.3%,当时德国一共有选民3934万,也就是说,纳粹有1727万在高压下迷迷瞪瞪的选民,但却有1200万铁杆的反对者。另外还有一个联盟党,也得到了500多万张选票,要是再加上这500多万,实际上,纳粹在德国的统治是岌岌可危。所以我们就能明白,纳粹为什么一上台,就嗷嗷地恢复经济,千方百计地消灭失业,为什么要大搞特搞秘密警察,因为它看起来耀武扬威咋咋呼呼,其实民意基础是相当脆弱的。毕竟不管怎么讲,纳粹并没有废除选举制。

国会纵火案

而到1936年,纳粹的处境更加危险了。我们知道,纳粹最大的强项,应该说就是它的宣传攻势,向老百姓推销自己那是很有一套。关于纳粹的宣传,也确实挺有意思,今天就借这个机会简单讲一讲。比如说报纸、海报和各种宣传册,纳粹那是疯狂地进行平面设计,应用各种艺术字体,而在纳粹之前,也包括其他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政党考虑到这一点。还比说著名的万字符、鹰徽、双闪电标这些东西,都是纳粹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当其他政党还举着红旗在大街上呐喊的时候,纳粹的冲锋队那是穿着统一的笔挺的制服、戴着帅气的帽子,高举万字旗,吹着喇叭敲着鼓,大街上招摇过市。毫无疑问,这对100年前的德国人来讲,绝对是大开眼界,确实增加了不少印象分。纳粹还有一招也挺狠,其他政党都把自己的宣传目标锁定在成年人身上,可是纳粹的宣传队那是深入到中小学,人家深入可不是开大会作报告,而是组织野营、远足、各种体育比赛,这是争取未来选民了。

纳粹的海报

万字符
鹰徽

双闪电标

纳粹冲锋队

当然所有这些手段,都不及纳粹对新媒体的利用,这个新媒体就是广播。其实收音机这个东西在19世纪末就诞生了,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因为没有广播电台。只有广播电台建立起来,它才能收取信号费,然后拿着钱去补贴收音机的价格,等到收音机的价格打了下去,更多的人就愿意购买收音机,然后广播电台就赚得更多,它也能制作更多丰富精彩的节目,节目越多越精彩,用户才能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循环的起点就是电台要先建起来。上世纪20年代,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大型的广播电台,比如说BBC就是在1922年成立的,纳粹的嗅觉那是相当敏锐,马上就开始利用广播为自己做宣传。还有电影,也是在2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了,电影的吸引力那就太大了,可以这么讲,只要有画面有声音,人就感觉很快乐,纳粹也是简单粗暴,找什么导演演员,我直接给你放希特勒的演讲,你就说这招狠不狠吧。还有一件事儿很有意思,1932年不是搞选举么,纳粹直接租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不仅是载着希特勒满德国飞,更主要的是在飞机上喷上广告,那你想想,德国人往天上一看,哪一个不是excited?

希特勒演讲

其实所有这些手段,都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传媒广告,纳粹不过是用美国人卖可乐卖汉堡、后来日本人卖相机卖汽车的方法来宣传希特勒。可以说在近代历史上,纳粹也是第一个跟上大众传媒脚步的政党。戈培尔在1932年就这样讲:只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投票支持帝国,而我们宣传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德国人。纳粹的宣传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没有效果希特勒也不可能上台,但是到1936年,纳粹的这个杀手锏也渐渐地有点不好使了。当时戈培尔给德国人搞了一个收音机,名叫“人民收音机”,这个收音机的质量当然没的说,毕竟德国制造,价钱也非常便宜,算是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这个收音机有个特点,只能收听纳粹的电台。你看纳粹的算盘打得很好,只要你天天听我的电台,接触不到外界的声音,那不就被我成功洗脑了么?但是戈培尔通过暗中观察发现,希特勒演讲的收听率那是越来越低,少部分德国人把收音机私自破解了,然后去收听瑞士的节目,当然更多的德国人没有这个技术,那他们就干脆不听,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我睡觉行不行?无奈之下,戈培尔只好跟广播机构的官员讲,说你们应该减少宣传,增加一些音乐节目,搞一些相声小品是不是,你们得先让德国人愿意听,然后才能找机会宣传。

人民收音机

戈培尔

事实就是,在纳粹经济的黄金期,利用最先进的宣传手段,都没有让德国人对纳粹产生普遍的好感,再加上赤字高企,通胀危机随时爆发,纳粹能给予德国人的好处也是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统治,你说希特勒应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国外进入到一种敌对状态,这既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同时还能抢一些东西,缓解财政问题和经济问题。当然这么干,还不足以迅速地获得选民的支持,于是纳粹又发明了一个狠招,这就是通过宣传,把自己和某些特定的对外行为绑定在一起。比如说《凡尔赛和约》规定,莱茵河西部以及莱茵河以东50公里的范围内,德军不能设防,这就是所谓的“莱茵非军事区”,说白了就是在德法两国之间,搞一个缓冲地带,这样法国人就有安全感了。

莱茵非军事区

而在1936年,纳粹就在德国搞了一次公投,说《凡尔赛和约》就是对我们德国的侮辱,我自己的领土凭什么不能武装?我现在准备进军莱茵地区,咱们搞一次全国投票,而且为了省去一些麻烦,我把这次投票和议会选举放一起了,你要是支持重新武装莱茵地区,那就等于支持我纳粹党了。你看这招有多阴险,因为大部分德国人都是支持武装莱茵地区的,于是纳粹就赢得了一次议会选举。类似的做法还出现在1938年的德国吞并奥地利中,反正就是说纳粹是把选举和特定的、德国人肯定会支持的外交行动绑在一起。由此可见,纳粹的一系列军事冒险,归根结底,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危如累卵的统治地位。

当然了不管怎么讲,军事冒险毕竟是冒险,英法虽然元气大伤,那也毕竟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万一搞不好,德国就是惹火烧身,纳粹不仅地位不保,更有可能遗臭万年,那你说纳粹为什么就敢冒这个险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英法的态度,二是德国的世界地位,我们先看英法的态度。说起英法的态度,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绥靖”这两个字,然后就指出英法的愚蠢,看不出纳粹的狼子野心,其实今天回过头看这段历史,英法可能真就看不出来。咱们今天不妨捋一下纳粹军事冒险的大致进程。

首先就是刚才讲到的,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然后在1937年,德国抛出了奥地利问题,1938年3月就出兵吞并了奥地利。没过几天,希特勒又开始在苏台德问题上大做文章,最后在1938年9月,搞出来一个《慕尼黑协定》,矿产资源丰富的苏台德地区,就这样被割让给德国。再下一步就是德军进驻苏台德地区了,结果任谁也没想到,希特勒竟然撕毁协定,直接挥师挺进捷克腹地,并在1939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占领捷克之后,希特勒又立刻抛出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不过这一次,英法倒是挺硬,它们宣布将无条件地捍卫波兰,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咱就看这个行动的密集程度,希特勒毫无疑问的战争狂人,简直就是疯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德国的角度去看,希特勒的这一系列军事冒险,或许危险系数并不大,他还是相当克制的。

慕尼黑协定
闪击波兰

为什么这么讲?首先,希特勒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所要挑战的对手,其实都是不具备军事优势的。比如说奥地利,这几个对手里面,奥地利应该算是个大国了,可实际上,德国拿下奥地利靠的并不是坦克,而是轻装步兵,紧随步兵之后的,是坐着奔驰的希特勒。至于德国的坦克,因为奥地利的道路实在是太烂了,那是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到最后不是坦克列队迎接希特勒,而是希特勒在奥地利迎接德国的坦克。希特勒自己也很清楚,重整军备、扩大军队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也就是1933年到1936年短短三年时间,而在此之前,德国一直都保持着10万人的防卫军,那是既没有飞机,也没有坦克和重炮,军事基础相当薄弱,奋起直追不过三年,他能追上去多少?挑几个软柿子那就行了,要说英法,他是不敢动心思的。比如说在1936年,当希特勒命令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时候,他的心里就非常慌,他很清楚如果法国发兵阻拦,德军是没有能力进行抵抗的,所以当时德军就搞了一个预案,说如果法军进攻,那咱们就赶紧撤。

希特勒进入维也纳

既然明知自己实力不济,希特勒又哪来的胆量挑战欧洲秩序?这就要讲到英法的态度,德国捏这个几个软柿子,虽然是违背了《凡尔赛和约》,但它终究没有触及到英法的核心利益,而且德国自己也是理直气壮,哪怕英法谴责你,德国也有说辞。首先在西部,《凡尔赛和约》宣布,莱茵河以西地区和以东50公里的范围内,划为“非军事区”,禁止德国军队进入和设防,但你不管怎么讲,这里毕竟是德国领土。然后在南部,1918年底,奥地利人就表示我愿意和德国合并,但是协约国给禁止了。再然后是东南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区,大部分人也都讲德语,他们一开始表示愿意加入奥地利,后来也跟着奥地利一起想要并入德国,但是这样一个地方,却被划给捷克人统治。最后就是在东部,波兰境内的西里西亚和但泽走廊,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领土,也居住了很多的德意志人,但却被划给波兰统治。

苏台德地区

也就是说,从1936年到1939年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希特勒密集的军事行动,不过是在解决过去的领土争端。这固然是一种挑衅,是在挑战欧洲的既有秩序,但是英法正在竭尽全力恢复经济,他们根本不想再去打一场欧洲战争,实在是折腾不起了。就算英法手痒痒还是想干一炮儿,它们也不会为了奥地利、捷克和波兰,去打这样一场必然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总而言之,希特勒之所以敢进行军事冒险,就是因为他吃定了英法不会下水,大规模的欧洲战争不会爆发。只要英法不参战,德国凭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侵占奥地利、捷克这些国家,如此一来,德国就一方面可以壮大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削弱英法盟友的实力。事实证明,希特勒的判断是靠谱的,直到1939年3月他都是成功的,不论是在莱茵河还是奥地利抑或是捷克,英法那都是一脸无所谓,没有一次采取行动。

但希特勒有一件事没有吃定,这就是英法对波兰的态度,德军侵占波兰,英法终于坐不住了,世界大战再度开打。为什么英法坐不住了,因为波兰实在是不小,德国侵占波兰之后,在客观上它就成为了中欧以至于欧陆霸主,那英法绝对不能惯着你了。其实到这个时候,德国还是有回转的余地,毕竟自己实力不行,希特勒固然是狂人,但他终究不是傻子,服个软,再和英法谈一谈,是瓜分波兰还是说让波兰割地赔款,这都是帝国主义的老套路,对德国来讲也不吃亏。可是希特勒并没有这样做,恰恰相反,这哥们直接把桌子掀了,上去就是干,还把战争说成是自己的一贯目标,甚至包装成了雅利安民族的历史使命。过去德国重整军备是为了发展经济,从此开始它就反过来了,发展经济是为了重整军备。

那接下来德国的表现,简直就是一个战争狂徒,到了波兰就是四件事:侵略、征服、掠夺、屠杀。之后,纳粹的矛头转而向北、向西,先是丹麦和挪威,然后是荷兰和法国,还是老一套:侵略、征服、掠夺、屠杀。最后就轮到苏联了,当然还是一样的侵略、征服、掠夺、屠杀。这不是疯了么?有道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德国到底着啥急呢?这就要讲到纳粹发动战争的第二个原因——德国的世界地位,而这种地位给它带来了深重的不安全感,进一步的,这种不安全感则来自于全球化。希特勒着急,咱不能着急,你看我给你详细地分析一个。

首先我们要回看历史,德国是在1871年完成统一的,一战是在1914年爆发的,这中间隔了40多年,其实在这40多年中,德国的统治者那是一直把战争挂在嘴边,天天讲我要干这个我要干那个,看谁都不服,俾斯麦就经常讲,说我要干法国了,这是一场预防性的战争,目的就是防止法国日后干我。但事实是,别管德国如何耀武扬威、煽风点火,实际上,这40多年中,它是老老实实,无非就是打嘴炮,和各个邻居之间也是相安无事,甚至是友好相处。那为什么到了1914年,它就坐不住了?

有历史学家这样分析,说原因就在于1890年,俾斯麦被赶下台了,俾斯麦那是高瞻远瞩很有政治智慧,就是他一直在控制着德国的战争热情。而在俾斯麦之后,德国的统治者变成了德皇威廉二世,这个威廉二世属于典型的表演型人格,丘吉尔曾说:在每一个婚礼上,威廉二世都希望自己是那个新郎,在每一个葬礼上,威廉二世都希望自己是那具尸体。反正就是说不管干什么,威廉二世都希望自己是焦点。丘吉尔的这句话还真不是夸张,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去世,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的舅舅,于是威廉二世就去参加葬礼,结果在葬礼上威廉二世就寻思,要是躺在里面的人是我就好了。因为威廉二世有着这样的性格,所以历史学家就说,正是威廉二世把德国搞得暴躁、焦急,像打了鸡血一样。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威廉二世的性格对德国的影响,但问题是,从1890年到1914年,这中间还是有着20多年的和平时期,如此暴躁的人都能忍20多年,为啥偏偏在1914年受不了了?

威廉二世

这个原因就是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世界开始狂飙突进,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铁路和轮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通方式,从此开始,管你是陆地上的阻隔,还是什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这些过去无法逾越的天堑,全都变成了通途。那你看这一幅1910年代的世界地图,如果我们只把目光放在中欧这个狭小的区域,那没问题,德国妥妥的中欧霸主,它确实非常强大、非常安全。那我们再把目光拉远,变成欧洲地图,这样一来,德国就小了很多,它不再是庞然大物,但至少还是欧洲一强。可要是变成世界地图呢?那就毁了,德国还是那个德国,还是占据着中欧那一小块地方,可是英国,占据着非洲东部广阔的领土,至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然或是独立了或是自治了,但它们仍然归属于英联邦,唯英国马首是瞻,当然别忘了,亚洲还有一个印度。至于法国,它也在非洲占据着大片土地,那是从地中海一直干到几内亚湾。你再看德国,啥也没有,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914年地图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德国也不太在意这一点,任你海外领土再多也没有用,路太远了,你管不过来,美国不就独立了么?我德国不仅不羡慕你们,反倒是很同情你们啊!但是当交通不再成为问题之后,德国突然发现,英法两个老贼可不简单,过去当人类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和风帆的时候,欧洲是欧洲,世界是世界,现在有了轮船和铁路,英法两国就可以和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他们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在“欧洲是欧洲”的时代,德国看英国和法国,完全可以认为,自己和它俩是并驾齐驱,现在可是高攀不起了,那德国的心情可想而知。往西看心情不爽,往东看心情更不爽,1914年,德国的东部和俄国接壤,这个俄国的地盘可是比后来的苏联还要大,我估计当时威廉二世的炕头上,根本就不会摆地球仪这个东西,但凡看一眼,都是上老火了,根本睡不着觉。

英法俄这还不算完,它们还只是德国的老对手,问题是,新的对手也来了,这就是美国。在过去,欧洲是从美国进口原材料,然后向美国出口商品,欧洲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倒过来了,变成了美国向欧洲出口商品,同时从欧洲进口原材料,当然欧洲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这个所谓的原材料要比自然资源更宝贵——人口。人为什么可以去到美国,还是因为有了轮船,过去坐帆船去美国,那是九死一生,搞不好就喂鱼了,现在有了轮船坐着卧铺那就大不一样了,何苦在欧洲卷来卷去,不如去美国开辟新天地。而美国也确实有着新天地,这就是广袤的内陆地区和西部的黄金海岸,就这样,美国的中西部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到上个世纪初,不论是领土还是资本还是资源和人口,甚至是科技水平,美国都在超越欧洲。

当然与此同时,美国的军事实力也在突飞猛进,1905年,日本战胜了俄国,眼看日本崛起在太平洋之上,美国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于是在1907年,西奥多·罗斯福下令,美国的战列舰给我集合起来,咱们搞一场环球航行,最后这支舰队从1907年的12月,一直航行到了1909年的2月,因为所有的战舰都统一漆成了白色,所以史称“大白舰队环球航行”。美国这么做,当然是给日本看的,告诉你小子给我老实点,不要妄图在太平洋挑战美国,可美国也不仅仅是给日本看的,要是只给日本看,干啥“环球”航行,就在太平洋走走不就行了么?环球航行还费油。所以实际上,美国更是要给欧洲看,你们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给我看好了,你们的时代即将过去,属于美国的时代即将到来。可以说美国的崛起,让所有的欧洲列强都深感不安,英国法国都不安,德国更不安。

大白舰队

现在咱们都讲互利共赢、和平共处,别管心里怎么想,至少大部分国家,表面上都拿出这个态度,可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哪怕是虚伪的套话,大家也是不会讲的。人们普遍信奉一个原则:根本就没有什么世界秩序,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游戏规则——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特别是在1900年前后,美西战争、日俄战争相继爆发,现在打仗还讲究一个正当理由,可是当时的那些交战国,哪考虑过什么正当性,哪讲过什么道理,今天我就要干你,谁说话都不好使,决定国家命运的,那就是赤裸裸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可以说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搞下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么是美国彻底超越欧洲,要么就是英法俄,利用自己广阔的领土奋起直追,至于德国,只能干瞪眼,最后沦为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而且我个人一直感觉,相比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德国人要更信奉弱肉强食这套法则,以至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比如说在1945年,纳粹眼看自己是彻底废了,希特勒干脆搞了一个《尼禄法令》。这个尼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个暴君,传说他想在罗马造一个巨大的宫殿,大到游泳池里可以航行战舰,但是罗马城寸土寸金,尼禄根本掏不起这么多的拆迁费,于是他就在城里放火,把罗马城的一半都烧成废墟,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低价得到城里的土地。所以希特勒的《尼禄法令》,就是要摧毁德国,甚至要灭绝德意志人,因为在他看来,二战就是一场种族之战,咱们玩儿的就是一个优胜劣汰,输了就得灭亡,所以当德国占据上风的时候,它是肆无忌惮地去灭绝其他种族,那现在德国战败了,这就说明德意志人是劣等民族,咱也不废话,这种劣等民族没有资格继续生存,咱TM死了得了。

希特勒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毫无疑问,因为德国人有着这样变态的心态,当20世纪初他们面对英法美俄时,要想自己不成为砧板上的鱼肉,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庞然大物,既然没有殖民地可以抢了,那我就通过武力整合中欧和东欧,如果搞成了,德国人口将超过1个亿,面积有多大我也不知道,反正不老小。或许和英法美俄相比,德国的体量还是不算大,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生存。所以在上个世纪初,德国突然陷入狂热,这并不是威廉二世头脑一热的产物,而是德国自身的处境和当时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只要游戏规则不改变,德国就会想方设法地依靠武力,去打造一个德国支配下的中欧大帝国。后来的事情我们就清楚了,德国的第一次尝试搞砸了,好在德国并没有灭亡。在这之后,曾经有人试图改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重构世界秩序,最后搞出来一个国际联盟。说国家不分大小,都要受到尊重,不管你多强大,也不能随便入侵别的国家。

但是所有国家都很清楚,这个国联也就是说得好听,实际上,它的任何主张都无法得到落实,任何理想都不可能实现,说到底,它就是一个联络机构,至于其他方面,该咋地还是咋地,世界强国还是在磨刀霍霍。而此时,德国的处境那就更差了,因为和1914年相比,德国变得更小、更弱,可另一方面,英法都保持着自己的势力,美国仍在迅猛发展,俄国倒是黄了,架不住黄了之后变成了苏联,仅仅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就要成精了。那么面对如此世界局势,对于德国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抓紧时间再干一场,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和纳粹党如此急切地进行扩张的原因所在,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至少对于德国来讲,二战正是一战的延续。总结就是,纳粹发动战争,既是为了挽救如履薄冰的国内经济,也是为了稳固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既是为了解决领土争端,转移国内矛盾,更是为了实现中欧大帝国的梦想,以保证自己在大国争霸中,保有一定的优势。

妥了,欧洲战争开始了,第一次,德国战败了,那么第二次,德国就要吸取一战的教训。简单说,教训就是三个字:耗不起。整体上看,一战的交战国,有一个算一个,他们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我疯狂地动员老百姓参军入伍,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送上前线,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利用时间差,创造出相对的优势,对方还没有准备好,哥们我的大军就打到首都了。当时,所有交战国的政治首脑和军事精英都很自信,都认为自己的动员能力那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所以他们都相信,战争几个月之内就能结束。但是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表示,你们啊naive,就欧洲这几个国家,谁也别瞧不起谁,法国能做到的,德国也能做到,俄国能做到的,奥匈帝国也能做到。

基钦纳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国家将在同一时刻,动员起规模空前的大军,直接正面碰撞。在欧洲大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基本上和法俄差不多,那不用想了,战争必将陷入僵持,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分出胜负。当然我们英国的表态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可这没有用,等到有一天,我们也能动员起一支庞大的陆军,然后投向大陆战场,战争才有可能宣告结束。而我作为陆军元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咱们陆军的动员能力确实差点意思,要想搞一个几百万人的大军,最早也要等到1918年,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战争将在1918年结束。

事实证明,基钦纳简直就是神预言,一战一开打,德国的动员能力相对较强,兵不血刃地拿下比利时,然后势如破竹挺进法国,德国的计划是,快速拿下法国,然后再转过头去干俄国。但是法国反应也不慢,很快也动员起了势均力敌的庞大队伍,最后双方在马恩河狭路相逢,马恩河会战由此爆发。会战的结果是,法军挫败了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西线的运动战宣告结束,双方就此陷入僵持,而这一僵持就是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里,几百万军人苟在战壕里互相开炮、彼此杀戮,但不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前进一步,战争所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死亡。到最后,德国80%以上适龄男子,都被送上了前线,那你想想,这些大小伙子是要吃饭的,而且饭量可都不小,再富裕的国家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况且德国本就不是粮食生产大国,再加上青壮年劳动力被送上战场,粮食产量就变得更少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海外进口粮食,可是海洋由英国海军牢牢控制,于是德国很快就陷入饥荒,最后当第五个冬天到来时,德国社会彻底崩溃了,一战就此结束。

马恩河会战

所以德国从一战中吸取的教训就是,我不能跟你耗,咱们德国不富裕,实在是耗不起。那我们再看二战,到了二战,欧洲各国的动员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当然也和一战一样,各国之间是大差不差,那毫无疑问,结果还是两支大军陷入僵持,于是德国就想,这种僵持该怎么打破呢?最后德国想明白了,一战的打法实在是太低端了,不论哪一方,进攻靠的就是两个东西——一是大炮,二是端着机枪的大头兵,可他们面对的防守是铁丝网和战壕,大炮和机枪根本突破不了这样的防线,就算能突破一公里,那也要费老大劲了,然后迎接他们的又是新的一层铁丝网和战壕。这就意味着,交战双方无法分出胜负,分不出来胜负那就耗着,就看谁先饿死。那没有疑问,作为一个穷国和粮食进口国,肯定是德国先饿死。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德国就拿出了解决方案,这就是“突击战术”。

一战的战壕

所谓的突击战术,简单讲就是,在对手的战线上找几个特点的要点,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打开缺口,也就是局部的以多欺少。打开突破口之后,后面的部队马上跟进,对敌军进行分割包围,包围之后我也不废话,就是歼灭,以绝后患,投降也没有用,投降我还得给你做饭,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那就直接宰了。这个想法固然很美好,但是也有一个大问题,这就是靠什么去执行突击战术呢?德国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由普通士兵所组成的突击队,然后每个人身上尽可能多地携带武器和弹药,恨不得背个原子弹,你看问题就在这里,一个人再猛他能带几把枪?能带多少子弹多少手雷?你说我豁出去了,身上绑200个手榴弹,可是这样一来,行动的速度就没法保障,完全成了活靶子,生存能力还不如黄博士。也就是说,虽然德国人创造了更好的战术,但是他们的士兵却没有办法执行战术。

所以要想实现突击战术,德军就不能用普通士兵,而是要找到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既有速度还有火力,还得抗揍,毫无疑问,当时那个时代,同时具有这三个属性的,没有别的,只有坦克。其实客观地讲,德国的坦克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当时的英法,但是英法由于战术层面的落后,一直都是把坦克作为步兵的辅助,完全没有想到德国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战术升级,就这样,以坦克突击为主,同时配合上大炮、俯冲轰炸机和装甲车,德军创造了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闪电战”。事实证明,闪电战那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从1939年入侵波兰开始,德军依靠着闪电战,在一个又一个战场上速战速决,甚至在对手做好准备之前,就已经取得胜利。不论是北方的丹麦、挪威,还是西线的荷兰、比利时、法国,没有一个可以抵挡德军凌厉的攻势,都是在短时间内被德军征服和碾压。

可以说,所有在一战中德军无法克服的困难,在二战里都被轻易地解决了,德国人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过最后的结局我们都清楚,德国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战术的升级没有带来最后的胜利?原因就是,有两个问题是一战的德国没有遇到的,所以到了二战,它也没能想到。第一个问题是英吉利海峡,在一战中,德国从来没有战胜法国,连法国都迈不过去,德国也就没有考虑过跨过英吉利海峡去干英国的问题。二战就不一样了,快速拿下法国之后,德军马上就直面英国,搞不定英国这个海上霸主,德国永无出头之日,可英吉利海峡虽然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德国的坦克也是毫无办法,丘吉尔在那头,希特勒在这头,那是上老火了。到1941年,德国算是明白了,英国我是搞不定了,那我转而向东,于是它就遇到了第二个在一战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苏联。

希特勒制定跨海方案

其实面对苏联,德国很有信心,因为在一战中,德国虽然比英法穷、比英法落后,耗不过英法,但是在东线,它还是要比纯粹的农业国俄国强很多,当然双方也是处于僵持的态势,不过整体上看德国一直都是在压制俄国。陷入僵持我都不怕你,哥们我现在发明了闪电战,搞定你不还跟玩儿一样?可是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一个国家别了二十多年,此时的苏联早已不是当年的沙皇俄国,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更何况苏联有着广大的战略纵深,在法国、在波兰,德军一次闪电战,就可以直逼华沙、直捣巴黎,可是到了苏联,德军就陷入到一次次的冲锋,每冲一次往前一看,还TM有挺老远,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简直是对资源和士气的巨大消耗,最后当德军力竭的时候,它就和一战一样,和苏联陷入到僵持的状态,可此时的德国是耗不过苏联的。

除了以上两个被德国忽略的问题之外,其实二战的德国还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这就是对闪电战过于自信,因为这种盲目自信,所以德国从来没有做好消耗战的准备,而这一点,就是第二帝国和纳粹德国最大的区别。表面上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整合中欧和东欧的领土,把德国变成欧陆霸主。但是面对这些领土,两个德国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在第二帝国眼中,中欧和东欧既是原料产地,同时也是消费市场,反正就是殖民主义搞剥削的那一套,被征服的国家要为我服务,有钱有人了,我才能和英法继续耗下去。但是纳粹德国对闪电战过于自信,有了闪电战,打遍天下无敌手,既然如此,中欧和东欧也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对德国来讲,不过是扩大了生存的空间,不过是我发动下一场闪电战的起点。所以德军每到一处,不干别的,就是掠夺、驱逐和屠杀。

当然前面也讲了,这种屠杀也和纳粹的意识形态有关系,在希特勒构想的世界蓝图里,那些个“劣等民族”必须被连根拔起,其中不只有犹太人,还有其他所有的生活在中欧和东欧的民族。如此粗暴的行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战败的国家愿意和纳粹合作。德国固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也控制了一片广阔的领土,这片领土不论是面积还是资源,都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如果是在战前,把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加,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但实际上,因为纳粹的傲慢,这些领土只是“土”,它没有为德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德国的实力也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就比如说对于战争来讲最为重要的钢铁产量,别说和美国苏联相比,德国甚至不如英国。在这种情况下,当德国面对英国、面对苏联,当闪电战失去作用的时候,你拿什么去和人家耗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在纳粹德国最辉煌、最高光、最不可一世的1942年,它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1942年德国控制领土

二战已经远去,历史早已尘封,但是故事还远没有终结,恰恰相反,导致纳粹灾难的种种原因,不论是民粹主义还是军国主义,不论是对权力的追逐还是对力量的迷信,抑或是国家之间的游戏规则,到今天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国际联盟的理想也从没有真正的实现。只要我们一天没有真正地走进未来,过去就随时有可能以任何一种方式再度重演,那么人类能做到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列强:德意志帝国篇,魏玛共和国和第三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如何崛起,又如何一步步走向败亡?
纳粹德国向美国宣战的原因探析(一)——双线困局
闲说二战
读书随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32-4)
德国闪击波兰珍贵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